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冷棚种植黄瓜时,需要选择耐低温且抗病性强的品种,再将种子放入多菌灵药剂中浸泡一段时间,使黄瓜的染病几率降低,然后即可把种子播撒至土壤中,最后要在土壤上搭建冷棚,使环境温度保持在20-25度左右,促进黄瓜快速出苗。
1、选择品种
早春冷棚种植黄瓜时,需要选择早熟、产量高、耐低温、抗病性强的品种,再将黄瓜种子放入40度的温水中浸泡半个小时,使其更易出芽,然后把种子放进多菌灵药剂中浸泡20分钟,使黄瓜的染病几率降低。
2、土壤条件
黄瓜适宜生长在两年未种植过瓜类作物的土壤中,种植黄瓜时,需要先山陵往土壤中施加复灶键合肥料、有机肥料逗辩戚和饼肥,使土壤更为肥沃,而且要翻耕一遍土地,将其中的碎石和碎根去除,保证土壤松软透气,促进黄瓜健康生长。
3、种植方法
种植黄瓜时,需要将植株的种子均匀的播撒在土壤表面,再使用塑料薄膜和竹竿搭建冷棚,并且要每隔一周喷洒一次水分,使土壤保持湿润,而且塑料大棚要处于封闭状态,使环境温度保持在20-25度之间,促进黄瓜快速发芽。
4、养护管理
黄瓜的生长速度较快,养殖黄瓜时,需要在植株生长期间,为其追施以磷钾为主的液肥,促进黄瓜快速花芽结果,而且在环境温度稳定在15度以上时,就可以将薄膜揭开,为黄瓜通风透气,使植株的产量提高。
冷棚西瓜是一种高效经济作物,西瓜产量高,对肥料的需求量也较大。冷棚西瓜要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在施肥方面就要有所讲究,应做到科学施肥,具体说来,施底肥要做到以下4点:
一、有机肥要腐熟。冷棚西瓜在生产上常采用早春冷棚种植模式,生产环境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如果施用的有机肥是生肥,肥料中带有较多病虫菌,就会伤及脆弱的西瓜根系,未加腐熟的有机肥在土壤中会因腐熟发酵,产生热能,伤及西瓜幼苗和根系,有机肥在腐熟过程中,会产生氨气等多种有害气体,冷棚通风不及时,就会产生气体肥害,伤及西瓜幼苗,所以,底肥施用的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常用的农家肥有猪粪、鸡粪、羊粪等畜禽粪便,每亩地施用量掌握在5立方米左右。如农家圈肥施用量为每亩5000公斤左右。
二、均衡配肥。西瓜是一种喜钾、喜磷型经济作物,氮磷钾三元素肥料一定要做到合理配比,化肥在底肥的施用好扰量占总肥料的70%左右(追肥以氮钾冲施肥为主)。追肥应以养分全面、吸收利用率高的知名品牌的为世袜搜主,选用中氮、高磷、高钾型肥。
三、增施生物菌肥。传统种植老区,因多年重茬种植,土壤板结,盐渍化程度高,土壤的理化性状不好,西瓜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不高,这样的地块还容易诱发西瓜病虫害,造成产量下降,西瓜口感差,生产成本投入加大,种植效益减少。所以,尤其对于种植老区要增施生物菌肥,这些有益菌,可以起到消减土壤板结,改善土壤搜历理化性状,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减少农药残留等作用,具有投入少、回报率高的特点,选用大品牌、知名度高、活性菌含量高的沃叶微生物菌剂。
四、适量补充微肥。西瓜对微肥比较敏感,一旦土壤中缺失,就会出现雌花量少、结瓜率降低、瓜形不整、容易出现裂瓜,造成产量下降,西瓜的商品性能下降,直接影响种植收益。冷棚西瓜生产中经常用到的微肥有铁、硼、锌、钙等,可以采用底施和叶面喷施相互结合的方法,底施亩用量复合微肥,也可以混配,总用量每亩地为1公斤左右,进入西瓜膨大期,喷施叶面微肥加98%含量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可起到增产和改善西瓜品质的双重效果,一般喷施2-3次。
冷棚春番茄栽培技术
春季用冷棚(只覆盖薄膜,不加草苫的大棚)生产番茄,一般每亩只需投资2000~3000元,可生产番茄6000~8000千克,亩效益可达9000~15000元。虽然冷棚春番茄投资少、收益高,但由于春季气温忽高忽低,棚内温度昼夜变幅大,栽培、管理措施需因时因苗因棚制宜。以下将冷棚春番茄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一、品种选择
选择耐寒、耐热、抗病、优质、高产、耐储运、商品性好、适应市场需求的番茄品种,如宝冠、佳冠、金棚、百利等。
二、育苗
1.育苗方式。在日光温室中育苗,采用育苗床或营养钵育苗。
