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养殖方法
:目前猪、鸡是市场最不稳定的。而牛羊和肉驴却一直很稳定。没有出现过非常不正常的的效应。目前养牛在全国尤其是贫困地区都在大力推广。下面,我就和你分享一下牛的养殖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牛的养殖方法:肥育方式
由于自然条件和饲养方法的差别,肥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6月龄犊牛的肥育方式;
2、12-14月龄的幼牛肥育方式;
3、4月龄以上架子牛的肥育方式;
4、易地肥育方式。
牛的养庆模殖方法:肉牛养殖饲养技术
1、饲草饲料相对稳定,防止突然变换牛肥育期间,尤其强度肥育或快速催肥,这就需要饲草料相对稳定。若突然变换,必然引起瘤胃改变,直接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活动,导致降低发酵度和饲草料的消化和吸收率,甚至引起消化道的疾病。(标准的牛舍设备)
2、注意观察牛只挑食和厌食,须给予足够的粗饲料,改善日粮的适口性,可添加少量,多喂些麸皮、大麦、燕麦,或用大麦片代替粉状饲料。临近肥育期厌食,应考虑及时出栏。
3、定时饲喂,少给勤添。日喂三次,上、下午各饮水一次,草料拌匀再饲喂,先喂后饮。
4、饲草饲料多样化,合理搭配:牛的日粮一般由粗(青)饲料和精料两部分构成,不仅要求有适当容积和采食量(干物质),还需要保证质和量的满足。正如农民所说“杂花草混合料,牛爱吃,易上膘”。
5、饮水充足,保持清洁。肥育期间,牛的饮水量与饲料性质和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牛肥育自由采食,应设常备水槽,随渴随喝。放牧肥育或栓系饲养,定时饮水,每日2-3次,以饮足为原则,水需常更换,保持清洁。
6、日粮中精粗饲料结构要合理通常情况下,随着肥育期的进展,日粮中精粗比例也有所不同:初期:粗饲料占70%,精料占30%。中期:粗饲料占30%,精料占70%。未期:粗饲料占10%,精料占90%。
牛的养殖方法:牛养殖肥育期管理措施
经选定供作肥育的后备牛,要逐头检疫,避免疫病传播,造成经济损失。购入前先打扫圈舍,喷洒酚皂液、石炭酸或消毒。水槽与食槽打扫干净,在牛床上铺新垫草或锯未,肥育期的一般管理措施如下:
1、分组,个体编号,建立肥育记录;
2、驱除体内外;体表寄生虫影响牛的安静,不利于采食和休息,对牛皮侵袭影响质量,体内寄生虫不仅争夺宿主的营养造成养分的消耗,而且寄生在肺、肝、脑、肌肉内还会出现病症甚至感染给人。起不到肥育效果。常用的广谱驱虫药是盐酸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伊福丁等。螨病的传染性极大,一旦发现立即隔离治疗,用杀螨剂消毒牛舍及被污染的用具。用双甲脒、、伊维菌素、巴胺磷、二嗪哝(螨净)、、辛硫磷及等药物治疗。
3、:近四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认为,对成誉衫缓年在肥育前半个月必须去势,青年公牛可以不去塌颤势,但要及早分群,单独饲养管理,才有利于肥育,并可改善品质。
4、刷拭和运动:刷拭须定时,每日1-2次,喂饱后进行,从头到尾,先背腰,后股部和四肢,反复刷拭,肥育期间对架子牛可适当进行运动,以促进消化器官发育,中后期必须限制运动;
5、因地制宜,进行群饲或栓饲一般架子牛强度肥育,自由采食时可群饲,围栏育肥,每群10-20头,每头牛占牛床面积4平方米,成年牛(残老牛)快速催肥时可栓饲;
6、牛舍保暖防暑,保持干燥清洁;
7、定期称重:肥育期全程90-120天时分三期,每期按时称活重,在早晨空腹时进行。
养殖肉牛需要什么技术,设备?
