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塘口条件
池塘以东西向的长方形码蠢为好,便于拉网操作;池塘水深2~2.5米;池底需平坦,淤泥不超过20厘米;塘埂无渗漏(最好能护坡或部分护坡);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无桐渗污染;池塘四周无阻挡光线和遮风的高大树木和建筑物,保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和有利于风浪作用增加池水的溶解氧。池塘应配备增氧机,一般以每亩配置0.75千瓦功率(以叶轮式增氧机为优),另根据需要配备投饲机。
清塘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用量为干池清塘每亩60~75公斤、带水清塘每亩平均水深1米125-150公斤,也可以用漂白粉清塘,每立方水体用20克漂白粉。注水时一定要在进水口用尼龙纱网过滤,严防野杂鱼等混入池塘。鱼种质量
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鱼种。
鱼种消毒
水温10-15℃,鱼种入池前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药浴20分钟或用3%~5%食盐水药浴15分钟。
鱼种放养时间
为减少鱼体受伤,提高成活率,中科3号鱼种的放养在每年的12月至翌年1月期间进行为好。饲料投喂
投喂饲料以颗粒料为主,根据中科3号生长规格及气候变化,水温高低决定投饵量。当水温超过15℃开始正常投喂,投饵量按鲫、鲂鱼等体重的1%-5%左右,一般每天投二次,分上、下午各一次,上午8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每次各投总量的50%,在月投饲量确定的条件下,6-9月日投饲次数可以4-6次。每日投饲量具体根据水温、水色、天气和鱼类吃食情况而定。投饲坚持“四定”,即定时、定质、定量和定位。定位投喂,一般可投在向阳面池坡离岸2米左右处,呈条状,约20-30米。在鱼病季节和梅局模脊雨季节应控制投饲量。
水质调控
池塘以“瘦水”为好,水体透明度30-40厘米,水中溶氧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饲养早期,为使池水快速升温,水深1.2米左右即可,至5月上旬开始逐渐加水;6月底加到最大水深,7、8、9三个月高温季节要勤换水,每7-10天换水一次,每次20-30厘米,先排后进,保证池水的“嫩”、“活”、“爽”,促进主养鱼类的快速生长。
药物防病
采取定期杀虫消毒,防止细菌性及病毒性疾病发生。
巡塘检查
每天早晚各巡塘检查一次,主要观察鱼类的活动有无异常,吃食是否正常,有无疾病发生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寻找、分析原因,采取对策。
日常记录
认真做好“塘口档案记录手册”记录,把每天的有关工作记录下来,如每天投饵情况,鱼类活动、吃食情况、鱼病发生情况和预防治疗措施,天气状况、池塘水温、有无异常情况,采取了什么样措施等,详细记录下来,以便于年底总结。
鲫鱼的品种大致有异育银鲫、白鲫鱼、银灰鲫鱼、非洲鲫鱼、黑龙江银鲫、彭泽鲫、丰产鲫等。异育银鲫:体色为淡粉红色,鳞片较大,属于人工放养的一种商品鱼。白鲫鱼:身体长,个头大,食性广,适应性和觅食能力强。银灰鲫鱼物搜:体型随生活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小型池塘中生活的银灰鲫鱼,其体态偏短且肥厚。
一、鲫鱼品种
鲫鱼的品种大致有异育银鲫、白鲫鱼、银灰鲫鱼、非洲鲫鱼、黑龙江银鲫、滇池高背鲫、方正银鲫、彭泽鲫、丰产鲫等。
1、异育银鲫
异育银鲫具有明显的双亲特征,体色淡粉红色,鳞片较大,肉相较于鲤鱼更鲜嫩。银鲫、白鲫、乌鲫、异育银鲫均作为人工放养的商品鱼。还有一种海鲫鱼,但在我国领海中数量稀少,个体与银灰鲫鱼相仿,体色灰黑。
2、白鲫鱼
白鲫鱼身体长,个头大,食性广,对饲料要求不严,可兼食浮游生物。生长迅速,适应性和觅食能力也较强。
3、银灰鲫鱼
主要在流动的或者大面积的水体中生活的银灰鲫鱼,由于活动范围和活动量大,其体态均为偏长型;若在小型的静水池塘中生活,由于活动范围和活动量小,鱼体则偏短、偏宽、肥厚;而在一些水底多沙砾的水体中,银灰铆鱼则习惯于淘沙觅食,它们嘴的上领就相对延长,下领相对缩短,形成“弯嘴鲫鱼”。
4、非洲鲫鱼
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分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
5、黑龙江银鲫
黑龙江银鲫主要产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嫩江、松花江等水系中,黑龙江省力正县双风水库为集中产地。银鲫的鳞片呈银白色,富有光泽,体长个大,肉质好,常见个体在0.5-1.5千克,最大可达3千克以上。
6、滇池高背伍运鲫
高背鲫鱼适应性较广,能在湖泊、水库、池塘、坝塘等水域生长,最适生长水温24-30℃。
7、方正银鲫
黑龙江省方正县特产的鲫鱼,具有头小、背厚、出肉率高、耐寒冷、抗病力强、生长快、个体大等特点。
8、彭泽鲫
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太泊湖、芳湖、芸湖等天然水域,因其常栖于湖中的芦苇从中,体侧有5-7条灰黑色的芦苇似的斑纹(池塘中饲养一段时间后,斑纹会逐渐消失)而被称为芦花鲫;它以个体大(已知一尾最大个体体重6.75千克)著称,所以称它为彭泽大鲫。
9、丰产鲫
丰产鲫又名百花鲫,其体色偏淡、外形匀称优美,与东北银鲫的体形相似,体背介于彭泽鲫和高背鲫之间,肉质较为结实,味道鲜甜。
二、中科三号鲫鱼苗特点
1、中科三号鲫鱼苗有何特点
(1)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
(2)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
(3)遗传性状稳定,子代性状与亲代不分离。
(4)碘泡虫病发病率低,成活率高。
2、中科三号鲫鱼的养殖条件
(1)环境要求
①中科三号是典型的底层鱼类,尤其适应在底质肥沃、底栖生物丰富的水体中生长;既可生活在静水和一定流水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又适于在池塘中养殖,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在全国各地均可安全越冬,最佳生长水温25-30℃,在此温度范围内,鲫鱼摄食旺盛,生长速度快。
②生长期在长江流域为3-11月,其中7-9月生长速度最快;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水体的酸碱值、低溶解氧等理化因子亦有较强的耐受力,适宜在各种水体中养殖。
(2)饵料要求
①中科三号鲫鱼为杂食性,食物的种类随着其个体大小、季节、环境条件、水体中优势生物种群的不同而相应有所改变,体长1.5厘米以下的鱼苗,以轮虫为主;1.5-3.0厘米的幼小个体以动物性食料罩橘历为主,摄食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以及其它昆虫幼虫等;3厘米以上的个体一直到成鱼,则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如附生藻类、浮萍和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嫩叶、嫩芽等。
②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喜食大麦、小麦、豆饼、玉米和配合饲料等,同时还兼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