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大棚垃圾发酵养殖蚯蚓技术视频 大棚垃圾发酵养殖蚯蚓技术要点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遥远的梦

蚯蚓养殖技术

蚯蚓养殖技术有配制基质、投放蚯蚓、提供饵料。

1、配制基质

蚯蚓合理养殖的重要工作就是配制基质,它们一般以土壤中的微生物为食,所以一定要为其提供土质疏松、肥力充足的基质,例如腐殖土、淤泥、动物粪便的混合土,将其腐熟消毒之后再使用。

2、投放蚯蚓

将配制好的基质放入挖好的土坑中,底部需要铺垫一层细纱网,以防止蚯蚓逃跑,然后把蚯蚓放入其中,并盖上一层遮光性强的报纸,等蚯蚓全部钻进土壤之中后,撤去报纸,盖上稻草以保湿遮光。迟郑

3、提供饵料

蚯蚓适合生长在营养丰富且湿润的环境中,养殖时可以向浅沟中堆入腐熟的肥料、或者郑谈牛粪等动物粪便,并向浅沟中喷洒水分,使环境中的水分达到百分之六十,让蚯蚓更好的生长。

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具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白天蛰居在洞穴内,夜晚在外出觅食和交配,而它一般在夏秋两季的晚上八点到次日四点外出活动,此外蚯蚓一般在潮湿、松软、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生存。

蚯蚓适合在安静的生活环境生长,若是环境过于嘈杂,则不利于它的健康生长,此外蚯蚓的食性很杂,具有很灵敏的味觉,喜欢甜食和酸味食物,注意蚯蚓不喜苦味的食物。

蚯蚓喜欢独居生活,以及温度较高的环境,当温度低于八度时,蚯蚓会喊旦碰停止生长发育,如果它长期在零下低温的情况下,蚯蚓容易被冻死,此外它的最适繁殖温度为二十二到二十六度。

大棚养蚯蚓技术

1、引种:选择生长发育快、繁殖能力强的品种作为养殖对象。

2、选地:选择温暖潮湿、僻静无污染的地方作为养殖地。

3、建棚:棚宽为5米左右,长度为30-60米左右,中间的走道为0.7米左右。

4、制作基料:用猪粪和稻草配制基料,基料应满足含水量高、透气性强的要求。

5、建床:将基料铺在地面并放入蚯蚓种,之后做好控温、补料等工作。

一、引种

1、选择适应性广、寿命较长、生长发育快、繁殖能力强、容易驯化管理的品种作为养殖对象。

2、目前比较优良的蚯蚓品种有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这几个品种是由“赤子爱胜蚓”经人工驯化后所得到,其他优良品种还有环毛蚓、爱胜蚓、杜拉蚓等。

二、选地

1、根据所选品种的生活习性以及生长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温暖潮湿、植物茂盛、水源获取方便、天然食物丰富、僻静且无污染、距离养猪场或养鸡场较近的地方作为养殖地。

2、除此之外,还要求养殖地点接近自然环境、富旅伍含腐殖物、土壤柔软、灌排方便、日照充足(但不能受到阳光直射)。

三、建棚

1、养殖蚯蚓的大棚类似于蔬菜大棚,棚宽一般为5米左右,棚长为30-60米左右,中间的走道为0.7米左右,若用翻斗车送料,则宽度需达到1米。

2、走道填高0.3米左右,两边两条蚓床宽2米左右,在两条蚓床的外侧开沟以利排水。

3、养殖规模较大时要安装水管或自动喷水器,另外需建造1-2个贮粪池、蓄水池(或深井)以及堆粪场地。

四、制作基料

1、基料是蚯蚓栖息的物质材料,也是蚯蚓的食物来源,基料的好坏对于能否成功养殖蚯蚓起着决定性作用。

2、基料一般可以用猪粪、稻草或瓜果混合而成,要求密度和压力较小、含水量较高、保水性较好、透气性较强。

3、制作基料时,首先准备60%的新鲜猪粪,40%的草料,再加入一定量的EM菌发酵液以及红糖,然后拌匀、浇水,使基料的含水量处于55-70%之间。

4、基料的适宜高度为1米左右,并且不能压实,需保持松拆和或散状态。基料上要覆盖薄膜进行密封,之后经过20天左右的厌氧发酵即可使用。

五、建床

1、先将地面整平,再将经过发酵的基料均匀的铺于地面,厚度达到10厘米左右、宽度达到1米左右即可。

2、也可以在空气流通的位置用砖砌成坑床,长、宽依产量和地势而定,正常的长、宽比为3:1,深度为60厘米。坑床的一半在地下,一半高出地面,床内先铺上10厘米厚的土,土壤上再铺上用水浸过的稻草(厚度要达到5厘米)。

