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辽宁滑子蘑养殖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滑子蘑养殖技术与管理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莱卡青蛙王子

滑子菇箱式栽培法的工艺技术是如何操作的?

箱(帘、块)栽是我国目前主要栽培方法,功效高、便于管理。箱子在菌丝没长满培养基前,对培养基起承托和固定作用。其大小没有限制,以便于搬动为宜,一般以60厘米×40厘米×10厘米为好。可用木箱、纸箱或用葵花秸秆、玉米秸秆等制成,内面要平整。

工艺流程:

配料→蒸料灭菌→装箱→接种→发菌→出菇→采收

(1)拌料、分装与灭菌

将培养料加水、搅拌、混匀,含水量以58%~62%为宜,通常以用手紧握培养料,见到料中刚刚有水迹浸出为宜。

①先填料后灭菌这种方法适合于大规模箱式栽培,采用全熟料技术。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能大幅度提高菌块的制作成功率,适合早春气温回升较快的地方生产。填料前将耐高温薄膜铺入栽培箱内,压好四个角与边,将配好的培养料填入栽培箱内,每箱湿重为3.5千克左右。随后用压料板稍压实,注意四个角和周边要紧实,防止塌边。再用压孔板扎出20~24个接种孔,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最后进行灭菌处理。为保证灭菌彻底,栽培箱在灭菌锅内堆叠时应留有适当的间隙。

②先蒸料后填料这种方法采用半熟料技术,适合较寒冷地区小规模生产,投资省,处理得好也能获得满意效果。有的地方为方便出料,事先将配制好的培养料3.5千克装入小麻袋或布袋内,置蒸锅上,锅顶盖上干麻袋及塑料膜,扎紧。摆袋时,应注意袋与袋之间留有空隙,让蒸汽充分流通。常压灭菌一般要在冒蒸汽后料温达100℃以上,持续2~3小时。灭过菌后趁热填料,方法与“先填料后灭菌”方法相同。

(2)接种

要安排在低温季节接种,自然气温若超过15℃,会增加污染机会。接种时动作要快,可采用流水作业,三人一组,其中一人搬箱,一人揭膜,一人接种,尽量减少开膜时间。要求每个培养箱开膜时间不得超过7~10秒。每瓶菌种(750克)可接种5~7箱。接种前,先将菌种从瓶内挖出,掰成小块,均匀撒在料面上,一部分可自然掉入接种孔。立即覆盖包好塑料膜,轻轻压实,使菌种紧贴培养料,然后漏型在封口处上面压一根细木棍,或扎绳或用胶布粘封。接种即告结束。

(3)发菌

接种后将箱堆放在室外或垛放在闲置房屋内进行发菌。每堆8~10箱,箱子下面要用方木或砖垫起,离地面20~30厘米左右。每堆之间应留走道,以便检查或倒箱管理。

养菌以自然温度为主,若气温低于0℃以下,应采取保温措施,最好保持在5~15℃之间。自然气温在10℃以上,若上下温差较大,应在15天左右倒箱一次,将下面箱子倒在上面,使菌丝发育均衡,出菇期一致。一般接种后5~7天,菌种开始变白;10~15天培养基表面已被白色菌丝覆盖;2个月左右,菌丝可在料内长透。发菌期间,不要向菌块喷水,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烧料”。随着气温上升,箱内温度也随着升高,此时,要将箱改成“十”字形或“品”字形堆放,便于空气流通,降低培养环境温度,促进菌丝发育。在正常情况下,经2个月,培养料表面会形成菌膜。菌膜是在温度较高并有良好散射光的条件下,菌块表面出现的黄褐色返带猜分泌物在干涸后形成的。菌膜可避免菌块水分过多蒸发。但菌膜过厚又不利于空气和水分进入而影响出菇。发育良好的菌块,表面菌膜呈黄色或锈褐色,有漆样光泽,用手指按有弹性;剖开看,内部白色菌丝充满料间,不干涸,有典型滑菇气味。始终处于黑暗处的菌块,菌膜形成时间晚,或不均匀,这样的菌块一般产量低。如果菌块发黏、培养料松散、干涸或发黑、有臭味,应立即淘汰。

