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微生物发酵技术有哪些 养殖业微生物发酵技术规范
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
1.发酵菌种的准备
生态发酵床养猪的核心技术清培表现在菌种功能方面,猪排出的粪便由发酵床中的EM有效微生物菌来分解,EM菌种的好坏直接影响猪舍粪尿的降解效率。
EM菌种的培育:
材料比例:EM菌种1瓶(十克):红糖(黄糖或白糖)1公斤:水(井水或放置24小时以上的自来水)10公斤
培育方法:先将红糖加部分水加热溶化,再倒入一定比例的水,30-40度水温时加入EM菌种,容器加盖密封,温度控制在30-35度发酵5-7天,闻到酸香味即可(PH值3-4之间)。
菌种兄早用量:一般微生物发酵菌的用量是每立方米2-3公斤;EM菌种因有效活菌含量高,一瓶即可培育出十公斤发酵原液,每瓶菌种可做5-8个平方发酵床。
菌种保存:放在室内阴凉、干燥处或冰箱保鲜室2-8度之间保存。
2.发酵床垫料的制作
(1)垫料层组成。猪舍发酵床主要由有机垫料制成,有机垫料的主要成分包括锯末、稻糠或切短铡碎的秸秆、谷壳、土和少量粗盐.锯末和稻糠约占垫料总重的90%,其质地松软,可吸收水分多.泥土要求新鲜干净无杂菌,没有施过化肥或农药。
(2)垫料层厚度。一般猪舍中垫料的总厚度约为50-90厘米,每平方米垫料重约150千克.有条件的可先铺30~40厘米厚的木段作为疏松通气底层,然后铺锯末、稻糠等有机垫料;若木屑来源不足,也可用树枝或秸秆打碎来代替,泥土的用量约占垫料总重的5-10%,要求使用未施过化肥或农药的干净泥土.垫料中加适量的盐有利于木屑的分解,用量为垫料总重的0.1-0.3%左右.
(3)混料。将EM菌种发酵原液、木屑、稻糠、泥土、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有条件的还可加入少量的米糠、酒糟等,使水分含量达到40-60%(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不滴水为宜),以保证功能微生物菌能够大量繁殖,经一周左右发酵,即可上猪使用。垫料可常年不换。饲养几天后,因微生物菌发酵作用,猪舍内臭味消失,蝇蛆停止繁殖。20天-1个月后,猪舍床底层也进入自然繁殖状态,中部形成白色的菌丝,温度可达50~60度左右的温度。(表层温度一般在20度左右),猪粪发酵后成为饲料或肥料。
(4)活性剂的使用。合理使用活性剂可使发酵床的利用形成良性循环。但其使用与否,视不同的发酵菌种而定,如EM菌,因其活性强,一般不需使用活性剂.发酵床经一段时间的使用以后,当微生物活性降低时,可用EM菌种发酵原液稀释至适当的比例,泼洒到发酵床床面,以便提高微生物菌对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平时若发现猪大便堆积较多,可将堆积粪便深埋于发酵床内并喷洒EM菌种发酵原液稀释液,促使其加快对排泄物的分化降解。
3.猪舍的建设
发酵床养猪猪舍的建设也十分重要,可以在原建猪舍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就行,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以敞开,通常每间猪圈净面积约25m2,可饲养肉猪15-20头,猪舍墙高3m,屋脊高4.5m,屋面朝南面的中部具有可自由开闭的窗子,阳光可照射整个猪床面积的1/3,并且从太阳升起至太阳落下,可照射整个猪床的每个角落,这样可使猪舍内部的微生物更适宜地生长繁殖,利于发酵。北侧建自动给食槽,南侧建自动引水器,从而达到猪舍无臭、无蝇的要求。如果用温室大棚养,那就是既省事又省钱,因为大棚造价低,而且小气候更容易调节。冬天采光好、保温,猪可以安全越冬;夏天放下遮阳膜,把四周裙膜摇起,可以通风降温。
4.发酵床的制备
发酵床分地下式发酵床和地上式发酵床两种,在南方,地下水位比较高,一般采用地上式的,如果在北方,地下水位比较低,一般采用地下式的。地下式发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深挖90-100cm,填满制成的有机垫料,再将仔猪放入,猪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了。在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可采用地上式发酵床。地上式发酵床是在地面上砌成,要求有一定深度,再填入已经制成的有机羡正雀垫料。用发酵床养的猪,又回到了“土生土长”的环境,猪可以自由嬉戏,,恢复本性,心情好,自然吃的多,长的也好,个个皮毛光亮,长势喜人。
5.发酵床的管理
总体来讲与常规养猪的日常管理相似,但发酵床有其独特的地方,因此平时的管理也有不同的地方:
①猪的饲养密度,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床的发酵状态就会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尿,一般以每头猪占地1.2-1.5m2为宜,小猪时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
②发酵床的床面不能过于干燥,一定的湿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如果过于干燥还可能会导致猪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定期在床面喷洒EM菌种发酵原液;
③入圈生猪事先要彻底清除体内的寄生虫,防止将寄生虫带入发酵床,以免猪在啃食菌丝时将虫卵再次带入体内而发病;
