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螃蟹腐壳病 螃蟹病害防治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谷智鑫

如果想养殖螃蟹,平时应该预防螃蟹哪些疾病?

螃蟹是当下十分热门的一种水产商品,不少养殖户通过养殖螃蟹走上了致富道路,在养殖螃蟹时最怕遇到疾病爆发,一旦爆发疾病很可能造成大面积的螃蟹死亡,使养殖户损失惨重,那么河蟹常见的疾病有哪些,又该如何进行预防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烂鳃病

症状:病蟹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严重时全部变黑,行动缓慢,呼吸困难,死亡率高,发病季节在7月底至8月底。

预防措施:用水体消毒灵或二氧化氯等强力水体消毒剂化水全池泼洒2~3天,同时用环丙沙星或土霉素等拌饵料内服5~7天。

水肿病

症状:病蟹鳃丝肿胀成棒状,腹脐成透明状,且后缘有顶壳现象,发病高峰季节在每年7月底至8月底。


预防措施:用二溴海茵液或三代鱼虾安整池泼洒,连续泼洒2~3天,同时用环丙沙星或菌毒克星拌饵料内服3~5天。

肝脏代谢紊乱

症状:病蟹肝脏呈土黄色或灰白色或白黄相间晌旦樱,并腐烂坏死,该病主要发生在7~8月。

三病的综合预防方法:(1)用蟹安、纤毛虫净等杀虫药物全池泼洒,以杀灭纤毛虫。(2)用水体消毒剂连续泼洒2天,同时内服土霉素或菌毒克星5~7天。8~10天后,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生石灰3~3.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隔天再用1次。

螃蟹的营养价值

1、蟹黄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

2、螃蟹的壳中除含丰富的钙外,还含有蟹红素、蟹黄素等。

3、螃蟹中还含有大量的硒,每100克的螃蟹中硒的含量高达56.7微克。

4、一般情况下每100克螃蟹的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克,钙126毫克,磷182毫克,铁2.8毫克。

5、螃蟹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所含的迟前维生素A均高于其它水生动物,螃蟹中所含的维生素B2是肉类的5到6倍,比鱼类要高宴丛出6到10倍,比蛋类要高出2到3倍。其中所含的维生素B1和磷也比一般的鱼类要高。

如何治疗“螃蟹养殖”中的常见疾病

高。主要流行季节为夏、秋季。

[
专家推荐处方
]


预防:
保持水质清洁
,
夏季要经常加注新水;
发病季节每半月用芳草蟹平、
芳草灭菌净水
威或芳草灭菌净水液全池泼洒一次。

治疗:
外用芳草蟹平全池泼洒,
同时内服烂鳃灵散
+
三黄粉
+
芳草多维,
连用
3-5
天。

三、烂肢病

[
病原
]
该病是因扦扑、
运输、
放养或在生长过程中被敌害侵袭,
使之上表皮损伤后病原
菌感染所引起,其致病菌目前尚未确定,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弧菌。

[
病状与病变
]
病蟹的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等症状进行判断。

[
流行及危害
]
该病主要危害幼、成蟹,主要流行季节为
6-10
月。

[
专家推荐处方
]

预防:在养殖过程中,谨慎操作,避免使用河蟹受伤,并要清除危害河蟹的敌害,如老鼠、
青蛙等。

治疗:用芳草菌敌或芳草灭菌净水液全池泼洒可控制该病蔓延。

三、固着纤毛虫病

[
病原
]
病原是纤毛动物门、
缘毛目、
固着亚目的许多种类,
其中对蟹形成病害的主要有
聚缩虫,此外还有钟虫、单缩虫、累枝虫,腹管虫(
Gastrionautasp.
)和间隙虫

lntransty-lumpalaeminisp.
)也是其病原之一。池水过肥,长期不换水,是导致该
病发生的原因。

[
病状与病变
]
固着类纤毛虫在河蟹幼体上寄生时,
常分布在头胸部、
腹部等处,
抱卵蟹
的卵粒上该类纤毛虫也可寄生,但很少见附肢上寄生者。幼体被该类寄生的病蟹全身披黄
绿色或棕色。蟹幼体正常活动受到影响,摄食量减少,呼吸受阻,蜕皮困难,引起幼体的
大量死亡。固着类纤毛虫在幼、成蟹上寄生,多分布于关节,步足、背壳、额部,附肢及
鳃等处,
病蟹体表污染较多,
活动与摄食能力减弱,
进而又导致更多的固着纤毛虫的寄生,
病蟹负担加重,鳃部流出来的水流缓慢,触角不敏感,手摸病蟹本表和附肢有滑腻感。病
蟹一好耐般黎明前后死亡。

