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黄颡鱼繁殖用药技术视频 黄颡鱼繁殖用药技术要点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张帆

黄颡鱼的繁殖方法

人工孵化  受精卵呈扁圆形、淡黄色,卵膜透明,卵径2毫米左右。首先,用黄泥浆水将受精卵脱粘,具体方法是:按20万-30万粒受精卵用黄泥浆4-5千克将黄泥浆放入盆内,用手不断搅动黄泥浆,同时将人工受精卵粒轻轻倒入黄泥浆中,待5-6分钟后,将脱粘后的卵粒置于孵化缸或孵化环道进行流水孵化,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入40-60万粒卵,孵化池壁要保持光滑,水质清新,水流速度以保证受精卵能均匀翻动即可,水中溶氧要求达5毫克/升以上,并做到经常洗刷过滤纱芹掘窗,经4-5天时间的孵化就可脱膜形成体长4毫米左右的仔陪伍鱼。

将已催产的亲鱼放入已消毒的孵化池中,在孵化池中设置人工鱼巢,待其产完卵后将亲鱼移出孵化池。孵化池水深0.5-0.7米,采用流水与静水相结合的孵化方式。在水温25-28℃时,从产完卵到鱼苗破膜需要18-20小时。在孵化过程中可用增氧泵增氧。为防止水霉感染,每天可用10毫克/升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消毒1次,以后早晨和傍晚各用70-100毫克/升浓度的溶液在鱼巢附近水面遍洒1次,直到鱼苗孵出。孵化24小时后,受精卵粘附在鱼巢上正常嫌乱核发育,未受精卵开始变白并失粘,可抖动鱼巢将死卵抖落,以防其败坏水质或导致正常卵发生水霉,影响出苗率。一般水温20-23℃时,经60-70小时开始出膜;23-28℃时,经50-60小时出膜,待鱼苗在池边平游活动后,及时捞出鱼巢。

黄颡鱼养殖技术

养殖黄颡鱼的池塘水位应保持在1.5米以上,淤泥不宜过厚,在消塘和消毒后放养鱼苗,可混搭其他鱼类,饲养中定期加注新水,控制好水质,科学投喂,平时注意观察,及时防治病虫害。

高密度黄颡鱼养殖技术

高密度养殖黄颡鱼时,应将池水透水明度控制在35厘米左右,高温时勤换水,并保持较高的溶氧度,铒料以天然饵料生物和专用饲料为主,然后注意防治病达卡。陵念

黄颡鱼一亩投多少苗

黄颡鱼一亩投20000至30000尾。在黄颡鱼的养殖中,因耐低氧能力差,所以要森友选择水质清新、水源充足的池塘,养殖过程中要科学投喂,做好水质控制,有利于黄颡鱼生长。

黄颡鱼养殖成本及利润

黄颡鱼养殖成本有水面租金、苗种、饵料成本、药物、人工杂费等,合计一亩成本在23800元,而当黄颡苗达到商品标准出售时,按9元/斤的成本算,亩产4000-5000斤,亩利润达到3-4万元。

黄颡鱼多少钱一斤

黄颡鱼的价格与体型大小有此汪槐关,一般单条体重低于50克的,价格在10元一斤左右,介于50-150克的黄颡鱼价格在10-15元一斤,体重超过150克的黄颡鱼则15元左右。

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

黄颡鱼网箱养殖放苗时间在6月初至7月底,放养规格一般在5cm左右,放养密度40~50尾/m2,养殖中要保持水体中有较高的溶氧,如果天然饵料生物量不足,可补饲小杂鱼虾,满足黄颡鱼的生长需求。

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与步骤(黄颡鱼人工繁殖的技术难题)

(1)催产季节。黄颡鱼的产卵期较长,在长江流域,产卵期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当温度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黄颡鱼催产是否顺利,不完全由催产季节确定,主要在于性腺发育是否成熟。

(2)亲本选择。黄颡鱼性成熟年龄一般为2龄以上,性成熟的亲鱼大都可以作为亲本。选择催产亲本时,以个体大、体质好、无病伤、活动能力强、性腺发育成熟度好的为标准。成熟庋良好的雌鱼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稍红、凸出、宽而圆,用手轻压腹部有流动感,并有卵粒流出,体色较艳,体形较短粗。成熟度良好的雄鱼体色深黑色,泄殖孔微红而膨大,性腺达到泄殖孔的末端,体表条纹明显。

(3)产卵、孵化池的准备。产卵池的位置应选择在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环境安静的地方。孵化用水呈中性或弱碱性并含有充足溶氧,孵化设备可利用四大家鱼产卵池、孵化环道、孵化缸等。通常规模化生产基地采用水泥池,最好为圆形,有流水设施,一桐肢般以5-10平米为宜,深度为0.5m左右。

为防止在黄颡鱼产卵、孵化时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或感染,在人工繁殖前须彻底消毒,一般使用高锰酸钾、氯制剂均可有效杀灭病原体。

(4)催产药物。目前常用的催产剂有鲤鱼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马来酸地欧酮(D0M)等。这几种常用催产剂均可诱导黄颡鱼产卵,但单独使用一种药物其效果不十分稳定,两种以上催产药物混合使用,效果较好。雌鱼催产剂量25mg/kgD0M十1400国际单位/千克HCG十15斗g/kgLRH-A。雄鱼所用催产剂一般与雌鱼相同,剂量为雌鱼的2/3。

(5)注射方法。在黄颡鱼繁殖早期和对性成熟差的个体应采取两针注射,两针的间隔时间为10-18小时。在黄颡鱼繁殖后期和对性成熟好的个体可采取一针注射,但雄鱼较雌鱼迟5-6小时注射。注射部位以胸鳍基部为好,注射时针头刺入3cm左右,注射方向与体轴腹面呈45度,不可刺及肝脏和胆囊。两针注射时,第二针与第一针注射的面应不同。催产药剂应现配现用,以免影响药效。每尾鱼注射的药量控制在0.2-0.3ml。

(6)效应时间。效应时间的长、短与亲鱼的成熟度、水温、催产剂种类、注射次数、针距及流水刺激等因素有关。效应时间参见表4。

(7)发情与产卵。将注射后的亲鱼放入产卵池内,让其自然产卵。在产卵池中放置人

工鱼巢(沉性水草、树枝、瓦片、棕片等).模拟天然水体的产卵环境。黄颡鱼产卵分几次产完,卵集中在鱼巢上,呈圆形,第二次产的卵仍覆盖其上,产卵持续时间为1-2小时,这种方法,受精率高,孵化率也高。

(8)孵化。黄颡鱼的受精卵为沉性,圆扁形,淡黄色,黏性较强。与四大家鱼卵比较,入水后比重较大。孵化中,流速要比家鱼孵化时加大,使卵能均匀浮起,在水中不断翻起。

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孵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流水与静水结合,开始将受精卵放入孵化池,用流水碰轮埋刺激并保持较高的溶氧,持续时间3-5小时,然后改用静水(只充气)的方法,临近出苗前5-7小时,再采用流水,一直到孵化完毕;二是孵化垒过程流水,从放入鱼卵开始,至鱼苗出池一直保持微流水。

黄颡鱼卵在18-30℃均可孵化,适宜水温为21-29℃,最佳水温是23-28℃。胚胎发育的速度和胚胎能否正常发育与水温高低有直接的关系。水温低于笑蚂20℃时,常导致发生水霉病,而高于32℃,会使受精卵死亡,孵化率降低。

上一篇:云南马蜂养殖技术培训 云南马蜂养殖技术指导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