肉牛的养殖技术
1.饲喂次数
生产中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饲喂效果,一般采用日喂2次,间隔12小时,早晚各喂1次的方法。确保牛有充分的休息、反刍时间,提高胃肠道消化机能,减少牛的运动首消次数。
2.饲喂方式
比较理想的喂料方式是精、粗、青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拌在一起饲喂,可提高饲料消化率。但对于较大型育肥牛场,由于花费的劳动力大,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时也可采用分开饲喂的办法,要先喂粗料,后喂精料,保证牛能吃饱,促进牛多采食,减少食槽中的剩料量。对于粗料,最好经过湿拌、浸泡、发酵、切短、粉碎等处理,以提高消化利用率。
莱州洪训肉牛养殖交易服务公司,曾摸索出一套对长期舍饲牛诱导其增加采食量,促进生长的方法,效果较好。具体措施如下:
(1)选购架子牛时要严格筛选。群众有"口方大,爱采食"的选牛经验。(2)育肥初期,日粮中的粗饲料比例不能低于50%,多采食粗饲料,可以锻炼胃肠功能,增大胃容量。饲料组成要多样化。
(3)应先喂粗饲料,后喂精料,少喂勤添,最后喂水。
(4)如果饲喂过程中,肉牛出现厌食,可加喂质优、适口性好的青饲料,恢复和增强胃肠功能;也可改变饲料形态,如采用蒸煮、压片等方法加工饲料,提高适口性。
(5)保证新鲜充足饮水,做到昼夜供应。
(6)日粮中增加有助于消化的药物,使用添加剂。
(7)饲料供应量应逐渐增加,不宜太猛、太急,否则容易造成剩料浪费或引起消化不良。改变饲料应有一个过程,不要一次性改脊脊变,一般要有1周左右时间的过渡。
3.饲养方式
主要有放牧饲养、拴系舍饲和放牧舍饲相结合三种方式。
放牧饲养,在牧区可利用草地放牧,可适用于各个年者野知龄和生产目的的牛。在农区主要是利用江滩、海滩、草山、草坡进行,这不利于快速育肥,而对犊牛、小架子牛通过放牧,可促进骨骼发育。
拴系舍饲是集约化产业化生产时最常用的饲养方式,具有生产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放牧与舍饲结合的方式在很多地区均可使用,在草料旺盛的夏秋季节可采用放牧为主,适当补饲精料的方法,而在冬季枯草期可完全舍饲。
牛场配套设施与设备
一、牛舍设施与设备
一般牛舍内的主要设施有:牛床与拴系设备、喂饲设备、饮水设备、粪便清理设备以及舍外的运动场等其他一些相关设施等。
(一)牛床
牛床必须保证奶牛舒适、安静地休息,保持牛体清洁,便于挤奶操作(舍内挤奶时)并容易打扫。牛床应有适宜的坡度,通常为1~1.5%。目前牛床都采用水泥面层,并在后半部划线防滑。冬季,为降低寒冷对奶牛生产的影响,需要在牛床哂纳感加铺垫物。最好采用橡胶等材料铺作牛床面层。
1、拴系饲养牛床
2、散栏饲养牛床
(二)拴系设备
拴系设备用来限制牛在床内的活动范围。拴系设备的形式有软链式、硬关节颈架式/
(三)饲喂设备
奶牛的饲喂设施包括饲料的装运、输送、分配设备以及饲料通道等设施。
常用的饲喂方式有两种:采用单一类型的全日粮配合饲料,即用青贮料和配合饲料调制成混合饲料;在采用舍饲散栏饲养时,大部分精料在挤奶时饲喂,青贮料在运动场或舍内食槽内采食,青、干草一般在运动场上饲喂。
(四)饮水设备
牛场舍内饮水设备包括输送管路和自动饮水器或水槽。
(五)舍内清粪设备
1、清粪通道与粪沟
2、清粪形式及设备
牛舍的清粪形式有机械清粪、水冲清粪、人工清粪。我国奶牛场多采用人工清粪。机械清粪中采用的主要设备有连杆刮板式,适于单列牛床;环行链刮板式,适于双列牛床;双翼形推粪板式,适于舍饲散栏饲养牛舍。
二、挤奶中心和挤奶设备
(一)挤奶中心的布置
挤奶厅的位置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布置形式:
1、挤奶厅设在成乳牛舍区的中央
2、挤奶厅设在多栋成乳牛舍区的一侧
(二)挤奶设备
1、挤奶设备要求
为使挤奶设备不对奶牛产生有害刺激,提高产奶量、减少疾病及减少牛奶污染,对挤奶设备有下列要求。
(1)生理方面要求
(2.)技术方面要求
2、挤奶设备类型
机械挤奶装置按照形式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提桶式、管道式、挤奶厅式、移动式以及挤奶机器人。选择哪种类型的挤奶装置,主要由奶牛场的规模和饲养工艺方式决定。
