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家庭水蛭养殖技术视频 家庭水蛭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甜蜜负担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技术:

1、选址要求。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蛭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的要求。

尽量保持水质的清辩悄闹洁,有一定的溶氧量给水蛭。水温保持在15到30℃,气温低于这个温度应该停止喂食,如果超过这个温度则影响生长。注意适当的更换养殖用水。

3、饲养饵料的要求。

一般人工养殖水蛭可以选择螺蛳作为天然饲料,辅以4蚯蚓、昆虫等,还可以选用各种动物的血。螺运扒蛳应该一次性的投放到养殖池里,让其自然繁殖,让水蛭可以自由取食。

为了让水蛭生长的更迅速,每个星期要喂一次动物血,把动物的献血凝块放入养殖池里,水蛭养殖但是要及时清理水蛭吸食后剩下的残渣,不要污染了水质。

4、水蛭繁殖。人工饲养要建造给水蛭繁殖的场所,放适量的腐殖土壤在繁殖地,增加水的有机质含量。水蛭防止从五月初开始,五月中旬是繁殖高峰期,在它产卵的时候要保持环境的安静,不要在岸边走动,防止携罩震动导致水蛭受惊逃走没法正常繁殖。

水蛭的养殖技术

水蛭的养殖技术有养殖环境选择、蛭虫的选育和繁殖、饲料提供等方面。

1、养殖环境选择

水蛭适应性强,但最理想的环境是清洁的淡水池塘或容器。确保水质清洁、无污染,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养殖场地要避免阳光直射,可提供一定的遮荫。

2、蛭虫的选育和繁殖

选择健康的成年水蛭作为种源,避免使用带有疾病或畸形的个体。成年水蛭具有性别区别备唤磨,雄性繁殖能力较弱,因此主要选择雌性水蛭。

3、饲料提供

水蛭主要以蚯蚓、蚂蚁和其他小型节肢动物为食。养殖过程中需提供充足的食物源,以保证水蛭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饲料可以通过在养殖环境添加适量的蚯蚓或蚂蚁仿斗等来实现。

水蛭的外貌特征:

水蛭的体形呈细长圆柱状,身体通常为深褐色或黑色。完全般配有34个可收缩的链祥环节,每个环节上都有一对钩刺状的附肢。头部相对较小,前端呈圆锥形,并具有吸盘,吸盘使其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宿主体表面。

水蛭的口位于头部的中央底侧,具有三个无颌的颚齿,用于咬开宿主的皮肤。口周围还有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水蛭找到宿主。

水蛭的体长一般在5—10厘米左右,但在饱食时体型会明显变大。此外,水蛭的体表上分布着微小而密集的刚毛,这些刚毛可帮助水蛭在宿主体表上固定和移动。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技术:

1、选址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米,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蛭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

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卖郑脊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和要有一定的溶氧量。

3、种蛭

的选择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克以上为好,要求活动力较强,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放养密度为每亩20-25千克(2000-2500条)。

4、孵化

水蛭一般在11℃以上繁殖产卵,一经16-25日孵出幼蛭。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以免惊动产卵的水蛭,造成空卵茧。孵化期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孵出的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河蚌、螺蛳的血液,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饲料,一般为每千条水蛭投放20千克螺蛳、河蚌,每星期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供其自由采食。但要注意随时清理血渣及其它剩余食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5、越冬

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就会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也可以将育种水蛭集中在塑料薄膜棚内越冬,半月投喂一次饲料,待温度稍有回升,即可交配产卵。

6、天敌

与疾病的防治水蛭的天敌主要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采用微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一般情况下,水蛭的生命力较强,基本无丛隐疾病,只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及盐碱性溶液污染,保持进出水口通畅,食物新鲜,中渗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水蛭,反之则可能会发生皮肤病和肠道病。

上一篇:黄鳝鱼养殖技术怎样养如何建池塘 黄鳝鱼养殖技术视频全集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