2.种子处理。将种子在55℃温茄团大水中浸泡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至水温降到30℃时,继续浸泡6~8小时,反复搓洗种子并用清水洗净黏液,然后用干净湿布包好种子,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每隔4~6小时翻动1次。2~3天后,待大部分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苗床准备。选用近3年未种过茄科蔬菜的肥沃园田土与充分腐熟过筛的优质圈肥按2∶1比例混合均匀,每立方米加三元复合肥(15-15-15)2千克。将床土铺到苗床上,厚度10~12厘米,或装入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中,摆放在苗床内。
播前对育苗床土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的比例混合,或将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的比例混合,再按每平方米用药8~10克与4~5千克过筛细土混合,播种时2/3铺在床面上,1/3覆在种子上。
4.播种。2月10~15日选择晴好天气播种。播种时浇足底水,水渗下后覆1层细土(或药土),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床面上,再覆细土(或药土)1~1.2厘米厚。
5.苗期管理。
温度管理:播种至齐苗,棚内温度保持白天25~30℃,夜间15~18℃;齐苗至分苗前,保持白天20~25℃,夜间14~16℃;分苗至缓苗期,保持白天25~28℃,夜间15~18℃;缓苗后至定植前1周,保持白天18~22℃,夜间14~16℃;定植前1周至定植,保持白天16~18℃,夜间10~12℃。
水分管理:原则上不旱不浇水。定植前7天浇1次水,两天后起苗囤苗。
6.间苗、分苗。分苗前间苗2次,苗距3厘米,及时间掉病苗、弱苗、小苗及杂苗。间苗后覆细土1次。幼苗2叶1心时分苗。按10厘米行株距在分苗床上开沟,坐水栽苗,或直接分苗于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或悄钵内。
三、定植
1.定植前准备。结合整地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6000千克,氮肥(N)5千克,磷肥(P2O5)6千克,钾肥(K2O)5千克。将地整成大行距80厘米、小颤竖行距40厘米的半高垄,覆好地膜。定植前15~20天扣好棚膜,将地锚固定好,棚体加固。在冷棚通风口用20~30目尼龙网纱密封,阻止飞虫进入。
2.定植。3月20~25日,当棚内夜间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选择晴好天气定植。这时苗高20~25厘米,茎粗0.6厘米,有7~8片叶,已现蕾,叶色深绿略带紫色,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每亩3500株左右,按平均行距60厘米、株距28~30厘米挖穴定植,覆土不超过子叶。
四、定植后管理
1.肥水管理。定植后立即浇水,为抵御寒冷,水必须浇足浇透。之后适当控制浇水进行蹲苗。第一穗果核桃大小时结束蹲苗,结合浇水亩追施氮肥(N)3千克、钾肥(K2O)5千克。第二、三穗果迅速膨大期进行追肥,每次追施氮肥(N)2千克、钾肥(K2O)5千克。进入结果期,可在下午叶面喷施1000倍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2.温度管理。冷棚无草苫覆盖,温度控制比较困难,尤其在冷空气袭击时,这时就应设法提高棚温。可在棚内番茄苗上再加扣小拱棚,用小竹竿作支撑,上覆1.2米宽地膜,白天揭开,晚上覆盖,使小拱棚内夜间温度保持在10℃以上。
总的温度管理要求是:定植后缓苗期,白天温度在25~30℃,夜间14~16℃;生长前期白天20~25℃,夜间12~14℃;结果期,白天25~30℃,夜间14~16℃。生长后期,气温高时可加大放风量,当外界夜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夜晚可不闭放风口,昼夜通风。
3.湿度管理。生长前期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结果期保持在60%~80%。
4.植株调整及蘸花。采取单秆整枝,及时摘除侧枝,适时吊蔓,每株留4~6穗果,每穗留果3~4个,及时疏花疏果。开花后用番茄灵、防落素蘸花保果,浓度20~30毫克/千克,低温时取高限,高温时取低限。溶液中可加入0.1%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灰霉病。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