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怎么种植(桃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桃树管理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水肥管理、整枝修剪。在春季时要注意将枯枝、残枝及秋梢剪除。在5月中旬左右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及时摘心。当桃树长出果实后要进行合理梳果,提高果实的品质。当果实长到一定标准后,要对其进行套袋,有利于提升果品。接下来就给大家具体讲讲桃树的管理方法。
1.春季修复
在春季养殖时,要对冬秋季节遗留的枯枝、残枝进行剪除。延长枝背上的芽应该要剥除,延长枝顶芽的虎芽要去掉二分之一,大伤口旁的徒长芽也要摘除。冬季要注意及时修剪过密枝,做到结果枝互不交叉,不上下重叠。
2.病虫防治
五月中旬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桃树新出果实后,叶片幼嫩,各种病虫最易发生。桃树常见的虫害有初孵蚧壳虫和臭椿,此时可用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在桃树套袋前可喷一次哒嗪铜,每棵桃树喷洒20—25毫升,加奥泰30-35克。可有效预防红蜘蛛、臭椿、穿孔病等病虫害的发生。
3.及时摘心
新摘桃树,当新梢长到45厘米时,需要在40厘米处进行摘心。如果没有及时摘心,会导致三大主枝基角过大,因此一定要在新梢还未木质化的时候进行摘心。如果是采用主杆型种植方法的,则不需要摘心。但新梢达20厘米的时候需用竹竿绑扎,一年大概绑三次,可使主干高达160厘米左右。二三年生的幼果树在延长枝长至40厘米时需要摘心,粗枝可摘得高一些,以35厘米为限。要注意过密枝也需要进行剪除。
4.合理梳果
梳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果实的品质,调节桃树结果与生长的关系,有利于桃树连年高产。一般轮搜空成年桃树每棵的产量不宜超过50公斤,关键是看如何合理留果。一般长果枝会留2果,中、短枝留1果。留果要选择顶端或中间的圆整大果,去除小果、歪果、畸形果等。疏果时间可选择在5月中旬进行,留果漏段多少要根据树的大小和强软而定。
5.套袋
套袋有利于改善果实的品质。要注腊瞎意适时套袋,套袋时间可根据不同品种的果实进行调整,如湖景蜜露、新凤蜜露等可在5月15日后套袋;白花、大团蜜露等白花系列品种可在5月25日后套袋。套袋有利于减少农药对果实的污染,能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怎么种植桃树?
桃树栽培的优点有:
生长快、易成花、早结果
容易种植、产量高
桃栽培技术
培苗
作为砧木用的幼苗,在苗高25至30厘米时摘心,使苗木增粗,到夏末秋初,可达到嫁接时对砧木需要的粗度。移植宜在早春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小苗可裸根或沾泥浆移植,大苗移植需带土球。大苗需进行整形修截以构成骨架。桃一般多整成自然杯状形树冠和自然开心形树冠。
修冠
一年生嫁接苗移植后,留主干1米高,截去顶梢,截口芽留壮芽。在1米以下的部位不断抽出新枝,可供选择留作主枝。一般在距地面30至40厘米处的新枝留作为第一主枝;在第一主枝上面20至30厘米处,选留新枝作为第二主枝;在1米的地方,即截口芽抽出的新枝为第三主枝。三大主枝要均匀分布在主干周围,最好不要轮生。夏季修截时,将主枝上的直立枝、主干上的萌蘖枝和砧木上萌发的砧芽除去,以免影响主枝的生长和早日形成。第二年冬截时,对各主枝进行短截,截口芽留壮芽,以培养主枝延长枝。另外在各主枝上选留适合的侧枝。需要注意的是,同级侧枝留在同方向,以免侧枝互相交叉,影响树形和通风透光。
自然开心形树冠的培育:一年生嫁接苗移植后,先以40至60厘米定干。在定干高度以上的整形带内,一般选3个主枝(少数也有选4个或5个主枝的),主枝的位置分布要均匀,与中心干保持约45°。其余的枝条全部除去。第二年冬截时,将主枝在30至50厘米处短截,为促发侧枝作准备。其他枝条、主干上的萌蘖枝、砧木上的芽也要除去。这样就形成自然开心形冠形了。
栽植
栽植株行距为4m×5m或3m×4m,每公顷植500至840株。栽植时期从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桃园不可连作,否则幼树长势明显衰弱、叶片失绿、新根变褐且多分叉、枝干流胶。这种忌连作现象在砂质土或肥力低的上壤表现严重。
施肥
