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有哪些党员纪念馆馆长名字 广东省党史纪念馆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广东有哪些党员纪念馆馆长名字 广东省党史纪念馆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东江纵队纪念馆在广东省内共三家,分别为坐落在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紧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并为该旧址保护的机构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惠州罗浮山景区内的东江纵队纪念馆、深圳坪山新区的纪念馆。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于2023年9月建成开馆。全馆占地面积53319平方米,建筑面积3965平方米。该馆分为七个展厅,共展出东纵革命文物200余件,历史照片450多幅,雕塑、油画、版画等艺术作品22件,陈列主题是东江铁流,南粤锦旗,该主题客观、全面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夺取胜利的光辉历程。(展馆紧邻大王岭村抗日旧址,主体建筑具有抗战时期岭南客家村落建筑风格,主题陈列内容紧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采用幻影成像、电子沙盘、模拟场景等现代化声光电陈列布展技术,融合地域特征的艺术效果,系统地展示了东江纵队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馆内还设有临时展厅、报告厅等,楼顶设观景台,可远眺大王岭村抗日旧址、百花洞战场和大岭山镇新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共9个文物点分布在大王岭、油古岭、连平等自然村落,其中大部位于清末民初客家村落大王岭村,设复原陈列。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是东江纵队发祥地和重要活动地之一,是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南敌后抗战的重要战场。现存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医务所、中山书院,以及大岭山抗日民主政权连平联乡办事处9处文物旧址,其复原陈列分别依照抗战时期各旧址的历史原貌,采用当地的革命和民俗文物复原场景。
为充分发挥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东莞市委、市政府拨出3000万元专款,以大岭山镇大王岭村丰富的抗日文物资源为依托,兴建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并成立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党史研究室、市老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城建规划局、市建设局、大岭山镇领导同志组成的东江纵队纪念馆筹建领导小组。同时依据抗战时期各旧址的历史原貌进行全面修缮和复原,把纪念馆的东纵历史主题陈列和旧址复原陈列相互结合起来,将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见证地、东莞抗日的写真地、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作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另开辟了国防教育展区,举办国防历史展览,陈列展示飞机、高射炮、航空导弹、雷达车等重型国防武器,配套建设模拟战壕、碉堡等拓展训练设施,为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户外拓展体验平台。
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由大厅、展厅、文物厅、烈士芳名碑组成。展厅按照东江纵队的发展历程分为13部分:一、抗日救亡,武装准备;二、组队抗敌,突围东移;三、返回敌后,恢复发展;四、挺进港九,营救精英;五、艰苦奋战,扭转局面;六、东纵成立,杀敌竞赛;七、北进东进,全面发展;八、挺进粤北,抗战胜利;九、自卫坚持,谈判北撤;十、成立广纵,转战华东;十一、边纵成立,威震南粤;十二、广纵南下,并肩战斗;十三、东纵战士,老兵新姿。
东江纵队司令员 曾生
东江纵队政治委员 林平
东江纵队副司令员 王作尧
东江纵队政治部主任 杨康华
深圳坪山新区的东江纵队纪念馆
深圳坪山新区的东江纵队纪念馆于东江纵队的重要活动地区--深圳市龙岗区坪山镇。有658幅珍贵历史照片和历史文献、70件老战士捐赠的实物、15幅革命历史题材的油画、14幅动态作战示意图、一座包含6700多位烈士的英名碑等组成。共分为抗日救亡、武装准备、组队抗敌、突围东移等13部分。整个陈列展示了南粤儿女从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奉献牺牲的英雄历程。东江纵队纪念馆已成为深圳市和广东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之一。该馆由深圳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筹建,坪山镇委、镇政府全力配合,并得到 了深圳及省内外东纵、边纵联谊会老战士、深圳革命老区村镇广大群众以及深圳工商界、港澳爱国人士、海外侨胞鼎力赞助和大力支持。
沿着广州的培正一横路西北方向直走,到达与恤孤院路交会的路口时,眼前豁然开朗,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就在此。5月,羊城雨季,有着红色外观的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更显鲜亮。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地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项英等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在这片土地上,共商党的发展大计。
1979年12月19日,中共三大会址遗址被认定为第二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3月,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6月20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完成改扩建工程,重新对外开放。
保护遗址是发挥 “博物馆力量”的第一步
“中共三大会址遗址本身就是一股历史力量。”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馆长朱海仁告诉记者,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在确定具体位置,结束考古发掘后,采取了原址回填保护、局部展示的方式,选取有代表性的墙基,将其保护在玻璃罩内,修整成遗址广场,观众可以走近遗址、感受历史。
第二个不同,则是在展览上进行了全面的改陈,展览的内容、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升级改造期间,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征集、复制了大量的中共三大相关历史文物。现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既有基本的历史情况,也有专题场景,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牺牲的18位烈士的故事的集中展示。与改扩建前相比,展品变得更丰富,中共三大的历史也更加立体。
此外,还利用改扩建的时间对整个遗址广场进行了整修,设置了流畅的参观路线,从入口到遗址广场,再到宣誓广场、陈列楼,功能分区也更加明确。
“现在走进我们馆,可以了解到哪里是遗址,了解中共三大召开的始末,公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这种历史的厚重。而且周边的环境也整洁优美,将遗址广场和陈列楼衬托得非常地庄重。我们通过打造高品质的展览,高品质的讲解,高品质的环境,全面提升纪念馆参观的仪式感、参与感、体验感、舒适感。”谈起如今的纪念馆,朱海仁难抑自豪,“把中共三大召开地的遗址利用好,展示在公众面前,让公众知道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发生过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是我们发挥‘博物馆力量’的第一步”。
科技展示让遗址完整重现
如何让中共三大的力量影响更多人?
