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具有生长快、产量高、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故享有水中人参,长期以来我国成鳗养殖区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等南部沿海地区。东台巿温泉养鳗场率先在长江以北露天养殖成鳗试验并取得较好的效益。现将该场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
该场地处里下河地区,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交通和电力方便。池塘面积156亩,单个塘口面积8~12亩,计16个塘口,每个塘口均能单独进排水,并配备有1~2台增氧机和2~3个固定食台。
二、养殖技术
1、池塘的整修与消毒
春节后对池塘进行整修,干塘曝晒,4月中旬每亩用35千克生石灰和水泼枝渣亏酒全池(包括塘边)消毒,5月上旬进水15~20公猛神分,每亩用20斤茶籽饼进行清塘、清杂、增肥。
2、鱼种放养
为延长鳗鱼最适生长期,鳗苗前期一直在配有锅炉,温度为28摄氏度的大棚恒温室内养殖,6月初水温恒定在24摄氏度以上放入土池,放养规格为60~100尾/千克,放苗时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并分规格分塘,每亩放养量1800尾左右。
3、水质管理
做好水质调控工作是鳗鱼取得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一是勤梁睁换水,每月加换水2~3次,每次15公分,特别是在养殖后期需勤换水,并加大换水量。二是勤开增氧,塘口配备水车式增氧机,视天气情况调节增氧时间,在养殖后期,特别是高温季节,每天增氧时间不低于8小时,提高溶氧来改善池塘水环境。三是定期使用生物制剂,在养殖后期由于塘存量大,残饵、排泄物较多,水质易变坏,我们每月用1~2次em菌原露500克/亩,另外适当使用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
4、饲料投喂
根据鳗鱼的不同生长期调节饲料的配方,饲料蛋白不低于45%,脂肪含量低于8%,视水温、天气和吃食情况/日天,饲料量占鱼体量的2~3%。每7~10天调整一次投饲量,日投饲次数为2次,投喂前用饲料搅拌机搅拌并加适量的豆油,饲料都投在固定的食台上,以减少饲料失散,便于观察鳗鱼吃食动态。
三、病害防治
养殖期间每隔15天杀菌、杀虫一次,同时定时使用生物制剂和水质改良剂,此外每月使用2次大黄、黄莲、大蒜等中草药粉碎与饲料拌和投喂,这样可有效预防和降低疾病发生,近几年来该场采取上巿措施后成活率均在90%以上。
四、轮捕轮放及越冬管理
轮捕轮放是鳗鱼养殖的增产技术,主要在于符合鳗的生长规律。鳗鱼生长至7月份鳗鱼有50%达到规格鳗(0.4斤/尾),符合出口要求,每隔1个月捕一次,轮捕前停食1~2天。
越冬管理是我地区成鳗养殖的瓶颈。该场通过秋季育肥和加大水位保证了鳗鱼顺利越冬。10月份以后随着水温逐步下降,在保证吃食的同时,在饲料中加大脂肪含量,直到水温降至10摄氏度停食停喂。在越冬期水位保持在2米左右,水表结冰时及时破冰,以防冻上,确保成活率。
养殖场地:建设在交通便利、无污染、水源充足、电力方便的区域,占地约50亩,配备各种系统和设备。水质要求:适合生长的水温为25-28℃,水质为微酸性,含氧量丰富。饵料要求:鳗碧数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应喂小鱼、蚯蚓、小昆虫、加工过的饵料等。
养殖鳗鱼的要求是什么?育种网站养殖鳗鱼之前应选择合适的滋生地,当选的水就够了,没有污染,交通便利,电力设施,规范应该至少50亩左右,然后把鳗鱼池计划,此外,农场还需要准备和排水系统,水喷射系统、通风装置,加热和冷却系统等设备。水质要求在鳗鱼养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水温和水质。鳗鱼一般适宜在水温25-28℃的环境中生长,最低温度卖慧搏不低于15℃,最高温度不高于30℃。
鳗鱼、酸性水的增长质量,更有利于促进快速增长,鳗鱼鳗鱼需要足够的氧气在增长的过程中,水、氧含量的12毫克每升为宜,水应该包含一定比例的铁、钙、氨、硫化氢、硝酸盐和中祥其他元素,元素含量过多或多少,都会影响鳗鱼的正常生长。诱饵的需求鳗鱼养殖中,对饵料有一定的要求,因为鳗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一般来说,鳗鱼养殖可以喂养小昆虫、小鱼、蚯蚓等饲料。此外,还可以喂加工过的饵料,即将动物饲料加工成颗粒或粉末。
鳗鱼养殖模式露天水源使农业停止鳗鱼养殖最常用的方法是打开止水农业,生产成本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应该选择水足够的区域建立户外繁殖,需要加强水质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为了满足鳗鱼的生长条件,需要每天换水,同时还需要人工补充水体中的氧含量。
上一篇:蛇养殖技术 蛇养殖技术网站有哪些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