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泥鳅卵孵化过程 泥鳅卵孵化过程图解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正能量

泥鳅繁殖和孵化技术,繁殖期一般是什么时候

1、选择亲鳅:应挑选2-3龄且体质健壮的无病泥鳅作亲鳅。2、放养亲鳅:放养前进行清塘消毒并加固池埂,将亲鳅用3-5%的食盐水消毒后,按照雌雄1:1.2-1:1.5的比例投放在亲鱼培育池中,密度为0.5-1kg/平方米。3、培育亲鳅:投喂新鲜适口且无腐败变质的饲料。

一、泥鳅繁殖和孵化技术

1、选择亲鳅

要求亲鳅体质健壮或绝、无病无伤且年龄为2-3龄,雌性泥鳅的体重为15-25g,而雄性泥鳅的体重在12g以上。注意:可从泥鳅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中捕捞亲鳅。

2、放养亲鳅

(1)亲鱼培育池的面积一般为80-120平方米,水深一般为70-80cm。

(2)在4月初可将雌雄亲鳅按照1:1.2-1:1.5的比例投放于亲鱼培育池中薯伍,放养密度为0.5-1kg/平方米。

(3)注意:放养前需进行清塘消毒,加固池埂,在放养时可用3-5%的食盐水消毒5分钟左右。

3、培育亲鳅

(1)适时投喂饲料蛋白不低于35%的全价配合饲料,并适量搭配动物碎肉,要求衫手姿饲料新鲜适口且无腐败变质以及无污染。注意:投饵量一般占鱼重量的5-8%。

(2)亲鳅产前一般可在每天上午7-8点和晚上各投喂1次,上午投喂30%,下午投喂70%,而在产后每天可在晚上投喂1次。

(3)在培育期间,每7-10天注新水10cm,每15天泼洒1次生石灰浆,用量为15-20g/立方米水。

4、人工催产

(1)选择催产亲鱼

①要求:选体质健状、无病无伤、腹部膨大饱满且柔软有弹性、将腹部朝上后能看到卵巢的轮廓、用手抚摸腹部肋骨明显的雌鱼,雄鱼则选用手摸胸鳍后有粗糙感的个体。

②水温:当水温达到22℃时再进行催产。

(2)催产的药物以及使用方法

①药物种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

②使用剂量:单独使用的剂量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10IU/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0.01-0.02微克/克;混合使用的剂量为马来酸地欧酮0.003-0.005mg/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0.005微克/克,雄鱼减半。

③使用方法:先将催产剂用0.9%生理盐水稀释,做到现配现用,药液量按照每尾0.2ml配制,采用1次注射法,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针与鱼体应呈45°角,进针深度为0.3-0.4cm,注射完成后便可将亲鱼放入网箱中。

5、准备产卵设施

(1)一般可用40目筛的网做成产卵箱,具体的规格可根据生产规模而定,需在箱底平铺棕榈皮鱼巢。

(2)随后把已催产的亲鱼按雌雄1:1.2-1:1.5的比例放入产卵箱中。

(3)当亲鱼在产卵时需保证周围环境安静,产卵的时间一般可持续7-8小时。

6、孵化

(1)孵化工具

一般可用孵化缸、环道、网箱等工具进行孵化,一般0.4立方米水体的孵化缸可放卵粒60-100万粒,环道每立方水体可放卵80-100万粒,网箱充气每立方水体可放卵20万粒左右。

(2)孵化注意事项

①孵化适宜水温为20-28℃,破膜时间在30-35小时。

②在孵化期间需要加强管理,过滤筛网需经常刷洗防止跑苗

③根据鱼苗发育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水流以及充气量。

④在破膜的第3天便可将鱼巢去除,并投喂轮虫、蛋黄等饵料。一般在投喂3天后,就开转入培育仔鱼的阶段。

7、培育苗种

(1)池塘

①面积:用于培育苗种的池塘面积一般为30-100平方米,水深为40-60cm。

②设施:要求池埂和池底夯实,池底平整,可铺15-20cm厚的淤泥,在进排水口设置拦鱼密网,同时还可投放浮萍,浮萍占鱼塘总面积的1/4。

(2)放养

①在放养前需进行清塘消毒,随后注水50-60cm并施有机肥0.3-0.5kg/平方米,每隔1-2天搅动1次池底,在7-10天当池塘中的轮虫达到高峰时便可投放鱼苗。

②鱼苗的投放量为800-1000尾/平方米,放养时的水温差不宜超过2℃。

(3)日常管理

①勤注少量的新水,可追肥发酵的鸡粪汁,用来培养天然饵料生物,若天然饵料不足,可增投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饲料。

②当池塘中出现了大型枝角类时,可用敌百虫进行杀灭,用量为0.3-0.5g/立方米。

③当鱼苗长至2.5-3cm时,可进行销售或者分塘稀养。

二、泥鳅的繁殖期一般是什么时候

1、繁殖的时间

泥鳅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繁殖,5-6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到9月还可以产卵。泥鳅属于一年多次产卵的鱼类,一般会在雨后夜间进行产卵,有时也会在白天产卵。