④要密切注意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必要时需加EM菌种发酵原液来调节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以保证发酵能正常地进行;
⑤猪舍中的锯屑变少时,适当补充微生物原种和营养液;
⑥为利于猪拱翻地面,猪的饲料喂量应控制在正常量的80%,生猪一般在固定地方排粪、撒尿,当粪尿成堆时挖坑埋上即可;
⑦地面湿度必须控制在40-60%,应经常检查,如水分过多应打开通风口,利用空气调节湿度;
⑧猪舍内禁止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类物品,防止它们对土壤微生物的杀害作用,使得微生物的活性降低。简述微生物发酵的几种类型及可控工艺参数
发酵原本指在厌氧条件下葡萄糖经酵解途径生成乳酸或乙醇等的分解代谢过程。同时广义的发酵是微生物把一些原料养分在合适的发酵条件下经特定的代谢转变成所需产物的过程。微生物发酵过程可分为分批、补料-分批、半连亮坦拿续和连续等几种。不同的培养技术各有优缺点,了解菌种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细胞生长、代谢和产物合成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发酵生产的控制。常规的发敬搭酵条件有罐温、罐压信毕、搅拌转速、空气流量、液位、补料、通氨速率等的设定和控制。表征过程性质的状态参数有pH、DO、溶解CO2、氧化还原电位、尾气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基质或产物浓度、菌浓等。发酵工艺是一门艺人,需凭借多年的经验才能掌握。祝你早日成功!发酵有哪些生物技术
问题一:生物技术常用技术有哪些?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交差融和的产物,其核心是以DNA重组技术为中心的基因工程,还包括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细胞工程及生物制品等领域。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供力的生物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败羡羡和蛋白质工程。
问题二:传统生物技术包括哪些?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传统生物技术包括酿造、酶的使用、抗菌素发酵、味精和氨基酸工业等,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多种食品如面包、奶酪、啤酒、葡萄酒以及酱油、米酒和发酵乳制品。
传统生物技术和新的生物技术之间既有联系,又有质的区别。现代生物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化工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技术。
问题三:发酵的种类有哪些,30分乳酸发酵,如植物乳酸杆菌进行的酸泡菜发酵.
乙醇发酵:如酵母菌进行的酒清发酵.
丙酮丁醇发酵:如利用丙酮丁醇梭菌进行丙酮丁醇的发酵生产.
丁酸发酵:如由丁酸细菌引起的丁酸发酵.
有氧呼吸:
葡萄糖+氧气+水――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
反应过程分3个阶段:1.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生成丙酮酸,还原氢,少量能量;
2.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中,生成二氧化碳,还派逗原氢,少量能量;
3.前面生成的还原氢,和氧气,生成水,大量能量。
无氧呼吸:
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少量能量;(绝大多数植物,酵母菌等)
或者:葡萄糖――乳酸+少量能量;(动物,乳酸菌等)
就是说,由于氧气的有和无,就算有机物一样,最终生成的产物也不同
问题四:发酵的东西有那些非常多。
发酵原指微生物无氧代谢过程,那么发酵的东西(应该叫发酵产物)就应该是微生物通过无氧(或叫厌氧)代谢过程产生的物质。现在把利用微生物工业化产生物质的过程都叫发酵了,所以能够生产的东西也就多得多了。
食品类:酱油、醋、酸奶、腐乳、奶酪、某些种类的香肠和火腿、酒酿(醪糟)、各种酸菜和泡菜。。。。
饮料类:白酒、啤酒、葡萄酒等果酒、西方的各种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格瓦斯)、奶酒。。。
药品类:各种抗生素、维生素、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
化工类:丙酮、乙酸、丁醇、甲醇、甲酸。。。。
生物质类:活性酵母、甲醇蛋白、发酵饲料。。。。
氨基酸类:谷氨酸(其钠盐就是味精)、赖氨酸、天冬氨酸。。。。
有机酸类:柠檬酸、苹果酸、乳酸、乙酸、甲酸。。。。
核苷酸类:次黄嘌呤、黄嘌呤。。。。
肯定还没写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发酵手段生产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问题五:生物发酵原料常见的有哪些?生物发酵,实际察拍上是利用细菌的生物作用,进行化学反映。
所以生物发酵原料都是有机物,常见的原料:
糖类(大米,玉米,甘蔗汁,葡萄,薯类……)
蛋白质类(大豆,鱼)
其他还有堆肥(草,动物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