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养殖场饲养管理方案 冬季养殖场饲养管理措施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冬季养殖场饲养管理方案 冬季养殖场饲养管理措施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冬季饲养獭兔需要加强哪些管理措施
一、注意给獭兔防寒保温,改善獭兔生活条件
1、温度。对于獭兔来说,感到最适宜的温度在15°C~25°C。但是因为冬季的气候寒冷,温度低,于是为了保证獭兔冬季正常生长和繁殖,饲主必须采取措施以维持兔舍的温度在10℃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兔子正常繁殖和生长。值得注意的是,当气温低于5℃时,兔子的生命极有可能会受到威胁。
2、湿度。在湿度过大的环境下,獭兔皮肤病的发病几率会大大增加,所以饲主平时需要在兔舍湿度较大的时候采取适当的防潮措施,以确保兔舍干燥干净。
3、通风。冬季需要注意保证兔舍内的温度相对稳定,忌忽冷忽热,同时还要保持兔舍通风良好,确保兔舍内的空气新鲜。防止兔舍内氨气浓度过高,影响獭兔的生长和兔巴氏杆菌键虚拍病的滋生。
4、光照。獭兔生稿羡长需要有一定的光照时间,适当的光照有利于獭兔的生长和繁殖,但是由于冬季昼短夜长,饲主需要采用人工照明措施,确保兔誉余子有充足的光照。
5、繁殖。冬天母兔生产仔兔,饲主需要在兔舍内采用适当的增暖设备。母兔分娩完成后,及时将仔兔放入保温箱内或暖气旁。带待仔兔12日龄左右,再将仔兔放回产箱,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新生仔兔在冬季的成活率。
二、注意营养补充,科学饲养獭兔
1、增加兔料中能量饲料的比例。冬季配制兔子饲料,需要适当增加能力饲料的比例,保持兔粮中能力饲料的比例在23%-25%,同时适当减少粗饲料的配制比例。
2、保持兔子饲料多样化。冬季青绿饲草比较匮乏,而兔子长期采食青绿饲料过少,很容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甚至还会导致幼兔衰竭而死。对于这种情况,饲主可以适量给兔子添喂胡萝卜、菜叶等青绿饲料进行预防。
3、改变喂料方式。夜间饲喂量应该占据兔子全天日粮的60%。不过饲主在雨雪天需要适当控制夜间喂料,以防兔子伤食而引发肠炎腹泻病。
蛋鸭是现在很多地区规模饲养的致富项目,为了保证蛋鸭的生长,以及高产蛋率,我们要做好日常管理饲喂等工作。
冬季气温低,蛋鸭容易受凉,因此要做好管理,那么蛋鸭冬季管理措施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下。
蛋鸭是现在很多地区规模饲养的致富项目,为了保证蛋鸭的生长,以及高产蛋率,我们要做好日常管理饲喂等工作。
冬季气温低,蛋鸭容易受凉,因此要做好管理,那么蛋鸭冬季管理措施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下。
1、调整鸭群
冬季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
2、防寒保暖
冬季养殖蛋鸭防寒保暖至关重要,深夜鸭棚内的温度保持在5℃以上,才能确保鸭群高产。
防寒保暖的主要措施有关好门窗、适当增加饲养密度、通风换气、鸭棚四周可用稻草或麦秸编成的草毡围实,最外围再围唤厅凳上一层塑料薄膜,特别是棚顶的盖草不能低于5厘米厚。
3、改变日粮
冬季蛋鸭需要较多的热量来御寒,因此可以适当改变日粮。
饲料配方中可以适当增加玉米、小麦等能量饲料的比例,添加1%一2%的动(植)物油脂,蛋白质比例仍保持15%,定期补充鱼肝油,由于冬季夜间长,夜里应适当补饲,以维持高产稳产。
4、补充光照
冬季自然光照少,这就要求必须进行人工补充光照。
一般鸭舍每30平方米挂1只40瓦的灯伏庆泡,其离地2米,并加灯罩。
开灯补光的时间,一般在每天晚上的5—8时和次日凌晨的4—7时,确保光照时间不少于16小时。
5、运动戏水
冬季舍饲蛋鸭每天戏水1-2次,可增加活动量,提高鸭群抵抗力。
