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蝎脱皮管理五要点 幼蝎养殖脱皮关键技术
2龄蝎子怎么蜕皮快
(1)要创造适宜幼蝎生长蜕皮的环境条件,生活条件的差异造成蜕皮时间的长短不一致。幼蝎生下来后第一次蜕皮比较集中,一般同一窝幼蝎蜕皮的时间约6小时左右,从第二次蜕皮开始时间便不一致,约每隔40天左右蜕皮一次。如管理方法不当,密度过大,食物缺乏和饲料单一或蝎窝的结构不合理等,会产生严重的残杀现象,或因蜕不下皮而生理性猝死等。
(2)蝎蜕皮过程中怕高温,喜欢温度适中、湿度较大的环境。幼蝎蜕皮前一般迁移到蝎窝较深的中下部,外界温度越高迁移坦罩搜越深。蝎在蜕皮前一般呈半休眠状态,不吃不动,活动减弱,外皮粗糙,体节明显,腹部肥大等。蝎在蜕皮时,用步足抓着石块泥土等作为附着点,蜕皮前由于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体压增高,于是旧皮便从头胸部的钳角与背板之间的水平方向裂开,先蜕出头胸部,附肢折叠于腹面,新蜕出的部分时而扭动着以此为动力,从头部至腹部依次脱出。全部蜕皮过程约3~6小时。如温湿度条件不适宜,蜕皮时间延长甚至中途死亡。
(3)幼蝎蜕皮时,要求日平均温度在25~35℃之间,蝎窝内土壤湿度应在10%~15%,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5%左右。密度标准:2~3龄蝎每平方米10000只以下,4~6龄蝎应控制在5000只左右。砖瓦层体间隙不能过大,最好在1.5厘米之间,还应在闷庆蝎窝内放一些碎石子或烧完的煤碴、风化土块等矿物质,以帮助幼蝎机械性蜕皮。做到以上要求后,还要特别注意蝎子的营养搭配等。幼蝎体弱活动范围小,捕食能力差,除喂给定量高蛋白的1~3龄小黄粉虫外,还让历应补喂一些土元、鼠妇、黑粉虫幼虫等,以求营养全面。蝎子蜕皮了
是的.
注意一下几点:
幼蝎蜕皮是变态生长发育的必然过程,只有周期性的蜕去旧皮,才能逐渐发育为成蝎。蜕皮时需要的环境条件较严格,须注意以下技术要点拦链。
一、蜕皮。蝎子繁殖为卵胎生,仔蝎从母体出生后算一龄。几天不吃食靠母体卵黄生存,约5天蜕一次皮后爬下母背,母蝎用尾刺清理完背上的小蝎皮后,小蝎再重新爬到母蝎背上,约5天后二龄蝎爬下母背,可独立寻食。此时应及时给母蝎投食,如缺食,母蝎会残食自己产的仔蝎。孕蝎产崽前须喂足喂肥,蝎窝湿度保持15-20%。
二龄蝎爬下母背后,从编制的塑料孔眼自动钻到下层来,底层备有多层历衡消瓦片,土堆表面挖多处孔眼,地平面靠角处用水泥砌几个小虫盘,内放约10毫米的小黄粉虫、小土元做蝎子的饵料。盘内放些玉米面、麦麸,供小虫生存,二龄蝎体长约1.5厘米,活动采食能力很强,生长迅速,约一个月后可蜕第二次皮,多给小蝎提供生活场地,缝隙瓦片,减少密度,只要蜕皮时有适宜的环境条件,肢知就能防止相互干扰、咬斗、自相残杀、大吃小的现象,二龄蝎饲养难度大,蜕皮的好坏,也关系到养蝎的成败。
仔蝎一生要经六次蜕皮,关键在于饲料的质量,窝土湿度应保持在15-20%,空气湿度70-80%,温度32-39℃,密度要适宜,每次蜕皮的顺利与否,也是养蝎获得效益的重要环节。
到了每年的小暑大暑季节,如天气干旱,可向土堆上面蓄水池内加水,下大雨盖塑料布,下毛毛雨勿盖。
二、防逃。二龄蝎的逃跑能力较其他各龄蝎都强,池边玻璃接头处有缝隙,玻璃上粘上灰土,拐弯处有小孔都可爬出,小蝎还会蝎压蝎像搭云梯似的挂拉出逃,稍有不慎,夜间可大量逃之夭夭。
三、龄期。蝎龄是以蜕皮划分的,小蝎从母体出生后算一龄;在母背上约3-5天蜕第一次皮为二龄,体长约1.5厘米;8、9月份蜕第二次皮为三龄,体长约2厘米;翌年6月份蜕第三次皮,为四龄,体长约3厘米;翌年8月份蜕第四次皮为五龄,体长约4厘米;第三年6月份蜕第五次皮为6龄,体长约5厘米;第三年8月份蜕第六次皮为7龄,体长约6厘米,长成壮年蝎;下年产崽。若是在10月上旬用塑料布加温月余,翌年清明后用塑料布慢慢加温,可缩短冬眠时间,使幼蝎提前长成。
