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套养高级技术视频教程 水稻套养高级技术视频讲解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好养吗,怎么养殖比较好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影响水稻产量的三大关键技术是结实粒数、穗粒质量和有效穗数。因此,要想高产种植水稻,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有哪些。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稻种植准备
1、水稻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的选择要求是:分蘖力强、抗倒伏、抗虫性强、穗率高、结实率高、穗大的优质品种;
水稻品种的选择应结合当地经济、生产、栽培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优质水稻品种。
2、苗床准备
育苗前应进行苗床处理。以晴朗、平坦、背风的厚层为宜。平整地面,清除层内杂物和石块。床宽1.5m,床边沟深30cm左右,隔室高15cm左右;
将农家肥施到苗床上时,每亩地施1500公斤农家肥,钙肥、钾肥需充分分解后使用;
施肥后,对苗床进行处理,使苗床完整、可育。
3、水稻种子处理
选择水稻品种后,需要5个处理才能使用。一是将种子晒两天,有利于播种后种子萌发;二是用3%杀菌剂溶液浸泡12小时后用水清洗;第三,用清水浸泡种子,每天3-4次,3天后取出;第四,浸泡55分钟℃热水;第五种是用湿麻袋包装种余型子。
4、整地水田
水稻收获竖猛猜后,对田面进行犁、犁、平整,保证整个稻田水深一致;
每公顷可使用40公斤配方肥料和8公斤尿素。
播种移栽
结果表明:旱地秧苗移栽时间早于水田秧苗;
最佳移栽时间为幼苗长到五六片叶子时,避免移栽大苗;
移栽时应注意种植密度和种植质量,可采用浅栽;
水稻插秧方式有抛秧、箱型条播、双排条播等,目前以机械插秧和条知核播为主。
现场管理
1、附加施肥
科学合理的施肥可以结合水稻不同生育期和施肥特点;
移栽后10d,施肥量约占总施肥量的30%;
一般每亩使用2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硫酸锌和15公斤尿素。
2、灌溉
水稻返青期:深水灌溉有助于水稻返青;
孕穗期至齐穗期:潜水灌溉,保持水分*湿润;
分蘖期:浅水灌溉促进分蘖;
水稻黄熟期:旱田排水有利于水稻成熟;
收获期:田间无水,避免影响稻米品质。
3、虫害防治
物理、农业和化学处理应结合病虫害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水稻裁培要点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一、种子处理 1晒种 浸种前在户外阳光下将稻种平铺8~10厘米,晒2~3天即可。 2盐水选种 按50千克水加10~12千克粗盐的比例配成密度为1.13克/厘米�3盐水。选种时,稻种先倒入盐水中,倒入量按体积计算,不超过水的一半,边倒边搅拌,等到种子下沉后,捞出上面的秕子,然后捞出下沉的饱满种子,接着把捞出的种子放人清水中洗两遍,以免盐分进入种子内影响发芽。洗种子用的清水用过2~3次后要更换,可倒入盐水中循环使用。
3浸种消毒
浸种时一定使水面高出种子15厘米,浸种时间随水温而定,一般水温15℃时浸种5~6天,水温10℃时浸种7~8天。同时选择相应高效低毒消毒剂进行消毒。
4催芽
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进行催芽,方法要依据消毒剂的类型而定。需要清洗的消毒剂可以将种子清洗后放入谈好40℃~50℃温水中预热,温热后立即捞出;不需清洗的消毒剂可直接将种子捞出放在保温处催芽,种子堆积厚度不超过50厘米,种子中间放上温度计,控制温度在28℃~30℃左右,两天就能发芽。发芽时每天要翻动3~4次,使种子内外温度均匀一致,防止高温烧种。
二、播种
1播种期
播种时期的确定,根据当地当年的气温和品种熟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日期。水稻发芽最低温为10℃~12℃,因此当气温稳定通过5℃~6℃时即可播种。
2播种方法
隔离层旱育苗播种:在浇透水置床上铺上打孔(孔距4×4厘米,孔径4毫米)的塑料地膜,接着铺2.5~3厘米厚的营养土,每平方米浇1500倍敌克松液5~6公斤,盐碱地区可浇少量酸水(水的pH值4),然后用手工播种,播种要均匀,播后轻轻压一下,使种子和床土紧贴在一起,再均匀覆土1厘米,然后用苗床除草剂封闭。播后在上边含卖铅再平铺地膜,以保持水分和温度,以利于整齐出苗。
