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种选择
苗种池塘观察鱼群的游动情况,爬边,离群独游,吃料时有无炸群等,这些都是鱼苗患病的征兆。体色以深草绿色为佳,体色发黑的鱼苗不能要。建议选择规格整体,游动迅捷,体色一致的鱼苗。
2、水质管理:定期泼洒生石灰:一陪启燃般每半月按每亩水面,每米水深20公斤或者施用漂白粉1PPM全池池洒。有计划地加水换水:每10天注入新水一次,每次注入20~30厘米,到7月中旬,视实际情况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2。每天开动增氧机:6月~8月中旬。草鱼容易缺氧浮头,在此时节,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凌晨开机3~4小时,阴天半夜开机一次,以预防鱼类浮头。
认真巡塘:及时掌握池鱼活动、吃食状况,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清理池中杂物,捞旁销出草鱼吃剩的青饲料茎、叶等。
3、鱼病预防
鱼病以预防为主,这也是草鱼精养的关键。因此,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大部分精力要放在鱼病防治上,严格把好每个环节的消毒关,并定期投喂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制成的药饵进行保健,每月拌料2-3次,每次投喂2-3天。
草鱼得病的原因主要是水质恶化芦虚、老化、污染饲料霉变、季节性细菌和寄生虫的暴发等。对草鱼所患的烂鳃、赤皮、肠炎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内服+外用的方法,在预感暴发性疗病到来时可采用注射的办法。
鱼塘养殖技术如下:
水:俗话说“养鱼先养水”,水是鱼生长的环境,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同时应兼顾底质,正所谓“养水重看底”。水好、底好是养好鱼的前提。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天气、鱼塘水质或底质情况灵活调整使用水质改良剂(如光合细菌等)或底质改良剂(增氧分解类型),同时合理开启增氧设备,促使池塘水质保持“肥、活、嫩、爽”。
种:到正规鱼苗场购买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划一的鱼种。可在放苗前1-2小时全池泼洒防应激产品;放苗时,在放苗区域内重点再泼洒一次,效果更佳,可有效提高苗种成活率。
饵:放苗后,应逐步增加投喂量,同时可适当添加营养类添加剂拌料投喂,调理鱼类的肠胃。投料应遵循“四定”原则(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以及“四看”原则(看天气、看水质、看季节、行李看吃食情况),视养殖情况适余带宽时增减料或停料。
混:根据鱼类的生活习性以及自身的养殖目标,合理利用水体资源和饵料,提高亩产量,增加养殖效益。中上层滤食性竖亮鱼类有鲢鱼、鳙鱼等;中下层鱼类有草鱼;底层鱼类有青鱼、鲫、鲮等。
管:日常管理应做到“四勤”:一勤巡塘(早中晚)。二勤注水(少量多次、及时);三勤观察:吃食、八个水质指标(溶解氧、氨氮等)、鱼病等情况。四勤检查:如检查增氧机底盘有无生锈或松脱等情况,并记好饲养日志。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