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农广天地枇杷种植视频 农广天地枇杷栽培技术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悠殇叹

枇杷怎么种植呢?

枇杷栽培技术
1、选地
选择*壤肥沃、*层厚实且排水和灌溉性比较好的地块,这样能最基本的提供枇杷栽培的营养补给,从而提高枇杷自身的抗寒、抗病毒能力。
2、定植
一般定值规格每株行距6米X6米为佳,定植时覆*至苗根基部5-10厘米左右压实,定植好后应在每株旁立柱防止倾倒,方便快速定型。果苗发芽抽梢后每一个礼拜浇一次水,每半个月左右施一次肥以保证苗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补给。
3、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总体上来说一般是新稍和花穗保持一个2:1至1:2的比例,具体根据情况强则多留花穗、弱则多留新稍。具体以两年生枝为单位,其上三枝开三花穗的,疏一留二;其上陆裤三枝开两花穗的,疏一留一。
4、套袋
枇杷果为了高产,一橡手定要套袋,如果不套袋的话,不但果实容易得酸皮病、而且快到采摘期的时节很容会招来各种鸟类的光顾啄坏果实。套袋时将果穗底部的2-3片叶也一并套入以便撑起果袋,果袋袋顶要预留两三个通气小孔,一直到采收时果袋都不需要提前摘袋。
5、施肥管理
枇杷采摘后应重施基肥,培养健壮的夏稍,促进花芽分化,一般早/中熟品在采收后10-15天内完成。晚品采收前的五月底六月初左右完成。肥料以有机肥料为主,结合施化肥。施用量以产果公斤量来决定具体的施用量。比如产果20斤左右的植株,可以施有机肥5斤、沼肥10斤、钙镁磷肥1斤结合量来完梁悉嫌成。
6、及时剪修
枇杷果成熟采摘后的夏季剪修是非常重要的剪修,宜早不宜迟。采摘后枇杷树的枯死枝、细弱枝、病虫枝都应及时剪除。对粗壮的枝条要进行截短、对密集的枝条要进行疏化,以便生长出壮实的夏稍。同时对夏季抽发的新稍也要进行疏稍,每个枝条保留2-3个新稍即可。其余抽生过多的新稍可以从根部剪除。

枇杷为什么有花苞却不开花?

枇杷不开花最大的可能还是品种和土壤的问题,实生苗有返祖现象,在非原产地以外的地区很难正常开花结果,需要嫁接优质品种进行改良;而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也是造成长期不开花的原因之一。
【栽培技术】
枇杷栽培管理十分重要,对枇杷园进行进行科学管理是保证枇杷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肥水管理
1、种植绿肥覆盖园土。夏季在行间种植豆科绿肥“竹豆”,冬季种植绿肥“箭舌豌豆”,这即可解决有机肥源,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经济收入:且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园区小气候,达到适期投产,早期丰产。
2、合理施肥。枇杷需肥量大,且较需钾肥,亩产1000kg的枇杷园,年施肥量为纯氮28kg、五氧化二磷12kg,氧化钾35kg。山地红壤土的枇杷园要适当增施磷钾肥料。煤灰垃圾肥含钾丰富且呈碱性反映,施之不但可降低红壤土酸度,且增加产量。高产枇杷园施肥,一般一年三次:第一次在2月中旬施壮果肥,以速效肥为主,适当增加氮、钾肥比重。第二次在3月中旬,采前施肥,以氮肥为主。第三次在9~10月份,施花前肥,以有机肥为主,采用开沟深施,以利根系深扎。有条件的地方,在干旱季节应灌水,雨季应开沟毁卖宽排水。
二、合理修剪
一般在9~11月份可结合疏花进行修剪,并控制树冠高度纤亮,以利通风透光,树高约3m的应进行打顶,控制顶端优势。枇杷修剪以疏枝为主,除疏删密生枝外,应删剪短花穗过多的一部分结果枝,侧枝和徒长枝采取更新和回缩,同时疏去病虫枝、细弱枝和枯枝。
三、适时疏花疏果
疏花期在11月上旬进行,一个枝上留1~2个,其余应全部除去,使结果枝和营养枝的比例为1∶1,11月中旬前已开过的花穗、发育不良的小花穗以及过早、过迟的花穗均应疏去,只留下强旺花穗。疏果在2月份幼果稳定时进行,病虫枝、畸形果,过密果皆疏去。
四、防治病虫害
枇杷主要病害为叶斑病。防治方法:秋冬除配虚去病叶,枝梢抽生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虫害主要有黄毛虫、举尾虫、天牛等也需适时防治。(1)黄毛虫和举尾虫均为危害叶片的重要害虫,幼虫蚕食嫩叶,严重时全树新叶均被吃光,影响生长结果。防治方法:除人工捕杀外,可在幼虫危害期喷90%敌百虫500~1000倍液。(2)天牛幼虫主要危害枇杷枝干。防治方式:可采用人工捕杀成虫、钩杀幼虫,还可用乐果、敌百虫药液注入虫孔,毒杀幼虫。

枇杷什么季节种合适?

枇杷在春季合适,以播种繁殖为主,可嫁接。播种可于6月采种后立即进行。嫁接一般以切接为主,可在3月中旬或4月~5月进行,砧木可用枇杷实生苗和石楠。

定植于萌芽前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也可在梅南期5月~6月或10月进行。定植苗需多带须根和附土,以利成活。栽植地敏丛点以向南而风少处为好。

产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各地广行栽培,四川、湖北有野生者。日本、印度、越南、缅甸、泰国明拿乱、印度尼西亚也有栽培。

扩展资料:

枇杷品种产地

南亚热带品种群,主要包括原产于热带边缘及南亚热带地区的品种,如福建的早钟6号、解放钟和长红3号等。这类品种耐热性较好,枝梢粗激档壮。木质部较疏松,生长迅速。树形较开张,叶片大,果实大,但风味稍淡。

北亚热带品种群,主要包括原产于北亚热带及温带南缘地区的品种,如浙江的大红袍和洛阳青、江苏的白玉和照种,以及安徽的光荣等。

上一篇:小鸡养殖技术视频 小鸡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视频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