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植方式
水田蕉园多用一畦双行、长方形或正方形排列,也有用双行或三行的三角形排列,水位高时只用一畦一行;台地、坡地园用长方形或多行三角形,梯面较窄的山地园,用单行三角形。国外中南美、菲律宾等国多采用等边三角形排列,认为这种方式可经济利用土地,植株吸收养分均匀。还有的国家采用宽窄行相间植法,认为便于蕉园通风透光和机械化操作。国内外香蕉栽培一般惯用一穴一株植法。但近年来为增加植株株数,充分利用光能,同时便于苗期互相遮荫、管理方便,实行一穴双株丛植,如以色列实行一穴双株或三株,甚至四株丛植,据报道:双株植比单株植增产41.4%。
2.种植密度
品种、植期、栽培的目的不同,种植密度也不同,具体参表1-5。还因管理水平、立地条件、种植方式等因素确定。良好立地条件、管理水平高或生产高质量蕉果情况下,株数应比表少10%~15%;双株或三株丛植的株数要比单株和斗桐植分别增加30%~40%或45%~60%,但双株植每植穴距离比单唤坦株植宽40%~50%,三株植植穴距离与双株植相同,行间距离要比单株植宽25%~45%;丛植株间距离70~100cm。大蕉、粉蕉、龙芽蕉株型高大,株行距为2~2.7m×2.5~2.7m,约1365~1995株/hm2为宜。
表1-5不同类型香蕉种植密度
3.植穴与底肥
植穴在植前10~20d开好。植穴大小、深浅视有无深翻、土质好坏、底肥多少及地下水位高低而定,一般单穴植的宽40~85cm、深30~65cm,丛植穴可适当浅窄一些。每植穴施有机肥、精肥(如禽畜粪便)2.5~5kg;或粗肥(如猪牛屎、土杂肥)7.5~15kg;或麸肥0.25~0.5kg。加入过磷酸钙0.35~0.5kg和呋喃丹5~10g以防治地下害虫及象鼻虫。当无有机肥作底肥时,可使用复合肥,每植穴0.15~0.5kg。底肥须充分腐熟,要施入穴底与泥土拌匀,上覆10~20cm厚的无肥泥土后才能定植,以免蕉根发生肥伤。
4.定植期
除海南省南端一年四季都能种植外,其余地区只能春、夏、秋三季种植。香蕉植期应根据地理位置、栽培目的和市场需求而定。我国蕉区多采用春植,因春植可在第二年上、下半年共收获2造蕉,而夏秋植则第二年只能收获1造,况且上半年蕉十分畅销,价高效益好,原来一向习惯秋植的广东高州市多已改为春植。但近年一些蕉农看准市场,进行夏植,第二年正好在中秋与国庆前15~30d上市,不但高产、果质好、价好而且畅销,经济效益不逊于春植蕉。
(1)春植(2月下旬至4月)
可在翌年3~6月、10月至后年2月收春夏蕉(雪蕉)和秋冬蕉(正造蕉)各一造。除海南、台湾南部、广东粤西、云南西双版纳州与红河州的南端可在2月下旬定植外,其余地区均要在3~4月间定植。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我国春植香蕉最佳时期,如湛江市北部地区,4月上旬定植的香蕉不但高产、果指长大,病害也较轻。大蕉春植春收,粉蕉春植夏秋收。
(2)夏植(5~7月)
可在翌年6~10月收获一造夏秋蕉。夏植以6月植较适宜,可赶上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出高产、果质好销喊、效益高的正造蕉;7月植正值高温天气,苗木成活率较低,且效益不及6月植好;5月植则容易在翌年4~5月间出短果、质差、低产、效益低的夏蕉,但海南因5月的短果、低产现象不明显,且收获期比其他地区早15~30d,为避过夏秋季台风为害,以5月植适宜。
(3)秋植(8~10月)
可在翌年9~12月收获一造秋冬蕉,秋植最佳时期应根据气候、栽培水平和市场需求而定,年平均温高于23℃的偏南地区适宜9~10月植;年均温低于23℃的偏北地区宜8月植,因南部地区冬春季气温较北部高2℃以上,收获期早1个月左右。粉蕉亦可进行秋植,次年春收。
5.定植
苗木要求新鲜、无机械伤,最好当天取芽当天定植,在挖苗、运送、种植过程中尽量避免苗木折茎或擦、压伤。吸芽苗按苗大小分植,组培苗须先将苗袋轻轻撕开,千万不能把泥头弄散,下穴后,将周围碎土覆下穴内并压实,种后吸芽苗覆土以过球茎2~6cm、组培苗过原袋土面的0.5~1cm为宜,植后要淋定根水,如雨天或土壤湿度大,又是阴天可以免淋。
6.幼株管理
幼苗能否生长健壮齐一,关键在于植后2个月内的管理工作。应抓好如下几点:a.保持穴面无杂草、土壤疏松、湿度适中,植后一月结合除草进行一次穴面3~5cm的浅松土,遇旱天每天淋水一次,并做好畦面或穴面覆盖,保持土壤湿润(持水量65%),雨天应及时排除积水。b.早春植时做好穴面覆盖、包扎植株等防寒护苗措施。植后穴面施放呋喃丹,隔20d喷第一次药,以后每隔10~15d喷药一次(增抗剂加乐果或敌百虫或灭病威)防治苗期常见的病虫害(茎腐病、叶斑病、花叶心腐病、斜纹夜蛾幼虫、金龟子、炸蜢、象鼻虫等)。
上一篇:春季芍药怎么种植技术视频 春季芍药怎么种植技术和管理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