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农业资讯>致富项目

冬季养牛常见疾病有哪些 冬季养牛常见疾病及防治

分类:致富项目发布者:让心儿圈起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养牛常见疾病有哪些 冬季养牛常见疾病及防治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冬季养牛常见疾病有哪些 冬季养牛常见疾病及防治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冬季牧场牦牛饲养注意事项,养牛知识

牦牛的饲养管理受分布地区、生态环境条件、生产方式、生产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宗教信仰等因素制约和影响,不同地区甚至同-地区的不同牦牛群间都有差异。

防疫驱虫

高寒的气候与牦牛强健的身体会使养殖户放松对疫病的防治。

调查表明,布氏杆菌病、副伤寒、双芽焦虫病等传染性疾病,以及皮蝇、疥螨、住肉孢子虫、球虫、线虫等内外寄生虫病都有发生。返消

应定期检查、防疫注射,检查出阳性的及时治疗,以免在牦牛群中迅速传播。

据报道,有地区l岁一3岁牦牛皮蝇感染率达lOO%。

住肉孢子虫为人畜共患,牦牛的感染率也很高。

犊牛腹泻死亡率可达3O%。

犊牛腹泻的原因有喂奶不足、抵抗力低。

也有开春后随着气温升高,沙门迟世姿氏菌活跃,球虫、绦虫感染等综合性原因。

因此,不能忽视牦牛疾病的防治。

加强春季产犊的护理

牦牛产犊季节相对集中,由于长年放牧、管理粗放,是犊牛成活率不高或生长缓慢的根本原因。

因此,产犊季节要搭建帐篷和临时栏圈。

临产母牛留在栏圈内。

产下的犊牛应让母牛舔干并加毡布等物覆盖,帮助犊牛尽早吸吮初乳。

母牛要喂给加盐和麸皮面的稀汤水,同时添入热水加温,补喂干草。

饮水

由于冬春季以干饲料为主,牦牛饮水显得更重要。

在野外天寒地冻,牦牛只能用蹄刨冰而饮或吃雪止渴。

这些是母牛流产和消化道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放牧

冬季放牧要晚出牧、早归牧,充分利用中午暖和时间放牧和饮水。

晴天放较远的山坡和阴山。

风雪天近牧,应选避风的洼地或山坳。

放牧牛群朝顺风方向行进。

怀孕母牦牛避免在冰滩地放牧,也不宜在早晨及空腹时饮水。

刚进入冬春季牧场的牦牛,一般体壮膘肥,应尽量选择未积雪的边远牧地、高山及坡地放牧。

冬春季风雪多,应注意气象预报,及时归牧。

防兽害与冻害

冬季是狼害严重的季节,夜晚应有猎犬或牧工守护,并有意将公牛、阉牛放在牛群外围,可以减少狼害的损失。遇大风雪天,晚上牧工要驱赶牦牛起身活动3次一4次,减少漫漫长夜给牦牛的腿、腹下等器官造成冻伤和引起流产。

繁殖管理

牦牛生产以放牧饲养为主,虽然有先进的人工授精技术,仍然要坚持选择和培育足够数量的种公牛。地区业务部门制定选种选配计划,实行人工授精与本交相结合,在相当长一段时码绝期内,可能还要以本交为主。

绝大多数地区的牦牛仅靠天然草地牧草获取营养,而冬季饲养牦牛的任务是保膘、保胎、防止牛乏弱。所以,养殖户要因地制宜,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以保证牦牛安全越冬过春,产生更大的效益。

怎样防御牛的常见疾病?

又称:“五号病。这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一)症状:口腔粘膜(即内壁)、蹄部发生水泡、烂斑,严重时蹄壳脱落。病牛体温升高时泡启搭未破裂,而水泡破裂后体温便降至常温。

(二)防治:每南是此病的常发地区,为此应用口蹄疫病毒灭活菌进行悉亏免疫注射,免疫期半年。发现病牛时,应即采取隔离及其栏圈消毒措施。对病死牛尸体要进行深埋处理。对病牛要加强护理,喂给易消化的粥料和嫩的牧草,多饮水。并用0.1%高锰酸钾或1%-5%硼酸部洗口及蹄壳。

二、炭疽病

这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多发生在夏季。

(一)症状:发病初期,病牛体温升高到42度,食欲和反刍停止,呼吸极度困难,粘膜发紫,有出血点。初期便秘,后期腹泻带血,有的发病数小时即死亡。亚急性型的病情缓和,症状在体表各部,如喉部、颈部、胸前、腹下、肩甲等部皮肤,以及直肠、口腔粘等处出现肿胀、甚至悄陆拿坏死。死后瘤胃胀气,口、鼻、耳、眼、肛门等孔窍有色泡沫流出,粘膜、皮下有出血点。

