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大全视频教程 土元养殖技术大全视频
土元怎么养
这个要在屋子里才能养活土元养殖技术
规模:
饲养规模不同其单位面积的效益也不同。一般来说,饲养规模越小其成本越高,养殖效益越低,养殖风险越大。但规模也不宜过大。综合投入与产出的情况,建议:如果将土元养殖作为家庭副业来做,那么饲养面积察链在100~200平方米为宜;如果将土元作为家庭主要产业来做,其饲养面积在300~500平方米为宜。
饲养温度:
人工养殖土元必须恒温立体养殖,适合活动适温为17℃—38℃,最适温度为23℃—32℃之间。在这样的温度下,土元可四季生长产卵,科学合理的饲养从幼虫至成虫需用7—8个月,最短时间为6个月,一间饲养室每年可生产两批成虫。
饲养设备:
土元是一种杂食性昆虫,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的土壤中,多为夜晚出来活动,觅食和交配,怕日光直射。为土元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很有必要,合适的场地和设备可使土元生长迅速,增加产量。根据自身的条件,在室内或大棚均可建饲养池。饲养池的大小,以养殖量的多少而定,饲养池用砖砌成立体层架式,四周用4.5厘米的塑料条封严,池底用水泥处理好,以防外逃,土元也可用塑料箱或塑料盆饲养。将盆和箱一层一层地架起,进行立体养殖,以充分利用室内空间,提高产量。
目前养殖土元的饲养室主要有两种:一般饲养房和大棚式饲养房。
1、一般饲养房应该选择地势高,阴湿、排水方便,背水向阳,比较安静的地方修造,房屋坐北朝南,前后开窗,使室内空气能在需要的时候对流,门窗设有纱网,以防雄土元成虫外飞和土元天敌入侵。室温不超过36℃。房前屋后可栽种些落叶树木,既可夏季遮荫,又不妨碍冬季光照。饲养房内安装电灯,既可随需要调整光照时间,还可在傍晚喂料时照明。室内两侧可建4∼5层养殖池。
2、大棚式饲养房应选择地面平坦,阳光充足的地方建造坡式塑料日光温室,北墙高2.5米,前墙高1.5米,棚宽4∼5米。棚墙用泥土夯打或用红砖垒均可,棚内地面用水泥抹平,顶膜最好用双层聚正液氯乙烯膜覆盖,便于提高棚温,延长薄膜使用寿命。用压膜线把薄膜固定好,在一面墙上安装一小门,另一面留有窗户。
大棚内的养殖池,可建为单层或多层的,单层池就是用砖垒成若干个高30厘米的小池子败清孙,池内壁贴上瓷砖或玻璃条,防止土元外逃。池可分左右两排建造,中间留有过道。单层池管理操作方便,但大棚利用率不高。怎样养殖土元
土元养殖技术:
地鳖虫(土元),又叫土鳖虫、土元等,其性寒、味咸、有毒,具有催乳、化淤、止痛等功能,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
一、生长发育地鳖虫要经产卵、若虫、成虫才能完成1个世代。雄虫成熟约需3个月;雌虫约需9~11个月。6~10月为交尾后1星期产卵。卵块(称卵鞘)长约0.5厘米,在30~35℃情况下,40~60天后孵化出白色的若虫,以后每隔20~50事蜕皮10~11次。
二、饲养设备
1、工具箱:筛子分四种:1号筛方眼8.5毫米;2号筛方眼3.5毫米;3号筛与糠筛略同;4号筛方眼1.2毫米。
2、饲养坑:饲养坑后面要靠墙,墙前长3.5米,宽0.5米大小的面积,可建坑五座,每座中间用水泥板隔成5层,共25个坑,每个坑面积0.33平方米,坑内放土。坑的前面分为上下两段,下段用水泥板,上段用木料做成,必要时,上、下段均可移去。饲养土可用沙土,粘土或壤土也行。土敲碎后,用3号筛除去大块掺入少量草木灰,使之含水量达20%左右。1~4龄若虫饲养土不超过6.7厘米厚5龄以上若虫及成虫以10厘米厚春樱为宜。冬夏季节,泥土厚20厘米合适。
三、饲养管理