(1)提桶式挤奶装置:主要用于中小型养牛场的拴系牛舍中,由挤奶器和真空装置组成。
(2)管道式挤奶装置:适于中型养牛场的拴系牛舍中。由一下六部分组成。真空系统、真空管道、牛奶管道、挤奶杯组、牛奶收集系统和清洗消毒系统。
(3)移动式挤奶装置:适用于奶牛活动范围较大的放牧场挤奶。
(4)挤奶厅式挤奶装置:挤奶厅式挤奶系统适用于专业化的奶牛场,舍饲散放和散栏饲养的奶牛场多采用这种形式。挤奶厅式挤奶装置主要由固定式挤奶器、牛奶计量器、牛奶输送管道以及喂饲设备、乳房自动清洗和奶杯自动摘卸等系统装置组成。
(三)挤奶厅布置形式
挤奶厅是挤奶中心最重要部分,按不同需求配置不同形式和不同挤奶栏位的挤奶台,每个挤奶栏位上都有挤奶器、牛奶计量器、牛奶输送设备以及洗涤设备等。常见的挤奶台有下列几种形式。
1.横列式
2.串列式
3.侧进式
4.鱼骨式
5.转盘式
(四)蹄浴
蹄浴池直接设置在奶牛返回通道上,奶牛场可根据实际需要每周进行1~2次蹄浴。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返回通道上设置了蹄浴池,放慢奶牛返回牛舍的速度,因而蹄浴池要尽可能远离挤奶台以减小对其影响。
(2)蹄浴池与返回通道同宽,深15cm,要求至少能盛10cm深的液体。最小长度220cm,两端设置相应坡度。
(3)为避免大量的牛蹄污物落入蹄浴池内,污染消毒液,可以在蹄浴前让牛只通过清水池。
三、青贮设施与青贮设备
青贮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采用青贮窖、青贮塔和塑料袋青贮以及地面堆贮,可根据不同的条件和用量选择不同的青贮方法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一)青贮窖
1.窖址选择
青贮窖应建在离牛舍较近的地方,地势要高燥、易排水,远离水源和粪坑,切忌在低洼处或树阴下建窖,以防漏水、漏气和倒塌。
2.窖形和规格
小型青贮窖顶宽2.0~4.0m,深2.0~3.0m,长3.0~15.0m;大型窖宽10.0~15.0m,深3.0~3.5m,长30.0~50.0m。
3.建窖
土窖壁要光滑,如果利用时间长,最好做成永久性窖。长方形的窖四角修成弧形,便于青贮料下沉,排除残留空气。
4.青贮窖容积计算和青贮料重
青贮窖的宽、深取决于每日饲喂的青贮量,通常以每日取料的挖进量不少于15cm为宜。在宽度和深度确定后,根据青贮需要量,计算出青贮窖的长度,也可根据青贮窖容积和青贮原料容重计算出青贮料重量。
5.装卸设备
青贮窑可以由青饲切碎机在切碎的同时装料,或由青饲料收获机后面的拖车运回自卸装入。
(二)地面堆贮
地面堆贮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选择干燥、平坦的地方,最好是水泥地面。四周用塑料薄膜盖严,也可以在四周垒上矮墙,铺饲料薄膜后再添青料。一般堆高1.5~2.0m,宽1.5~2.0m,堆长3~5m。顶部用泥土或重物压紧。这种形式贮量较少,保存期短,适用于小型养殖规模。
(三)塑料袋贮
采用塑料袋青贮方式有以下优点: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高;青贮质量好,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消化率高,适口性好,采食量高,气味芳香;损失浪费极少,霉变损失,流液损失和喂饲损失均大大减少;保存期长,可长达1~2年;不受季节、日晒、降雨和地下水位的影响,可在露天堆放;可集中收割、晾晒,短时间内完成青贮生产;储存方便,取饲方便;节省了建窖费用和维修费用;节省了建窖占用的土地和劳力;节省了上窖劳力;不污染环境;易于运输和商品化。必要的条件是将青贮原料切短、切细,喷入或装入塑料袋,排尽空气并压紧后扎口即可。如果无抽气机,应装填紧密,加重物压紧。
四、肉牛场设施与设备
(一)牛床
可以采用水泥抹面,导热性能好,坚固耐用,易于清洗和消毒。
(二)饲槽
饲槽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设置在牛床前面。
(三)水槽
水槽和饲槽一样是不可缺少的舍内设施,可以采用自动饮水器,也可以采用装有水龙头的水槽。寒冷地区水槽要求防寒抗冻,必要时冬季可以采用温水。