三、秧田管理
秧苗管理要求管的细致,一般分四个阶段进行。
1播种一出苗
这段时间主要是密封保温,保证出苗所需的水分和温度。棚内温度控制在30℃左右,超过35℃时要通风降温。缺水时要及时补水,一般底水未浇透,或置床渗水,出苗前芽干现象经常出现,此期水分是重点,苗出齐后立即撤去地膜,以免烧苗。
2出苗一1.5叶期
这个时期对低温的抵抗能力强,注意床土不能过湿,否则影响根的生长,尽量少浇水,温度控制在20℃~25℃,高温晴天要通风降温。防止苗枯或烧苗。
当秧苗长到一叶一心时,用立枯一次净或特效抗枯灵药剂防治立枯病,使用方法为每袋40克对水100~120公斤,浇施40平方米秧苗面积。
33叶一插秧
此期不仅秧苗需大量水分,而且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也大,床土容易干燥,因此浇水要及时、充分,否则秧苗会干枯。这时外部气温已经很高,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以内要大通风,棚配拍裙白天可以放下来,晚上外部在10℃以上时可不盖棚裙。
四、病虫草害防治
1农业防治
品种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采用合理耕作制度,培育壮苗、适时插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灌溉,消除病稻草及池埂上杂草。
2生物防治
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化学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
3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等机械物理装置诱杀、捕杀害虫。
4主要病虫草害的药剂防治
①稻瘟病:稻瘟病依据GB/T15790的规定,当稻瘟病的中心病团出现时,可用40%富士一号乳油或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0~1.25公斤对水500倍喷雾;也可用13%灭稻瘟一号或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用量每公顷1.5公斤,对水500倍喷雾。
②稻曲病:在孕穗中后期每公顷用井岗霉素150~200克兑水750kg喷雾,或用DT杀菌剂在出穗前兑水喷雾在抽穗前10日内喷施。
③水稻二化螟:依据NY/T59水稻二化螟防治标准规定,在7月上旬二化螟产卵盛期和孵化期用杀虫双、杀虫单、三唑磷、杀螟松等进行喷雾或喷浇。但对稻田养殖的地块不宜使用伤害养殖物的药物。
④杂草防治:根据稻田杂草类型,移栽后5~7天选择低毒、高效的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每公顷60%丁草氨乳油1.5公斤+10%草克星可湿性粉剂200克拌300公斤细沙子或潮土撒施,施药后保持水层4~5厘米一周,主要防治稗草、野慈菇、鸭舌草、泽泻;如果杂草防效差,可每公顷48%苯达松乳剂1.5公斤+25%敌稗乳油7.5公斤兑水250公斤,在6月中下旬排干稻田水进行叶面喷雾,两天后灌水,主要防治三棱草与稗草。
5适时收获、加工依据籽粒变黄程度确定收获期。当籽粒的90%以上变黄成熟,穗轴有三分之一变黄,基部有很少一部分绿色籽粒存在,此时为最适收获期。割后应捆成小捆进行自然晾晒,并经常翻动,当水分下降到15%时,再进行脱粒。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水稻应该怎么养殖
水稻怎样才能高产?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很多高产栽培技术。我不知道你是否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一套合适的方法。下一步,小编将新增一套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让我们看看有什么不同。
水稻育苗技术
1、种子选择
要选育优质、高产、抗病、分蘖能力强的品种。目前,龙井31号和龙井46号是适宜的品种。
2、扣棚
温室的最佳选择是在温室内育苗。温室应该在3月15日左右关闭以提高地面温度。当温室里的土壤结冰10厘米左右时,就要做苗床。苗床地面应平整,清除残根和杂物,中间道路应铺砖。
种子处理
