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山斑养殖新技术有哪些 山斑养殖新技术是什么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急冻痴情

山斑鱼的养殖技术

山斑鱼又名花星鱼,七星鱼,秤星鱼,中公鱼,学名月鳢。山斑鱼适应性强,便于养殖,可砌池亦可鱼塘养殖。根据实验总结:山斑鱼养殖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要待清塘药物的药效完全消失后方可放鱼下塘。
2、放鱼同时,装鱼苗容器的水温与鱼塘水温的温差不应超过3摄氏度,如温差太大,应予调节水温后后才放鱼苗下塘。
3、鱼塘苗应在池塘上风处投放,用手拨水面后把装鱼苗的容器倾斜于水中,缓慢地将鱼苗倒入水中。(1)症状:发病初期,病鱼停食,体色发黑,群集在池角。严重时在水中窜游,急剧挣扎或旋转狂游后下沉池底死亡。此病原尚未清楚。
(2)危害和流行情况:该病多见于体长4厘米之前的当年鱼苗,流行季节为3—7月,4—5月大流行。此病发病迅速,传染快,发病、死亡率在90%以上,是月鳢苗种阶段危害性最大的暴发性鱼病。
(3)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以下预防措码携施:
A.养鱼设施和工具要严格消毒。投喂的活饵料也要消毒后再投喂。不从发病的养殖场运进鱼卵和鱼苗”。
B.换水时,注水不可太急;水温温差不得大于士2℃。每次换水后要及时泼洒二氧化氯,使池水成5PPM。或者以0.4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或者用生石灰化水泼洒,使池水ph值在7—8。(1)症状:体表斑块状充血,鳞片脱落,以后真皮组织发生溃疡,溃烂处开始呈红色,以后坏死变白。严重时可烂到肌肉或骨路,尾部溃烂腐掉。体表各处都可发生,严重时遍及全身。
(2)危害和流行情况:此病多见于体长4厘米以上的鱼种和成鱼、全年均可发生。发病后自身传染性大,其交叉感染也比较严重。此病传染快,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在50%以上,故有“红色瘟疫”之称。在鱼体损伤、养殖密度过高、水质恶化或水温变化大等不良条件易引发此病。
(3)防治方法:
A.以5一10PPM二氧化氯或0.3PPM百毒净化水后全池泼洒,若病情严重,隔二天后再泼洒一次。当水质恶化时,可增泼10PPM的水净剂。
B.全池泼洒灶蠢呋喃唑酮使池水成0.5一1PPM浓度。(1)症状:病鱼被车轮虫大量寄生后,不吃食,体色变黑且消瘦,粘液增多,体表形成一层白膜。在池中离群独游,经常旋转,最终因衰竭而死亡。对月鳢菌种危害较大。该病原体肉眼不可见,镜检则非常明显。
(2)防治方法:
A.用0.7PPM硫酸铜全池泼洒。
B.用0.5PPM硫酸铜与0.2PPM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
C.用苦楝树叶煎汁泼洒,使池水成30—隐模陪45PPA浓度。(1)症状:病鱼身体发黑,腹部胀大,体表无伤口有时肛门红肿。解剖可见肾脏充血、肿大、溃烂,挤压腹部有腥臭的浓液流出。发病池的鱼种喜群集在池角处。
(2)危害和流行情况:本病流行季节一般在5—9月份,发病水温为15—40℃,最适水温为25—30℃。多见于鱼苗鱼种阶段。病鱼死亡率在30—60%。长期投喂水蚯蚓的鱼池易发此病。
(3)防治方法:
A.用0.3PPM百毒净或2—5PPM士霉素或10—20PPM氯霉素或0.2一0.5PPM呋喃唑酮全池拨洒。病情严重时,可连泼2天。
B.每天每公斤鱼加氯霉素30—50克到饵料中,喂5天。
C.每公斤饵料中加入2—3克氟哌酸和20克光合细菌,连喂5—7天。

石斑鱼养殖技术是什么

1、场地要求。可选的方式是比较多的,既可以通过网箱进行饲养,也可以把它们放在池塘里养,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放在海洋中也是可以的。这几种养殖的方法都比较类似,但是要注意如果是放在海区的话,在冬季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水温。如果是放在池塘里的花,既可以重新挖池,也可以直接利用原先已经有的虾池。底部的泥质要跟海洋类似,一般是以沙质为主。要求其中水质比较干净,很透明,而且没有受到污染,深度在1m以上。

2、消毒培水。在放苗之前,首先要对池塘进行清理,之后就要做好消毒工作。一般这些步骤是在放苗前的2个月左右的时候进行。首先将其中的水的排干净,然后把底部整平,在太阳下暴晒15天左右,然后再往里面注入0.5m左右的水,然后向其中泼洒石灰水进行消毒。等消毒工作完成了之后,再向其中注入新水,要注意做好过滤工作,加到深度在1.5m左右就可以了。在完成这些步骤之后就要开始培水了,每亩施放50kg的肥料,这样是为了能够加快水中一些植物的生长,为鱼苗提供充分的饲料。等到1-2周之后,水中的颜色呈现出绿色,就可以开始进行放苗了。

3、鱼苗要求。在选择的时候,主要挑选那链链些活动比较活泼,没有生病,而且身体表面也没有什么损伤,颜色比较深,而且规格大小都差不多的,如果大小差太多的话,后面的管理工作也返裂会不方便,尤其是在投喂的时候,很难掌握合适的量。所以要根据它们的大小不同,分开进行养殖。还要注意它们生棚世孙活的密度,一般来说,每亩放规格在100g左右的苗种数量在300-350只,实践表明,这个范围是比较合适的。

石斑鱼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

山溪石斑鱼的养殖技术如下:

(一)、苗种培育技术

1、鱼苗地要求:淡水石斑鱼苗种培数誉育池以土池为好,亦可以用室外水泥池,一般单池面积为50-100m3,水深l-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薯蚂段饵料。

2、鱼苗放养:鱼苗放养前,应先试水。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求整齐,大小一致。放养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水平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100尾/m3左右。鱼苗入池前要用sop的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3、投喂:淡水石斑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而池中浮游动物逐渐减少。这时,一可通过追肥培育浮游动物,二可增喂豆浆。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4、培育管理:

(1)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最易败坏水质,为此,应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还可在池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便于鱼苗隐蔽、吃食。

(2)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因其有大吃小的习性,因此,要及时过筛分养。同一池的鱼苗,力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3)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二)成鱼养殖技术

淡水石斑鱼养成可采取混养,在混养中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池塘中混养少量淡水石斑鱼,每亩水面混养淡水石斑鱼22-50尾左右,经半年时间养殖,体重平均可达300克以上,经一年时间养殖体重可达500克左右。二是主养鱼为淡水石斑鱼,混养种类有罗非鱼、草鱼、鲫物旁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150-200尾,混养鱼300尾,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还可投喂鲜嫩牧草,当池中浮游动物不足时,需要适量追肥,以培育浮游动物。经过半年养殖,淡水石斑鱼平均体重可达200克左右,经一年时间养殖,体重可达250克以上。

上一篇:菜花夏季种植技术视频 菜花夏季种植技术要点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