(二)防治:每年要给牛注射一次无毒炭疽芽孢苗或二号炭疽芽孢苗进行预防。对于病牛,早期用抗菌素以及磺胺类有效。成年牛每次可肌肉注射青霉素100-300万单位,每日4次,后期治疗效果不大。

三、新生犊牛病毒性腹泻

这种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新生牛犊急性腹泻综合症。它常感染一周左右的初生牛犊。它可通过病牛的粪便及呼吸道传播。本病一旦流行,常成群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初乳不足、气候寒冷、卫生不良等因素可诱了该病,并增高病死率,此病多发生于冬季。

(一)症状:病犊牛精神不振,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厌食。排黄色或淡黄色液状稀粪,有时带有粘液或血液,严重时,呈喷射状排出水样粪便,有轻度腹泻。腹泻时间长了,会造成严重脱水和酸中毒而导致死亡。

(二)防治:

1、治疗:内服高锰酸钾水即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每次4-8克,配成0.5%的水溶液灌服,每天2-3次,或者内服磺胺咪(每次10-20克,每天2-3次)、痢特灵95-10毫克/公斤体重,分2-3次内服)等药物。下痢不止时,应内服次硝酸铋(5-10克)或活性物。(10-20克),以保护肠粘膜,减少毒素吸收。有条件的,最好同时进行静脉内补液、强心等对症治疗。

2、预防:于母牛临产前喂足优质的饲料,让犊牛吃足初乳,同时可内服促苗生或乳康生,并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和保暖防寒。

四、牛出血性改血病

牛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牛出败),亦称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特点是突然发病,发生高热和肺炎、咽喉高度水肿,有时出现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性性出血。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病是海南省主要的牛传染病之一。

流行环节:健牛带菌是本病的特点。在气候突变、长途运输,过度劳役等紧迫因素影响下,机体抵抗力降低,机体内常在菌毒力增强,并侵入血流,迅速繁殖,生产毒素,使牛发病,形成内源性感染。此外,病牛机体组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存在病原菌。此处理不当,便造成环境污染,促使本病传播蔓延。

临床特点:本病常表现为急性败血型、肺炎型、水肿型。

1.急性败血型:体温高达40度左右,呼吸急迫,不食,反刍停止,下痢,粪便有时混有血液。常于24小时内死亡。本型常出现在疫情初期。

2.肺炎型:呈现胸膜肺炎症状,体温升高,呼吸急迫,咳嗽干而痛,流粘性鼻液,呼吸声响亮,喘鸣。眼结膜潮红,流泪。本病型最为常见,病程3-4天。

3.水肿型:特征症状是颌下,喉部肿胀,本地称为“箭喉”、“蟾蜍痣”。有时水肿蔓延到垂肉、胸腹部、四肢等处。眼有急情结膜炎。皮肤和粘膜发绀、呈紫色至青紫色。本病型常在水牛病例中出现。

防治:1、预防为主,每年要进行防疫注射。

2、一旦出现疫情,一般都对疫点的其他健牛进行紧急预防注射,可有效地控制疫情。

3、病牛可采用抗菌药物和对症疗法,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牛出败(又称牛肺疫)。症状:在临床上有三种类型。

1、急性败血型:体温突然升高到40℃以上,肺博加快,食欲减退,被毛粗乱,鼻镜干

燥,呼吸困难,反刍停止,有时还流鼻液和眼泪、腹泻等,粪中可能混有纤维蛋白或血液,

有时尿中可能带血,一般在24小时内死亡。

2、肺炎型:病初表现为虚弱、结膜充血,心跳加快、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胸膜肺炎

症状逐渐明显,鼻液带血红色,干咳,胸膜叩诊有浊音。

3、水肿型:病牛胸前及头颈部有水肿,重者可波及到下腹,舌咽肿胀,眼红肿、流泪、

流涎、呼吸困难、粘膜发绀,常因窒息或下痢虚脱而死。治疗:发现此病应及早隔离治疗,

大牛用青霉素100一300万单位,小牛减半,进行肌肉注射。也可用10%磺胺噻唑钠溶液

每头100一150毫升进行肌肉注射,一天2次。中药治疗为:黄连、黄苓、知母、白术、白

芍、厚朴、白莶各40克、五味子、贝母、阿胶、泽泻、云苓各25克,火麻仁13克为引、

研未温开水灌服,每天一剂,连服3剂。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避免使役过度,疫区每年给

