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放养乌鸡技术视频 放养乌鸡技术要求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寇占文

饲养乌骨鸡鸡雏应注意哪几个技术要点

1.饮水要充足。为了维持雏鸡的正常生理活动,出壳后20~30小时内,应先给雏鸡喂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水,饮水后2~4小时再开食。此时雏鸡初学开食,吃不饱,可在开食前,每只雏鸡滴饮2-3滴鱼肝油、土霉素、酵母片的混合溶剂,或加喂5-10%的白糖水,可提高成活率。雏鸡出壳后腹部孵黄囊里都还有部分卵黄尚未消化,这部分营养物质一般要3~5天才能基本上消化吸收完.尽早消化吸收利用卵囊里的营养物质瞎伍,对雏鸡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效果,雏鸡饮水就能加速这种代谢过程。饮水不足或给水过晚,会导致饲料的消化吸收障碍,血液浓稠,体温上升,影响生长.

开始给水后,就不要间断,一旦间断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会使小鸡口渴难忍,当小鸡再饮水时会抢水喝,暴饮后轻者拉稀,湿毛受凉,重者会生病、死亡。20日龄以内的小鸡应饮用温开水为宜,并且一定要用塔形饮水器,以防止小鸡受淹并保持清洁。小鸡的饮水量通常为采食量的1.6倍。

2.合理饲喂。小鸡出壳后的第二天即可开食,雏鸡喂食最好使用配合饲料。在头3天内,可用泡过的碎米、芝麻或碎玉米喂食,每百只雏鸡每天可补给3~5个熟鸡蛋,把饲料撤在白布上,让小鸡采食.第五天起,可用炒过的碎米加上部分小鸡配合饲料,放在小食槽内干喂。小鸡食槽高度一般与鸡背并高。第七天开始,可加入10-20%的青饲料,如用全价饲料,则青饲料少加或不加,一周以后,可在饲料中加上3—5%的细砂,或用盘另盛,让其自由采食,以增强消化机能,并补充点微量元素。

小鸡三周龄内,每天应喂食6~8次,其中早上6时,晚上10时各喂一次,每次半小时,即可拿走食槽,逐步养成良好采食习惯,并且可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污染。3同龄后,每天饲喂4-6次。

3.保温控湿瞎神巧。由于小鸡绒毛稀短,不能抗寒,本身不能调节体温。直到3周龄后,小鸡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作用,并在逐渐丰满磨键的羽毛保护下,才恒定正常的休温。因此.4同龄育雏塞能否保持较高的温度,是培育小鸡成敢的关键之一。

高温育雏对控制小鸡白癍病的发生,对促进卵黄囊的吸收利用,提高成活率,均有明显的效果。

小鸡的供温方法很多,如伞形保温、箱形保温.红外线保温等,可用电灯、电热丝,煤炉作热源,也可用火盆、塑料热水袋等作热源,应因地制宜选用。掌握适当的温度,除用温度计测温外,主要看鸡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温度适宜,雏鸡表现为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睡眠安静,睡姿伸展舒适,鸡群疏散,均匀俯卧。温度过低,表现行动迟缓,颈翅收缩站立,夜间睡眠不安,发出叽叽尖叫声,鸡群密集,向热源靠拢,甚至互相挤压,层层扎堆,时间稍长,即易出现成批压死。温度过低,或受到冷风吹袭,小鸡易感冒拉稀,诱发白痢病;温度过高,小鸡张嘴喘气,鸡群远离热源,精神懒散,食欲不好,大量饮水。

温度大小与小鸡生长发育和抗病力关系很大。室内相对温度一般控制在55—65%为宜。

4.光照适当。光照可促进雏鸡采食和饮水,增加运动,促进肌肉、骨骼增长,预防疾病,提高以后的生产性能。因此,从幼雏开始就应给予合理的光照。

小鸡出壳后第一周内,每天以20-23小时光照为宜。第二周开始,每天光照时间可减至13小时,即逐步采用自然光照时间。四周龄开始,在气温达20℃左右的晴天,应适当让小鸡晒晒太阳,每天2~4小时即可。阳光有助于提高小鸡的生活力,紫外线有杀菌、消毒作用,还能促进机体内维生素的合成,有利于钙磷吸收和骨骼的生长。

5.通气要良好。雏鸡虽小,但新陈代谢旺盛,较其它家禽需要更多的新鲜空气,加上饲养密度大,鸡体没有汗腺,因此,在重视保温的同时,又要适当开窗通风透气,以排除室内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等有害气体。小鸡多吸取新鲜空气,才能长的迅速健壮。但在冷天,必须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开小窗通气,或在门窗上挂上通风帘,使新鲜空气缓慢进入,不可使冷气直接吹到小鸡身上,以防感冒。

通风、保温、控湿与饲养密度有关。乌骨鸡每平方米放养的适宜密度为10日龄40--50只.20日龄40只,30日龄30只,60日龄20只,90日龄10只,120日龄8只。这样,既可充分占用房舍空同,又不会限制小鸡活动和造成空气污浊湿度过大。

6.断喙断趾。断喙又叫断嘴或切嘴。其目的在于防止喙癖和减少饲料浪费。作为一般商品鸡,饲养三、四个月即可出售,因此,小群饲养可以不断喙、不断趾。但对于饲养日久的种母鸡,特别是大群饲养,仍需要断喙。