桃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比例约为1比0.5比1。幼年树需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否则易引起徒长。盛果期后增施氮肥,以增强树势。桃果实中钾的含量为氮的3.2倍,增施钾肥,果大产量高。结果树年施肥3次:基肥在10至11月结合土壤深耕时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50%;壮果肥在4月下旬至5月果实硬核期施,早熟种以施钾肥为主,中晚熟种施氮量占全年的15%至20%、磷占20%至30%、钾占40%;采果肥在采果前后施用,施用量占全年的15%至20%。此外,桃园需经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造形
多整成自然开心形。定干高度约60厘米,留3至4主枝,主枝开张角度50°至60°,每主枝酌留1至2副主枝,在主枝和副主枝上尽量少留小枝。修截时期有冬季修截与夏季修截。初结果树(植后3至4年)虽已结果,但生长旺盛、徒长枝多,枝梢密生,需采用抹芽、摘心、扭梢等夏截措施,以抑强扶弱,保持树体平衡;盛果期桃,由于多年结果,树势已趋缓和,徒长枝和二次枝显著减少,中、短果枝比例增加,须以短截为主,并删除过密枝和先端强枝,改善梢间光照条件;要及时更新衰弱枝。
桃树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桃树栽培技术与护理)
桃树,农民房前屋后常栽的果树,不仅仅因为桃子是人们喜爱的水果,而且桃树有“花开富贵”的寓意,象征着美好生活。桃树在山地、平地均可成活栽培,且栽培种植管理相对容易,也易高产。
下面,就桃树栽种的几个关键技术分享给大家,以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借鉴。
一,栽培技术A.生长环境。桃树喜温,适生长温度在18-25℃,低温容易引起冻害,植株生长不良;而高温树木易灼伤。其生长发育需要较干燥环境、良好光照、土壤湿度低。若桃子成熟前雨水过多则容易导致裂果多发。桃树较不耐涝,适宜栽种在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上,土壤粘度要适中,若土壤粘度过高或过肥容易出现桃树流胶病。因此,栽种桃树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完善、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的地方。
B.品种选择。桃树品种丰富,有普通桃、油桃、蟠桃等。选择桃树品种时,既要考虑桃树果实的成熟期,一般桃子成熟需要60-80天,还要兼顾桃树种植栽培的经济效益,多选果实味道鲜美、造型端正、色泽光亮的品种。
C.苗木定植。一般在桃树苗木萌芽前进行定植。苗木定植前,要先对果园进行深翻改土。苗木定植时,应选择苗木健壮、须根茂密、根系发达、芽孢较多的优质壮苗定植。定植沟深度保持在40-50厘米,垄高20-30厘米,宽度保持在50-60厘米。定植后要将苗木周围土壤的踏实,并适当浇水。
二,管理技术
A.土壤管理。主要通过中耕、浅翻、深翻、间作等方式,改善土壤墒情。
(1)中耕。为保持土壤疏松,减少杂草与果树争肥,需要不定期进行中耕,一般中耕的深度在3-5厘米。春季中耕有利于桃树开花坐果,而夏季中耕除草能减少养分消耗,适当降低表土的含水量。
(2)浅翻。为了增多桃树根系的数量,提高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农户也可定期浅翻土壤。一般结合秋季施肥,土壤的翻耕深度保持在20-30厘米,近树干的地方要浅翻,以免伤到大根,在树冠的外围可适当深翻。
(3)深翻。定植后第2年,要在秋季追埋基肥时对果园进行深翻工作,因为此时根系生长高峰期,深翻深度可保持在30-50厘米,深翻后要浇足水以沉实土壤,让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
(4)间作。对于稀植的桃园,为充分利用土壤和空间,也可适当间作矮小的农作物,例如花生、草莓、大豆等。另外,选择间作的农作物,要求不与桃树争肥,最好还有固氮的作用。
B.追肥管理。桃树肥水管理时,要根据桃树的品种、树龄、产量、肥料性质等综合考虑。一般来说,每产50公斤桃子,需要以腐熟有机肥50-100公斤、磷肥0.3公斤、氮肥0.4公斤、钾肥0.5公斤充分混合作为基肥开沟陆源埋施,还需注重钙、镁、硼、锌等微量肥的配合施用。另外,果实成熟期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次数不同。对于早熟品种,可分别在桃树的萌芽前、果实膨大前追肥2次;对于晚熟品种,可分别在桃树的萌芽前、花芽分化期、果实膨大前追肥3次。一般来说,桃树萌芽前以氮肥为主,其他追肥时期要以磷、钾肥为主。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问题:
