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怎么种植
哈密瓜怎么种植?
哈密瓜的播种方法
1、开沟:哈密瓜种子在播种前10天以上开瓜沟,以便有充分的时间晒沟。开南北沟,两沟间距3.8~4米,沟口宽1.2米、底宽0.5米,深度35~40厘米。
2、铺膜:哈密瓜要先铺膜后播种,地膜幅宽60~70厘米,铺膜前引水浸透播种带30厘米,将膜铺在同一水平线,要保证顶部有30~40厘米的采光面。
3、播种:哈密瓜一般采用膜上点播,播种的穴位应置于距沟沿15厘米处,播深3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播后应及时进水保墒,对于沙性较大的地块应随时查墒补水。
哈密瓜的种植方法
1、田块选择:哈密瓜栽培忌瓜茬和连作地块,应选择3年内未种过瓜类、地势高爽、排水良好的稻茬田块,有机质丰富、通透性好的沙质土壤为种植哈密瓜的首选。
2、施足基肥:哈密瓜定植前一个月进行耕翻,仔枯耕翻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开好配套沟并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亩用商品有机肥1000千克,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30千克和过磷酸钙50千克。
3、整地作畦:哈密瓜作畦时一定要高畦、高垄,一般立架栽培作四畦,地爬栽培作两畦,畦面应呈龟背形,采用地膜全覆盖(春季透明地膜),有利保墒降湿防草。4、适时定植:哈密瓜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定植,地爬栽培株距45厘米左右,每棚2畦,亩栽500株左右。立架栽培株距40厘米左右,每棚4~5畦,亩栽1100株左右。
5、合理整枝:哈密瓜要根据地块肥力水平采用不同整枝方法,土壤肥力好的多采用双蔓整枝,土壤肥力差的多采用单蔓整枝。中耕在灌头水前进行2~3次,深度为15厘米,做好除草工作。
6、合理追肥:哈密瓜在瓜果膨大期时进行1~2次追肥,可在离根部30厘米处穴施,亩用复合肥10~15千克,结合进行捷农能量叶裤戚答面喷肥。瓜成熟前15天停浇肥水,以防裂果。膨果期还可以使用果然好。果然好有效预防和矫正根系弱、早衰、干尖、低温冷害不抽花、花期延迟、花弱稀少、座果率低、果实畸形、籽粒不饱等缺素症状。
7、辅助授粉:哈密瓜一般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时间春季宜在上午7~10时进行,选择同品种异株上当天开放的雄花,掰去花瓣,将雄蕊在雌花柱头上均匀轻轻涂抹。
8、打胡慧顶留瓜:哈密瓜长到鸡蛋大小时,根据各果实的长势及发育情况综合判断选留其中一个端正、健壮的幼瓜,其余去除,通常28~30节位进行打顶。一般单蔓留一瓜,双蔓留两瓜。
9、翻瓜垫瓜:哈密瓜上网纹后要每隔7天翻动1次,向1个方向翻动,每次翻动三分之一的面,防止出现斑点,最好是用小木棒以三角形状将瓜垫起。
10、病害防治:哈密瓜的病害主要有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疫霉病、白粉病、日灼病、蔓枯病等,常发病害为细菌性角斑病及疫霉病,一定要及时防治,下药准确,措施到位。
哈密瓜怎么种植方法(哈密瓜的生长过程图解)
哈密瓜有180多个品种及类型,又有早熟夏瓜和晚熟冬瓜之分。冬瓜耐贮存,可以放到来年春天,味道仍然新鲜。不过哈密瓜怎么种,接下来就跟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哈密瓜的种植方法
播期确定
哈密瓜春季大棚栽培的最佳播种时期:1月下旬~2月上旬。
水道沙垄
沙垄:根据棚宽挖一有倾斜(以能流水为宜)的槽,倒三角形,上底宽约30厘米,深40厘米,距离沟底20或25厘米架铺铁网,铁网上面铺塑料网(网眼大小以不漏沙为宜),网上沟壁铺一层油毡、一层塑料布与土壤隔开,然后填入沙子与地平,垄距1.2米。两年换一次沙(怕重茬的作物)。
水道:在较低一侧垄端垂直挖一排水槽与各垄相通,垄内多余的水、肥可入此槽排出后二次利用,用水泥抹槽防渗且宜流水,在地侧砌贮水池,与水槽相通。在垄高侧设主管道,直径1.5或2寸,与水泵相连,末端束紧,接出分支管顺在垄上,直径0.5或0.8寸,在苗旁分支管上扎两个针孔大的洞,末端束紧,为了防止水溅射叶片,在分支管上盖一层薄膜,经小水泵抽水加压后成半滴半喷式浇水。