牛注射牛出败病氢氧化铝菌苗1一2 次,连续3年。

(二)流行性感冒。症状:牛眼发红肿胀,呼吸困难,关节发炎、眼角、鼻孔流出浆液,

发抖、咳嗽、不吃、不倒嚼,体温有时高达41℃以上。治疗:鲜毛茛全草20克、苎麻根20

克、加盐少许捣烂,敷跛脚悬蹄方,6小时除去。另外可用紫苏全草0.5公斤,葱一大把、

共煎浓汁灌服,每天一次,连服3天。预防:注意牛圈保温,加强饲养管理,冷天多饮温水,

病牛及时治疗。

(三)瘤胃积食主要是饲料调配不当,引起消化不良,或吃下过多的发霉变质草料,误

食有毒植物或霉菌也能引起本病。症状:患牛拱背摆尾,起卧不安、精神紧张,有肝疼现象,

食欲减退,停止反刍,瘤胃的蠕动音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呼吸迫促,心脏衰弱,粘膜发绀,

四肢战栗,步态蹒跚,躺卧昏迷。治疗:停食而让饮,施行瘤胃按摩,牵牛散步不让倒卧。

用硫酸镁(钠)500克,鱼石脂15克,水600一800毫升一次灌服,并用毛果姜香碱0.2

克及下注射。中药治疗为大黄100克,芒硝250克,厚朴100克,枳实、枝子各50克,黄

苓40克,当归、山楂、郁李仁、火麻仁、莱菔子、二丑各100克、广木香40克,香油250

克为引,煎水内服,预防:合理配治饲料,不喂发霉饲料和变质的青草料。

(四)牛膨胀(又称胀气病)。发病原因是春夏季节,牛吃了大量的豆科鲜草,在瘤胃

中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致使牛发生膨胀病。症状:食欲不进,反刍停止,背拱头低,腹部迅

速膨大,呼吸困难,以至出现张口伸舌状态,眼结膜充血,急性的有发汗、惊恐不安等症状,

重者走路摇晃或很快倒地死亡。治疗:

1、使病牛站在斜坡上,前高后低,用力按摩左侧穴位,排除胃内气体。

服。

3、植物油500克、食醋250克,大蒜倒汁混合一次灌服。

4、往牛的两眼角抹点烟袋油,膨胀肚子会逐渐消失。

在养牛的时候,牛一般会出现那些疾病?

养牛是乡村地区比较普遍的项目,由于地区的环境不同,会出现的病症也会不同,但是有些病却是一般养牛户都会碰到的,那么这些病该如何去处理呢?在这里给大家简单 介绍几种和其解决方式。

1牛蹄裂开

牛蹄开裂是养牛最常见的情况,一般都是因为牛很少走动有体重又过高引起的。表现为有喜欢躺下的行为,病症变现为牛蹄裂开,严重的会导致感染致使牛蹄受损。治疗方式为将牛蹄受损的牛单独饲养,并进行包扎,喂养一些豆制品加强牛蹄的愈合能力。对于其它的牛要时常驱赶迫使其走动,牛舍地面垃圾清理干净避免感染。

2牛腹泻

多发生于冬季,温度变化引起牛胃的消化能力下降,食物堆积于胃部,引起消化不良。表现为厌食、无精打采,排泄时粪便稀稠并伴有乳白色的黏液排出,如果长期没有发现很容易致死。散指初期一般可以用高锰酸钾水来治疗,如果严重时就需要喂药,如次硝酸铋等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

3牛肺疫

这个一般是牛的免疫系统不行而导致,预防只能靠前期的疫苗注射。发病时表现为体温升高,舌头发黄、眼泪不止,牛肚起伏频率变快。严重时会伴随牛鼻部位出血、粪便带血等情况。这是要做的就是隔离,这种病传染性偏强。目前比较有治疗效果的药物当属青霉素,也可去兽医哪里购买针对药销宴物。

4寄生虫

牛身上是最容易出现寄生虫的,螨虫和牛蝇对牛的威胁性最大。一般寄生的部位偏向于颈部两侧和牛背,这样也是比较容易发现的。表象症状为牛会不时地去蹭墙壁,牛尾会不停的甩动,然后会在牛舍来回走动,焦躁不安。处理时要先隔离,这个寄生虫很容易传染,清理完身上的可见寄生虫后还要喷洒除虫药物,伤口附近一定要喷洒。处理完之后观察一段时间再放回。其次牛舍最好进行一次除虫药物的喷洒处理。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冬季养牛常见疾病有哪些 冬季养牛常见疾病及防治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冬季养牛常见疾病有哪些 冬季养牛常见疾病及防治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冬季菠菜生长期多少天 冬季菠菜生长期多长时间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致富项目相关文章
更多致富项目文章

精选致富项目

致富项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