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家里种植蘑菇?
一、挑选菌种:\x0d\x0a 1、菌袋要厚实坚固不易破裂、透明利于观察菌丝的生长;\x0d\x0a 2、菌料密度应在450千克/立方米为宜,是水密度的近一半,放在水中应该有一半的体积漂在水面以上,挑选菌种时,既要看重量也要看体积,重量大而体积小的,说明掺水过多;\x0d\x0a 3、以棉籽壳为主料的菌料比较好,颜色为黑褐色,发菌正常的菌丝体颜色纯正、鲜亮,均为白色。出现绿色则是绿霉病,不能使用。\x0d\x0a 二、蘑菇栽培:\x0d\x0a 解开菌包扎慎消带,开口直径1~2厘米,向里面喷点水(存点积水,只要积水没有干,就不要再喷水),要平放在半阴暗、潮湿、通风的地方,不要让阳光直射,适应温度-40~40度(可室内栽培,最适宜温度5--32度之间),当袋口出现小菇蕾再完全打开打开袋口;\x0d\x0a 三、收获蘑菇:\x0d\x0a 菌帽直径1厘米以后,要经常对菇喷雾,败孝纤保持湿润,一般是4天左右成熟,待蘑菇慢慢长大菌盖边缘呈现波察仿浪状就可以收获了,采收前1天停止喷水。采收时,一手按住菇面,另一手往菇脚的底部左右旋转摘下。蘑菇采收后,停止喷水2~3天,清理干净菇脚,保持高的湿度,就可以等待第2次出菇了。
香菇种植技术视频
香菇栽培始源于中国,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历史。那么你们知道香菇是如何种植的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香菇种植技术视频,一起来看看。
香菇种植技术视频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武香1号,是目前应用的出菇温度最高的品种。该品种子实体大叶,菌肉肥厚,菌菌盖色较深,柄中粗,稍长,其最大的优点是出菇温度高,在28℃的高温条件下能大量出菇,最高至34℃,出菇温度范围10-34℃,最适20-26℃,菌龄60天,适易的接种期为3-4个月,出菇期5-11个月。其抗逆性强一般地区可作为夏季出菇的首选品种,主要适宜鲜销和保鲜销售。
②CR04,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成功的中高温型品种。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圆整,菌肉肥厚,菌盖为茶褐色,有鳞片,有时盖顶有稍突起的尖顶,柄中粗,稍长,其出菇温度范围10-28℃,最适18-23℃,菌龄7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1-4月,出菇期4-11月。其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适宜在中高海拔地区使用,主要适于保鲜物喊和脱水烘干销售。
③广香47,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选育的高温型品种,其子实体朵型圆整,盖大肉厚,菌盖黄褐色,柄中粗,稍长,出菇温度范围14-28℃,最适14-24℃,菌龄6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2―5月,出菇期5―11月,出菇高峰罩瞎野期分别在5-6月以及9-10月,冬季出菇量极少。可在中高海拔地区使用,主要适于脱水烘干和保鲜销售。
④8001,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选育的中高温型品种,其子实体单生,朵型圆整,中大叶型,肉质肥厚,菌盖茶褐色或深褐色,柄粗,稍长,出菇温度14-26℃,最适为18-23℃,菌龄60天以上,适宜接种期2-4月,出菇期5―11月,冬季低温不宜出菇,适于鲜菇销售或脱水烘干销售。
(2)栽培关键技术
①选择合理的培养料配方,培养料要求有充足的营养,并且碳氮比合适。局部地区在配方中加15%-20%棉子壳,2%―3%玉米粉。
②菌丝生长阶段进行刺孔通气,菇木接种口不用石腊或胶纸等材料封口时,刺孔通气2次,总刺孔量50―60个,先少后多。刺孔结合散堆,加强通风降温。
③出菇适温前10天左右,日最高温度25℃左右的天气转场,待菇木有部分转色,手握菇木有弹性,白色瘤状物软冗时脱袋。
④脱袋后保湿促转色,然后拉大温差催蕾。
(3)杂菌及虫害预防
夏季高温高湿,杂菌及虫害主要发生在脱袋后的出菇管理阶段,具体的措施有:搞好菇棚环境卫生及消毒杀虫工作,掌握适宜的排场脱袋时间,降低菇棚温度,加强通风散热,发现杂菌污染可在没长香菇时用清菌素、扑霉灵喷雾或涂刷,虫害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
种植香菇的注意事项
一、育菇场地选择不当如选择在阴暗、通风不畅或不卫生的场所种植,以致杂菌污染严重,香菇不能正常生长而失败;有的虽勉强发菌,但因出菇期空气流通不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中毒受害,不能出菇或形成畸形菇。所以,种植香菇首先要选择通风条件好,并有散射光的场所进行,并保持清洁卫生,抓好消毒措施。初次种菇场所,应采取石灰水刷墙、生石灰撒于地面的措施进行消毒,撒在地面的生石灰应于次日清扫出去;老菇场则可用高锰酸钾加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有虫害的菇场先喷杀虫剂消灭害虫,再进行消毒。
二、培养料选择或配制不当用已经污染、结块的原料种植香菇,易造成大面积污染或不发菌。在调配培养料时,向料内过量加入尿素等氮肥,氮肥在接种后容易分解释放出氨气,使菌丝体受到毒害,不能正常发菌。因此,一定把好选料与配料关。要洁净的原料,并搞好消毒处理,在配料时不可随意添加化学肥料,只有在堆料发酵种植香菇时,才能适量添加尿素补充氮源。同时,在配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料的湿度,水分含量不可过高或过低,否则对发菌都不利。
三、菌种选用不当如冬季选用高温型品种,春神颂季选用低温型品种,或播种已经老化或已被污染的菌种等,都易造成发菌缓慢或不发菌、出菇迟或不出菇。所以,在种植香菇时,应根据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菌种,不使用老化或被污染的菌种。
四、管理不善香菇在自然温度条件下,出菇期的管理是光照、水分和通气。在出菇期间,靠散射光即可满足需要,在菇房种菇光照不足,出菇缓慢,可用电灯光补充,以诱导出菇。空气湿度是出菇期的重要条件,为了增加湿度而盲目增加喷水量,甚至直接向菇体喷水,会使一些小菇闷死,一些已长大的菇也会因水渍而溃烂发黑。因此,在香菇出菇期间,应讲究补水方法,以向空中喷雾为好,同时还应注意通风换气,以免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导致子实体不能形成,或形成畸形菇。此外,不合理的采收也影响产量的提高,一些菇农采大留小,想让小的菇体继续生长,结果不仅不能长大,还延长了出菇期,影响下茬菇的产量。
香菇栽培技术要点是怎样的?
