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的种植方法栽培技术
灵芝的种植方法栽培技术如下:
一、种弯历圆植方法:接种灵芝菌种之前,将新鲜原木截成30厘米的小段,然后用刮刀修平断面周围残留的针刺状物,再用电钻打3个直径为1.8厘米、深3厘米的孔,并将其装入低压聚乙烯袋内,每袋2-4段,然后收拢袋口用绳扎烂旁紧放入接种室中,用45瓦电烙铁在段木孔穴位置烫破袋膜,并使用长镊子夹取成块菌种填入孔穴内,最后封贴专用胶布即可。
二、栽培技术:控制好温度,灵芝属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范围15到35度,适宜25到30度。栽培时间,每年的12月到1月初是比较适合接种的时候。在子实体生长时,需要较高的水分。灵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非常敏感,光照对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灵芝喜欢在偏酸的环境中生长,要求PH值范围3到7.5,PH4到6最适。
灵芝种植注意事项
1、种植环境
灵芝喜欢温暖的环境,要选择保温保湿,通风,光线充足,排水设施好的大棚,棚内要保证干净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生长温度保持在22℃-30℃。
2、光照湿度
灵芝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线极为敏感,菌丝不喜欢光照埋塌,反而在较阴暗的环境中生长得很快。在灵芝菌子生长阶段,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出芝阶段,空气湿度要提高到90%-95%,在逐渐形成菌盖时,要增加喷水保湿。
3、栽培基质
灵芝是一种腐生菌,配制原料可用棉籽壳、木屑、麸皮、石膏粉、玉米粉等原料,含水量在60%-65%,搅拌均与后装入袋中,移入培养室,要确保菌袋温度均衡,保证袋内的氧气,促进菌丝的生长,在期间要检查是否有感染绿霉杂菌的菌袋并及时进行处理。
灵芝种植技术灵芝种植方法
灵芝种植技术是准备基质顷运、接种育苗,灵芝种植方法有搭建大棚、种植方法、适宜环境等等。
一、种植技雀启梁术
1、准备基质
灵芝因为是木腐性真菌,对于木质素和纤维素之类比较复杂的有机物旁姿都能够分解吸收,所以准备灵芝基质的时候,用腐烂的木头、木屑、秸秆、玉米芯、原木等都能够作为灵芝基质。
2、接种育苗
准备好基质之后,就将灵芝菌种放入基质当中,最好是先用熏蒸的方式进行消菌杀毒,菌种的数量不宜太过密集,最好是人工用镊子将菌种夹入基质当中。
二、灵芝种植方法
1、搭建大棚
种植灵芝时,需要选择在树林附近、地势较高且靠近水源的地方建立大棚,而且大棚要具有通风良好、保温保湿和排水通畅的优点,再往大棚里放置高锰酸钾和甲醛熏蒸24小时。
2、种植方法
种植灵芝时,需要先将基质放入塑料袋中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再将灵芝菌种接种至菌袋中,然后将其放入到大棚中,并且要每周上下翻动一次,增加袋内的氧气,促进灵芝快速发菌。
3、适宜环境
灵芝喜温暖,养殖灵芝时,需要先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6—28度之间,使其菌丝快速长成,再将大棚内温度控制在24—28度,有利于灵芝生长子实体,而且要向灵芝四周喷洒水雾,使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
灵芝的植物形态介绍:
1、赤芝:腐生真菌,子实体,有柄,木栓质。菌盖半圆形或肾形,直径10—20cm,盖肉厚1.5—2cm,盖表褐黄色或红褐色,盖边渐趋淡黄,有同心环纹,微皱或平滑,有亮漆状光泽,边缘微钝。菌肉乳白色,近管处淡褐色。菌管长达1cm,每1mm间4—5个。管口近圆形,初白色,后呈淡黄色或黄褐色。
菌柄圆柱形,侧生或偏生,偶中生。长10—19cm,粗1.5—4cm,与菌盖色泽相似。皮壳部菌丝呈棒状,顶端膨大。菌丝系统三体型,生殖菌丝透明,薄壁;骨架菌丝黄褐色,厚壁,近乎实心;缠绕菌丝无色,厚壁弯曲,均分枝。担子果多在秋季成熟,华南及西南可延至冬季成熟。
2、紫芝:与前种不同点是:紫芝的菌盖多呈紫黑色至近褐黑色;菌肉呈均匀的褐色、深褐色至栗褐色;孢子顶端脐突形,内壁突出的小刺明显,孢子较大,大小(9.5—13.8)μm×(6.9—8.5)μm。
灵芝种植的技术_灵芝的高产种植方法
灵芝是一种有着极大药效庆模橡的重要,那么灵芝如何种植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灵芝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灵芝的种植技术
一、养料的配制
①杂木屑约75%,麦麸约25%,硫酸铵约0.2%,拌料含水量70%;
②杂木屑约75%,麦麸约25%,拌料含水量60%;
灵芝栽培图 ③杂木屑约50%,麦麸约50%,尿素0.1%,拌料含水量60%;
④棉籽皮79%,麦麸约20%,蔗糖1%,拌料含水量60%?65%;
⑤玉米轴渣50%,杂木屑约30%,麦麸约20%,拌料含水量60%?65%;
⑥杨树叶75%,米糠(或麦麸)25%,拌料含水量60%;
⑦稻草粉45%,杂木屑约30%,麦麸(或米糠)约25%,拌料含水量60%-65%。
二、装料和灭菌。
将培养料拌好后,焖放半小时后装料。常规塑料袋可装干料0.25?0.3公斤。装袋时用手压实,料面要平,然后用锥形木棒从料面中央扎一直径2.5厘米的通气孔,袋口塞好棉塞,包一层牛皮纸。如装瓶,可用容积为500?1000毫升、口径为3.3?4.6厘米的广口瓶或蘑菇瓶,装料法基本同袋装法。
装料后把料袋(或瓶)分层排在锅内,在1.5公斤/平方厘米的压力下灭菌1?2小时,或常压灭菌8?10小时。要求当天装料,当天灭菌,当天接种。
