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鳖共养技术视频讲解 稻鳖共养技术视频播放
甲鱼最好的养殖模式方法
1、稻田套养甲鱼
稻田套养技术非常的流行,有很多的水产养殖都有采用稻田套养的技术,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小龙虾、螃蟹等,而甲鱼常见的一种养殖模式也是稻田套养,但是甲鱼对稻田的要求有点高,就是要靠近水源,并且田间的储水能力要较强,水质要比较干净,稻田的泥土至少要有十五到二十厘米左右的厚度,因为甲鱼它是需要长期有水的,所以种植的水稻要比较耐湿,抗性较强饥碰。最后就是在稻田中养甲鱼就要做好防治甲鱼逃跑的准备,那就是加高田埂,同时要在田外挖一条水沟用于排水,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甲鱼逃跑。
2、池塘养殖甲鱼
池塘养殖甲鱼是最传统的一种养殖方式,基本上的水产养殖最开始都是采用池塘养殖的方法,池塘养殖甲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池塘的结构,其中就包括池塘的面积、池塘的形状、池塘的水深以及池塘四周及底部的建造以及防逃跑措施。池塘判绝一般最好是长方形的最好其次就是池塘的面积不能太大,最多也就五亩左右,然后池塘中的水位不能超过一米,最好就是五十厘米左右最好。为了防止甲鱼逃跑,池塘周围可以设立防护栏,当然如果用水泥建设也是可以的,但是池塘中还需要倒入适量的泥浆,不然甲鱼无法生存。
3、网箱养殖甲鱼
网箱养殖甲鱼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养殖方法,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立体养殖方法中的一种,网箱养殖主要就是要注意网箱的卫生处理,我们要不定期的将那个网箱刷洗干净,这样做的目的第一是未税养殖的环境,第二就是减少病菌的感染,而且网箱养殖的一个好处就是方便管理,以及在打捞的时候也比较方便,只要将网箱提起来即可。
4、仿野生养殖甲鱼
仿野生甲鱼的养殖烂冲谈其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甲鱼的口感能够更加的接近野生甲鱼,其实也就是施行放养的方式,但是唯一的区别的就是防野生养殖甲鱼并不是完全的放养,它需要在养殖地做好防护做事,以防止甲鱼逃跑造成损失,其余的大部分时间甲鱼它都是自由的,只是不定时的给甲鱼投放一点精料。
怎样进行稻田养鳖?
(1)稻田养鳖的原理与作用稻田养鳖是利用稻田有效水面,在不影响种稻的基础上养鳖。在种养过程中,稻能吸收田中的肥料净化水环境,利于养鳖,鳖的活动能清除田里的杂草和惊跑老鼠等敌害。同时,排出的粪便可肥田,互相起到预防病害、促进生长、提高经济效益弊橘的作用。
(2)稻田养鳖的基本条件稻田用水应是无污染、无公害的江河湖库水。稻田注、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最好是种单季稻的田块。
(3)稻田养鳖的基本设施①防逃设施:防逃最好用石棉瓦横放围栏于养鳖稻田四周的田埂内,并要求扎实牢固。此外,还应设好进出、水口的栏栅,栏栅既要考虑农田注排水,又要考虑甲鱼防逃。所以,进、出水口最好用木制闸门框带铁栅网,网目以不超过5厘米为宜,而闸门上可做一个溢水口,以便下大雨超过标准水位时溢水。②挖好鳖沟:挖鳖沟是为了鳖能在农田施肥撒药时作躲避的场所,也是干田时躲避万一出现敌害的场所。挖鳖沟一般在离田埂2米的稻田中,根据稻田大小不同,鱼沟可挖成十字、田字、口字、日字和井字形,鱼沟深40厘米、宽50厘米就可。挖鱼沟最好是在稻苗返青直立后进行。③设饲料台和晒背台:饲料台设在沟两头的边上。饲料台可用水泥瓦,其既是饲料台也是晒背台,放时可顺沟坡斜放,底部最好用木桩固定。
(4)鳖种放养稻田养鳖的鳖种,除了无病无伤身体健康,规格要求每只不小于350克,这样经过几个月的稻田饲养,才能长成500克以上的商品鳖。鳖种在放养时要求用3%的盐水消毒5分钟,放时应把鳖种放在鳖沟里任其游走。同时,马上在饲料板上放养人工饲料,让鳖尽快找到投饵点,并形成到投饵点吃食的习惯。所以切不可随便放养,放养时间最好是秧苗返青竖直后,因太早易爬坏秧苗。放养密度如投喂亩放200只,不投喂35只为宜。
(5)饲养管理
