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水产养殖对虾 水产养殖对虾技术要求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别咬我

对虾养殖技术

对虾养殖技术包括放苗、饲料投喂、水环境护养等等。

1、放苗

这个环节就决定了对虾的存活率,主要包括虾苗的选择、试苗、确定放苗的密度、把握池虾数量、放苗方法、保苗与壮苗等。比如选择健康的虾苗,可以从外观上来观察,健康虾苗群体发育整齐肢厅差,肢体完整、光洁,肌肉满透明,附肢中色素正常,胃肠充满食物,游动活,逆游能力强,外部无寄生物及附着污物。虾苗1厘米左右。

2、饲料投喂

这个环节就包括饲料的选择、确定投饵量、投料方法、补充营养,促进生长,提高抗病力、饲料投喂应注意事项等等工作。

3、水环境护养

这个环节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了,主要包括底质管理与水质管理两个方面。

养殖虾注意事项

1、水质适宜。养虾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历皮到虾的健健康发育,养殖期间,应该将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40厘米,平常注意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消毒,以调节水质。

2、合理饲喂。虾在饥饿和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自相残杀的情况,因此平时的投喂量一定要足,食物以杂鱼、家禽内脏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例如小麦伏谨、水草、菜籽饼等,每天早上和傍晚各投喂一次。

3、科学捕捞。在养虾的过程中,幼虾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90天即可长到商品规格,如果3月份放苗,6月左右就要开始捕捞,坚持捕大留小、轮捕轮放的原则,以提高回捕率,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养虾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养虾需要条件和技术如下:

1、养虾时选址很重要,要选在周边水源丰富,排灌方面都比较好的地方,可以在这种地方搭建池塘,或者用稻田养虾,虾是属于杂食性的动物基本上不会挑食,喂食常用的荤饲料有螺、禽畜的下脚料等,青料有蔬菜、陆草类等,精饲料有玉米、小麦、谷物等,饲养的时候要及时清除敌害。

2、虾池中的水质必须保持PH值在7.8-8.6之间,不能高于9.1,而且需要经常注入新的水源,虾池中水质的透明度要保持在30-40厘米左右,并定期向池中泼洒溶液,进行水质的调节,防止病害发生。

3、在虾养殖过程中,幼虾如果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天-90天就会长到商品出售的规格。基本上对虾在3月份开始放苗,6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进行捕捞。

养虾的水需要多深

1、一般情况下养虾的水合适的深度是0.9-1.5米,虾适宜的生长ph值范围是7.7-8.8,养虾水体适宜的硬度是250mg/L以上,适宜的总碱度是80以上,如果低于80或高于400就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2、在虾养殖的过明昌程中,会浮游出水面来觅食,如果水体过深,是不利于虾觅食的,对虾生长也不利,所以在养虾的过程激慎扒中,一定要控制好水孝丛质和水位,必须是有利于虾的生长。

3、在对虾养殖生产中,一般以池水的颜色、透明度的大小和清爽度来衡量肥水的好坏,肥水也受环境因素和营养盐因素的影响,如果肥水变得特别差那么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护。

对虾养殖养殖技术

对虾技术要点:

1.池塘消毒

(1)池子要求平整、不渗漏、大小适中,水深合适(土池1.8~2.0米,高位池2.0~2.3米),装配增氧机。

(2)上一茬养殖收成后,铺膜池应洗池,土池或沙池应晒池,老化池塘撒上生石灰再曝晒,生石灰用量80~100千克/亩。

(3)清野消毒的过春激茄程是清除杂鱼、杂虾和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药物,注意用药的安全性。

2.进水处理

虾池进水时,有条件的经过滤、沉淀,条件不够的需经80~100目筛绢网,以减少杂鱼、杂虾及其卵子进入养殖池。一次进水至水深1米,可使养殖前期不用添水,减少与水源的交流。选择低毒高效的水体消毒剂(如二氧化氯),合理进行水体消毒,以既能有效消毒灭菌,又对浮游单细胞藻类影响不大为目的。

3.水质培养

已养殖多年而没有清淤的池塘(肥塘),宜施用无机扒察复合专用肥,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制的“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施用量为1~2千克/(亩·米)。新开发的池塘、铺膜的池塘、沙质底的池塘和清淤彻底的池塘等,宜施用有机无机复合专用肥。也可自己进行科学配比施肥,掌握原则是:肥料元素为可溶解态,N∶P比大于10∶1,其他元素适量。

一般来说,放养虾苗之前5~7天施肥,放苗后5~7天追施一次即可,以后可发挥有益微生物降解转化有机物的作铅滚用,来增加养殖水体的肥度。

4.虾苗放养

虾苗选择选择健壮、活力强、大小均匀、体表干净和完整的虾苗。

上一篇:泥丁养殖新技术有哪些 泥丁养殖新技术视频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