六、放种

1、基料铺好后,将蚯蚓种均匀的洒在上面,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面积可放养500条小种蚓(或每平方米放养0.25-0.4公斤蚯蚓种),夏季的放养密度可适当缩减,冬季要适当提高放养密度。

2、铺好蚯蚓后,再蚯蚓上面铺一层基料,基料上覆盖一层稻草,这样可达到保温、保湿的效果。

3、铺好后要对基料浇水,经过1天后再检查,若发生蚯蚓外逃、萎缩、肿胀、死亡等现象,则要及时查明原因(通常是因为基料没有发酵好所导致,可重新进行发酵)。

4、需注意,养殖床之间的间隙要求达到1米左右,这样方便加料和管理。

七、管理

1、温湿度

(1)蚯蚓的生长温度一般为5-30℃,适宜温度为20℃,当温度低于5℃或高于30℃时,均不利于它们生长。

(2)温度低于0℃时,蚯蚓会被冻死;温度超过32℃时,蚯蚓会停止生长;温度超过40℃时,蚯蚓会开始死亡。

(3)适棚兄宜蚯蚓生长发育的水分含量为60-70%,孵化期的水分含量以56-66%为宜。

(4)蚯蚓的生长繁殖还和PH值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要求将生长环境和基料的PH值保持在6-8,比较适宜的PH值为7。

2、补料

(1)正常情况下,蚯蚓只需20天左右就能将猪粪转化为蚯蚓粪,因此要及时补料。

(2)补料时可在原料的基础上覆盖新料,新料的添加量要根据蚯蚓的食量来决定。

(3)新料要铺设均匀,并覆盖稻草,之后要经常浇水保湿。

3、浇水

(1)夏季每天至少浇1次水,水质不能受到污染,水流量不宜太大,只需浇透即可(让上层和下层的料能够接上)。

(2)浇水的适宜时间通常为温度较低的早上、晚上。

4、清洁

(1)蚯蚓粪要及时清除,否则会影响生长。清粪可用“旁诱法”,即在蚯蚓粪与旧饲料旁边堆上新饲料,蚯蚓的嗅觉较灵敏,经过40个小时左右就会全部爬到新饲料上面。

(2)清理出来的粪、卵混合物可另外堆集别处,上面盖湿稻草,然后做好遮光保温工作,经过20天左右又可孵出幼蚓。

(3)养殖床中不能混入其他杂物,同时要定期进行疏松,以保证空气的流通性和幼蚓的成活率。

(4)养殖床之间的过道要保持干净,并定期清理蚯蚓的粪便,以保证养殖环境的清洁度。

(5)用铁耙翻动养殖床时,动作要轻,尽量将蚯蚓卵埋入基料中,防止孵化率受到影响。

5、防害

(1)做好防逃、防敌害的措施,蚯蚓的主要敌害有蚂蚁、老鼠、青蛙、蛇类等。

(2)养殖床上通常可覆盖细铁纱网作棚盖,或覆盖拱形塑料大棚(棚上设通风窗),这样既能预防敌害,又能起到控温效果。

6、收获

(1)蚯蚓的世代间隔约为2个月左右,养殖期间要及时收获,避免蚯蚓逃跑。

(2)当每平方米面积的蚯蚓数量达到1.5-2万条、大部分蚯蚓的体重达到400-500毫克/条时,便可开始收获。

(3)夏季每个月通常可收获1次,春季、秋季、冬季每3个月可收获2次,收获后要及时浇水补料,每个月可加料1次。

(4)收获蚯蚓后,养殖床上只剩下含有少量基料的蚯蚓粪,此时可用铲车将其全部铲起堆放,再投放到过筛机器内,过筛后即可得到纯净的蚓粪。

7、加工

(1)将收获的蚯蚓铺在地上静置4个小时,待蚯蚓吐出体内的污物后,用干净的豆包布平铺在蚯蚓上,双手轻拍,然后将豆包布掀起,把下层蚯蚓翻至上层后静置30分钟左右(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蚯蚓不再吐出污物为止),之后再将蚯蚓放入方屉中。