(四)清粪通道
清粪通道同时也是牛只出入的通道,清粪通道一般需设置一定的坡度,并设置防滑凹槽。
(五)粪尿沟
人工清粪牛舍一般在牛床和通道之间设置粪尿沟,粪尿沟要求不渗漏和壁面光滑。沟宽30~40厘米,深10~15厘米,纵向排水坡度1~2%。
(六)饲料通道
饲料通道设置在饲槽的前端,一般以高出地面10厘米为宜,宽一般为1.5~2厘米。
(七)运动场
饲养种牛、犊牛的牛舍,应设立运动场。运动场多设在栋舍间的空余地带,四周用栅栏围起来,将牛只散放或拴系其内。运动场以三合土地面为宜。运动场应设立补饲槽和水槽。育肥牛一般要减少运动,饲喂后拴系到运动场休息,及减少饲料消耗,提高增重。对繁殖母牛,每天应保证充足的运动量和日光浴。对于公牛应强制运动,以保证健康。
(八)其他设备
1、管理设备:主要包括刷拭牛体器具、拴系器具、清理畜舍器具、体重测试器具,另外还需要配备耳标、无血去势器、体尺测量器械等。
2、饲料生产和输送设备
肉牛场设备还包括兽医防疫设备、场内外运输设备及公用工程设备等。
羊养殖的的技术和措施有哪些
在养殖羊的时候方法措施总是有很多的,都有哪些方法技术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羊养殖的的技术和措施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规模养羊10大关键措施
一、强化饲养管理
实施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能让羊群健康生长发育,保证羊有良好的体质,具备理想的抗病能力。如全面的营养,可防止代谢病的发生;细致的管理,可防止普通病的发生;合理的轮牧,可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清洁的饮水,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及时灌服健胃剂,能促进胃肠道消化机能,保持旺盛的食欲和较睁含芦高的消化率。天气干燥寒冷时,加强圈舍保暖;天气潮湿闷热时,加强通风管理,都能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
二、重视环境卫生
传统的养羊业老液管理粗放简单,环境污秽潮湿,这不但使蚊蝇等昆虫大量繁衍,而且会滋生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还会污染饲料和饮水,从而导致疫病发生和传播。规模养羊要重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经常清扫地面,更换垫草,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卫生,粪便和污物要堆积发酵。夏秋季节,每晚在圈舍及场区内喷洒3%~5%的敌敌畏溶液,可防止蚊虫和羊鼻蝇侵害羊群。
三、严格消毒制度
羊舍地面、墙壁、围栏等都要经常进行消毒,常用的工具如食槽、补料槽、水槽等也需要定期清洗消毒。一般情况下,1周~2周消毒1次,如果出现疫情,每周应消毒2次~3次。消毒剂可使用无腐蚀、无毒性的表面活性剂类,如新洁而灭、洗必泰、度米芬、百毒杀、畜禽安等。空圈消毒可选用杀菌效力更好的消毒剂,如10%的漂白粉、3%的来苏尔、2%~4%的氢氧化钠、4%的甲醛等。有些散养户常让羊饮死水和污水,这是不可取的,养羊饮水要清洁,还须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容易分解的卤素类,如漂白粉、次氯酸钙等。
四、制定免疫计划
羊常见传染病较多,如炭疽病、口蹄疫、痘病、布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脓包等,危害严重,尤其是梭菌感染引起的疫病,如快疫、黑疫、猝殂、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常常引起急性猝死,发病后几乎没有治疗时间。预防这些疫病都有相应的疫苗,免疫保护期大多在半年至1年,应根据当地的疫情特点,制定出合理的免疫接种计划,按照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接种,不要盲目地乱接种,否则会诱发某些疾病。有疫情威胁时,要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五、定期用药驱虫
