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散养鸡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生态散养鸡的养殖技术视频
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有哪些?
随着猪肉价格的高涨,鸡肉则成为了主要的替代品之一,此外鸡蛋等产品也在市场上需求高涨,因此给养鸡行业带来了诸多利拍早好好。
而我国养鸡历史悠久,优良的品种也不在少数,比如三黄鸡等等,其养殖方式多为散养。
那么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下吧。
随着猪肉价格的高涨,鸡肉则成为了主要的替代品之一,此外鸡蛋等产品也在市场上需求高涨,因此给养鸡行业带来了诸多利好。
而我国养鸡历史悠久,优良的品种也不在少数,比如三黄鸡等等,其养殖方式多为散养。
那么散养鸡的养殖方法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下吧。
1、鸡苗选购
买苗的话最好在第一年购买优质的雏鸡,最好还要结合当地市场行情选择热销的品种。
此外,买苗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选择正规的商家平台,在选购时也要严格进行筛选,比如小个瘦弱的鸡苗不能要、卵黄吸收不好鸡苗不能要,反应迟钝、两脚站立不稳的等等都需要进行剔除。
2、环境选择
散养鸡选择远离居民区、工厂和主干道,环境幽静的山地。
最好栽种灌木林,果树树林等。
选择避风向阳的平地,排水通畅,地势干燥的地方搭建鸡舍。
鸡舍的构造可用旧房改造,也可以就地取材新建简易鸡舍,但鸡舍内的设备要配置完善,比如饮水器等等。
3、进雏前准备
不论是改建还是新建鸡舍,都要严格消毒,搞好卫生,验证舍内调温和通风设施。
而刚进来的苗鸡最在舍温好的房里休息三小时,先饮水后开食。
4、科学喂养
很多散养鸡场,都有自己的粉碎设备,自己是完全可以制作散养鸡的饲料的,这样可以很好的起到降低成本。
主食主要以玉米粒、稻谷为主,平时投放在外面就可以了,它自己会去吃的。
另外,还要按时给盛水皿加水,使其供水充足,还可以放一些青菜叶子及其他食物给它吃,补充营养的平衡性和全面性。
5、日常管理
(1)按日龄、强弱、大小、公母分群饲养雏鸡。
鸡舍温度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2.5℃,至自然温度21℃时脱温。
(2)鸡舍通风条件要好,尤其是夏季,必须创造通风条件,使房屋风对流。
即使在冬天,也要保持通风良好,以保持房屋内的空气清新。
(3)散睁迹养鸡要随时观看天气预报,当听到了暴雨或者刮大风时,若不及时把鸡赶回来,会让鸡在野外遭受灾害天气而死。
还要注意野兽伤害,特别是蛇,黄鼠狼,老鹰等。
6、疾病预防
按季节性不同,每天要观察鸡粪便和采食饮水情况,如有不袭铅正常的扎堆、叫声、粪便异常、精神萎靡,采食突然减少等现象,要及时请兽医指导就症。
至于疫苗的预防接种,具体可根据当地家鸡免疫程序来制定。
总的来说,散养鸡周期较短,见效快,而且还能很好的提升肉质,增加商品性,销售收益大,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因此养殖户们要良好的掌握其养殖方法,提升养殖产量,以获得更好的收入。
散养土鸡的养殖技术
散养土鸡在品种选择上应当选择适宜放牧、抗病力强的土鸡或土杂鸡为宜。它们肉质鲜美,价格高,可作为山地饲养的首选品种。本文介绍一下散养土鸡的养殖技术要点,供参考。
一、养殖棚舍的搭建
鸡舍设计的要求是:通风、干爽、冬暖、夏凉,座向宜坐北向南。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通常用由内向外油毡、稻草、薄膜三镇亩空层盖顶,以防水保温。
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另一头开一个出入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发风雨把大棚吹翻。
每一批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对棚内地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熏蒸消毒。
二、土鸡饲料的选择
一般来说,优质土鸡的生长速度较慢,对饲料营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但也不能只喂单一饲料,以免造成营养缺乏,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应当选择优质土鸡系列全价颗粒料或混合饲料。
另外,可以用山地种植的南瓜、蕃薯、木薯等杂粮代替部分混合料。
三、雏鸡饲养管理
雏鸡的声张发育特点是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速度快、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强、喜群居、胆小。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点:
1、饮水与开食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以喂水。一般喂水先于料。水温以32度左右为宜,不可饮冷水。
头2天可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刺激食欲。
一般开饮后可开食。把开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
