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盆花生产技术流程 盆花生产技术要点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萨顶顶

花卉生产技术的目录

绪论
本章学习
一、花卉生产技术的概念
二、花卉的分类
三、花卉生产的特点
四、我国花卉生产的现状及前景
五、如何学好“花卉生产技术”课程
考证提示
复习思考题
第1章花卉生产设施及环境调节
本章学习目标
1.1花卉生产设施
一、温室及其搭建
二、大棚及其搭建
三、阴棚及其搭建
四、冷床与温床
五、栽培容器
六、花卉生产机具
1.2花卉生产的环境调节
一、土壤与基质调节
二、温度调节
三、湿度调节
四、光照调节
五、养分调节
六、气体调节
1.3花期调控技术措施
一、花期调节的意义
二、确定花期调控技术的依据
三、花期调控技术的途径
四、部分花卉花期调控的案例
考证提示
复习思考题
单元实训
第2章花卉育苗技术概述
本章学习目标
2.1播种育苗技术
一、种子的采收与贮藏
二、露地育苗
三、穴盘育苗
2.2营养繁殖育苗技术
一、扦插育苗
二、嫁接育苗
三、分生繁殖
四、压条繁殖
考证提示
复习思考题
单元实训
第3章盆花生产技术
本章学习目标
3.1盆花生产技术要点
一、盆栽植物的选择
二、基质的选择
三、花盆的选择
四、盆栽形式
五、盆栽基本方法
六、盆花的管理
3.2盆花生产实例
一启运、宿根花卉
二、球根花卉
三、木本花卉
四、肉质花卉
考证提示
复习思考题
单元实训
第4章鲜切花周年生产技术
本章学习目标
4.1鲜切花周年生产技术要点
一、鲜切花的概念
二、影响鲜切花质量的因素
三、鲜切花周年生产技术要点
4.2鲜切花的采收、贮运和保鲜
一、鲜切花的采收
二、鲜切花采后处理
三、鲜切花的贮藏和运输
四、鲜切花的保鲜
五、鲜切花保鲜剂
4.3主要鲜切花周年生产技术
考证提示
复习思考题
单元实训
教学建议悄察梁
第5章花坛类花卉生产技术
本章学习目标
5.1花坛类花卉生产技术要点
一、整地作床(畦)
二、繁殖
三、间苗
四、移苗
五、灌溉
六、施肥
七、中耕除草
八、整形修剪
九、防寒与降温
十、轮作
5.2常见花坛类花卉的生产技术
一没薯、常见一二年生花卉的生产技术
二、常见宿根花卉的生产技术
三、常见球根花卉的生产技术
考证提示
复习思考题
单元实训
第6章水生花卉栽培技术
本章学习目标
6.1水生花卉的分类及栽培环境
一、水生花卉的分类
二、水生花卉的生长环境
三、水生花卉的栽培技术要点
6.2常见水生花卉生产技术
考证提示
复习思考题
教学建议
第7章花卉无土栽培技术
本章学习目标
7.1花卉无土栽培的优缺点
一、无土栽培的优点
二、无土栽培的缺点
7.2花卉无土栽培基质及设施
一、对基质的要求
二、基质的种类和性质
三、基质的消毒
四、基质的混合及配制
五、无土栽培的装置
7.3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
一、常用的无机肥料
二、营养液的配制要点
三、营养液的使用
7.4无土栽培技术
一、无土栽培的方法
二、花卉无土栽培的步骤
7.5花卉土壤栽培改为无土栽培.
一、花卉土壤栽培改为无土栽培的条件
二、花卉土壤栽培改为无土栽培的方法
三、栽培后管理
7.6花卉无土栽培技术范例
一、鲜切花无土栽培技术
二、盆花无土栽培技术
考证提示
复习思考题
单元实训
本章附录
第8章花卉种子生产技术
本章学习目标
8.1花卉种子生产概况
一、我国花卉种子生产现状
二、杂种优势利用
三、草花良种繁育及生产技术研究
四、花卉种子进出口状况
五、花卉良种繁育展望
8.2花卉种子类型和特点
一、按自然形态分类
二、按种实加工后的形态分类
三、按种子世代高低分类
四、按种子的寿命分类
8.3花卉种子生产的基础知识
一、引种
二、选择育种
三、杂交育种
四、杂种优势的利用
8.4花卉良种生产技术
一、良种生产任务
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三、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技术措施
四、提高良种繁殖系数的技术措施
五、花卉种子生产基地的建立和管理
六、几种常见花卉种子生产技术
考证提示
复习思考题
第9章花圃经营
本章学习目标
9.1花圃的种类
一、按生产规模及面积大小分类
二、按生产目的分类
9.2花圃的规划
一、花圃规划要考虑的因素
二、花圃地的区划
9.3花圃的经营管理
一、生产管理
二、技术管理
三、经济管理
9.4产品销售
一、销售方式
二、中间商
三、销售策略
四、花卉的进出口
五、进出境植物检疫
考证提示
复习思考题
教学建议
附录
附录1综合实训(花卉工实际操作部分)
附录2花卉工职业技能岗位标准
附录3花卉工技能鉴定与规范
附录4鲜切花产品等级标准
附录5鲜切花(月季)产品等级标准(节选)
附录6盆花产品等级标准
附录7盆栽观叶植物产品等级标准
附录8花卉种子产品等级标准
附录9花卉种苗产品等级标准
附录10花卉种球产品等级标准
参考文献及推荐阅读书目
……