菌块越夏管理是极其重要的技术环节,此间要加大遮荫程度,防止日光直射菇棚(室),设法使温度控制在27℃以下。

(4)催蕾

靠自然温度养菌,要到立秋以后,气温降到15℃才能出菇。黑龙江在9月开始出菇,辽宁则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出菇。在出菇前15~20天,自然气温开始下降,将培养好的菌块从行迹箱中取出,摆在出菇架上,打开塑料膜。如果菌皮过厚要进行划面处理,用刀片或专用搔菌耙,每隔3厘米在菌块上纵横搔动,划破菌膜,深度为0.5~1厘米。然后放在菇架上,调节室温15~20℃左右,当划口处出现新菌丝时,立即浇水,使菌块含水量达70%,促使菌丝扭结,进入现蕾状态。刚分化的原基呈褐色颗粒状,经1~2天变成黄褐色或红褐色,可辨出菌伞和菌柄的细小子实体,进入出菇管理。

催蕾期室内温度一般不要超过20℃(按品种要求控制温度),增加散射光,刺激诱发原基尽早形成。保持菌块不干燥,棚内湿度在85%以上。如果湿度过低,透风量过大,原基难形成或刚要形成时,被风吹干,枯萎死亡。

(5)出菇期管理

出菇期水分管理主要是保持空气与菌块的湿度,根据菌块干湿状况,可向菌块直接喷水,滑子菇菌丝耐肥水能力较其他菇类要强。出菇时光线不容忽视,一定创造“三阳七阴”的条件。光线不足,菇体菌柄细长向光弯曲,菇体色淡、瘦小、开伞早、菌盖薄、质量差。但光线也不宜过强,过强菌块水分易散发,不利菇体正常生长,影响产量。温度是出菇期管理的关键因素,一定要根据不同品种对出菇要求的温度进行管理(图4-52)。

图4-52滑子菇生长状况

(6)采收

从原基出现,经7~10天,趁未开伞前采收。采收过迟,菌盖张开,变为锈褐色,降低商品价值。每次采收后,要及时清除菌块表面残根和3~4厘米厚的老菌丝,停止浇水,盖上薄膜,保温、保湿。经5~7天恢复生长,当培养料表面出现新原基时,打开塑料薄膜,经1~2天再浇水促进子实体生长。在正常情况下,按每箱投料4千克计,可产3~4批,可收鲜菇1.5~2千克。若在自然条件栽培,春种、秋收一年只能生产一个周期。

滑子菇如何进行发菌和灭菌的管理?

一、灭菌管理

1.采用散料灭菌

蒸汽式层层撒料灭菌法。首先将锅屉上铺一层麻袋以免漏料,当蒸气上来后,再向锅屉上平铺厚为6cm~8cm左右的培养料(不能用手或铁锹拍压)。当大气上来时,再仔岩用铁锹分层撒料,做到撒料均匀,要压住气,如此一层层装入,至料面装到离上口20cm。加盖、压实,大火猛攻达100℃后保持2小时后,再闷30~40分钟即可趁热出锅,灭菌一定要彻底(注:采用迹戚型粗木屑为主料的应延长灭菌时间)。


2.接种与做盘

首先将25*55的塑料袋扎4排眼,每排6个。然后将菌种粉碎成玉米粒大小,用30%的量与栽培料混合,按栽培袋一半的量装袋。装完后将栽培袋放平铺开,用木板压住,使菌盘内的培养料压紧、压实、压好。然后,排成“井”字形,码5-6个高。垛间距15厘米。