四、自然常温。小暑大暑是孕蝎繁殖季节,幼蝎蜕皮在芒种至白露期间,蝎棚只要建造在有阳光的地方,温度一定要适宜,只要土堆调节好干湿度,密度适量,食料充足,无敌害,幼蝎便能顺利地度过蜕皮难关。蝎子养殖的技术
蝎子的人工繁殖技术蝎子是一种蛛形纲食肉动物,不仅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还能做出高档菜肴。目前市场需求也在增唯握加,具有很高的养殖价值。但是人工养蝎是一项细致耐心的工作,养蝎场的管理与养蝎成功的可能性有很大的关系。下面我们来看看人工养殖蝎子的技术。蝎子的人工繁殖技术蝎子农场建设1.池塘养殖:蝎子池塘可以建在室内,也可以建在室外。池塘的尺寸一般为0.5m高,1m宽,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水池外壁可用少量砂浆封堵,防止蝎子从裂缝中逃脱。在靠近顶口的水池内侧,抹灰砂浆干透前,可镶嵌玻璃、瓷片等光滑材料,防止蝎子从顶口逃脱。在水池中央,距离四边约15cm处,用砖块和石头搭建了一个多层婴儿床,缝隙约1.5cm,供蝎子栖息。2.守箱:用木板或直接使用的废木箱、塑料箱,在箱口周围围一圈塑料薄膜或玻璃条,防止蝎子逃跑。在箱底铺上2cm的沙子,在土上放一些砖块和煤渣,供蝎子活动和栖息。蝎子的人工繁殖技术蝎子引种技术1.引种时间:常温饲养的蝎子引种时间应安排在春末夏初或秋季,其中春末夏初引种最佳,因为此时冬眠的蝎子已从冬眠中脱出,过了“春死关”,成年母蝎子已进入怀孕期,当年即可产仔。可以受益于当年的引进。2.养殖蝎子的来源:一是捕捉野生蝎子或买回作为养殖蝎子,二是从人工养殖单位或个人处购买。初次饲养者不宜饲养野生蝎子。3.蝎子的选择:引进蝎子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幼蝎、成蝎或孕蝎。蝎子应育成体格健壮、体色鲜艳、活泼、性欲强的品种。母蝎子应该是体长4.8cm以上的大蝎子,四肢无畸形,身体强壮,动作敏捷,休息时后腹部卷曲,前腹部增大,皮肤有光泽。4.雌雄搭配:有些养殖户在引进时为了得到更多的幼蝎,只选择母蝎而不选择公蝎,这是错误的。根据蝎子的交配规律,雌雄蝎子的比例为2~3∶1。5.养殖蝎子运输:一般引进工具为纸箱和无毒编织袋,装运密度以每袋500只蝎子为宜。运输时,将蝎子装入干净无损的编织袋中,然后扎好口,再装入底部有海绵或纸板和纸球的纸箱中。然后在纸箱里放一些湿海绵块,调节纸箱内的湿度。此外,应在纸箱上部周围打几个通风孔,以便通风。运输过程中避免剧烈振动。夏季注意高温防护,冬季注意防寒。蝎子的人工繁殖技术蝎子的饲养技术1.光控:蝎棚要建在地基高、日照充足的地方。有阳光的地方,蝎子很少发病,螨虫也无法生存。2.湿度控制:在久雨久旱的旱季,可以在蝎笼上方的蓄水池中加水,使窝土湿润。大雨时,用塑料布覆盖蝎棚,防止蝎笼被积水损坏。蝎子通过吸收水分来补充水分,所以不适合直接喝水。活动场地应微湿,空气相对湿度为80%。窝内湿度不宜过高,冬眠时应避免冻害。湿度应为10~12%。3.温度控制:蝎子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在20℃-39℃之间。温度在20℃~39℃之间时,食欲最强,生长速度快,蜕皮顺利,是交配繁殖的最佳温度。自然繁殖的蝎子必须在春末秋初用塑料布加热,以缩短冬眠时间。当温度低于10℃时,蝎子停止生长并冬眠。如果温度在8℃到15℃之间,蝎子似乎是睡觉而不是睡觉,有时还会动。春天蛰人后,蝎子大多干瘪,尾大无尾,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死亡率高。