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如下:
1、池塘建造
养殖泥鳅的池塘四周需要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厘米~100厘米,水深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池塘的周围需要以网片、塑板或瓷板做围墙,以防蛇、鼠等敌害进入养殖区。另外,进排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防止泥鳅逃跑及敌害生物和野杂鱼卵、苗种进入池塘。
2、放养前准备
在放养泥鳅之前需要清理池塘,放水深至10厘米后,需用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放养前三天施基肥。
3、投苗种
泥鳅兄凳逗苗下塘时间为每年5月,投苗密度1500尾/平方米~2000尾/平方米。在苗种投入的过程中应注意放养前先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羡卖消除。
4、饲养管理
泥鳅苗体长小于2厘米时可以根粗漏据水**况,适量追肥。追肥可用经过发酵的猪、牛、鸡、人粪等农家肥,每早晚各泼洒一次。等到泥鳅达到2厘米之后,加深水位,到50厘米,培肥水质,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泥鳅的养殖水质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除了每周需要换水一到两次之外,还需要勤施肥,保持水色呈黄绿色。
泥鳅的养殖需要注意池塘条件、清塘消毒、鳅苗投放、饲料喂养、水质调控。
1、池塘条件
目前人工养殖泥鳅多用水泥池进行养殖,池塘条件要求面积以2到3亩为好,水深50到60厘米,池底铺15到20厘米厚的肥泥等。而且在池塘选址上要考虑排灌、交通、阳光、水质等环境因素。
2、清塘消毒
池四周离岸边1厘米左右的位置可栽种一些禾本科植物(如黑麦草、芦苇等),作遮荫搜友用,对于水质培育也有好处。苗种孙漏液下塘前,用生石灰(150Kg每亩)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当池水呈绿色则物时,即可放入苗种。
3、鳅苗投放
一般情况下,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到1000尾为宜,有微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注意,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4、饲料喂养
刚下塘的泥鳅苗,只要适量投喂一些熟蛋黄、豆粉、豆饼等易消化的精饲料。待到苗体长到1cm时,已经能够捕食水体中的小虫,这时可以投喂一些熟的麦粉、糠及剁碎的鱼、虾等饲料,每天3到4次。另外,冬季当水温低于10℃可不投喂,这时要适当降低池水深度,也可先放干池水后在池底铺一层稻草,以便泥鳅安全越冬。
5、水质调控
鳅种刚入池时,池水水深保持在10到20厘米,以后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如发现泥鳅游到水面吐食空气,应及时添注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
上一篇:种山药技术视频 种山药技术指导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