三、接种和培养。
接种最好在接种箱进行,若无接种箱,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或开水蒸气上方亦可。接种室内和接种工具亦应严格消毒,工作人员戴上口罩,用肥皂洗手三次。用接种耙或镊子从瓶内取出一块枣子大小的菌种,迅速放入栽培料瓶(袋)内,然后将瓶口(或袋口)塞好棉塞并包扎牛皮纸,移到灭过菌的培养室进行培养灭菌。
保持室温24℃?28℃,接种后25天左右菌丝便长满瓶(袋)。在发菌阶段应加强管理,防止杂菌污染,有杂菌污染者应及时淘汰。当瓶(袋)内长满菌丝后,培养料表面逐渐出现白色的指头大的菌蕾,即子实体原基。当其生长接近于棉塞时即可拔掉棉塞,室温控制在26℃?28℃,相对湿度提高到80%?90%,给予散射光,每天通风换气,誉旁过20天左右菌柄就可长出瓶(袋)口,柄端分化出菌盖。当菌盖边缘的浅白色或浅黄色消失时,菌盖边缘就停止生长变硬,颜色由艳丽转为暗粉棕色时即可采收。
处理方法
灵芝识别
(1)灵芝粉末浅棕色、棕褐色至紫褐色。菌丝散在或粘结成团,无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2.5~6.5μm。孢子褐色,卵形,顶端平截,外壁无色,内壁有疣状突起,长8~12μm,宽5~8μm。人工栽培的灵芝在色泽、形状、大小都比较统一、有规则,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盖面黄褐色至红褐色,盖缘为淡黄褐色,有同心环带和环沟,并有纵皱纹,表面有光泽。而野生灵芝在色泽上不统一,形状大小不一,表面没有明显光泽。
(2)取灵芝粉末2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灵芝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灵芝分108种,有青芝、赤芝、白芝、紫芝等。不是每种灵芝都是有效的。一般药厂选择赤芝,而赤芝又分32种。购买灵芝者须小心辩认,深褐色、无异味。赤芝: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0~18cm,厚1~2cm。皮壳坚硬,黄褐色至红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而平截,常稍内卷。菌肉白色至淡棕色。菌柄圆柱形,侧生,少偏生,长7~15cm,直径1~3.5cm,红褐色至紫褐色,光亮码梁。孢子细小,黄褐色。气微香,味苦涩紫芝:皮壳紫黑色,有漆样光泽。菌肉锈褐色。菌柄长17~23cm。
灵芝的高产种植方法
1、选择适宜的栽培期:在江苏省泰州市,灵芝最适宜的栽培期为4月10日至5月10日,5月20日后陆续开袋出芝。每年6--7月是梅雨季节,因此,要确保6月10日前全部开袋出芝,让灵芝子实体生长能处于一个高温高湿环境,从而取得高产稳产。
2、培养料要新鲜干燥:栽培灵芝的培养料要特别新鲜、干燥。新鲜培养料的营养丰富,杂菌含量少,有利于菌丝的萌发,抑制杂菌的生长。
3、发菌期通风透气:灵芝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灵芝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在制作灵芝菌棒时,最好用塑料和棉塞封口。对于用塑料绳扎口的菌袋,待菌丝封面后,必须在菌袋两头扎微孔通气。
4、出芝期合理喷水:灵芝子实体生长期间,要求灵芝房的空气湿度为85%--95%.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湿度太低会使灵芝子实体瘦小,甚至僵化不发。子实体形成初期的水分管理以墙壁、床架、地面、空间喷水为主。当灵芝菌盖直径大于3cm后,要随着通风量的加大,增加喷水次数,每天3--4次,直接向灵芝喷洒即可。
5、宜采用仿野生栽培法: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墙式仿野生栽培比袋栽可增产20%--30%.因仿野生栽培时,土壤中含有灵芝生长所需的营养,且土壤的持水性好,能为灵芝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持续稳定的水分条件。而且菌丝通过在土壤中延伸生长连成一体,可发挥其整体优势。
灵芝的贮藏方法
新鲜的灵芝可以直接食用,但保存期很短。灵芝采收后,去掉表面的泥沙及灰尘,自然凉干或烘干,水分控制在13%以下,然后用密封的袋子包装,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市场上散装的灵芝,使用前最好清洗后食用。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药性】甘,平。归心、肺、肝、肾经。
【功效】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应用】
1.心神不宁,失眠,惊悸。本品味甘性平,入心经,能补心血、益心气、安心神,故可用治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多梦、健忘、体倦神疲、食少等症。可单用研末吞服,或与当归、白芍、酸枣仁、柏子仁、龙眼肉等同用。
2.咳喘痰多。本品味甘能补,性平偏温,入肺经,补益肺气,温肺化痰,止咳平喘,常可治痰饮证,见形寒咳嗽、痰多气喘者,尤其对痰湿型或虚寒型疗效较好。可单用或与党参、五味子、干姜、半夏等益气敛肺,温阳化饮药同用。
3.虚劳证。本品有补养气血作用,故常用治虚劳短气、不思饮食、手足逆冷、或烦躁口干等症,常与山茱萸、人参、地黄等补虚药配伍,如紫芝丸(《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