球根秋海棠的繁育方法

球根秋海棠种苗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采用扦插、分割块茎、组织培养等繁殖方法。
3.2 生产设施
球根秋海棠的栽培设施可选用以下两种:
1)智能温室:温度、湿度、光照自动调控。
2)日光温室:具备降温、升温、通风条件,能够满足颂姿球根秋海棠的正常生长。
3.3 播种
3.3.1 种子质量要求
1)按照GB/T18247.4-2000执行。
2)可选用包衣种子。
3.3.2 基质配制
播种基质应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基质pH值5.5~6.5。可采用:
1)专用基质;
2)草炭土或草炭土+珍珠岩(2:1),上面再覆盖一薄层过细棚樱颤筛后的草炭。
3.3.3 基质消毒
基质消毒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
1)物理方法:采用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或干热方法。干热方法是在6~8月份将基质堆放在温室内再加双层拱棚,使基质温度达到60℃以上数天,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2)化学方法:使用药剂消毒。在使用前用0.3%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等杀菌剂进行消毒。
3.3.4 播种时间
一般在1~3月播种。
3.3.5 播种容器
采用288孔穴盘或平盘育苗。
3.3.6 播种操作
采用专用手持播种器或用牙签沾种子点播。播种后不必覆土。
3.4 播后管理
温度控制在18℃~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90%,腹膜保湿,保持全光照。约15d~20d发芽。当种子80%发芽后,逐渐加强通风,撤去覆盖物。
3.5 移栽
3.5.1 时期
幼苗出现第1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移栽。
3.5.2 容器
穴盘育苗可移入50孔~72孔育苗穴盘;或选用5cm~7cm口径的塑料营养钵。
3.5.3 基质
1)专用基质;
2)草炭土或草炭土+珍珠岩(3:1)。
3.5.4 移栽
移栽前先将容器填充基质5~6成,浇透水。移栽时用小叉将小苗轻轻挖起竖立于容器中,保持根系舒展,不要伤根,随放随填满基质,轻轻压实。小苗移栽后用细水流喷透。移栽后最初数日,覆薄膜遮荫保湿,缓苗后逐渐撤去覆盖物进行正常管理。
3.6 幼苗管理
3.6.1 温度
幼苗生长温度应保持白天20℃~25℃,夜间15℃左右。
3.6.2 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
3.6.3 光照
适宜的光照强度为10000Lux~25000Lux。
3.6.4 施肥
幼苗移栽15d后开始施肥。应采用幼苗专用肥;也可以施入N-P-K比例为1:1:2的复合肥,浓度范围为0.5‰~1.0‰,每10d~15d施一次。
3.6.5 浇水
应于上午浇水,保持土壤适度湿润。浇水掌握“表土见干就浇,浇即浇透”的原则,与施肥相结合。
3.6.6 间苗
经常观察幼苗发育情况,对畸形苗、生长弱的小苗及有病害症状的小苗及时除去。
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遵循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温室使用前彻底消毒,用硫磺、百菌清烟雾剂熏蒸3~4次,温室使用后经常用福尔马林、来苏水消毒。
2)种子、基质必须消毒。
3)育苗盘重复使用前必须消毒。
4)定期防治,根据温室环境情况一般每隔7d~10d喷一次杀菌或杀虫剂预防病虫害。
5)夏季及时降温,应保持温度不超过25℃,浇水不宜过多。
6)加强通风,及时除去病叶、黄叶,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掉。
7)发现虫害、病害,应及时进行药物防治,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链败
5 种苗检疫
种苗外运前要按有关规定进行产地检疫。
6 标志与运输
种苗外运前,挂上标签,注明品种和产地,使用种苗专用运输工具。长途运输时注意温、湿度变化,避免伤害。
第2部分:球根秋海棠盆花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球根秋海棠盆花的生产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及包装、运输等系列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球根秋海棠的盆花生产。
2 栽培管理技术
2.1 生产设施
与《球根秋海棠种苗生产技术规程》栽培设施相同。
2.2 幼苗繁育
球根秋海棠品种选择与播种繁育按《球根秋海棠种苗生产技术规程》进行。
2.3 基质
2.3.1 基质配制
栽培基质应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保持5.5~6.5。可采用以下基质:
1)专用基质;
2)草炭土+沙质壤土+河沙(1:3:1);
3)草炭土(或腐叶土)+珍珠岩(3:1)。
2.3.2 基质消毒
基质消毒方法同《球根秋海棠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2.4 上盆(定盆)
2.4.1 上盆时间
在播种后14~16周开始上盆。
2.4.2 花盆选择
选择美观、市场流行的环境友好型花盆,大小根据栽培品种而定,一般品种选择14cm×12cm的花盆。
2.4.3 操作方法
幼苗由育苗盘移入花盆时,基质湿度保持适中,以幼苗取出不散土坨为宜,上盆时将幼苗带土坨装入花盆中,注意不要伤根,花盆中填入1/3左右栽培基质,将苗放于花盆正中,使根系伸展,然后将四周填满基质,栽植深度与原根茎部位相同,基质距盆沿保持2cm~3cm高度,以利于浇水。
2.5 环境因子调控管理
2.5.1 温度
白天应控制在20℃~25℃,夜间15℃左右。
2.5.2 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
2.5.3 光照
适宜的光照强度为15000Lux~20000Lux。开花前保证13h/d以上的光照长度。
2.5.4 浇水
浇水时间间隔根据天气、基质和苗情的具体情况而定,掌握表土见干就浇,浇即浇透的原则。
2.5.5 施肥
追肥一般每7d一次,选用专用肥或速效复合肥。上盆后前几周追施N-P-K比例为1:1:2的复合肥;4周后调整为2:1:1;开花前6周为1:1:2浓度范围为0.5‰~1.0‰,开花前增施1~2次P、K肥。
2.6 整形
当幼苗长出2~3片叶时,应进行摘心,以促进分枝,侧枝长出2~3片叶时,再摘心,销售前4周时应进行最后一次摘心。结合整形进行转盆。及时摘除老黄叶。栽培后期,应设支架绑缚,支架不应高出花冠。销售前8周时应去掉所有直径>3cm的花芽。
3 病虫害防治
球根秋海棠主要病害有茎腐病、根腐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介壳虫、蚜虫、卷叶蛾幼虫、蓟马等。生产中以预防为主,防治方法同《球根秋海棠种苗生产技术规程》,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4 检疫
按有关规定进行产地检疫。
5 标志、包装、运输
5.1 标志
待出售的球根秋海棠盆花要在花盆上加贴标签,注明商标、产品名称、规格、产地等。
5.2 包装
球根秋海棠盆花产品采用专用塑料袋包装,然后装入运输箱。
5.3 运输
使用盆花专用运输车,盆花包装完毕后,紧密排列在运输箱或纸箱内,分层放置在车厢内,注意不要倒置和挤压。长途运输注意温、湿度变化。

