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姓女孩的昵称有哪些?
1、珍朱奶茶
2、朱事顺意
3、朱朱女孩
4、捉到一只小笨朱
5、朱耳朵喊罩
6、朱八戒照镜子
7、朱宝贝
8、小朱头
9、养了一只小朱
10、烤乳朱
11、小朱快跑
12、杀人朱心
13、小肥朱
14、朱你─帆风顺
15、朱你前程激乱似锦
16、朱你心想事成
17、王和朱
18、陆朱
19、朱朱ぴ
20、朱头焖子
21、温水朱青蛙
22、我不是小朱
23、忘记了名字的朱
24、女朱脚
25、恋&朱(≥明渗档∇≤)
26、舞林朱猪
27、lōvé小懒朱
28、午夜飞朱
29、幸福小朱
30、小朱快跑
31、拱过白菜的朱
32、蜘朱侠
33、朱朱侠
34、朱大肠
35、小朱朱
36、可爱朱
37、魔法少女猪牛牛
朱姓:同姓却不同祖,为什么“朱”姓有六种来源?
朱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炎黄”时期的朱襄氏。后来也有其它不同的民族和姓氏,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变化中,成为新的“祥如者朱”姓。因此,和你同是姓“朱”的人,可能会有六个以上不同的祖先。
首先,最早的“朱”姓来源于朱襄氏,他们是以先祖名字为氏。而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今河南商丘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部落首领名称,非指个人),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朱地,谨薯也就是如今河南柘城一带,所以其后代就以朱为姓氏。
朱姓第一个名人朱虎,为朱襄氏的后裔,是虞舜时的大臣,舜要任命大臣益掌管国家山泽一职,益谦让不受推荐了朱虎,于是舜认命了朱虎辅佐益一起掌管山泽。朱虎的后世子孙也有一些名人,如西周时的名隐士朱张、战国时齐人朱毛、魏国大力士朱亥、西汉中邑侯朱进等均称是朱虎的后代。在先秦时期,“朱”姓一直活跃在冀鲁豫地区。
“朱”姓的第二个来源是曹姓,得姓始祖是曹挟。相传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在邾地。他的遗族就以国为姓,称邾氏。在战国时期,楚国灭了邾国,邾国的贵族四处逃散,他们为不忘记自己的国家,就去掉“邾”的耳旁,改姓朱。
“朱”姓的第三个来源是子姓,以先祖公子朱的名字为氏。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以奉商祀。公子朱是微子启的后裔,而公子朱死后,其子孙后代就以其名字为氏,称“朱氏”。
“朱”姓的第四个来源是姬姓,以国名为氏。姬姓人因为生活在邾国,会以国为氏,成为了姬姓邾氏族,他们集中生活的地方是在如今山东省邹县一带,后来演变成为“朱”姓。
“朱”姓的第五个来源是祁姓,以先祖名字为氏。最早是源自尧帝之子丹朱,以丹朱为开姓始祖,属尧帝的嫡传后裔。相传尧禅位给舜,丹朱曾于丹浦与舜相战,在丹朱战败后,其后裔分支中,有一支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他们主要分布在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在社会进化演变中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成为现代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朱”姓的第六个来源,是源于其它姓氏的改姓。
首先是鲜卑族改的朱姓,出自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族诸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北魏孝文拓拔宏在迁都洛阳后,开始推行大规模的汉化改革政策。其中,将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是一项重要举措,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将复姓改为汉姓朱氏。
其次是蒙古族改的朱姓,出自元朝时期蒙古主儿乞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珠尔吉特鄂谟克氏,世居锡喇塔拉(今甘肃张掖永固镇),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蒙古族珠尔奇氏,世居萨尔哈占(今内蒙古通辽),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邓氏;蒙古族卓尔古特氏,世居科尔沁(今吉林科尔沁),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周氏、康氏等。
还有更多的其他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为氏。在仫佬族、苗族、瑶族、土家族、纳西族、东乡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朱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朱氏。
除了少数民族汉化改姓,还有很多改姓是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当明朝建立后,便有赐他姓为朱氏以示恩宠之橡棚举。赐姓朱氏有两类,一为赐外族夷蛮为朱氏,借以笼络,以示怀柔;另一种赐姓是为了褒奖臣下,以示恩宠。
这是“朱”姓的六大类型来源,具体的祖先涉及到多民族,多姓氏。现如今,朱姓在中国有1500多万人口,位列中国姓氏人口排行榜第17位。那么,历史上你所了解的“朱”姓名人有哪些?身边是不是也有几个姓“朱”的朋友?
含有“朱”的词语有哪些?
1、傅粉施朱
发音【fùfěnshīzhū】
释义:搽粉抹胭脂。泛指修饰打扮。
出处: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
2、看朱成碧
发音:【kànzhūchéngbì】
释义:将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睛发花,视觉模糊。
出处:唐·李白《前有樽酒行》:“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眼始红。”
3、朱唇皓齿
发音【zhūchúnhàochǐ】
释义:鲜红的双唇,雪白的牙齿。形容容貌美丽。
出处:战国楚·屈原《大招》:“朱唇皓齿,嫭以姱只。”
4、以紫乱朱
发音【yǐzǐluànzhū】
释义: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
出处:《论语·阳毕侍激货》:“子曰:‘恶紫之手袜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5、朱门绣户
发音【zhūménxiùhù】
释义:比喻富贵人家妇女的住处。也借指富贵人家。
造句:1、怨不得姑娘不认得,你们朱门绣户的,怎么认识木头?我们整天和树林子做街坊,累了坐上面歇,冷了拿它烤火,荒年要靠吃树叶活命,什么树都见过。
2、汴梁京城内高楼画阁到处林立、朱门绣户比比皆是,骏马雕车竞驻争驰。
3、昔日的朱门绣户,如今的残垣朽木。
4、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谈虚出入,望若神仙。
5、两人刚走进大门,就迎上来一绿衣罗衫姑娘,傅粉施朱,手腕间的铃铛随着主人的走动叮当作响,清脆空灵,笑嫣如花,更添一份俏皮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