羊群容易发生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可内服药物驱杀,体外寄生虫可通过药浴驱杀。内服药主要有伊维菌素、硫双二氯酚、吡喹酮、丙硫咪唑等,大群使用前,应先做好小群试验,以防发生药害和中毒;药浴可选用0.1%~0.2%杀虫脒、1%敌百虫、速灭菊酯(每千克水加入80毫克~200毫克)、溴氰菊酯(每千克水加入50毫克~80毫克)、石硫合剂等。一般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体内外驱虫,体内驱虫后1天~3天将粪便发酵或消毒,以杀灭寄生虫卵。
六、预防饲料伤害
高粱苗、玉米(2328,-1.00,-0.04%)苗含有氢氰酸,误食后会引起氢氰酸中毒;叶菜类饲料和幼嫩的青饲料中含有较多硝酸盐,在瘤胃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转化成为亚硝酸盐,若采食过量,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小萱草根、毒芹、闹羊花、木贼草等都是有毒植物,羊采食后会引起中毒;棉田和果园附近的牧草容易被农药污染,羊采食后会引起农药中毒。所有这些,在野外放牧时都需要高度重视。
七、发霉变质的饲料、发芽的土豆、患黑斑悉带病的甘薯都不能给羊群做饲料;棉子饼、菜子饼必须经过脱毒处理后才可以喂羊,且要限制饲喂量;羊圈运动区内不要种植夹竹桃,防止羊群误食中毒;作物秸秆上的地膜要摘除干净,秸秆下部粗硬的部分和根须要尽量切掉不用;秋季不要用柔韧的秧蔓喂羊,阴雨天气尽量将粗料切细。做好这些,能避免饲料因素引起的许多疾病。
八、搞好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必不可少,可以为羊群的健康成长打造安全屏障。常用药物主要有磺胺类,如新诺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脒等;四环素类,如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硝基呋喃类,如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等,可拌饲料中或混入饮水中,磺胺类用量为0.1%~0.2%,四环素类用量为0.01%~0.03%,硝基呋喃类用量为0.01%~0.02%。抗菌药物不能长期应用,防止产生抗药性,引起中毒反应或影响瘤胃生理机能,一般连用5天~7天即可。预防用药主要选择气候多变时、出现疫情时、疫病易发时,如断尾、去势、断奶前后进行投喂。
九、完善检疫制度
羊的检疫制度需要完善,从生产到出售,应该经过出入场检疫、收购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等,只有检疫合格,才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规模养羊必须认真做好出入场检疫,不从疫区购买羊只、饲料、用具,尽量采用自繁自养的饲养方法,新购进的羊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认健康后方可进入场区,进场前要进行驱虫、消毒、疫苗补种。平时要严格管理制度,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必须入场的人员和车辆应进行消毒,未经处理的牛羊制品,不能带进羊场。
十、观察日常行为
平时要注意观察羊群,对可疑羊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时挑出体征异常的羊。观察的主要内容有体态、眼神、被毛、采食、反刍、粪便、尿液等,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黏膜、结膜、舌苔、异味、体温、脉搏、呼吸等。另外,羊鼻镜是否湿润,是羊健康与否的关键指征,观察或检查时一定不能忽略。健康羊有3个生理常数需要记住:体温为38℃~40℃,呼吸每分钟18次~24次,脉搏每分钟70次~80次,发现异常,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治。