生产实践证明,接种量适当加大些,菌丝生长迅速,可以防止杂菌早期发生。

二、发菌管理

1.菌丝定植期管理

北方滑子菇接种一般安排在2月中旬~3月中旬完成,此时日平均温度在-6℃~5℃左右,未达到菌丝生长所需的最低温度5℃以上姿猜,这时需人为提温的,如在室外码盘发菌的,夜间应用玉米秸或稻草将菌垛周围围起。促进菌丝定植,并每隔三四天测料温一次,菌块温度高于12℃以上时,应将菌盘单盘上架摆放。

2.菌丝扩展期管理

定植的菌丝体,逐渐变白,并向四周延伸。随着温度提高,菌丝生长加快并向料内生长,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杂菌也会蔓延,造成污染,这个阶段应以预防污染为中心,未上架的菌盘摆成“品”字形,垛高8层以下,棚内温度控制在8℃~12℃为宜,要求五至七天翻盘倒垛一次,加大通风。

3.菌丝长满期管理

进入四月中旬,气温升高,菌丝已长满整个盘,此时菌丝呼吸加强,需氧量加大,释放热量,需要控温在18℃左右,另外加大通风量。

滑子菇出菇期如何管理?

个人认为滑子菇出菇期管理前源敬一般在在9月中旬,并且气温在18℃左右。这个时候的滑子菇已达到生理成熟,可进行开盘出菇管理。管理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杀虫灭菌

在未开盘之前,首先要做好杀虫灭菌工作,要将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在盘上全面喷撒,以防止杂菌和虫害的发生。第一天喷0.5%次氯酸钙溶液消毒,第二天喷1000倍敌杀死灭虫除虫,第三天喷清水清洗棚内药液。然后用刀将塑料袋割开脱掉放到架上。

2.划菌:

菌块的菌膜太厚,不利于出菇,需用竹刀或铁钉在菌块表面划线,纵横划成宽2cm左右的格子。划透菌膜,深浅要适度,一般1cm深即可,划线过深菌快易断裂。然后平放或立放在架上、喷水,调节室温到15℃左右,促使子实体形成。

3.温度管理:

滑子菇属低温型种类,在10~15℃条件下子实体生长较适宜,高于20℃子实体形成慢,菇盖小、柄细、肉薄、易开伞。子实体对低温抵抗力强,在5℃左右也能生长,但不旺盛。变温条件下子实体生长极好,产菇多、菇体大、肉质厚、质量好、健壮无杂菌。

9月以后深秋季节,自然温差大,应充分利用自然温差,加强管理,促进多产菇。夜间气温低,出菇室温度不低于10℃;中午气温高,应注意通风,使出菇室温度不高于20℃。

4.湿度裂枯管理:

水分是滑子菇高产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保证滑子菇子实体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应适当地喷水,增加菌块水分(70%左右)和空气湿度(90%左右),每天喷水3-4次,施水量应根据室内湿度高低和子实体生长情况决定。空气湿度要保持在85%~~95%之间,天气干燥,风流过大,可适当增慧慎加喷水次数,子实体发生越多,菇体生长越旺盛,代谢能力越大,越需加大施水量。

喷水时应注意事项:

菌盘喷水时要用特制的喷雾器,不能用水管直接喷水。喷水时,喷雾器的头要高些。特制的喷雾器是用洗发液的空瓶,在一面用2毫米粗的细钉密密地扎一片眼,然后直接连到水泵上就行了。冬季出菇室采用升温设备,不能再加温前喷水,应在室温上升后2小时喷水。

5.通风的管理:

出菇期菌丝体呼吸量增强,需氧量明显增加,因此,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时,注意温、湿度变化,出菇期如自然温度较高,室内通风不好,会造成不出姑获畸形菇增多,此外,温度较高的季节出菇时必须日夜开启通风口和排气孔,使空气对流,保证室内的足够的氧气供菇体需要。注意:北风天千万不能开北通风口,否则,已长成的菇体会全部枯死。

6.光照的管理:

滑子菇子实体生长时需要散射光,不能摆得太密,室内不能太暗,如没有足够的散射光,菇体色浅,柄细长。

上一篇:泥鳅孵化视频技术要求 泥鳅孵化视频技术教程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