(1)氮肥。桃树对氮素比较敏感,桃树幼树期不宜施入过多氮肥,避免桃树出现新梢徒长、生长延迟、生理落果等问题。但随着桃树树龄逐渐增大、产量增加,氮肥的追施量就需适当增加。如果成年桃树吸收氮素量不足,容易导致新梢生长数量不足、枝条细短,最终导致桃树的果实减小、色泽变差、品质降低。
(2)磷肥。桃树对磷肥需求相对较少,追施磷肥主要是为良早埋态好地传粉受精,促进花芽形成。若是磷肥吸收不足,容易出现果实的色泽暗淡、肉质不紧还味酸、果实裂皮等问题。
(3)钾肥。桃树对钾肥需求量较大。钾肥充足则果实个大、口感更甜;钾肥缺少容易造成果实小、畸形。
C.水分管理。若长时间干旱,则适时浇水既能保证桃树生长的水分需求,还能调节土壤的温湿情况,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在越冬前,适时浇水可提高土壤热容量,减少根系冻害液谨。需要注意,桃树不耐涝,果园积水容易造成桃树枝叶枯黄,甚至死亡,应该重视及时排涝。
D.整形修剪。为让桃树尽快投产、增加产量,需要适当控制桃树树冠。应充分桃树喜光的特性,对桃树进行合理修剪,可采用下面三种树型,以增强桃树的通风透光性。
(1)三主枝自然开心形。修剪形成主干高30-40厘米,其上着生三个大小相近、长势均衡的主枝,三主枝层内间距15-20厘米,主位角120度,开张角50-60度,每个主枝配备2-3个侧枝,与主枝夹角60度斜向下生的树型。主枝和侧枝上均匀分布大、中、小结果枝。
(2)主干形。修剪形成干高40-50厘米,树高2.5-3米,有一个强壮的中心干的树型。幼年桃树生长较为旺盛,一般使用轻剪长放,而在盛果期,对桃树的修剪适当加重,重点强化结果枝的培养与生长,稳定树木的生长形式。修剪时应防止株间枝条交叉。
(3)两主枝开心形。修剪形成干高30-40厘米,其上相邻着生两个主枝,主枝开张角度40-50度,伸展方向与行向垂直,主枝上只配置大、中、小各类结果枝组,不配备侧枝,树高2-2.5米的树型。
E.疏果。桃树的花芽较多,尽管各类枝条都能开花坐果,但为保证果实质量,就需要及时疏果。一般来说,在花期后2周内适时蔬果,可按照1:20-1:30的果叶比例,疏除小果、双果、畸形果等。
三,病害防治桃树常见的病害有桃褐腐病、桃缩叶病、病菌性穿孔病等,这些病害对桃树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都很大。下面,介绍这3种病害的表现形式和防治办法。
(1)桃褐腐病。桃树出现褐腐病,主要跟低温、雨水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病害症状主要表现:桃树果实表面逐渐出现褐色斑点,遇到雨季期,褐色斑点会逐渐扩散,出现烂果情况。一般在桃树结出幼果、果实成熟期容易出现此病害。
防治方法:1.冬季桃树休眠期做好清园,及时处理和焚烧园内的病枝、僵果等;深翻土壤,合理施撒磷肥、钾肥等肥料,提升桃树的抗病能力。2.药剂防治,桃树发芽期前适时喷药,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桃树落花结果后再喷药1次,确保桃树的正常生长,提升林木的抗病性。
(2)桃缩叶病。病害出现后,桃树的正面叶片逐渐变肥并伴有褶皱,叶面颜色呈现淡紫红色或黄绿色,病变部位出现白色粉霜。
防治方法:在桃树发芽期前,采用5°Be石硫合剂进行预防,以增强桃树的抗病能力。桃树发芽后,可喷洒2-4°Be石硫合剂,能有效控制桃缩叶病出现。
(3)病菌性穿孔病。在发病初期,桃树叶片会出现水渍状的小斑点,并有淡黄色的晕圈存在。在病发中期,叶片会逐渐干枯直至脱落。幼果出现溃疡斑,病变部位出现黄色的粘液,果实出现裂缝,逐渐脱落。
防治方法:1.合理修剪枝条,保证桃树通风透光;多施撒有机肥,保障桃树营养充足,增强桃整体生长能力。2.桃树发芽后,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并在桃树展叶后,及时喷洒2-4°Be石硫合剂。
桃树是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果树,栽培前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市场情况,挑选合适的桃树品种。栽种时要注意苗木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害防治等内容,提高桃树结果率和果实品质,增加桃树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