3~6℃是冬眠的最佳温度。4.饲料喂养:蝎子喜欢吃高蛋白、低脂肪、柔软、多汁、身体活跃的昆虫,不喜欢腐烂、死亡、无光泽的昆虫。黄粉虫是蝎子的最佳饲料,繁殖快,生长周期短,对饲养设备要求低,饲养方法简单,营养丰富,还有土元、鼠娘子等。只能作为补充饲料。蝎子害虫控制1.斑点模具【症状】斑霉病又称蝎虱病,多发生在6-8月。常因环境潮湿、空气湿度大、食物霉变引起。致病菌多为绿色霉菌。在感染钳蝎的早期,胸腹部板和前腹没者部常出现黄褐色或红褐色的点状霉斑并逐渐扩展成枯山薯块,然后蝎失去食欲,停止生长,后期行动缓慢,最后因拒食而死亡。可以看到,体内充满了由绿色真菌菌丝组装而成的菌块。【预防】预防为主,适当调节空气湿度,根除病原体。①勤洗食盘、水盘,消除发霉食物;②用1~2%福尔马林或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孳生地;③隔离患病蝎子;捡死蝎子,及时焚烧;④将病蝎用土霉素18或氯霉素1克或长效磺胺1~1.5克和配合饲料1000克混合,直至痊愈。2.黑腐病【症状】黑腐病又称体腐病,一般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病程短,死亡率高。该病主要由饲喂腐烂饲料、污染饮用水或误食黑腐蝎尸而感染黑木耳引起。蝎子病初期,腹部肿胀发黑,活动少,食欲不振。然后前腹部出现黑色腐烂的溃疡灶,用手按压可流出黑色粘液,最终导致死亡。【预防】①保持饲料和饮用水的新鲜,②定期用1~2%的福尔马林溶液对饲养区进行消毒,③对患病的蝎子进行隔离治疗,将死亡的蝎子捡起来焚烧。④对于患病的蝎子,可将生食1克、红霉素0.5克或小苏打2.5克、磺胺片0.5克或大黄苏打2.5克、土霉素0.5克、配合饲料500克混合均匀,然后喂养至痊愈。⑤可以用中草药。3、偏瘫【症状】半身不遂又称尾疾,常发生在夏末秋初空气潮湿的时候。由于长期喂食高脂肪饲料,蝎子的体脂积累很多。蝎体光亮,四肢大,动作艰难缓慢,口器含红色脂肪粘液样分泌物,发病后5~10天开始死亡。【防治】①不喂或少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②适当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③进行治疗,绝食3~5天,或用大黄苏打片3克,麸皮(炒香)50克,水60克,拌匀后喂服,直至痊愈。4.中满【症状】腹胀多发生在初春和秋季的阴雨期,是由于气温较低,蝎子的寒性引起消化不良所致。蝎子腹部淤青,反应迟钝,食欲不振,发病后10~15天开始死亡。【防治】①饲养温度保持在25~39℃,②病蝎可喂多酶片、母蝎18g、磺胺片0.1g、配合饲料100g,搅拌均匀至痊愈。5.蚂蚁伤害【症状】蚂蚁不仅与蝎子争夺饲料,还会吃掉蝎子的幼、弱、病、残个体。【预防】①将鸡蛋壳捣碎炒熟,撒在养殖区的隔墙周围,②用骨头、糖等引诱走。,然后用开水烫死他们。注:实践证明,养蝎子需要两年时间,效益逐年可见。为了节省日常开支,第一次养蝎子的人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喂蝎子。有广告称,蝎子一年可繁殖3~5个宝宝,每个宝宝可产50多个宝宝,可成功回收。半年后蝎子就可以长大了,可以卖了,可以赚大钱,很快受益。这些都是夸大宣传。无论采用哪种养殖方式,都要根据蝎子的生存特点和生活规律进行蝎子养殖。只有刻苦钻研育种技术,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持之以恒,才能有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