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桂鱼养殖最新技术及要领 桂鱼养殖最新技术视频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合江亭序

桂鱼养殖要点与技术

桂鱼养殖要点与技术包括池塘、饵料、放养、投喂、水质方面。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2、饵滑银料鱼培育:根据适口性好、经济成本低的原则,可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鱼。利用桂花鱼池塘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可自己繁殖鲫鱼或鳊鱼鱼苗信镇宴种,也可在桂鱼未放养前20天左右投放各类鱼苗,亩放养量为40-60万尾。其饲养方法用黄豆浆或其它饲料投喂,中后期饵料鱼则须专池饲养,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

3、桂鱼种放养:放养时间一旅模般在6月份,放养规格要求在6-10公分为宜,其好处是放养成活率高和生长速度快。一般每亩放养量500-800尾。

4、饵料鱼投喂:成鱼养殖期间,要做到每天都能吃饱为宜,如果饵料鱼过少出现饥饿状态,这样就会影响桂鱼生长或出现相互残杀现象。

5、水质调控:桂鱼池塘要调控好水质,做到勤换水。6-9月份高温季节是摄食旺季,要每周注水一次,每次换水量0.4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公分以上。

桂鱼怎么养

饲养方法如下: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2、水深:养殖桂鱼还需要特别注意水深,因为桂鱼喜欢栖息在水域的底部。所以,养殖池中的水就不能特别浅,一般来说至少要有1.5米的深度才可以。

在冬季,还可以适当增加水的深度,这样比较有利于桂鱼过冬。

3、食物:养殖桂鱼需要给档悄它们准备充足的食物,这样它们的发育状态才会好。

桂鱼是一种肉唤余食性的鱼,一些小型鱼类是它们比较爱吃的食物。经常作为桂鱼饲料的就是白鲫等鱼类,在养殖桂鱼的同时就可以培育这种饲料鱼,给桂鱼提供充足的饲料。

4、水质:养殖桂鱼的水质也是十分重要的,水质太脏会严重影响桂鱼的生长,还有可能导致它们生病。为了保证水质,需要定期换水。一般情况下得每周更换一次,让水的透明度保和蠢滚持在40厘米以上。

桂鱼怎么钓:

1、底层浮钓法:形同浮钓链鱼,不同的是小鱼虾在临近水底游动,桂鱼是否吃食完全在观查浮漂,不完全像是黑鱼、鲇鱼拉饵就跑、而是浮漂慢慢移动,此时即可提竿。

2、戏钓法:用手杆将小鱼虾垂直上下提动、引鱼上钩,或用海竿投出再回拉戏钓。形同春季串钩回钓鳃鱼的方法。

桂鱼养殖要点与技术,桂鱼是海水鱼还是淡水鱼


1、建造养殖池:在排灌迹做方便且水质良好的地方建造养殖池,池底的淤泥不能过厚,水深在1.5m以上。2、投放鱼苗:先进行清塘消毒,随后再投放鱼苗4000尾/亩。3、饲喂管理:因为桂鱼属于凶猛肉食性鱼类,终生以活鱼虾为食,因此可以给桂鱼投喂新鲜的鲢鱼、鳙嫌州行鱼、泰鲮、鲫鱼、鲤鱼等饵料鱼,不能投喂死亡过久的饵料鱼,避免桂鱼不吃。4、日常管理:及时补充氧气,避免桂鱼缺氧浮头,同时要注意防治病害并定期换水。
一、桂鱼养殖要点与技术
1、建造养殖池
(1)在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水流入的地方建造养殖池,水深一般在1.5m以上,塘底为沙质底,不能有过厚的淤泥,淤泥的厚度一般在15cm左右。
(2)为了方便捕捞桂鱼,需要在池塘的四周挖出深为30-40cm的一圈浅沟。
2、投放鱼苗
(1)在投放鱼苗前,需要将池塘清理干净并用石灰粉进行消毒,确保养殖环境的干净。
(2)通常每亩可以投放鱼苗4000尾,需注意,可以在池塘中种植适当的水草,供桂鱼休息。
3、饲喂管理
(1)桂鱼属于凶猛肉食性鱼类,它终生以活鱼虾为食,即使是刚开口的鱼苗,一般也会摄食其他鱼类的幼苗,当它长到之后,除了会吃活鱼外,也会吃虾类、蝌蚪等生物。
(2)桂鱼的饵料鱼主要有鲢鱼、鳙鱼、土鲮、麦鲮、泰鲮、鲫鱼、鲤鱼等种类,要保证饵料鱼的新鲜,针对死亡比较久的饵料鱼,桂鱼一般不会摄食。
4、日常管理
(1)观察水中溶氧量的情况,并及时补充氧气,避免桂鱼缺氧浮头,遇到晴天或者少云天气,一般可以选择在中午开机增氧,若遇到闷热的天气,一般可以在午夜至清晨开机。
(2)定期进行消毒,并及时更换水,把池水透明度保持30cm左右,同时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二、桂鱼是海水鱼还是淡水鱼
1、桂鱼是淡水鱼,它是淡水中珍贵的鱼类,常在水体的底层中活动,尤其喜欢藏在水底的石块中,也喜欢藏在繁茂的草丛中。
2、桂鱼平时多在晚上进行觅食和活动,在白天的时候它们多卧在石缝、树根、底坑中,很少出来活动,主要生长在江河、湖泊中芹哗。
3、桂鱼喜欢吃活饵料,而且它所摄食的对象会根据自身体型的变化而变化,全长在15cm以下的桂鱼喜欢吃虾类、小型鱼等种类,而规格在25cm以上的桂鱼则爱吃比较大的鳊鱼、鲤鱼等鱼类。

上一篇:致富经种辣椒视频 农业节目致富经种植辣椒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