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鹅怎么养殖 种鹅的养殖技术视频
鹅怎么养殖技术及方法
1.饲养密度
鹅需要足够的生存空间。在饲养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密度,幼鹅数量以每平方米8-12只为宜。然后,鹅舍要建在温暖通风的地方,表面铺一层稻草保暖。
2.科桥州学喂养
鹅孵出后二十四小时,要先喝水,准备一个水盆,把鹅的嘴捏住,压到水盆里,教它自己喝水,然后喂它蔬菜、萝卜、米饭等细粮,方便小鹅吞咽。
3.合理放水
魏鹅养20天就可以下水了。一般上午10点左谈郑右敏侍蔽和下午2点左右将鹅赶入水中为宜,每次15分钟,让鹅更好地适应环境。注意不要让小鹅在雨雪天下水。
4.育种管理
在养鹅过程中,要定期打扫鹅舍,保证环境整洁,每天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感染疫病。小鹅的草席要每周更换,防止霉烂。
鹅怎样养殖鹅的养殖方法
1、饲料的供给:
肉鹅为食草型水禽,有强健的肌胃和发达的盲肠,消化粗纤维的能力较强,可以利用大量的青绿饲料,如各种野草、蔬菜、饲草等都可作为肉鹅的饲料,因此饲养成本较低。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在林下、果园等处饲养肉鹅,但凯带是在选择林下和果园喂鹅时要注意禁止在喷洒过农药后喂鹅。
2、环境要求:
因此要保持育雏舍的环境温度,冬季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局岁夏季则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育雏室还要控桐孙睁制好相对湿度,如果湿度过大易引起雏鹅腹泻,还易造成舍内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使雏鹅患病。
3、疾病预防:
做好环境的控制工作,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勤换垫草垫料,并做好鹅场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工作人员和车辆在进出鹅舍时要严格的消毒,以免将病原菌带入,引发疫病。
4、保持环境安静:
提供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是保持健康生长的第一条件,腿黑激素的分泌高峰是黑暗的环境,因此环境光线必须要暗,才有利于睡眠,同时睡眠的环境须要安静,排除杂躁干扰,才能保持安静。
5、地址的选择:
肉鹅舍在选择场址时要选择符合当地发展和土地规划的地点,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的地方,并且附近的交通要便利,水电充足。鹅场周围要有水质良好的水源,便于鹅群放水,鹅场的附近还要有充足的草源。种鹅养殖技术要点
1、育雏期(1~30日龄)
雏鹅初期应该舍饲,舍饲主要是喂给水、草粉和精饲料,按照精细加工、少喂勤添的原则进行。一般败扮虚要求是及时饮水、适时开食。适时饮水利于卵黄的吸收,刺激食欲,促进胎粪排出。水质要求清洁卫生,水温要求在25度左右。葡萄糖或电解质,以避免暴饮引起的水中毒和营养不良;适时开食有利于补充能量,促进生长发育,刺激食欲,促进胎粪排出。开食要在雏鹅第1次饮水后并表现有啄食行为时进行。饲料最好是全价配合饲料。
2、育成前期(30~90日龄)
这个阶段是鹅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肌肉、羽毛生长迅速,消化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逐渐增强。针对这一特性,除加强放牧饲养以外,还要适当补饲一些玉米、稻谷、杂粮和糠麸、薯类等精粗饲料,同时加入1%的骨粉,2%的贝壳粉,0.3%的食盐等矿物质饲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使之能充分长好骨架。
3、育成期(90日龄~性成熟)
此时期的鹅仍处于生长发育期与换羽期,性发育很快。为了防止过早性成熟,采取先粗后精的办法,即以终日放牧为主,晚间补饲1次,但适当限制饲喂精饲料,以防止过肥影响产蛋和配种。同时锻炼其耐粗饲能力,减低饲料成本缺扰,防止过早产蛋影响开产整齐度。
4、成熟期(性成熟以后)
产蛋前期适当增添精料,每天每只种鹅饲喂稻谷0.05~0.1千克,饼类0.05千克,并添加钙、磷等矿物质饲料,用水拌成半干湿状,日喂2~3次,还可将田螺壳、贝壳等压碎与砂砾拌合撒于鹅舍入口处和运动场,任其采食。衡量日粮中察燃补饲量和饲料搭配是否恰当,可根据鹅粪形状来判断,如鹅粪粗大而松散,轻轻一拨就可分为几段,说明精粗料和青饲料搭配合适;如鹅粪细小而硬实表明精料多了,这时则加长放牧时间,减少补饲次数。但这时期仍要防止鹅长得过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