断喙:前期在10日龄左右进行。事先应用木碳火烧红一块烙铁,一般用剪刀剪去由喙尖至鼻孔这段长度的三分之一,随即用烧红的烙铁烙一下被切断的伤口,以便立即止血。切喙时喙使喙尖稍倾斜向下,这样切除后上喙比下喙稍短一些。断喙时务必注意止血,流血者应再烫烙一次,不止住血不可放手。前期断喙由于小鸡喙嫩,可以烫代切。后期断喙在12周龄左右进行,上喙断去二分之一,下喙断去三分之一,断喙后形成上短下长.断喙过长止血困难,断喙过短很快又会长出来。

断喙应防止误伤舌尖。后期断喙时应将食指横在鸡嘴上,将鸡脖子伸长,这样舌头就往里缩。留种公鸡只去喙尖,不可断喙过长,否则会影响配种。

断趾:种用公鸡应进行断趾,是防止配种爬跨时爪伤母鸡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公鸡断趾可在转入成鸡鸡舍前的任何时候进行。一般用剪刀剪去公鸡内侧脚趾及后趾,在趾甲后处剪去。

乌骨鸡养殖注意事项有哪些乌骨鸡养殖四大注意事项

1、育雏室处理。育雏室是养殖乌鸡时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初期雏鸡没养好后期育肥就比较困难,育雏室要根据雏鸡的习性来搭建,首先是控温,当温度低于25℃时雏鸡是比较容易出问题的,雏鸡不喜光所以育雏室的灯光要比较阴暗,由于雏鸡的抵抗力较差所以初期的卫生清理很重要,育雏室要方便卫生打扫,为了方便给雏鸡保温育雏室最乎前槐好事先准备好垫料。
2、通风控温。鸡舍的通风控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也是一个病原因素之一,通风口一定要能贯通整个鸡舍,位置摆放一定要合理,不让会导致部分通风不好的区域出现病菌积累,由于乌鸡排泄物会比较散乱稀释,如果此时室内的温度过高就会导致鸡粪里面的病菌极容易诱发并且随之扩散,成年的乌鸡鸡舍温度控制在20℃以上即可但不能超过30℃,做好这两点就能有效的减少病原体。
3、疾岁友病预防。病害是预防是重中之重,为了方便发现病害和减少病害的伤害建议养殖户的每个鸡舍养殖数量不要过多,最起码在夏季这个发悔没病比较频繁的季节要减少每个鸡舍的数量,日常还可以在喂养的时候定期喂养一些抗生素来提高乌鸡的免疫效果,每次少量即可,疫苗也是预防的一个关键,大家注射疫苗时除了一些必须要注射的还需要注射一些当地发病比较频繁的病害疫苗。
4、放养管理。现在养乌鸡讲究的是原生态了,所以长期的笼养方式已经不太适合目前的市场且笼养发病几率较高,所以适当的放养是养殖户要注意的,放养时要注意定好喂食地点准备好防雨和保温的地方,周围的护栏要修牢固一点高度控制在1.5米左右即可,放养时的巡视要相对频繁一点,地点最好是比较原生态的这样效果更好。

乌鸡的高效养殖及科学管理技术


乌鸡,也叫做乌骨鸡、武山鸡,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地方珍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乌鸡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是滋补身体的佳品。
因为目前乌鸡的需求越来越高,很多人都不愿意养家鸡,因为家鸡的价格比较便宜,利润较低,而且需要投入的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很多人转投饲养乌鸡。
那么乌鸡都有哪些养殖要点?
一、乌鸡的生活习性
乌鸡性情温顺,喜欢群居,耐粗食,一次采食量少,少食多餐。
耐热,喜欢干燥清洁的环境。
胆小怕惊,怕冷怕潮湿。
抱窝性强,每下20枚蛋就抱窝,要适时醒报,提高产蛋率。
二、乌鸡的养殖条件
乌鸡的养殖可以根据自然环境及地理环境来决定,利用草山、草坡、园林地、库坝等地来进行散养。
如果想要大规模的养殖就需要建造专门的养殖场地,并且进行科学的管理。
三、乌鸡的饲养方式
1、乌鸡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能量、蛋白质、矿物质衫哗激(无机盐)、维生素和水。
2、能量饲料主要有:玉米、高粱、稻谷、大小麦、薯干粉等。
3、蛋白质饲料主要有:分为植物性蛋白质(豆粕、花生粕、芝麻粕等)和动物性蛋白质(鱼粉、蚕蛹粉等)两大类。
喂饲料或袜要根据乌鸡的生长阶段和产蛋期的营养需要来分开配比。
乌鸡的饲料占养殖成本的70%,所以要精打细算,需遵循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选配饲料。
利用当地的资源,降低饲料成本。
(2)饲料要优质,要求新鲜、清洁。
(3)饲料尽量多样化,要求饲料搭配比例适当,营养全面。
配合饲料时,要反复搅拌均匀,特别是微量元素等添加剂饲芦姿料。
(4)饲料结构要相对稳定。
调整配方、更换原料要逐步过渡,切不可配方突然变化,影响鸡群采食量。
一次配料不要过多,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周,以免变质。
四、乌鸡的科学管理
乌鸡是一种食量不大的家禽,所以在饲养时,一次不用投入太多食物,可以控制乌鸡多次进食,但每次进食量稍微少一点。
这样乌鸡的饱腹感不会很明显,对于乌鸡的生长发育是有益的。
对于幼年乌鸡而言,饲料需要加入一点蛋白质。
因为幼年乌鸡非常脆弱,给予它们一些蛋白质,可以提高它们的免疫能力,顺利度过脆弱期。

上一篇:翘嘴红鲌特征 翘嘴红稍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