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培育扣蟹,然后选择池塘,随后移植水草,投喂方法像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
1、池塘条件
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也可建造人工洞穴。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
2、移植水草
水草的种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含枝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3、放苗密度
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4、投喂管理
螃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养鱼那样,做到“四看四定”,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螃蟹的生活习性
1、大闸蟹喜欢栖息在河流、湖泊及稻田的泥岸或泥滩的洞穴里,也喜欢隐蔽在石块、水草中。蟹穴的分布与其所在生活环境有关。在潮水涨落的江河中,多位于高低辩衫水位之间,而生活在湖泊、水库中的河蟹,洞穴比携老腔较分散,多在水面以下,不容易被发现。
2、大闸蟹从幼蟹起,就具有掘穴居住的习性。河蟹的掘穴能力很强,短则几分钟,就可掘成一穴,长则要数小时,甚至一昼夜。河蟹掘穴多选择土质坚硬的陡岸。同时在掘穴时,主要靠一对螯足,八只步足辅助。先用头胸部推泥,造成一个凹陷,再用螯足挖深,并用一侧步足扒泥,将泥送出洞外。
3、大闸蟹喜欢昼伏夜出。白天多隐蔽于洞穴中,夜晚才出洞觅食。由于河蟹复眼由数千只小眼组成,而且有柄能活动,故视觉非常敏锐,在极微弱的光线下,也能有效地寻找食物和逃避敌害。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