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桑果的种植技术 桑果栽培技术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单双气象

种植果桑如何种植

长江以南地区一般在数脊3月下旬~4月上旬进行,长江以北地区可在4月中下旬进行。此外,还要根据当年的气温、桑树品种等灵活掌握。栽植前应先除去多年生杂草,然后平整土地,挖好排水渠道。然后将地块进行全面翻耕,耕深25厘米左右,整平后等待栽种。


通常每亩可栽植果桑220~300株,栽植密度为:行距3米,株距1米左右。根据果桑的栽培密度,挖定植沟,沟深50~60厘米、宽60厘米。沟的深度主要依据土壤肥力而定,土壤肥沃,沟可以浅一些;土壤肥力差的沙土地、山坡地应该深一些。定植沟挖好以后,每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复合肥150千克,菜饼肥50~100千克,与表土混和均匀,填入沟内20厘米左右,然后栽植。


定植时,把桑苗摆正,根部均匀向四方伸展,然后向坑内填土,当土填到一半时将苗子轻轻提起摇动,使根系舒展。然后再填土,边填边将土踩实,直到与地面持平为止。最后,把余下的土在树干周围培埂。定植后要浇一次定根水,加速土壤与根系的粘合,大约每株薯歼渗用水2千克左右,尤其是春天干旱的地区必须灌透。

幼龄树管理

幼龄树的管理,是指果桑苗从定植到开花结果这一段时间的管理。果桑定植当年以培养树型和健壮挂果枝为主,第2年4月中下旬~5月初开始结果。在幼龄树的管理上,要认真抓好以下工作:


1.浇水。定植当年春天,在果桑苗发芽以后灌一次透水,以后要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水。灌水完毕,等到水全部渗下去以后,要覆土掩埋,以防水分蒸发。


2.施肥。幼树萌芽后和6月份每株幼苗各追施尿素100克或稀薄的人粪尿5~10千

克,7月中旬以后至落叶前,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3次。


3.病虫害防治。种植当年5月中下旬,用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喷施,预防多种病害,要求喷洒均匀,叶面、叶背都要喷到,不能漏喷。喷药时间一般为早晨和傍晚。如果喷药后2小时内遇雨则应补喷。第2年早春发芽前,喷200倍等量波尔多液,保护叶片,防止病原菌侵入。


4.树型养成。果桑最好采用中干养成法来修剪树型,具体操作方法为:春季桑苗栽植后,改穗在离地40~50厘米处剪去梢苗,养成主干,发芽后每一主干上留2~3个健壮、位置均匀的新芽使其生长,其余疏去,这样,果桑在落叶前就会长成2~3根新枝条。第2年春天果桑发芽前,在离地面65~80厘米处春伐,养成第一支干,发芽后每根支干选留2~3个新梢生长,其余疏去,每株养成4~6根枝条。在确定树干高度及密度以后,平时应结合放枝、回缩、疏枝等技术要领来调整树冠的大小。

桑果树怎么种桑果树如何种

1、种植时间:桑果树适宜的栽种时间主要是在冬季或是早春时节,之所以要在此时栽种,就是为了保证植株在栽种成活之后有足够的时间用来恢复,此时的土壤温度尚芹拆且不算过低,植株栽种下去比较容易成活,且不容易感染上病虫害。
2、选择土壤:桑果树适合生长在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的土壤中,栽种桑果树可以使用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的黄棉土或者沙质土作为基土,栽种前可以向土壤中混合基肥,为桑果树提供肥沃的生长环境。
3、桑果树苗的繁殖:通常可以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培育,多数的树苗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繁殖,插条苗可以使用苗干或枝条插育成树苗,这种比较挑物种,比如葡萄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繁殖。插根苗就是用树木的根部来进行培育嫌槐枣树苗,这种方法的存活率较高,广泛适用于植物界。
4、进行栽种:栽种桑果树苗时,需要在土壤中挖出一个土坑,然后向其中浇灌水分,等待土壤将水分全部吸收后,再将桑果树苗放入其中,使用细土覆盖根部并压实,栽种后可以为其再次浇水,浸湿土壤即可。
5、树苗种植方法:准备好健康、无病虫害的果苗,在花盆的底部加入一层粗砂,在底部加入底肥,然后再加入准备好的土壤,将果苗栽种到土壤中,轻轻地将土壤压实,然后浇透水,放在温暖并且通风明笑条件良好的地方下养护即可。

桑果树怎样种植 学会这几步

1、桑树的种植很简单,将果桑的枝条直接扦插到湿润的土壤里,一般岩闭都能生根发芽。大规模培养桑树幼苗的衡枣斗时候,可以选择扦插法和压条法。每个种植桑树的人都要选咐磨择合适的方式种植桑树。

2、桑树种植成熟之后,尤其是果桑,掐芯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掐芯是为了桑树枝条更好的发育,为桑葚挂果提供更多的空间。掐花一般要分作几个步奏来完成。虽然桑树耐剪裁。但无规划的剪裁对于桑树的生长和挂果是没有好处的。

3、桑树种植之后,对于肥料的需求数量是旺盛的。一般来说,桑葚一年至少每个季节都要施肥一次。这样才能使结出来的桑葚果更大,更甜。

4、桑葚成熟的时候,果实会有明显的变化,告诫广大朋友一件事情,虽然桑树是能够入药的,但是不要轻易的尝试用桑树的叶子当作茶叶泡水喝。

上一篇:榴莲种子的种植技术视频 榴莲种子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