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殖泥鳅 泥鳅的养殖方法
1.池塘建设
在养殖念带桐泥鳅的池塘周围,需要高出仔坦水面40厘米,坡度60℃~70℃,深度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池塘周围要用网、塑料板或瓷板做围墙,防止蛇、老鼠等敌人进入养殖区。此外,进水口和出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防止泥鳅逃跑、敌害生物、野生鱼卵、鱼苗进行亮入池塘。
2.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泥鳅前,清理池塘很有必要。水深达到10cm后,就要用生石灰做成泥浆,然后洒水,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放养前三天施底肥。
3.播种。
泥鳅苗上塘时间为每年5月,种植密度为1500-2000只/m2。鱼苗投产过程中,要注意放养前的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
4.饲养管理
泥鳅苗体长小于2cm时,可根据水情适当追肥。追肥可以用发酵的猪、牛、鸡、人粪等农家肥,每天早晚各撒一次。泥鳅长到2cm时,加深水位至50cm,施肥水质,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泥鳅的养殖水质非常重要。除了一周换一两次水,还需要经常施肥,保持水的黄绿色。
藕田养泥鳅
1.藕田准备。养殖泥鳅的藕田要求水量充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且面积不宜过大。放鳅前要夯实田埂,并加宽加固,注、排水口要加防逃网,田埂四周要用塑料布或纱网等做好防逃墙,塑料布或纱网高出田埂面30厘米,埋人地下20厘米,若在田埂内侧边再修一级宽20厘米比田埂低15厘米的台阶,则防逃效果更好。鱼沟、鱼溜的开挖可按前述的方法进行。放养前也应用生石灰清沟、清溜消毒,并施适量腐熟的畜禽粪肥,以培养饵料生物等。
2.鳅种放养。鳅种可在莲藕栽植前后放养。在栽植前放养宜先放入鱼沟、鱼溜内,待莲藕出苗后并随着水位的上升,再使其进入整个藕田中生活、生长。鳅种放养应尽量提早,这样可使其早适应环境,早摄食生长,相对地延长了生长期,养成的商品规格也大。放养的鳅种要体质健棚尘壮,无病无伤,且同一块藕田放养的规格基本一致。由于莲藕田的水位比水稻田的深,且莲藕的生长期一般又比水稻的长,所以放养的密度做滑可比稻田增加一些,上年培育的4~6厘米以上的鳅种每亩藕田可放养3~5万尾。为消毒防病,提高成活率,在放养前鳅体应用1%~3%的食盐水浸浴3分钟。
3.饲料投喂。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动、植物性饲料都可摄食。动物性饲料如小杂鱼、蚯蚓、螺蚌肉、昆虫及其幼体、蚕蛹、鱼粉、血粉等,植物性饲料如米糠、麸皮、豆饼、豆腐渣、蔬菜、瓜果等都是其较好的饲料。泥鳅的日投喂量一般为其体重的2%~6%,并根据季节水温、天气、水质状况以及泥鳅的摄食情况而具体掌握。
4.田水管理。藕田水位的调控要做到既要满足莲藕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考虑泥鳅生活、生长的要求,并且在不影响莲藕生长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水位,以尽可能地给泥鳅提供一个较大的水体生活空间。田水的透明度可保持在30厘米,pH值保持在7~7.5,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并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注换新水,夏季水温高、投饵多,水质易变坏,更要注意勤注换新水。
5.合理追肥。莲藕除施以基肥外,在生长期间还应进行合理追肥。追肥应做到既要满纯和腊足莲藕生长的需要和使田水有一定肥度,又不能伤害泥鳅。可施腐熟的有机肥或施化肥,追肥一次施量不要过大。以尿素、钾肥等作追肥时,可先放干藕田水,使泥鳅集中于沟、溜内,然后全田普施,使之迅速与田土结合,以更好地为莲藕根部吸收。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如下:
1、池塘建造
养殖泥鳅的池塘四周需要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厘米~100厘米,水深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池塘的周围需要以网片、塑板或瓷板做围墙,以防蛇、鼠等敌害进入养殖区。另外,进排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防止泥鳅逃跑及敌害生物和野杂鱼卵、苗种进入池塘。
2、放养前准备
在放养泥鳅之前需要清理池塘,放水深至10厘米后,需用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放养前三天施基肥。
3、投苗种
泥鳅兄凳逗苗下塘时间为每年5月,投苗密度1500尾/平方米~2000尾/平方米。在苗种投入的过程中应注意放养前先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羡卖消除。
4、饲养管理
泥鳅苗体长小于2厘米时可以根粗漏据水**况,适量追肥。追肥可用经过发酵的猪、牛、鸡、人粪等农家肥,每早晚各泼洒一次。等到泥鳅达到2厘米之后,加深水位,到50厘米,培肥水质,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泥鳅的养殖水质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除了每周需要换水一到两次之外,还需要勤施肥,保持水色呈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