干种子可涂15%的保护性种衣剂,可有效防治青枯病、枯死病、恶苗病和松腐病,每50公斤种子用1公斤种衣剂与0.5-0.8公斤水混合,均匀地混在塑料布上,阴干成膜,然后浸泡3天,浸种时,水可高出种子约5厘米,且不能搅拌。本发明的包衣剂用于包衣,其他调酸消毒剂无需重复使用。水温在15℃左右时,浸种5-7天可促进种子萌发。
温度是28-32度℃,一般24-30小时一批。种子可以装在网袋里,顶部和底部可以更换一到两次。当芽长1-2mm时,温度应降低到15-20℃℃花蕾冷却6小时左右。
播种
播种前,用微喷器浇水,不得积水。播种期根据移栽时间和速度确定,分期分批播种。一般在床温高于12℃时℃,种子可以播种。在我县,从4月10日到15日,要用播种机调整播种量,匀速播种。每盘播芽籽150-200克,用覆盖器覆盖约0.7厘米,最厚不超过1厘米,然后封死。
苗床管理
1、温度管理
(1)从播种基镇乱到出苗:主要方法是保暖保湿,温度控制在30-32℃℃.当温度超过35℃,通风设备应该打开。当出苗率为50-70%时,应及时除去塑料薄膜。
(2)出苗至一叶一心期:棚内温度25~28℃℃,最高温度不超过30℃℃.注意通风和育苗,
(3)1.5叶期-2.5叶期:棚内温度20-25℃℃,高温期间注搏档意通风、炼苗,注意强风冷流、高温天气的管理,严防超高温。
(4)2.5叶至移栽期:根据当地气温,应昼夜摘膜,以提高苗木质量。
2、水资源管理
从播种到出苗,除了个别的干苗外,不需要水分。如果床面有水,应揭去塑料薄膜,并将床烘干,以防湿损。如果中午水面变白或稻叶卷曲,早晚叶尖吐出少量水或没有水,则应浇水。浇水时间应该在早上8点之前。每次浇水一定要彻底,尽量减少浇水次数。
3、立枯病的防治
首先,用每平方米2-3ml的移栽液与4-5kg水混合,在播种前浇在床面上,或在一片叶期每平方米喷2-3ml移栽液至2.5片叶,防治立枯病。
4、苗床追肥
一般情况下,在幼苗2.5叶期出现脱肥现象。每平方米苗床施用1.5-2g尿素,稀释100倍,根外追肥。施肥后,用清水冲洗叶面,以免烧焦叶子。育苗前施肥。
田间管理
1、整地施肥
耕地前每公顷施用30-45吨农家肥。肥料一般为每公顷100-150公斤磷酸二铵、100-150公斤硫酸钾和250-300公斤尿素。耙前施用40%氮肥、全磷肥和90%钾肥作基肥,65%氮肥作分蘖肥,35%氮肥作穗肥。其余钾肥作为穗肥施用。提倡秋耕和春耕,先干耙或旋耕,再对水耙进行灌溉,达到移栽不露泥的状态。定植后3~5d移栽。
2、移栽
当气温稳定地超过13度时℃,幼苗可以移栽。移栽应集中在5月10日至25日水稻高产期。移栽规格:9×3-4英寸;手插应同深,不超过1cm深,直线,孔均匀,无窝根。人工插入深度为1.5cm。
3、平衡施肥
(1)分蘖肥
分蘖肥分两次施用。在第一个分蘖绿后立旅乎即施用50%的分蘖肥,最迟不超过6叶期(6月10日前),以促进分蘖的早期生长和快速发育,利用低分蘖;从第七叶末到第八叶尖(视品种而定,一般在6月17-20日),剩余的分蘖肥用作调节肥,即第二分蘖肥。
(2)果穗肥
幼穗分化,开始施穗肥。穗肥施用两次。在7月5日前、后两叶刚刚露地时,首次施用60%的穗肥,促进了穗、枝、初穗分化,增加了枝、初穗数,争取大穗;第二次在旗叶(最后一片叶)裸露时(7月18-20日)施用剩余穗肥。
4、节水灌溉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节水灌溉模式。水层管理应符合"固根、增温、通风、节水"的要求。
(1)浅水促分蘖:移栽时,将花放在池中,使其达到水面。移栽后,水层应保持苗木高度的2/3,并支撑苗木变绿。返青后,水层应保持3.3cm,以提高温度,促进分蘖。10叶期后,采用干湿灌溉方式增加土壤供氧量,促进根系生长。
(2)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数的80%(6月28日至7月8日)时,对生长过快、郁闭早、叶片黑化、叶片下垂、无黄色拔节的地块,应晾干7-10天。相反,这些地块不应被晒干,改为深水淹没。日照程度为:田面白,地裂,池面根白,叶色苍白,以控上促下,促强极;
(3)深水轮胎保护和浅水灌浆。减数分裂是水稻生命中对低温最敏感的时期。为了保护水稻免受冷害,当低温低于17℃时℃据预测,15厘米深的水层被灌溉以保护胚胎。其余时间采取干湿间歇灌溉,护根护叶,活茎成熟。每次灌溉4-5厘米,自然晾干后再浇水,黄熟期停水。
病虫草害防治
根据不同杂草群落选择除草剂,丁草胺和苄嘧磺隆是最有效的除草剂。稻瘟病防治:以预防为主,加强预报控制中心。根据气候条件,7月上旬稻瘟病由石柏科或石柏科控制;对于有采叶者的地块,750克氧化乐果乳油40%克和450公斤水用于喷洒。施药前将水抽至5cm,一天后浇灌正常水;防虫:公顷使用2.5%的敌杀乳膏225-300毫升,225-300公斤的水喷雾,或其他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