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饲料配方
黄鳝饲料配方:
不同生长阶段的黄鳝应投喂不同的饲料,以保证其营养需要。刚孵出4-5天的幼苗,主要投喂水蚤、熟蛋黄、豆浆等,其中以卖肆水中培养的活水蚤、活轮虫最佳。因此这时主要应培肥水质,使鱼池中有充足的水蚤和轮虫供鳝苗摄食。如鳝苗放养密度较大,也可另池培育或到自然水域捞取水蚤供鳝苗摄食。以后随着鳝鱼的长大,可逐渐投喂蚯蚓、螺蚌肉等。同时要搭配一些植物性饲料,如麦麸、米饭、瓜果、蔬菜等。饲料中以蚯蚓的饲喂效果最好,每5-6克鲜蚯蚓可增长1克鳝肉。蚯蚓的来源除在野外采集外,还可在房前屋后的垃圾粪堆中饲养繁殖蚯蚓,以供应黄鳝的摄食。投轿乱喂饲料要坚持"四定"。黄鳝在自然界生长时,有昼伏夜出的觅食习惯,初养时可在每天傍晚投饲,以后逐渐提早投喂时间,经10天左右的驯养闭配档,即可在每日上午9时、下午2时、晚上6时分3次投喂,以保证黄鳝有充足的饵料。每次投喂要根据天气水温及残饵的多少灵活掌握,一般投喂黄鳝总体重的5%。
黄鳝饲料怎么配
黄鳝的饲料:
第一种:选择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成分:豆饼、鱼粉、骨粉、玉米面筋、、啤酒酵母、大豆、血粉。
第二种:将高能量原料玉米面筋和原料秘鲁鱼粉等作为补充性能量和调节蛋白质的比例用。根据经验和估算,提出初步配方方案为:豆饼粉碎20%,蚯蚓30%(折干物质计算),熟大豆粉40%,余下20%部分作为差额补充。
差额补充算出配方:豆饼粉20%,蚯蚓20%,熟大豆粉40%,血粉2.5%,玉米面11.5%,3%,黏合剂3%。
扩展资料:
人工养殖
黄鳝的活动习性是昼伏夜出,即白天静卧洞内,晚上出洞觅食。可根据此习性进行夜间捕捉。黄鳝的鳃呈退化状态,主要依靠表皮和辅助呼吸器官直接从空气中呼吸氧气。
因此在氧气含量很低的水中也能正常生活,据此,人工养殖的密度可以加大。黄鳝体猛散表的粘液丰富,只要保持体表潮湿,就不会死亡,因此运输十分方便。
黄鳝的生长较缓慢,1龄鱼可长至20厘念知手米,2龄鱼长至30厘米,3龄鱼可长至40厘米。人工养殖的黄鳝,其生长速度与饵料充足与否有关,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要比自然界中生长得快。
黄鳝的活动与水仔嫌温有密切关系,其生长的适宜水温是15-30℃。水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进入冬眠;水温开至15℃以上,开始正常捕食;当水温超过30℃时,钻入洞穴度夏。
参考资料来源:
黄鳝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在农村长大的人一定对黄鳝很熟悉。这种水生生物,看起来像蛇,其实肉质非常鲜美,营养丰富,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餐桌上流行的滋补水产品。黄鳝生命力强,易于运输,可以活体投放市场,发展黄鳝人工养殖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黄鳝人工养殖技术简述如下:主要包括黄鳝池塘的建设、黄鳝苗种的选择与放养、人工投喂和日常管理。一、黄鳝池塘建设黄鳝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一些废弃的不适合养殖其他鱼类的水体和不适合种植农作物的水坑、池塘可以作为黄鳝池塘。也可以选择一个水、通风、阳光手猜基充足的地方建一个养鳗池。黄鳝池塘最好是从东到西呈长方形,深度在1m左右。面积视养殖规模而定,一般为20~50m2。鳗鱼塘四周的底部、墙壁、缝隙一定要堵得严严实实,防止鳗鱼逃跑。鳗鱼塘必须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溢流口,用于排放污水、换水和防止大雨塘水位上涨时鳗鱼逃跑。每个出口必须配备防逃逸设兆行施。为了方便黄鳝的生长,我们可以人为模仿黄鳝栖息的自然环境,如在池中抛石子、树根或在池中种植浮莲等水生植物。二。鳗鱼苗的选择和放养目前在黄鳝人工养殖中,选用的散养黄鳝苗种必须无害、无病、健康、光滑,以金黄色为佳。一般选择每公斤80条左右的鳗苗。鳗鱼苗规格过小,会影响其摄食量和增重,所以当年无法收获。放养的鳗鱼苗必须规格整齐,大小一致。记得把尺码混在一起,以防同类相残。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可放养10克左右的鳗鱼苗100尾。早春放养鳗鲡苗效果较好,有利于鳗鲡早期投喂,延长生长期。第三,人工饲毕谨养黄鳝是一种肉食性杂食性鱼类,食物来源广泛。如小鱼小虾、蚯蚓、动物内脏和剩菜、蜗牛肉、大米、瓜皮、蔬菜下脚料等。黄鳝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即一般在黄昏后投喂鳗鱼,并设置固定的场所投喂鳗鱼,有利于鳗鱼定点投喂,方便我们观察鳗鱼投喂情况,清理残留饵料。鱼饵要新鲜活的。黄鳝的日摄食量约为黄鳝体重的6%。投喂时应根据前一天黄鳝的进食情况适当调整,投喂后稍有剩余为宜。不要长时间或短时间投喂黄鳝,否则会影响黄鳝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