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青笋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青笋高产栽培技术视频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借尾巴

莴笋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莴笋的种植方法是:
春莴笋以铅袭苗越冬,前期生长缓慢,需肥量少,栽后浇一次稀粪水,如实行间套作不能施基肥时,年内应增施1-2次为粪,亩施1000-1500公斤,结合中耕疏土,促使根系生长。
冬前要控制肥水,避免徒长,增强耐寒力,过旅游冬。开春后,茎叶迅速生长,进入莲座期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温,结合追肥一次,亩施30%人粪尿1000公斤。
植株封行后茎部肥大加速,需肥量多,重施2-3次追肥,合计人粪尿2000-3000公斤或尿素30-40公斤,保证茎部拆激销膨大。施肥不能过迟,以免造成茎部开裂。

莴笋种植技术

莴笋种植技术要点如下:

1、浸种:冬莴笋和夏莴笋的浸种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冬莴笋浸种用温热冰浸泡5-6小时然后播种;夏莴笋浸种则用湿布包好,用绳子吊进井里进行冷冻或放进冰箱进行冷藏二十四小时然后播种。
2、育苗:选择壤土或大泥土进行育苗。育苗之前先深翻土,平整土地,把大块的土拍烂拍碎,然后用农家肥兑水泼地,如果漏蚂有虫害,可以喷洒一次农药,或者用玉米粉和农药拌匀洒在上面,信搜孝起到防治作用。

3、移栽:选择地块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地进行移栽,行距和株距保持在30公分之间。采用穴位移栽,深度约10公分,雨后湿地移栽。若是晴天或者干燥天气,则要选择在早上或者下午四五点时移栽。
4、管理:莴笋长势定型后,要及时松土除草,防旱防涝防虫害,注意防治黄叶病和烂心病,尽量做到多浇水,少施肥。

青笋的食疗价值

青笋为菊科草本植物青笋除去外皮的嫩茎和叶。青笋是莴笋的一种。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分为白莴笋、尖叶莴笋、花叶莴笋等品种。冬、春季采收,剥去外皮,洗净用。

莴笋叶味道清新且略带苦味,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排尿和滑稿乳汁的分泌,莴苣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其所含有机化含物中富含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对有缺铁性贫血病人十分有利。莴苣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通利消化道,可用于治疗各种便秘。

土耳瓜和青笋可以一起吃吗?

土耳瓜和青笋可以一起吃,因为土耳瓜和青笋这两者是不相克的。而且他们都是属于温性的食材,所以对我们的肠胃没有任何的影响,还可以起到养胃的作用。
竹笋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B2、C等成分。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
1.开胃健脾
竹笋中含有一种白色的含氮物质,构成了竹笋特有的清香,与各类食材一起烹煮,鲜味更为突出,它能溶于汤汁中,使菜肴更具美味更诱人,有利于食品的摄入,开胃、促消化,对人体起到特殊营养的作用。
2.降三高
竹笋低糖、低脂,是“三高”患者的理想食物。竹笋中含有的钾非常丰富,能调节血压,对于保持血压健康非常有帮助。
3.通肠排便
竹笋性寒通利,含有的植物纤维能增加肠道水分的储存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有利于粪便排出,能用于治疗便秘,和预防结肠癌。
4.排毒保健
竹笋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能加速胆固醇的代谢,所以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同时还能减少致癌毒素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5.美容护肤
竹笋中含有大量的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钙、磷、铁,对维持人的皮肤、黏膜和肌肉的营养,保持面部皮肤的细嫩也十分有益。同时竹笋中有较多的纤维,在食用过程中能增强人面粗棚部肌肉功能,能使微循环血脉流畅,保持黏膜和皮肤的正常生理状态。
6.减肥瘦身
竹笋所含的热量很低,100克竹笋只有27卡路里,对于需要减肥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竹笋还含有丰富的纤维成分,食物中的油脂会不断地被竹笋纤维吸附,随着废物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胃肠粘膜对脂肪的吸收和蓄积,能帮我们抑制饥饿感,所以吃竹笋能达到健身减肥的目的。
营养价值
竹笋除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脂肪、糖类外,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磷、铁、镁和16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是一种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素的保宽缺健食物。

1、竹笋是竹的幼芽,其中植物纤维的含量丰富,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可用于治疗便秘等症。

2、肠道中的大肠杆菌能把竹笋中含有的纤慎凳辩维素合成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还能与肠道中胆固醇代谢产物胆酸合成不能被吸收的复合废弃物排出体外。食用竹笋对于消化道肿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竹笋的氨基酸含量不高,但是含有的氨基酸多事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等促进机体的蛋白质合成,甚至还含有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重要地位的谷氨酸以及维持蛋白质性质结构的胱氨酸,以保证机体内各种蛋白酶的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有助于抵抗疾病。

上一篇:玉米浸种技术要点 玉米浸种技术视频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