花卉生产技术是指什么?名词解释

花卉生产设施及环境调节、花卉育歼乱苗技术、盆花生产技术、鲜切花周年生产技术、花坛类花卉生产技术、水生花卉栽培技术和花圃经营等,以及选学内容花卉无土栽培技术、氏团档花卉引种与种子生产技术。
1、盆土。盆土一般由园土、腐叶土、堆肥土、塘泥、泥炭、珍珠岩、蛭石、椰子纤维等材料调配而成。
2、上盆与换盆。将幼苗移植于花盆中的过程叫上盆。幼苗上盆时根系应尽量多带些土,以减少对根系的伤害。上盆时,花卉根部向四周展开轻置土上,加土埋至根颈部,使盆土至盆缘保留3-5厘米,以方便浇水与施肥。
多年生观赏植物,长期生长于盆钵内有限的土壤中,营养不足,需逐渐更换大一号花盆,这就是换盆。多年生花卉换盆应在休眠期进行,每年换盆1次,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在生长季节中依生长情况可随时进行,每次将花盆加大一号。经上盆或换盆的花卉均应立即浇水,置荫处养护2-3天后,再移至阳光下,注意保持盆土湿润。
3、浇水与施肥。盆栽花卉最好用软水(如河水、湖水、塘水等)浇灌。城市中的自来水含氯离子,对花卉生长不利,不宜直接浇灌盆花,要将自来水提前放入水缸或水池中放置1-2天后再用。耐湿花卉可多浇水,耐旱的花卉如多肉植物就应少浇水。盆栽花卉春秋时应隔日浇水1次,夏季每天早、晚各浇1次,而入冬后则少浇。
肥料是盆花养分的来源,施肥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花卉的产量和质量。目前常用的肥料有人粪尿、厩肥、饼肥、草或培木灰等有机肥及氮、钾、磷、无机肥。施肥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观察花卉是否有缺肥症状;②施肥必须掌握季节和气温变化;③施肥次数必须适度;④施肥前必须松土;⑤有机肥与无机肥应配合使用;⑥施用农家肥必须充分发酵腐熟。
4、病虫害防治。在病虫害的防治中,必须以防治为主。要严格检疫制度,杜绝病虫害的来源。对已发现的病虫害,应坚持"治小、治少、治了"的原则,不能等花卉受害严重时再治,以免浪费人力、物力。花卉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介壳虫、蚜虫、红蜘蛛、粉虱、蜗牛、猝倒病、白绢病、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应根据各病虫害的情况选用相应药剂进行防治,以生产出高质量的花卉产品。

上一篇:鲤鱼养殖技术视频教程全集 鲤鱼养殖技术视频教程大全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