培育壮苗
可采用干燥处理,把干种子在60~69℃恒温干燥箱内烤3天左右,消毒杀菌效果良好。若无此条件可把种子在强日光下晒种2天。
播种时,一是钵面要平,苗钵喊厅辩间排列紧密;二是苗床要充分浇水,待水下渗后播种;三是一钵一粒籽,种子平放;三是覆土深浅要一致,厚约1cm为宜,播后轻轻压实。
定植
田块选择:哈密瓜栽培忌瓜茬和连作地块,应选择3年内未种过瓜类、地势高爽、排水良好的稻茬田块。有机质丰富、通透性好的沙质土壤为种植哈密瓜的首选。
施足基肥:定植前一个月,进行耕翻,耕翻深度以25~30cm为宜,同时开好配套沟系(大明沟、操作沟和棚外围沟),并一次性全耕层施足基肥,一般亩用商品有机肥1000kg左右,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P∶K=15∶15∶15)30kg和过磷酸钙50kg。
整地作畦:作畦时一定要高畦、高垄,一般立架栽培作四畦,地爬栽培作两畦。畦面应呈龟背形,采用地膜全覆盖(春季透明地膜),有利保墒降湿防草。
搭棚和铺地膜:定植前15~20天,应搭好大棚、盖好膜,以提高地温和棚内气温,达到预热瓜路的目的。
定植时期:定植应以秧龄和叶龄,春季苗龄30天左右。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中旬定植。
定植密度
地爬栽培:株距45cm左右,每棚2畦,亩栽500株左右。
立架栽培:株距40cm左右,每棚4~5畦,亩栽1100株左右。
定植行一般在畦中间。定植时应选晴好天气,并及时浇好活棵水,可适量使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来浇灌以防病。
春季多膜覆盖保温时,应特别注意降湿防病。尽伏睁量创造一个高光照的环境,晴天在保温的条件下勤揭膜通风降湿,坐果前大棚白天保持28~30℃,夜间不低于10℃;当瓜蔓长至坐果节位时,适当降温促进坐果;果实膨大期应加大昼夜温差,以利果实养分的郑缺转化和积累,促进果实的膨大和提高品质。
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可在活棵后喷施植物营养液促发棵,如赐保康液肥等。瓜果膨大期时进行1~2次追肥,可在离根部30cm处穴施,亩用复合肥10~15kg,结合进行磷酸二氢钾的叶面喷肥。瓜成熟前15天停浇肥水,以防裂果。
苗床管理
春季育苗强调保温防病,苗床采用多膜覆盖,地面铺设电加温线。
温度管理:采用“二高二低”法变温管理,即出苗前,苗床温度应保持白天30~32℃,夜间18~20℃,以促齐苗;第一片真叶展开前,床温应适当降低,保持白天25~28℃之间,夜间15~16℃,以防高脚苗;第三片真叶出现止,床温应适当提高,保持白天30~32℃之间,夜间18~20℃,以促进早出真叶;定植前一周进行低温炼苗,使幼苗逐渐适应大田环境条件。
水分管理
苗期应严格控制水分,视苗床钵体干湿程度于晴天的午前进行适量浇水,浇后待植株表面和土表水分蒸发、水渍收干后再盖塑料薄膜。
湿度光照
通风降湿是防止幼苗病害发生的关键。因此,齐苗后在床温许可的范围内,应尽量揭开小环棚塑料薄膜,增加通风,降低苗床空气湿度。遇阴雨天气,在中午前后也要进行短时间的通风降湿、增加光照。
育苗期间可进行一次25%阿米西达悬浮剂喷雾,以防病和提高抗性。
整枝
哈密瓜生产上常采用的整枝方式主要有单蔓整枝和双蔓整枝。
【单蔓整枝】
即主蔓晚摘心(27~30叶摘心),去除主蔓基部侧芽。春季选取12~15节的子蔓留瓜,雌花后留2叶及早摘心。
【双蔓整枝】
即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摘心,选留两根健壮子蔓,其余子蔓全部摘除。春季选取11~13节的孙蔓留瓜,雌花后留2叶及早摘心。
哈密瓜一般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时间春季宜在上午7~10时进行,选择同品种异株上当天开放的雄花,掰去花瓣,将雄蕊在雌花柱头上均匀轻轻涂抹。
当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根据各果实的长势及发育情况综合判断选留其中一个端正、健壮的幼瓜,其余去除,通常28~30节位进行打顶。一般单蔓留一瓜,双蔓留两瓜。
哈密瓜如何种植能丰产,哈密瓜种植方法介绍
一、前言