2、泥鳅进入繁殖期的表现

(1)在泥鳅繁殖产卵的阶段时,其胆子变大,常会在水面上追逐,通常当温度在19℃时开始产卵,24℃左右时产卵量大,繁殖活动强烈。

(2)泥鳅的卵具有粘性,会粘在水草或水中杂物上孵化,颜色为圆形的米黄色,呈半透明状,当水温20℃以上时,孵化期一般为2-4天。

[泥鳅育苗核心技术] 如何培育泥鳅苗

泥鳅苗育苗技术关键点:

一,需要经常注意启厅用光合细菌调肢春好水质,

二,注意水面需要有一定的浮着的植物让泥鳅小苗避风避浪、遮阴还有歇息的地方!曾经有个搞孵化的朋友结果他泥鳅孵化出来都长到3厘米了,那个时候我们湖北5月天气已经很热了他问我怎么都没有了我去了一看,我说你水位才20厘米深这个水位对泥鳅小苗是很正常的,关键是你没有给它遮阴和给它歇息的地方,我建议他放点水葫芦或者搭架种点空心菜,后来他的小苗一直长的很好!

三,孵化泥鳅小苗长到寸片最主要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当然是泥鳅小苗的开口饵料问题了!泥鳅的开口饵料和四大家鱼的饵料饲养是不一样的,如果按那个磨黄豆浆或者用鸡蛋黄浆来喂养是不成功的!最佳的开口饵料还是轮虫,水花的成活率95%是不可能的你说的是池塘培育就算是专用培育池也很难你说的鱼粉丰年虫都不是最好的最好用藻类BP或微囊开口的粒径50μm左右之后再用轮虫丰年虫刚刚孵化的是200μm左右对于泥鳅开口苗也有点大了有益菌是会有增强体质的效果但是对于刚刚孵出的小苗还不可能见到效果建议用维C就可以了温差也是关键温差变化要小池塘培育这点比较不好控制池塘培育做到50%就很了不起了

四,种泥鳅催产

经过多年实验和比较,大兴悄饥隐合作社使用泥鳅繁殖催产药物为2万单位的HCG加200微克的A2放在40毫升容器加满水剂进行混合,母鳅打0.2ml,公鳅打0.1ml,以上配比可以注射100条母鳅和200条公鳅,这是最高剂量。当然在种鳅孵化时不加流水刺激和或种鳅刺激不到位的情况下就要加大催产药的剂量,当需要加大剂量时水剂的用量不变。打针针头40度角度进针,离种鳅头部头2cm左右部位注射。注意注射了催产药的种鳅放清水里10-15分钟。催产药用水剂建议用葡萄糖,催产药物的用量一定要严格控制,如果用量过多,容易导致小苗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或是死亡率高,给繁殖育苗带来损失。

五、泥鳅卵的孵化

泥鳅卵孵化用水最好是天然水,一年四季流水的小溪水最好。流动的活水是自然净化的水,人为的不可能达到那种程度,最好不用任何的人为处理的水孵化。注射催产药10-20分钟后放入孵化器产床。本次说明为秋兴泥鳅孵化器;开启上流水开关,在种泥鳅交配产卵时避免太阳和强光,当种鳅产完卵后将种鳅和床网移出。然后孵化器就要换水。这时要调小上流水的流量,上流水小水量一直到保持到下育苗池。产过卵的种鳅用“苦参”浸泡处理过后放入池塘。泥鳅卵出齐苗后1天就放苗进育苗池。先把池塘的水缓慢抽进孵化器,进行换水。让孵化池的水和育

苗池的水质一样后放苗,这样就解决了水花下塘后因为水质不一样而产生的应激反应重的问题了,对苗的成活率有大的帮助。

  

泥鳅如何繁殖泥鳅怎么繁殖

1、自然产卵繁殖。在产卵池里放入亲鳅,当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在池内放置已消毒的棕片、杨柳树根、水草等作为鱼巢。发现泥鳅产卵后,将已附卵的鱼巢转入孵化池,同时再放入新的鱼巢,待其再产卵。受精卵孵化对水质水温要求不高,一般养殖水迟正稿体均可孵化,最适水温为20℃-28℃,大约2天左右子鱼可以出膜。
2、人工催产繁殖。在4月-5月气温适宜时,将亲鳅捕起,选择其腹部柔软,色泽略带粉红色,临近产卵征兆的亲鱼,体长在12厘米,体重20克以上,最好40克左右的个体,进行药物催产。然后将催产后的亲鳅放入产卵池,让其自行产卵受精或进行人工受精。最后将受精卵上巢进入孵化池孵化。这种方法可以准时大量有计划地获得鳅苗。
3、放种补充繁殖。即在养鳅水体中码孝投放适量成熟的泥鳅,但不能先放养其他鱼类,到生殖季节放置一些人工鱼巢,泥鳅在养殖池塘中产卵,在原池孵化,苗种可用小箱培育,然后仍然清轿在原池中饲养。

上一篇:荷兰豆丰产栽培技术视频 荷兰豆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