戏水一般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当气候恶劣、气温低于-5℃且鸭群未发生强烈鸣叫时,不可戏水。
6、疾病预防
平时要重视环境卫生,保持鸭舍干燥清洁,垫草无霉变,及时清除粪便。
鸭舍要经常消毒,一般7—15天消毒1次。
在重视饲料和饮水卫生的同时,应根据鸭群状况,在饲料和饮水中适时适量添加抗生素,预防疾病发生。和旅
冬季天气寒冷,养殖蛋鸭时一定要遵循上述的管理技术原则,这样可以保证良好的生产指标,保障安全生产,从而达到理想的养殖效果。
冬季养羊困难相对较多,因此对羊的饲养管理不但不能放松,还应进一步加强。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冬季养羊技术及其注意事项,以更在冬季把羊养得更好。
一、冬季养羊要优选适宜品种
本地品种选育,即大力开展本地原有优势品种的自主选育选配。
由于本地品种已经进化出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机能,不存在环境应激性,在本地品种内将优秀的公羊和母羊挑选出来,通过个体品质综合评定择优,系谱选择提纯,后裔测验再择优三道工序,将其中具有优良遗传基因的个体选留下来,繁殖优良群体,有效提高羊群抗病力和综合生产性能。
二、冬季养羊要注意优化养殖模式
有条件的羊场可采取高床(楼式栏舍)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使羊只与粪尿、垫料等致病原有机物分离,最大化减少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疾病的发生率,也有利于主动调控当地草畜平衡,对开展羊群疫病综合防控极为有效。
暖棚养殖模式能有效减少恶劣环境对羊群抗病机制的侵害,最大化减少低温造成的生长抑制和季节性发病,已被多数高寒地区推广应用。
根据养殖规模核算,羊场应在进入枯草期前,备足饲草、饲料源,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种植相宜面积的优质牧草,以及充分利用当地的青稞、玉米、豆类等秸秆资源将他们青贮或直接晾干后储存备用。
冬季养羊技术要点
冬季重点做好产期母羊和羔羊的饲养管理,改善棚圈设施,调控适宜的温度,配制全价日粮,增强整体免疫力,减少其发病、肢嫌死亡率。
适量喂盐既可满足羊对钠和氯的需要,又历毁手能增加食欲和饮量,促进代谢,一般每5~10天即需喂盐一次,成年羊按10克/只计,喂前宜先饮水,可防止怀孕母羊流产。
冬季养羊注意应用维生素c等维生素可增强其免疫力,通常补充维生素可于每星期饲喂1~2次新鲜绿色蔬菜即可解决,补充铁等矿微元素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矿微舔砖或电解多维饮水。
合理的组建羊群结构,可以确定当年的养羊只数。同时,控制每年的出栏头数等于或稍小于羔羊的成活数,根据这一原则得出成年母羊应占整群的50%左右为佳,再按成年母羊以每年15%的比例淘汰,这就要求应有相应的后备母羊来补充,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母羊都能成为后备母羊,所以母羊羔应占20%左右。
本着降低饲料费用的原则,同时要注重饲料的营养全面性,母羊、羔羊、育肥羊要配制与之生长相宜的全价饲料。
其中,以散牧方式为主的羊场,建议合理利用本地余扰麦秆等作物秸秆制成微贮饲料或氨化饲料,可弥补蛋白不足,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标准化、规模化全舍饲养的羊场,要科学搭配粗饲料,提倡按国家规定的饲养标准配制并饲喂全价料。
勿忽视冬季饮水供给,并要防止饮水被污染,若低于10℃的冷水需人工加热达12~15℃,以保证羊只正常的生理代谢机能发挥作用,可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冬季养殖场饲养管理方案 冬季养殖场饲养管理措施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冬季养殖场饲养管理方案 冬季养殖场饲养管理措施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