哈密瓜因其的外形美观,风味独特,芳香扑鼻,含糖量高,果肉松软多汁,营养丰富,素有瓜中之王的美称,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这种原产于非洲的水果,具有喜热,喜干燥,喜光照等特点,而我区所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适宜的气候条件无疑给哈密瓜提供了最适宜生长的自然环境。这里年降水量比较少,年蒸发量很高,气候干燥,光热资源充足,非常符合哈密瓜的生长特点,不仅能创造哈密瓜的高产,而且因为气候原因,相对于其他地区因降水量过多,造成哈密瓜腐烂、病害等情况,都有所降低。本文就针对这一地区,关于哈密瓜的种植技术做出综合分析。
二、哈密瓜的种植技术
1.选地。应该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土质疏松,通透性好的壤土、沙壤土或轻粘土,前茬是麦茬地、棉花茬地等种植,切忌连作重茬。
2.施肥。结合翻地每亩施腐熟的纯羊粪或纯猪粪或纯牛粪一千公斤,若厩肥中有虫可用百分之五十的辛硫磷,按肥料量的千分之二的用量,兑水喷在肥料上,边喷边拌。
采用九十厘米的地膜机力铺膜,行距配置五十加二百一十厘米。结合铺膜每亩施二百公斤哈密瓜专用有机肥,施入播种带下二十厘米的土壤深处
3.种子标准。选择纯度在百分九十九,净度在百分之九十八,发芽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三证齐全的种子。
4.播种。当膜下五厘米地温稳定在十五摄氏度左右时即可播种,地膜瓜可在四月二十日前后可以进行播种;株距保持在三十八到四十厘米左右,每亩保持一千一百到一千二百珠的瓜苗。
一般每亩播种量大概六十到八十克左右,每穴播二粒即可,播种深度在二到三厘米左右,覆盖二厘米左右干燥的细土;对于缺苗穴应及时催芽补种。
苗期治虫也不能忽略,应选用高效、无污染、无残码键州留、无公害农药。
5.田间管理
5.1整枝:当苗生长到一到二片真叶,就可进行定苗了,每穴留一株苗即可,将弱的去除,定苗时切忌拔苗,只要将弱苗子叶节下用手掐断即可。
目前我区哈密瓜采用单蔓整枝,俗称一条龙的整枝方式。当瓜苗达到五到六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整枝,对基部一到五节子蔓留一片叶摘心即可,并且将侧芽抹去;蔓长到二十到三十厘米时,要进行搬窝压蔓。第二次整枝在六到七节子蔓上留一叶摘心的处理,使座瓜部位集中在第七到九节的子蔓上,子蔓留一到两叶摘心,座瓜后打群尖。
为防病害,阴雨天不整枝。对于带病毒植株要及时去除,并且深埋。
5.2灌水:在哈密瓜生育期需要滴水六到七次,保持每亩达到二百六七十立方米的总滴水量。
滴水的原则要以节水为中心,根据天气,瓜苗的长势,以及土壤墒情等情况,要进行正确的处理,要保持瓜苗不出现干旱现象。特别是在哈密瓜座瓜期到瓜上麻纹期,田间要保持湿润。前期滴水量每亩保持三十五到四十方左右,果实膨大期,则需要用到四十五到五十方的滴水量,而且要缩短滴水的周期,基本八到十天左右滴一次,保证二十到二十五厘米左右的土壤渗水深度。
5.3追肥:结合滴水,在果实膨大期滴施哈密瓜专用有机肥三到亮盯四次,每次滴施八到十公斤。
哈密瓜在转色时,还需要进行翻瓜处理,一般按顺时针方向翻二到三次,大概一周翻一次,并且在雨后要及时地垫瓜处理,提高哈密瓜的商品率。
5.4植保: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对于像细菌性角班病、叶枯病、白粉病、霜霉病等要进行科学的用药处理。比如细菌性角斑病,发病时间一般在5—6月份,选用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水=1:1:200),可杀得,农用硫酸链霉素,7—10天一次,最多用1次。而种植地如果是沙碱地,则蝼蛄会比较地多,如果有蝼蛄打隧道的情况,则需要用麸皮进行诱杀。
5.5收获要求:采摘时,哈密瓜要具备果形好,网纹细,含糖量在十五度以上,单瓜重二到三公斤,即可收获了。
三、结论
上述论证中可知,哈密瓜对于种植气候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且对于气候的适应性比较有差,因此,我区虽然是适宜种植哈密瓜的地区,也要因地制宜,并且选择合适的哈密瓜品种,在原有红肉品种种植的基础上,还可以开发像白肉、绿肉之类的品种,来扩大哈密瓜的种迟蔽类,让产品更加多样化、品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