十一、及时处理病羊
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严重,万一出现疫情,应迅速隔离病羊,防止疫情扩散,隔离区内所有未经彻底消毒的东西都不能运出,与病羊有过接触的羊要单独圈养观察。发生口蹄疫、羊痘等传染病时,要及时报告兽医管理机构,划定疫区,隔离封锁,尽快消灭疫情。病尸不能随意抛弃、食用或进入市场,应根据疫病性质,采取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提高母羊产羔数四措施
一、抓好品种选育
繁殖力是有遗传性的,不同的品种繁殖力也不同。一年产两胎或两年产三胎,但大多品种一胎产2羔~3羔,个别的可达4羔~8羔。因此,要提高繁殖力,必须在杂交改良中引入多产的特性,或选择多产的变异从根本上改良羊群的生产性能,同时要建立健全育种登记制度和良种繁殖体系。
二、挑选优良种羊
优秀种羊体况良好,精力充沛,颈短粗圆,体质结实,体躯呈长方形,胸深广,背腰平直,臀部长宽并丰满,睾丸大小适中、左右对称,包皮开口处距阴囊基部较远,精液品质好,凡单睾、隐睾及任何生殖器官畸形的羊只都不能作种用。而种母羊则应选个体大,体形紧凑,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胸深广,背腰平直,后腹部稍大,四肢正直,间距宽,生长发育快,产肉率高,产羔多,乳房柔软呈球形,泌乳性能好,神志灵敏,行动活泼,行走轻快,头高昂,毛色有光泽。
三、优化羊群结构
母山羊一般不超过7岁~8岁,羊群整体结构比则以可繁母羊占47%、后备母羊及当年出生羊占50%、种公羊占3%为好。另外,每年除调换一次种公羊以防止近亲繁殖,还要加强老羊、病羊、弱羊和常年不孕羊的淘汰工作,以保证适龄羊占羊群总数的70%以上,这样才能稳产、高产。
四、加强饲养管理
1、春季:天气较寒且多变,又是产羔季节,母羊负担重,体质弱,在放牧时一定要控制好羊群,要求拦强等弱,少跑路,多吃草。
2、夏季:天热蚊蝇多,要抓早、晚两头放牧,给羊只创造凉爽的采食环境。尽量延长时间,让羊多吃草。
3、秋季:在放牧时要勤换草地,选择有草籽的地方放牧,促使羊只多蓄积脂肪,为配种和越冬打好基础。
4、冬季:多数母羊正处于妊娠后期,加上气候寒冷所以放牧要稳妥,运动量适当,有条件的场户适当补充些优质干草及精料。
冬季山羊养殖抓“五要”
一、要科学放牧
冬季气候寒冷,风雪频繁,放牧时应选择地势较低和山峦环抱的向阳平滩地放牧,且不要游走过远,以便碰到天气骤变时能及时返圈。同时冬季枯草期长,草场常感不足,应尽量节约牧地。牧羊时应选远后近,先阴后阳,先高后低,先沟后平,晚出晚归,慢走慢游。如有条件,可在羊圈附近处留下些牧地,以便坏天气时供放牧救急。
二、要备足草料
冬季野外供山羊采食的草料稀少,且枯枝衰草的能量和营养价值都很差,山羊越冬期如吃不好、吃不饱则极易造成掉膘。因此,备足越冬草料,冬季给山羊补料至关重要。草料贮备一般在夏秋进行,因此季节的牧草丰盛、营养价值也高。此外,还应贮备一些精料,以提高补饲效果。
三、要适时整群
羊群进入冬场前,最好进行整群。除老弱羊和营养太差的适当淘汰外,其余按营养状况组群,以便于放牧。同时,越冬期间常有母山羊产仔,应将产仔前母羊移入产羔室单独护理。且初生羔羊经过一段时间吮乳、适时训练后,要单纯组织羔羊群,避免其随大群山羊远距离放牧,可专人负责让羔羊群近距离放牧运动,回圈后也要赶入羔羊圈,与成年羊群分开饲养。
四、要防寒保暖
对羊舍进行检查,修补破漏,防止穿堂风和雨雪飘入,保证舍内温暖干燥。寒潮来时,应加厚垫草。此外,千万不能在舍内燃火升温,以防羊只因烟熏而患上肺炎。
五、要搞好卫生防疫
冬季要经常检查圈舍,保持圈舍、垫料、饮水、草料的清洁卫生,必要时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养羊户要学会预防和治疗羊的主要疾病,并管理好羊,使它不与病羊接触,抓好防疫工作。在初冬季节,羊身上易长羊虱,一旦发现,可用菜籽油、煤油混合涂在患处,每天3—5次,连续3—4天即可。也可取生猪油100克、生姜150克混合捣烂涂擦羊体患处,1—2次即可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