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冬枣盆栽技术要点有哪些 冬枣盆栽技术要点是什么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白木优子

冬枣树种植

盆栽冬枣移栽和定植

1.1树体和栽植容器的选择。根据栽培需要,一般选择树干直径3cm以上、树龄3~4年、具有3~4个主枝、分布均匀、树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树形为开心形,株型优美且生长健迹宴正壮、无病虫害的冬枣树。为了给冬枣根系提供良好的透气性,一般盆栽时选择土窑烧制的瓦盆或瓦缸为宜,上口直径在80~100cm,底部设有排水孔。

1.2栽植时间的确定。移栽时间以每年春季为宜。一般地栽冬枣起苗时间在春季枣芽萌动期,这时冬枣苗含水量低,移栽成活率高。起苗时带土球,土球直径为40cm左右。

1.3定植上盆。将瓦片放置在瓦缸底部排水孔处,为使盆底透气,增加氧气供应,底部先覆一层10~20cm厚的锯末,再将带土球的冬枣树祥前放置在瓦缸内,放正放直。然后用土将缸内缝隙填实,土壤质地以砂壤土为宜,加土至距瓦缸边沿5cm左右,用手转动瓦缸轻轻掂实缸土。

1.4栽后浇水。冬枣树栽植后须往瓦缸内浇定植水,随着水分下渗,再往缸内补填一部分土,直至填实浇透水为止。同时,用1000mg/kg的ABT生根粉液灌根,间隔5d左右再浇1遍水,待表皮土出现发白时疏松土壤,以协调水、气、温的关系,促进根系生根,提高成活率。

2栽植后管理

2.1水分管理。水分是确保冬枣树成活和生长的最关键的因素,土壤持水量保持在60%~70%为宜。冬枣树栽植后,在没有生新根时不能浇水,水多易造成根系腐烂,所以采用树冠喷水方法补充叶片光合作用所需水分,上午10:00前与下午4:00后各姿悔喷水1次,主要喷叶片背面,喷至全树滴水即可。一般栽植25d左右,树木能够长出新根或愈伤组织,即可开始浇水,平均1周浇水1次为宜。每次浇水后的第4d进行松土,改善土壤透气性,有利根系生长。同时及时除掉杂草。

2.2肥料管理

2.2.1肥料种类的选择。由于花盆内生长空间有限,为保证冬枣树正常生长、开花、结果,必须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盆栽冬枣施肥以液态有机肥为主,如:氨基酸液态复合肥、自制发酵的麻酱液态肥、饼肥等。每次追肥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冬枣施肥技术要点 冬枣树如何施肥

冬枣不同时期所需肥料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如何施肥肥是冬枣种植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冬枣施肥技术要点,教大家学基锋习掌握冬枣树如何施肥,以更好地种植冬枣。

一、冬枣施肥的种类要求

可用于根外追肥的氮肥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和腐熟的沼液及人尿粪等。其中尿素含氮量高(46%),分子体积小,扩散性强,易被树体吸收,因而根外追肥中采用最多且效果最好。

特别是磷肥,由于施入土壤容易被固定,使肥效大大降低,因此磷肥根外追肥至关重要。

二、掌握冬枣的施肥浓度

在不发生肥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用高浓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冬枣树对养分的需要,并且能加速对养分的吸收。目前冬枣树常用的根外追肥浓度是:

尿素类0.3%~0.5%,硫酸铵0.1%~0.3%,硝酸铵0.1%~0.3%,腐熟沼液及人尿5%~10%;磷酸二氢钾0.2%~0.3%,过磷酸钙1%~3%,磷酸铵0.3%~0.5%;硫酸钾0.5%~1%,草木灰1%~5%,硫化钾0.3%;

硼砂0.2%~0.4%,硼酸0.1%~0.5%,硫酸亚铁0.2%~0.4%,硫酸镁0.2%~0.3%,硝酸钙0.5%,氯化钙0.5%,硫酸锌0.1%~0.4%。

三、冬枣施肥的时间

尿素、硫酸铵、腐熟的沼液及人尿一般在花前和花亏厅后喷施,以提高座果率;也可在新梢停长后搏空晌到十月,能使叶片增大,变绿提高光和效率。

从8月到果实成熟前选择喷施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等,能提高冬枣的果实品质和耐储性。

四、注意防止产生肥害

只有依不同的生育期、不同的气候采用不同的肥料及浓度,才能有效的避免根外追肥肥害的发生。降水多浓度宜高,降水少浓度宜低,幼嫩时期浓度宜低,组织成熟浓度宜高。

一般要先小型实验后,再大面积推广是防止肥害的最好方法,特别是微量元素易产生药害,一定要先实验后应用。

冬枣核做盆栽具体怎么操作?要泡几天,是整个放土里吗

一般泡3-5天,种植步骤:

1、选择一个比较丰满的枣纤磨子,吃完把籽收集起启芹来。

2、收集起来的枣子籽,冷水浸泡一个星期,每天至少更换一次水,以保持枣子籽的成型。

3、种子毁旁斗浸泡一周后,冲洗干净,放在一个潮湿(不滴水)的纸巾上,然后把纸巾叠好。

4、将叠好的纸巾用保鲜膜缠起来,密封,放在温暖的地方。

5、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枣核发芽了。时间可能需要几个星期,所以要有耐心。

6、把发好芽的枣核种在土壤里,保持土壤潮湿,覆盖一层塑料和放在比较暖和和有阳光的地方,直到叶长出来,形成小盆栽。

7、长大成熟,就可以吃枣子了。

上一篇:紫色土豆的栽培和种植技术视频 紫色土豆的栽培和种植技术与管理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