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技术 官方网站下载 养羊技术 官方网站大全
养羊技术大全免费阅读一
百度搜下就有答案亲。
1
养羊技术资料
一、羊舍建筑的基本要求
羊舍要建在干燥、排水良好和背风的地方,要能防热、防湿、防风雨,还应靠近放
牧地和清洁的水源。
羊舍要有一定的面积和高度,一般占用面积公羊为
1.2
平方,母羊
0.8
平方米,哺
乳母羊为
2
平方米,其他羊为
0.6-0.7
平方米。要按公羊、哺乳母羊、临产羊和后备羊
等分开关养,切不可大栏混群饲养。
南方羊舍防热防潮重于防寒,羊舍要适当高些,一
般高度要达到
2.5
米以上,以保证舍内有足量的空气和良好的通风。
羊舍内应有充分的光线,
窗户面积一般占地面面积的
1/15
,
窗要开在两面墙上,
距
地面
1.5
米以上,前窗(向阳窗)要大些,后窗要小些,也可在旅野羊舍南面修筑
90-100
厘米高的半墙,上半部敝开,以保证空气流通。
羊舍内地面要高出舍外地面
20-30
厘米,并有一不定期的倾斜度(约
2-3
厘米)
,
在靠墙一端开设排粪尿口,便于清除粪尿、保持干燥。有条件的地方,
在羊舍内垫以竹
帘或者竹(木)条,羊在高燥通风的竹帘(条)上饲养,粪尿从竹条缝隙中漏到地面,
能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提高羊的成活率和增重速度。
羊舍的主要设备包括:羊床、食槽、水槽、草架、母子栏、运动场。
二、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对于种公羊的饲养管理要细致周到,补饲到位。
饲喂种公羊的草料,应力求多样化,互相搭配,营养全面且容易消化,适口性好。
蛋白质能影响种公羊的性机能,
而钙、
磷是形成正常精液所必需的物质,
所以种公羊的
饲料中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另外在配种期需给种公羊补饲鸡蛋、骨粉等,
以保证种公羊性机能旺盛,精液品质好,有较高的受精率。
适合种公羊的较理想粗饲料是苜蓿、
三叶草和青燕麦等优质青干草;
精料则以燕麦、
大麦、玉米、高梁、豌豆、黑豆、豆饼为好;多汁饲中镇手料有胡萝卜、饲用甜菜及青贮等。
种公羊的日粮应按照非配种期和配种期的饲养标准来分别配制。在非配种期,春、
夏季节以放牧为主,每日补给混合精料
500
克,分
3-4
次饲喂;在冬季除放牧外,一般
每日需补混合精料
500
克,干草
3
公斤,胡萝卜
0.5
公斤,食盐
5-10
克,骨粉
5
克。
种公羊在配种前的一个半月开始喂给配种期的标准日粮,开始时按标准喂量的
60%--70%
逐渐加喂,直至全部变为配种期日粮。饲喂量为:混合精料
1.0-1.5
公斤,胡
萝卜、青贮料或其它多汁饲料
1.0-1.5
公斤,优质青干草足量,动物性蛋白饲料鱼粉、
牛奶、
鸡蛋等适量,
骨肉粉每只羊每天喂
50-60
克。
混合精料组成为:
谷物饲料占
50%
,
能量饲料以玉米为主,最好包括
2-3
种,如燕麦、大麦、黍米等;豆类和豆饼占
40%
,
麸皮占
10%
。精料每天分两次饲喂。补饲干草时要用草架饲喂,精料和多汁料应放在
料槽里饲喂。
种公羊每天饮水
2-3
次,配种期间,早晨采精前驱赶运动
30-60
分钟。上下午放牧
运动各
2-3
小时。
管理种公羊也很重要。种公羊要单独组群放牧和补饲,放牧时距母羊群尽卖嫌量远些,
并尽可能防止公羊间互相斗殴,公羊的运动和放牧要求定时间、
定距离、定速度。种公
羊圈舍宜宽敞坚固,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消毒。
为保证种公羊的健康,
还应认真做好预防工作,
定期进行检疫和预防接种,
做好体
内外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平时还应注意认真观察种公羊的精神、食欲等,发现异常,养羊技术圈养羊技术
圈舍养羊时,要在地势开阔、向阳背风的地肢碰方建圈。同时要清理好圈舍内的建筑垃圾,地面铺上稻草。在饲养过程中,要给羊提供充足的草料和菜叶饲料,也可以定期清理圈舍,让羊健康成长历猛谈。
羊如何圈养养殖
1、羊圈建设
养羊的时候,它最好在地势开阔、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的地方建羊圈。羊圈外围可以用水泥、砖块搭建,顶部可以用塑料屋顶覆盖,内部围栏可以用铁栅栏隔离。
2、环境处理
羊圈的框架搭建好后,要用木板安装羊圈的地板,木板之间要留有缝隙,这样羊粪就可以从缝隙进入排粪沟。同时,羊圈周围应留有通风口,以保持饲养环境的空气流通。
3、提供饲料
在饲养过程中,需要为羊提供足够的优质饲草。在饲料充足的春夏季节,可以给羊提供新鲜饲料,辅以干饲料。在牧草匮乏的秋冬季节,可以给羊提供以菜叶饲料为辅的干饲料。
4、疾病预防
羊是一种娇弱的动物,它的生长环境太乱,会患疾病。所以在养羊的过程中,要定期打扫圈舍,保持知昌环境清洁,给羊打疫苗,避免传染病。
养羊技术大全怎样做豆腐浆饮羊
1.泡豆选用豆脐(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20℃时,浸泡12~18小时;夏季水温30℃时,浸泡6~8小时;冬季水温5℃时,浸泡24小时。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以豆、水重量比1∶3为好,浸泡高磨枣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线。浸泡时间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磨浆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粗磨、细磨2~3次,以尽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磨浆过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决定内脂豆腐的老嫩。做老豆腐,水与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为6~10∶1。第1次粗磨时,加水量为总加水量的30%。第2次调节磨浆机螺旋后进行细磨,加水量为30%。第3次的加水量为40%,尽量把豆渣里面的浆冲洗出来。磨好的渣应手感细腻、无颗粒。
3.煮浆把磨好的浆放在不锈钢制的煮浆桶里,用蒸气煮至60~70℃,放入适量的食用消泡剂,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完全消除。然后把浆煮沸腾后保持3~5分钟。游稿
4.冷却煮好的浆冷却至35℃以下。
5.点脂(加凝固剂)将β-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做老豆腐1公斤浆加戚拆30克内脂,嫩豆腐1公斤浆加24~30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冷却的豆浆中缓慢拌匀即可。
6.成型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以80~85℃保温20分钟,静置冷却即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