①投饵:稻田养鳖的投饵每天分2次,一般为9:00和16:00。饲料可购买厂家生产的成鳖料配合料,也可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自己配制团状料。特别是有鲜活性动物饲料资源的地方,如小杂鱼、畜禽的新鲜无腐变内脏等,养殖效果也不错。但喂时应切成小块或打成肉糜,鱼浆与面和成团状投喂,切不可整个投喂。投饵以鳖吃饱吃好,并根据吃食情况与气候变化情况灵活增减。一些人担心鳖会捕捉田里的青蛙,对水稻防虫害带来不利,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青蛙在田里本身的活动和反应比鳖灵敏,除了病伤的,鳖很难抓到青蛙,另外由于人工投饵,鳖在有食物保障的情况下也很少会去主动捕食活动能力比它强的水生动物。相反,田里的一些虫和虫卵及螺杂鱼等,倒是鳖捕捉的好饲料,也会给种稻带来好处。
②巡田:在稻田中养鳖,巡田很重要。因在养殖过程中会有大型的鼠、蛇和一些野猫等敌害侵袭,它们不但直接危害鳖的生命,也在钻洞挖穴后给鳖防逃带来不利。所以在巡田时,必须租液团十分认真检查进、出水口和拦墙,如发现敌害和洞穴,应马上清除和修复。另外,打药施肥是稻田的常规管理,但如不注意,也会给鳖带来毒害。所以在打药施肥前,应先到稻田走一趟,把鳖赶到鳖沟的水里,然后再打药施肥。而打药施肥时,也应注意尽量别把药喷洒到水沟里,以免鳖中毒死亡。巡田还应注意稻田水位的变化,特别是下雨天应加强夜间巡查,如发现拦墙倾斜倒塌,就应及时修固好,闸门框栅网粘贴的杂物也应及时清出,以免堵死网眼影响溢水,对田埂破损的地方也应及时修复,以防塌墙逃鳖。
(6)捕捞和暂养捕捞时间通常在水稻收割前后,当然最好是看市场情况,诱捕够规格的及时上市,诱捕可用倒须笼,如第二天有人要买鳖,当天晚上就可把诱捕笼放在饲料台边的鳖沟里。如不上市就不要放笼,否则会造成进鳖后因不捕出反不能正常活动和觅食而染病死亡。最后是放干水清底捕捞埋运,但也不能完全捕出。所以即使清底后,也不应把防逃墙拆除,等捕捉到放养数量成活率基本接近时再放弃。为了方便捕捞,一些地方利用鳖喜钻沙底的习性,在鳖沟底部先铺上水泥板,然后在板上铺上20厘米左右的细沙,等捕捞放水时,大多数鳖都会钻到沙层中去,这样就方便了捕捞,但相对增加了设施和成本。有些地方稻田需在秋季翻耕,而抓出的鳖一时又销不出,此时最好在自家小院或室内用砖砌一小型暂养池,池中铺上30厘米厚的潮沙,一般如果温度不超过15℃,每平方米放30只,可暂养1个月左右。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稻田怎么养殖甲鱼
1、稻田准备。养殖甲鱼的稻田不仅要适宜水稻的生长,还要保证能够让甲鱼正常生长。稻田要选择在有充足的干净水源,既方便运输,又要远离交通要道,光照充足的地块。然后在稻田内挖一条深一米左右的投饵沟,每15厘米左右设置一个投饵台。投饵台要有一定倾斜度,保证足够光滑,保证甲鱼正常进食而不受伤。最后在稻田周围要设好防逃网,防逃网要埋入地下12厘米左右,并且在进出水口也要注意用铁丝扎好,防止甲鱼出逃。
2、插秧及投放甲鱼。在选好地块之后我们需要根据水稻种植的具体流程进行。一般根据正常时间插秧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要适当扩大种植密度。在插秧后半个月左右后便可投放甲鱼苗,在投放甲鱼的时候要注意温度。如果温度在30度左右的话,要合理调节温度。甲鱼苗要尽量选择重量在450克左右的为宜,这种规格的甲鱼能够很快的适应环境、生长速度快且成活率也比较高。最后在投放甲鱼的时候要注意对其消毒,防止携带病菌。
3、投喂管理。在甲鱼苗投放的第二天便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适当投饵。投喂时直接将饵料放在投饵台上即可,首先放入少量的饵料,吸引甲鱼上投饵台。每天将投喂次数控制在两次,一般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然后要根据甲鱼的体重控制好投饵量。每天在投喂后还需要观察甲鱼的进食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并且在投喂的时候可在饵料中适当添加食物油,这样既可增加甲鱼的食欲,又能提高饲料的利用转化率。
4、日常管理。在养殖甲鱼的时候,不能够只注意甲鱼的生长。还要做好水稻的管理工作,控制好温亏搭湿度,防止水稻品质降低、产手辩量不足。然后每天要定期观察甲鱼的生长情况,做毕空缺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当发现甲鱼出现异常情况的话要及时出来,避免影响甲鱼的正常生长。当甲鱼生长到一定阶段,且水温低于15度的时候,要及时捕捞。如果由于市场等原因需要养殖二龄甲鱼的话,那么我们便需要适当加高水位,提高水温,帮助甲鱼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