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淡水养对虾技术前景如何 淡水养对虾技术电子板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炯乐汇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是指在淡水环境中养殖对虾的一种技术方法。该技术要点包括水质管理、饲料喂养、疾病防控和养殖环境控制等方面。首先,水质管理是淡水对虾养殖的关键。合理调控水温、pH值、溶解氧和氨氮等水质参数,保持搜胡此良好的水质环境,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和健康。其次,饲料喂养是养殖对虾的重要环节。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和投喂量,确保对虾得到充分的营养,促进做明其生长发育。此外,疾病防控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加强疾病监测,做好疫病的预防与治疗,采取合理的疫苗接种和药物防治措施,确保对虾世迅养殖的健康稳定。最后,养殖环境控制也是影响对虾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合理规划养殖池塘的设计和布局,控制光照、水流和水位等环境因素,创造适宜的养殖环境,提高对虾的生长和产量。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如下:

1、池塘条件

面积2-3亩,泥砂底,水深2米左右,进水口用60目筛绢过滤。放苗前留下50厘米的水,用生石灰110公斤/亩和茶粕32公斤/亩清塘并安装一台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

2、苗种放养

放养完全淡化长2.1厘米左右的虾苗,注意使用完全淡化的虾苗。购买前几天最好去育苗场观察淡化状况,以购买放心苗种。放养前一天开增氧机增氧,在大批苗种下池前放入少量试水。放养量为40尾/平方米,虾苗放养1个月后凯悉仔投入0.25公斤/尾的鲢鳙鱼30-40尾。

3、养殖管理

饲料:饲料喂养掌握“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少量多投,具体调整”的原则。在塘里设置3~4个食台,放苗半个月后每天投入4次,日投饵量为5只鸡蛋,花生麸0.2公斤,小鱼0.75公斤,虾材0.3公斤,每万只虾苗。

水质:虾苗虽然为淡化虾苗,但仍然具海水习性,放苗前在池中加入50ppm生盐,以后酌量投放生盐。虾苗放养后一周内保持水位50厘米,之后每天增陆运加5厘米,直到水深达到160厘米左右。换水每4-5天换20%,每10-15天施用12-15ppm生石灰。

南美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是对虾科对虾属动物,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太平洋沿盯汪岸热带水域,从墨西哥湾至秘鲁中部以及厄瓜多尔附近的海域。南美白对虾自然栖息区为泥质海底,属杂食性种。其成体最长达23厘米,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青蓝色或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