香菇栽培一般采用袋料栽培。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便在香菇栽培中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1.香菇栽培季节
安排秋季栽培,冬春出菇易获高产。一般在7月上中旬制母种,8月下旬—9月上旬接种栽培袋,11月—翌年4月出菇。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栽培季节,一般当秋季气温降到25℃~26℃时接种栽培袋。
2.栽培香菇场地
发菌室可利用闲散房屋,也可在室外出菇棚发菌。室外出菇场地可利用各种日光温室,日光温室长裂团30~50m,宽5~6m,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
3.培养料的选择与配制
配方:为阔叶树木屑78%,麸皮20%,石膏粉1%,蔗糖1%;培养料应选择新鲜、无发霉变质的培养料,先暴晒2~3d,再按配方比例称取各配料,按料水比1∶1.3~1.5加水拌料,充分搅拌均匀。
4.装袋、灭菌及接种
栽培香菇塑料筒,长50~55cm,宽17~18cm,每袋装干料700~800g,适合常压灭菌。培养料配好后堆闷2h,装袋时应边装边压实,用力要均匀。在料中间用直径2cm的木棍打一孔洞至底部,用绳扎紧封口。装好的塑料袋要及时灭菌,采用常压蒸汽灭菌。每锅4400袋,共10锅,共计44000袋。当灭菌后的塑料袋温度降至室温后,应及时接种。接种应在无菌条件下,即接种箱或简易接种室(帐)内进行,才能保证接种成活,并防止杂菌污染。利用接种箱接种时,将灭菌后的塑料袋及接种用的用具等,一同放入接种箱内,用消毒灭菌药品进行熏蒸消毒1~1.5h,接种时,用空心打洞器或小木棍制成的夹型打穴钻在料袋正面等距离打3~4个接种穴。在另一面错开对面孔穴位置打2个接种穴,将菌种接入穴内,用专用胶布贴封穴口,或用灭过菌的塑料袋套在料袋外面。
5.菌丝体生长阶段管理
接种后的料袋应放在料袋清洁卫生的室内或室外日光温室内培养,接种后前3d料温应控制在27℃~28℃,当接种穴四周出现白色绒毛状菌丝时,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20~25d后,室内温度控制在22℃~23℃。培养室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60%,如果过高,应及时打开通风口通风降湿,菌丝生长段要不断进行通风换气,满足菌丝生长对氧气的需求。一般每天通风1~2次,每次30~40min。发菌阶段应保持室内较弱光照,但不宜完全黑暗。每10d左右翻堆1次,以调整温度,使发菌一致,同时检查杂菌污染情况,碰源稿如出现污染,应及时拣出并处理。
6.子实体生长阶段管理
脱袋转色:栽培袋经过60d左右的发菌培养,菌丝可长满培养料,之后应增加培养室光照,继续培养10d左右可脱袋转色。转色时菌袋应具备下列特征:袋壁四周约有66%的菌丝膨胀,形成瘤状突起,手触菌袋有松软弹性感,接种穴周围部分出现棕褐色。脱袋时,用小刀沿袋纵向割破薄膜,取出菌柱并及时摆放,摆完一个床架要立即覆盖干净的薄膜。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5%~95%,3~5d不要掀动薄膜。当菌柱表面长满2~3mm长浓白菌丝时,增加光照和加强通风换气,使菌丝逐渐倒伏,并分泌色笑孝素,即开始转色。控制环境:经过10~12d的转色管理,菌柱表皮变成红棕色或红褐色,即可转入出菇阶段管理。要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刺激菇蕾的形成,白天温度达到15℃~20℃,同时保持较高的湿度;夜间降低温度和湿度,保持温差10℃左右;白天给予一定的光照,持续3~5d,就会形成菇蕾。子实体形成后温度应控制在10℃~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左右,保持出菇室有较强的散射光,每天要通风换气2~3次,每次30min,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培育出高产优质的香菇。
7.采收香菇子实体
长至八成熟时要及时采收,香菇可采收4~5茬菇,每茬产量3500kg左右,每次采收后,停止喷水,促进菌丝体恢复生长,一般7~10d可浸水催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