雏鸡的消化力差,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
2、环境温度与湿度
育雏的关键是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除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度。3-7日龄是32-34度。第2周为30-28度。第3周为28-26度。育雏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度,夏秋季每周小降3度,降至21度为止。
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
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湿度过小、干燥会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
3、注意分群,加强巡查
强弱雏鸡和病雏要分群饲养,检查弱雏最好在早晨第1次喂食的时候,弱雏易被挤出来。对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经常巡查鸡群,其意义有三点:
①通过观察了解饲料的适口性和投喂量。
②能及时从雏鸡御瞎的饮食、活动、粪便状况中发现和诊治疾病。
③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四、生长鸡饲养管理
生长期的鸡生长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不断增加。饲养目的是使鸡得到充分的发育,为后期的育肥打下基础。
1、饲养方式是放牧结合补饲。一般应注意以下两点:公母鸡分群饲养。一般鸡羽毛长得较漫,争斗性强,对蛋白质及其中的赖氨酸等物质利用率较高,饲料效率高。母鸡由于内分泌激素方面的差异,增重慢,饲料效率差。公母分养有利于提高整齐度。生长期采用定时补饲,把饲料放在料槽内或直接撒在地上,早晚各1次,吃完为止。
2、驱虫。一般放牧20-30天后,就要进行第1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2次驱虫。主要是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虫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1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第2次驱虫,每只鸡用耐念驱蛔灵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把药片磨成粉,再与饲料拌匀进行喂饲。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得均匀,否则容易产生药物中毒。第2天早上要检查鸡粪,看是否有虫体排出。并要把鸡粪清除干净,以防鸡只食虫体。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上可以同等药量驱虫1次。
五、育肥鸡饲养管理
育肥期即10周龄至上_的时期。此期的饲养要点是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肉鸡的肥度,改善肉质和羽毛的光滑度、做到适时上_。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三点:
1、随着肉鸡的日龄增长,提内增长的主要组织与中鸡阶段有很大差别。肉鸡沉积适度的脂肪可改善几鸡的肉质,提高胴体外观的美感。此期一般应提高日粮的代谢能,相对降低蛋白质含量,肉鸡育肥期的能量一般要求达到每千克12.54兆焦,粗蛋白在15%左右即可。为了达到这个水平,往往需增加动物性脂肪。
2、育肥期采用放牧育肥的,-方面可以让鸡采食大自然的昆虫及树叶、杂草等节约饲料。另-方面,提高鸡的肉质风味,使上_鸡的外观和肉质更好。在进入育肥期,应减少鸡的活动范围和运动,以利于育肥。
3、搞好防疫,重视杀虫、灭鼠和清洁消毒工作。以预防疾病发生。
散养土鸡的养殖技术
要养散养鸡,首先要选好养殖场地,建鸡舍,提供操场。因为是散养,所以不需要准备食槽。你可以把食物放在外面,让它自己吃。定期给盛水容器加水,保证水量充足。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及时注射疫苗,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果需要配种,就要准备好育雏室,控制好温度和湿度,让雏鸡正常生长。
管理育雏期是非常重要的。应严格遵循适合不同年龄的温湿度,做好常规防疫和局辩管理,减少疾病对采食量和生长速度的影响。散养的鸡虽然都养在外面,但是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有一个渗带栖息的地方,也是很重要的。
注意事项:
1.散养鸡的好食物。农村的鸡不怎么喂。他们自己吃饭。他们渴望一些山泉和适当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2.不要在鸡还是小鸡的时候养散养的鸡。丛腊芦小鸡非常脆弱,尤其是在第一个月。而且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前两周的温度应该是28-32℃。如果温度不适宜,可能会诱发雏鸡的某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