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石螺养殖的技术 养殖的技术应该去哪学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气喘吁吁

如何养殖石磥

1、养殖水体。石螺适应能力强,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岩冲。如开挖专池饲养则选择水源方便、为腐殖质土壤的地点修建池塘。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至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

2、种螺放养。种螺放养最好在石螺繁殖前期完成。自然粗放水体中每平方米投放种螺0.1公斤至0.5公斤,精养池可增大投种量2倍至3倍。养殖石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粗坦歼鳙鱼种或采取石螺、泥鳅混养方式。

3、饲养管理。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石螺生长需要。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则必须投人工饵料。石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信芹麸、豆粉以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二十五和百分之十五的比例配合即成石螺的上等饲料。

石螺怎么养 石螺怎么养一个星期

石螺是容易养殖的,对于生长环境要求并不高,但要想养殖成功,需要掌握养殖方法以及管理,具体人工养殖石螺的纳宴裤要点有这些。

1、池塘要求

人工养殖石螺可以选择水田、水沟、鱼圹、沼泽田、小溪等进行饲养,石螺喜欢生活在碱性的环境中,需要将PH值保持在七以上,且生长环境含有一定钙质,此外生长环境一般是水底有石头或者水草,石螺喜欢附着。石螺投放前10天左右,可以按每亩50-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施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4天后可以在水体里面堆放有机肥料。

2、选择种螺

选择体大、壳薄、肉多、螺纹少、灰黑色的种螺进行养殖,不建议养殖体小长尖、壳厚肉少、螺纹多的种螺。螺种可直接从市场选购鲜螺,也可以自己到池圹、田中拾获。

3、饲养密度

石螺的良好生殖期是在3-11月间,放养时间可以从3-11月分期分批进行。石螺放养密度,要根据水域进行饲养,在水田、鱼圹、沼泽田等自然水域,可以亩投放600只,人工开挖水池可以投放9000只左右。

4、饲喂管理

石螺能够吃的食物有很多。其中包括水中植物,例如水中的藻类。也包括水中的一些腐殖质,或者是微生物。当然,人工喂养时可以投喂祥睁一些鱼粮、虾粮或者食物残渣。石螺食欲兴旺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石螺喜欢在夜间活动及摄食,晚上投食时可以适当加大饲喂量。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一定要投人工饵料,可以使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投喂。

5、水体温度

石螺能够适应20度左右的温度,最好将温度保持在20度到28度之间。如果水温过高或者过低,洞简就会影响它们的活性。水温如果超过40度,那么石螺就完全失去了活性,因此要注意温度管理。

在哪里能够学习养殖田螺的技术?

一、田螺食物

田螺喜栖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为食,因为他们食性比较杂养殖起来也是比较简单的。

二、田螺养殖注意事项

1、种螺选择

田螺多为自然繁殖,人工养殖可从水田、茭白地、浑水沟渠中拣拾,或去市场买,然后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斗世作种螺,一般体重15-25克的田螺便达性成熟,在温度15℃以上便可繁殖,雌螺大而圆,雄螺小而尖。
2、淤泥充足

田螺对养殖环境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因为田螺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我们只需要将养殖场建立在无农药、无污染的地方,田螺就可以正常生长,养殖地点可以使在稻田、池塘等水体,但是我们需要保证有充足的淤泥,因为田螺是喜欢在淤泥里生活的。

3、定期换水

田螺抗病性好,对外界适应性强,但为了夺得高产,便于改换水握铅质和便于捕捞,仍然需要设立进,排水口和安装防逃网。进行定期换水,如若是活水,效果更好。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投料饲养

田螺为杂食性,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均可投喂,一般以水生植物类、土壤腐殖类、蔬菜瓜皮等为主食,肥沃水田,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段销好红萍、绿萍、水葫芦等洼地,可少投或不投饲料。
田螺养殖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想要减少田螺死亡,提高成活率

上一篇:中华寿桃种植技术视频教程 中华寿桃种植技术视频讲解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