刀额新对虾淡水养殖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刀额新对虾俗称“基围虾”,其壳薄体肥,肉质鲜美细嫩。它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经驯化可在淡水池塘中养殖,是海虾淡养很有前途的一个新品种。现将刀额新对虾(以下简称基围虾)淡水池塘养殖技术要点介绍事下:
(1)池塘选择池塘地址的选择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质坚实,排灌方便,具体要求如下:①选址。基本上与沼虾和青虾池塘相似。②虾池条件。以0.13~0.2公顷为宜,水深1.2~1.5米,长方形为佳。池底平坦,池塘坡度1.2~2.2。每个池塘均备有水泵和增氧机等设备。进水口用60~80目筛绢制成的网袋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及鱼卵进入虾池,排水口安密眼网以防虾外逃。
(2)放养前的准备
①清塘。对新开虾塘,只要暴晒2~3天即可进水,对老塘则需清淤暴晒一冬。清整塘边杂草,并要严格清塘。方法:放虾苗前15~20天,每667米2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
②培养基础饵料。清塘7~10天后,放苗7~10天前,池内注入新水50~60厘米。然后,选择晴天施放肥料,以培养池中的生物饵料。施肥每667米2可用经发酵的有机肥100~150千克或施用无机肥,每667米2施放尿素2千克或过磷酸钙1千克,全池均匀泼洒,而且用无机肥需要隔日等量追施一次。
③移植水草。在离池1~1.2米浅水处移植一圈水花生或空心菜,其覆盖面占水面的20%~25%。注意:水花生移植前须用10~15毫克/升漂白粉清毒。
(3)苗种放养
①苗种淡化。目前养殖用的基围虾苗种多为工厂化生产。一般育苗用海水比重约为1.015~1.020,要移到淡水中养殖必须先经过驯化。因此,基围虾淡水养殖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虾苗的淡化。育苗厂家在淡化过程中应循序渐进,严禁急于求成、快速淡化。分析总结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虾苗必须淡化至比重1.003~1.005以后才可直接移入淡水池塘中养殖,一般淡化时间需要10~15天。
②苗种质量。要求苗种体长在0.7~1.0厘米,体质健壮,弹跳有力,体表外观清洁整齐。苗池内的水温应斗滚与养殖池塘内水温接近,温差不得相差3℃。
③放苗数量及放养时间空态余。专养基围虾,体长为0.7~1.0厘米的虾苗,每667米2放养量为3万~4万尾。与鱼混养,最好放养暂养苗,体长为1.5~2.0厘米,放养量一般为每667米21万~1.5万尾,如鱼塘密度较高应根据实际情况酌减。放养时间:江浙一带放养时间一般为每年的6月中上旬。南方两广地区根据气候水温可适当提早。
(4)饲养管理虾苗放养入塘后,主要是水质管理、投饵管理和日常管理。
①水质管理。虾池水质要求pH为7~8,溶氧不低于4毫克/升,水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掌握在30~40厘米。放养前期每隔2~3天加水5~6厘米。夏季高温季节加至最高水位,以保持水质清新稳定。平时要做到经常性换水,以改善水质,保证整个养殖期间的水质清新。
②投饵管理。虾苗下塘1个月内主要依靠池中浮游生物为饵料或辅以少的细微颗粒饵料,1个月后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沼虾饲料)为主,日投饵量一般为4%~6%。在生长旺季,有条件的地方再辅投一些经破碎的螺蚬类、小杂鱼等。投饵量还要根据季节、水温、气候及水质好坏情况灵活掌握、及时调整。如水温在25~30℃时,基围虾摄食旺盛,为了保证它快速生长,应抓住时机,做到多投喂饵料,并且在饲料中适当添加3%~5%多种维生素和骨粉之类的添加剂,以保证虾生长的营养需求。配合饵料投喂应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每天分3~4次投喂,而且最好设置1~2个饵料台,以便检查摄食情况,做到不剩残饵。
③日常管理a.坚持早晚巡塘。早晚巡塘是虾池管理中最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主要内容包括:观察有无缺氧浮头现象,发现虾上岸浮头应立即加注新水或开机增氧;巡塘时要注意检查进水口网袋和防逃网是否破损,防止野杂鱼入池或虾外逃,检查虾的摄食、脱壳、生长情况。b.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整个养殖期间应做到定期泼洒生石闭肆灰水,一般每隔15~20天用10~15毫克/升石灰水全池泼洒,以杀灭病菌和驱除敌害,同时可补充钙质,有利于虾脱壳生长。另外,饲养40~50天后,若池内敌害生物逐渐增多,须及时进行中期清塘。对于专养基围虾的池塘可用茶籽饼或茶粕等,用量为干重每立方米水体8~10克,使用时将其捣碎,用水浸泡10~12小时,取其汁水全池遍洒,即能杀死池内的野生杂鱼,也不会影响基围虾的正常生活与生长。C.做好日记。养殖期间要建立档案记录管理制度。每天要记录好投饵量、水温、换水和注水及虾的摄食生长情况等,以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技术措施。
(5)收捕基围虾的收捕时间主要取决于成虾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一般在淡水池塘中养殖80~100天,即可达7~10厘米长的商品规格,可采用轮捕方法进行。在南方两广地区,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一年可养殖两季,第一季可在7月中旬至8月初收捕,以便下一季虾有足够的养成期。常用的收捕方法:
①地笼收捕。一般傍晚放下地笼,第二天早晨收笼。此种收捕方法可陆续上市,轮辅采用此法为多。
②拉网捕虾。用拉网在底质平坦的虾塘捕虾。一般连拉3网起捕率可达50%~70%。根据虾在黄昏或黎明前活动能力强的习性,又考虑到能及早上市,一般在晚上8~10时捕虾,效果较好。
③干塘放水捕虾。当水温降到15℃以下,对虾基本停止摄食和生长,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捕捞后,及时捕捞剩余对虾。捕捞方法即放水进行干塘捕捞。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上一篇:库湾河豚网箱养殖技术研究 河豚网箱养殖过程中日常管理关键点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