1、密度:饲养密度可随虫龄增长进行调整,每扒宏丛平方米极限可饲养9公斤。地鳖虫有吃卵的习性,故种虫密度不能过高。群体饲养地鳖虫,发育进程会有1~4龄之差,因此待饲养密度接近一定数量进行分档。1~6龄若虫可养在一起,密度过大时,将互相残杀,噬食卵鞘。饲养坑内要黑暗,仅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各留长宽均为3.3厘米作为通气孔。温度在38℃以上时,要打开坑门进行降温,并加厚坑泥,减少密度。
2、饲料:地鳖虫(土元)的精料以麸皮、米糠为最好,其次如玉米粉、菜籽饼粉;粗饲料以臭椿树叶、榆树叶为最好。其次如向日葵、各种青草、瓜果皮、菜叶,绝凳畜、禽、鱼的残渣泔脚等均可。饲喂时,要按照不同虫龄、不同季节和不同发育阶段灵活地掌握喂食方法。1~4龄若虫,可在饲养土表面放些干土,将精料撒在上面。5龄以上若虫及成虫,可在饲养土表面加撒1层3.3厘米的厚米厚的稻壳,然后撒上精、青料。气温低的月份,可以隔日喂1次,6~9月份每日喂食,以早晨饲喂为好。各龄虫在蜕皮期间,要少喂或不喂精料,待蜕皮基本结束后再正常喂食。
3、卵鞘的人工孵化:人工孵化在2月上中旬开始,用1只比较大的铝锅,锅内放1只陶钵,钵较锅稍小。钵内装孵化用泥,同卵鞘拌和均匀。锅内装水,水的高度同钵内泥土相同,锅底用煤油灯加温,离锅底1.7厘米,使水温保持在32~35℃。每隔几天将泥卵搅拌1次。昼夜不停,40~60天后全部孵出。
4、冬季饲养保暖法:地鳖虫(土元)有冬眠习性。气温降至8℃以下时潜入土中,至翌年4月气温回升至10℃以时,再出土活动。冬、春低温季节可采用人工加温饲养,1年能出两次商品虫,使每平方米能产鲜虫20~25公斤。冬季可在温室内饲养,温室式样大小不一,能保温即可。如东西向温室,长6~12米,宽3米,高2.5米。用砖头平砌双层空心墙。屋顶北高南低,坡高为1:25。屋顶覆盖玻璃。利用太阳光加温,温度过低时,或进行人工加温。在温室内放两个煤饼炉。炉子上装传热铁皮管,把煤气排出室外。炉子上放1个水壶,用来调节室内的温、湿度,使温度保持在27~32℃。
答案补充 四、病虫害防治
1、绿霉病:主要发生在梅雨季节,地鳖虫(土元)患病后腹部呈暗绿色,有斑点,全身柔软,食欲减退,不久爬出泥面死亡。一旦发现此病,即将病虫隔离饲养,换上较干的坑泥,减少密度。同时用0.5%福尔马林溶液喷洒虫体;也可用红霉素0.25克拌入0.25公斤麦麸中连喂2~3次,直至痊愈。
2、卵块曲霉病:因缸(钵)内高温、高湿,促使曲霉菌大量繁殖,造成卵和若虫死亡。防治方法是:保持坑土干燥,湿度不超过20%,卵块隔10天收1次,用3%漂白粉1份加石灰粉9份混合后,撒在卵块上消毒。出虫后,每隔3天筛出幼虫,放入幼虫缸内饲养。孵化期不投食。
3、粉螨:螨是也鳖虫(土元)生产最危险的一种寄生虫。当气温在25℃以上、坑泥较湿、喂料过多时容易发生。幼螨寄生在地鳖虫的胸、腹及腿基节的薄膜处,可使地鳖幼虫致死。防治方法:可将坑面剩余的饲料连同坑泥刮出1.65~3.3厘米,在烈日下曝晒干燥,或将地鳖虫(土元)全部筛出,换上新的坑泥。在更换坑泥时,用30%三氧杀螨砜或20%螨卵脂农药,以1:400倍溶液掺拌干燥坑泥。0.037立方米坑泥用药4克加水1.6公斤。答案补充五、采收与加工为发挥地鳖虫(土元)饲养效果,要把雄若虫和雌成虫一样泡晒。一般足龄雄若虫,每公斤干燥虫约6000只左右;足龄雌成虫,每公斤干燥虫约1200只左右。雄虫除留种外,都应泡晒加工。用1号筛筛出7~8龄若虫,拣出雄虫泡晒,留养雌虫至成虫泡晒。雌若虫体重以9~11龄时最高,晒干率可达38~41%;雄若虫8龄时的折干率为30~33%。这时采收能得到较好经济效果。具体时间是8月下旬至越冬前。鲜虫经泡死后洗净晒至干燥为止,如果天气不好,用50℃上下的火力慢慢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