(2)将1-2公斤蚯蚓放在盆内,用自来水冲洗,同时用手均匀搅拌,直至蚯蚓无杂物;将洗过的蚯蚓放在装有清水的大盆内,清洗至无杂物、无泡沫后,倒入另一塑料筐内滤至无水滴后倒入干净的方屉中。

(3)如果不用立即运输,可将处理好的蚯蚓放到-16℃的冷库中做冷冻处理,避免出现腐烂情况。

八、注意事项

1、不管是从市场上收购还是自己收获的鲜活蚯蚓,使用前都要用清水漂洗干净,并加热煮沸5-7分钟,以灭杀其体内的寄生虫。

2、喂鸡时可先将蚯蚓漂洗1次,然后煮熟,切成小段添加至饲料中投喂。或经过灭活处理后将蚯蚓干制,再搭配饲料进行投喂。

3、产蛋鸡,每只饲喂量为15-20克/天,拌料使用时,添加量为饲料用量的12-15%(减去10-15克日粮后再饲喂)。

4、青年鸡、商品鸡,可根据实际体重增减饲喂量,饲喂后可快速增加鸡的体重。

蚯蚓养殖技术 怎样养殖蚯蚓

1,了解蚯蚓生活和繁殖环境的酸碱度

养殖蚯蚓,选择养殖场地相对宽松,不管是房前屋后,还是专业的室内养殖,温床养殖,以及其他的一些广口容器等都可以,里面放入的基料质量,对于蚯蚓生长是否良好有很大关系,也是养殖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经实验检测,蚯蚓最适宜的生长繁殖场所pH在7.4~7.6,当基料的pH高于7.8或低于5.9,蚯蚓就会严重地不适应,生长繁殖慢,产量很低。谈游蚯蚓在中性偏碱的基料中生长繁殖较为适宜(pH为7.1),饲料的PH在7.5左右最为适宜。

2,蚯蚓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蚯蚓要想生长得好,产量高,为蚯蚓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很重要。蚯蚓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度,蚯蚓属于变温节肢动物,温度太低,非常不活跃,繁殖基本停止,温度低于12度以下,或高于35度,都会影响蚯蚓的正常生长与繁殖,蚯蚓喜欢潮湿,但不能水涝,规模养殖应选择地势高燥,污染,良好的排水能力,没有持续的异响声等。一般培养料湿度,基质的相对湿度陵侍贺保持在60~70%最为适宜。

3,选择饵料,蚯蚓食用比较杂,如果养殖的比较多,用到的饲料的量就会非常大,可以选择新鲜的牛粪,经过充分腐熟的猪粪、鸡粪、羊粪等畜禽粪便,达到外观咖啡色,无酸味,无臭味才可以投喂,直接用没有经过充分腐熟的畜禽粪便之后,这些粪便在自然发酵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有害的氨气,或有机酸,再加上发酵时产生的高温,对蚯蚓危害是非常大的,会造成大量的蚯蚓,因为不适应而出现死亡。在投喂饵料的时候,每次不应太多,平铺10公分左右厚度的饵料即可。

4,蚯蚓种苗投放,蚯蚓的生殖方式可分为孤雌生殖,自然体外受精,异体受精,蚯蚓有多个种类,要想产量高,可做适当的选择,比如,日本异唇蚓,爱胜蚓,八毛枝蚓,尺派赤子蚓,北星2号,太平2号等品种,北星2号与太平2号养殖的较多,选择新鲜的牛粪,在养殖池里平铺20公分,每平方米投入4000条左右的蚯蚓种苗为好。

5,遮光喂养,蚯蚓喜欢在黑暗潮湿的环境当中生长,怕阳光直射。

6,翻基料,养殖的过程当中一直投喂料,会造成下层基部透气性差,影响蚯蚓的正常生长繁育,可在投料的时候,或者间隔一段时间,进行翻动一下基料,提高基料的疏松度,增加透气性,可以让蚯蚓生长得更好。通过翻基料,可以观察到蚯蚓的生长情况,是不是该收获了,一般每平方米达到25,000条左右就可以进行收获。

上一篇:南宁养虾 广西养殖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