据朱海仁介绍,除了通过文物、照片、图表、绘画创作及立体场景等展陈手段,融入数字化多媒体新技术立体生动地还原中共三大的历史外,中共三大纪念馆还通过前期对三大会址建筑的复原研究成果进行转化,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对会址进行了三维虚拟复原,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走进虚拟复原的建筑内部,看到1923年那次重要会议时的党代表们使用的桌子、椅子;沿着楼梯走上二楼,透过窗户,看看党代表们曾经看过的风景……朱海仁认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让遗址“重现”昔日风貌,能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近一百年前在此处召开的会议的重要性,对脚下这片土地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博物馆为党史教育赋能
“这里是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红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朱海仁说,让青少年了解历史是重中之重,纪念馆为此打造了“点燃理想之光”的青少年教育品牌,推出“历史建筑篇:地图里的红色记忆”等研学课程;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之展览讲座进校园;开展馆校共建,共同打造“红色研学实践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设立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红色文化传播基地(四会),拓宽红色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此外,为了提高中共三大旧址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馆方还打造了海陆空全方位红色文化宣传矩阵,“中共三大”主题列车、“广州红”主题客轮、“往中共三大会址的3路公交车”、广州飞往北京的“凝聚共识,我心飞扬”主题航班,更直观透彻地讲述这段红色历史。
“我相信,通过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意识,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不是一句空话。”朱海仁介绍。
花都区红色教育基地有哪些
广州市花都区洪秀全纪念馆、花都区革命烈士陵园、广州市花都区气象天文科普馆、广州民俗博物馆、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旧址、花县人民政府旧址、广州市花都区国家档案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大会遗址。
洪秀全纪念馆
广州市花都区洪秀全纪念馆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大村官禄,为纪念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领袖洪秀全而设立。
下设洪秀全故居与洪秀全故居纪念馆,馆内常设《洪秀全与太平天国历史陈列》,展示的文献、文物资料650件,是目前国内外涉及洪秀全、太平天国历史陈列展品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展览,全馆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3D历史场景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太平天国历史的宏伟画卷。该馆已被命名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花都区革命烈士陵园
花都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广州花都区新华街体育路7号,为纪念自辛亥革命以来的花都籍革命烈士而建,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花都区文物保护单位。
园内花果山上耸立着一座高约12米的"花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纪念碑初建时铭刻了125位烈士英名,经多年重修续载,现碑上共刻有172名烈士英名。每年清明时节,全区党员干部、市民群众都到此瞻仰、缅怀先烈。该馆已被命名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花都区气象局气象天文科普馆
广州市花都区气象局气象天文科普馆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凤凰北路平石东路花都区儿童公园西门,于2023年10月建成,占地面积7724.12平方米,建筑面积1516平方米。
展馆共31个展项,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为理念,展现了人类在气候监测预测的发展和探索与现代气象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形成一个科普教育、气象宣传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展馆。该馆已被命名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州民俗博物馆
广州民俗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三华村三华路40号,是依托资政大夫祠建筑群而建立的广府民俗文化展览馆。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始建于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是广州地区目前发现有圣旨牌坊的祠堂群中建筑规模最大的一组,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古建筑研究价值。
目前,古建筑群内设有粤剧、灰塑、瑞岭盆景、中彩珐琅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览。该馆已被命名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旧址
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旧址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九湖村王氏大宗祠。该祠面宽25米,进深40米,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是广东省内罕见的七级台阶大宗祠,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旧址展览展陈分4个部分8个展区,主要陈列展示花县农民运动的萌芽、发展与高潮,以及花县农军参加武装起义,最后转战海陆丰、踏上新征途的光辉历程。旧址内设有农民运动先驱的雕像、浮雕,以及烈士墙等场景,供访客参观学习和缅怀。
花县人民政府旧址
花县人民政府旧址位于花山镇洛场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花县人民政府办公的地方,也是花都区辖内为数不多、保存较为完整的苏式建筑之一,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都区加大投入对花县人民政府旧址进行修复,完成了建筑外观原貌和内部基础性修复,并围绕1950至1955年花县解放以来的历史进行精心布置展陈,展陈分为花县解放、建立政权、社区改造、社会发展、大事记要等五部分内容,通过1万多字史料说明、100多张照片及一批实物,反映了县委、县政府带领花县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发展史。
花都区国家档案馆
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公益路33号之一,于2023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是广州市目前区级馆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综合馆之一,是花都区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该馆拥有800平方米的室内固定展厅,目前主要展览花都区历史文化、艺术、风土人情,设置“古驿通康衢 梓里传馨香”花都区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成果展厅。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大会遗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大会遗址位于花都区花山镇花城村花城小学内,1927年广州起义失利后,这里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诞生的地方。花都区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成立大会遗址为依托,精心筹划“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历史展陈”,对原有广场进行升级改造与绿化、景观长廊建设、历史场景和人物浮雕雕塑的设置。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广东有哪些党员纪念馆馆长名字 广东省党史纪念馆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广东有哪些党员纪念馆馆长名字 广东省党史纪念馆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广东有哪些党员纪念馆馆长名字 广东省党史纪念馆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02628.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有哪些党员纪念馆馆长名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籍的作曲家有哪些人 广东...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海阳旅游景点有哪些地方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较出名大学有哪些二本学校...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人结婚的说法有哪些讲究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省旅游示范城市有哪些名单...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到张家界高铁要多少个小时...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折叠过滤芯有哪些牌子的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古镇自助火锅店有哪些品牌...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有哪些药剂学大专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