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黑斑蛙养殖技术视频生财有道 黑斑蛙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分类:农业科技发布者:失眠航班

黑斑蛙的养殖方法

黑斑蛙(学名:Pelophylaxnigromaculatus)是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黑斑蛙雄性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前肢短,后肢较短而肥硕,胫关节前达眼部,趾间几乎为全蹼,成体背部颜色为深绿色、黄绿色或棕灰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部颜色为白色、无斑。近年来,由于过度摄食,野生黑斑蛙的数量急剧下降。因此,人工培育黑斑蛙是大势所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黑斑蛙的繁殖技术吧。

一,蛙池建造

黑斑蛙喜群居,营水陆两栖生活。养殖池塘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蛙池。最好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面积以200平方米起,且进排水方便、便于管理之处,采取生态立体养殖。长的水泥池或土壤池是最合适的。池塘表面必须配备遮阳板,池内要保持清洁,不能有任何污染,同时要保持安静,否则会影响亲蛙产卵和受精卵孵化。场地建设不同,孵化池也有所不同。

二,种蛙培育

优选最新培育的华中本地黑斑蛙新品种耐寒、耐热,适应性强,具有普通黑斑蛙无可比拟的优势为青蛙养殖基地规模化发展提供种苗保障。

三,蛙卵孵化

蛙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环境等条件才能孵化出合格健康的蝌蚪。黑斑蛙在孵化过程中的水温必须保持在20~25℃之间,如果水温突然升高或下降到5℃以上,或受到强烈冲击会导致青蛙死亡。青蛙卵孵化两天后能轻微摇动,三至四天后变成蝌蚪,孵化小蝌蚪约五天。

四,蝌蚪饲养

蝌察念蚪培育的关键技术是蝌蚪分级饲养。饲料优质多样化。投饲料随蝌蚪日龄的增长而增加,每日投喂饲料2次,刚变态的幼蛙,视觉和嗅觉尚不完全适应陆栖生活,此时应投放1号料,最后完全过渡到饲料喂养。定点投饵,在池底向排水口倾斜的池中,在其上方留出占池底面积1/4-1/5的陆薯扒地作为投饵处或设固定的饲料台,投饵量以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度。

五、幼蛙饲养

幼蛙期败手困的饲养直接关系到整个养蛙过程中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用新鲜饵料饲喂黑斑蛙幼蛙1~2天,然后逐日增加饵料比例,最后过渡到人工饵。

六。蛙类育种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摄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这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外,还需要增加动物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高蛋白、高繁殖率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饲养一个月后,成蛙体重达到100克,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在经过短期喂养后,即可能成为商品蛙上市。

文本来源-

黑斑蛙养殖技术

成蛙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单养、稻田养殖和蛙鱼林生态养殖等。
⒈池塘单养池塘面积以300~500平方米为好,李嫌磨水泥池和土池均可,池深为1.2m,并保持水位在0.3m~0.5m,池上方要复盖遮阳网,复盖面积为池塘总面积的1/3,土池要设置1.2m高的防逃设施,水面上设置多个饲料台和休息台。幼蛙放养密度为50只/平方米~60只/者尘平方米。饲料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幼蛙个体为50g~100g时饲料粒径为4.0mm,个体为100g以上时饲料粒径为5.0mm,日投喂2次,投喂量为蛙体总重的3%~5%。池塘养蛙密度大,排泄物多,要经常换水,及时清除死蛙、残饵。幼蛙饲养60天~75天,可干塘出售。一年可养殖二批黑斑蛙哪斗,第一批投苗时间为5月底或6月初,第二批投苗时间为8月上中旬。饲养二批,亩产蛙5t~8t,纯利1.5万元~2万元。

黑斑蛙怎么养殖 黑斑蛙的养殖方法

1、水质

黑斑蛙在蝌蚪时期,要求蛙池内有较高的溶氧拍销核量,一般需要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幼蛙、成蛙虽然是用肺来呼吸,但水中的溶氧量高,能更好的促进它们生长发育,适宜PH值在7-8左右,一般盐度不可超过2。

2、温度

黑斑蛙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当温度降至10℃以下时,活动和摄食能力会慢慢减弱,当降至5℃以下时,就会开始进行冬眠期,当水温高于32℃以上时,活动能力会逐渐减弱,当温度高于35℃时,会造成黑斑蛙出现陆续死亡现象。

3、湿度

黑斑蛙的皮肤,不具有保护体内水分蒸发的组织结构,只能靠皮肤腺体分泌的黏液,来保持体表的湿度,但这样显然还是不够的,所以既要有水质斗樱良好的池塘,还要有温暖潮湿、杂草丛生的环境。

4、光照

黑斑蛙喜爱昼伏夜出,惧怕阳光直射,但是能趋弱光,光照对蛙体生长、生殖、新陈代谢都有促进作用,如很长时间在黑暗处生活,会使黑袭掘斑蛙的生殖腺难以发育成熟,甚至会造成停止排精和产卵。

上一篇:珍珠梅盆栽养殖技术视频 珍珠梅盆栽养殖技术与管理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精选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