[
流行特点及危害
]
可危害河蟹幼体及成蟹,
但对幼苗池的河蟹幼体危害较大,
一旦该类
纤毛虫随水流进入育苗池,
即会很快在池中繁殖,
造成激袜明幼体的大量死亡。
成蟹受此病感染,

即使是不死亡,
也会影响其商品价值。
该病流行水温在
18-20



盐度为
3
时极易发
生。我国江苏、湖北、江西等各省的蟹养殖区都有此病发现。

[
专家推荐处方
]

预防:①保持合适的放养密度;②经常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洁,并投别喂可的饲料,促
进蜕壳。

治疗:
全池泼洒:
①虾蟹平
500g/

.
米或芳草纤灭
50g/

.
米,
连用
3
天;
3

后全泼洒一次芳草菌敌
200g/

.


外用的同时内服虾蟹蜕壳平
500-750g/100Kg
饲料,以促进蜕壳。

五、水霉病

[
病原
]
病原为水霉
,
其种尚未鉴定。发生原因主要是因运输其他病害发生使蟹受伤,
真菌孢子侵入而至;此外,困水流与温度原因亦会使卵受感染。

[
病状与病变
]
蟹卵表面或病蟹体表和附肢上,
尤其是伤口上出现灰白色棉絮状病灶,

口部位组织溃疡,病蟹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身体瘦弱,蜕壳困难而死亡。

[
流行特点
]
从蟹卵、幼体到成蟹均会被该病感染,且任何地区均可发生。发病率较高,
蟹卵与幼体发病易造成大量死亡。

[
专家推荐处方
]

预防:①在扦捕、运输、放养过程中应谨慎操作,勿使河蟹受伤。②在河蟹蜕壳前,增投
一些动物性饲料,促使其蜕壳。③育苗期间,要保护水质的清晰,注意保温。

治疗:全池泼洒水霉净(
1

/
亩·米),连用
3
天。

六、水肿病

[
病原
]
该病主要是因为河蟹腹部受伤被病原菌寄生而引起
,
病原菌目前尚未确

,
有人认为是嗜水气单胞菌。

[
病状与病变
]
病蟹肛门红肿、腹部、腹脐以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病蟹葡匐池边,
活动迟钝或不动,拒食,明告最终在池边浅水处死亡。

[
流行特点
]
该病主要危害幼、成蟹。发病率虽不高,但受感染的蟹死亡率可达
60%

上。夏、秋季为其主要流行季节。主要流行温度是
24-28


稻田蟹怎么养

稻田蟹就是平常的河蟹,将河蟹养殖在稻田中祥辩有利于稻苗、蟹的共同生长。那么稻田蟹怎么养呢?
一、稻田蟹生长习性
稻田蟹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也叫螃蟹或毛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以鱼、虾、动物尸体和谷物为食。
稻田蟹喜欢栖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的洞穴里,在自然条件下食水草、腐殖质、动物尸体,也喜食螺、蚌子等,偶尔也捕食小鱼、虾食物匮乏时也会同类相残,甚至吞食自己所抱之卵。
二、稻田蟹怎么养?
首先要培育扣蟹,然后再投放扣蟹苗,投放前还要进行消毒处理,同时也要设立防逃措施。投喂饵料时按扣蟹重量的4%投喂,每天投喂2-3次即可。稻田蟹养殖过程中还要注意清淤、换水。
其中,稻田蟹的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防逃的,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三、稻田蟹病虫害防治
1、黑鳃病
病蟹鳃受感染变色,轻时左右鳃丝部分呈现暗灰或黑色,重时鳃丝全部变为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该病多发生在成蟹养殖后期,水环境条件恶化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2、腐壳病
病蟹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溃疡并腐烂,然后步足各节及背甲、胸板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侵蚀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该病是由于河蟹步足尖端受损伤感染病菌所致。
预防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水质清洁,夏季经常加注新水,保持塘底有510厘米的淤泥。
(2)、在有病预兆的池塘,用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呈1520PPM。
治疗方法:用嫌搏漂白2PPM全池遍洒,燕在饲料中加磺胺类药物,每千克饲料加药0.10.2克,连喂35天。
3、水霉病
病蟹体表,尤其是在伤口部位生长的絮状丝,病蟹行动迟缓、摄食减少,伤口不愈合,导致伤口芹宴祥部位组织溃烂并蔓延,造成死亡,该病是因河蟹受伤、霉菌侵入伤口所致。
预防方法:
(1)、在扦捕、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勿使蟹体受伤。
(2)、大批蜕壳前间增投动物性饲料。
治疗方法:
(1)、孔雀石绿全池泼洒呈0.25PPM,5天后施一次。
(2)、用35%食盐水浸洗病蟹5分钟,并用5%磷涂抹患处。

上一篇:瓜类浸种催芽 瓜种怎么催芽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