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发生在广东的著名战役 广东省发生过哪些战役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发生在广东的著名战役 广东省发生过哪些战役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4战区部队在广东省广州湾地区与日军第2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9月,日军决定进攻广州。10月上旬,日军第21军下辖第5、第18、第104师团分别从青岛、上海、大连出发到达澎湖集结待命,企图在大亚湾登陆,攻占广州。中国第4战区第12集团军部队集中部署在大亚湾至广州、珠江东岸一线。9日,日军第21军主力船队出发,于 11日晚抵达广东大亚湾。12日凌晨,日军第18师团在大亚湾左面和正面虾涌一带登陆;及川支队在盐灶背登陆;第104师团在大亚湾右面玻璃厂登陆:第18师团一部在虾涌以西澳头登陆后,继向淡水进攻。中国守军抵抗后于当晚弃城撤退。日军第18师团另一部登陆后即向惠州推进;13日攻占平山;14日占领横沥,并进至惠阳南郊。第104师团登陆后于12日占领平海;13日占稔山、吉隆,到达惠州南面,尾随第18师团推进。14日黄昏,日军以优势兵力向惠州发动猛烈攻击;中国守军第151师稍作抵抗后于当晚撤退。15日,惠州失陷。16日,日军攻陷博罗后,主力向增城突进;及川支队由惠州向广州作大迂回行动。第4战区命令各部向广州附近集结,第65军增防东江。17日,第153师在福田一线击溃日军一个联队,迫使日军退回博罗;独立第20旅在正果击溃日军少数侦察部队。于是,第4战区决定以第186师固守增城正面,并调集战车、炮兵支援;以第153、第154师从右翼,独立第20旅从左翼合围日军,企图将日军聚歼于增(城)博(罗)公路间浮罗山下。19日晨,日军第18师团到达增城。中国军队与日军激战竟日,当晚撤退,增城失陷。20日,日军第18师团发动全面攻势,中国守军防线被突破,守军向后溃退。日军迂回部队及川支队进攻从化、花县,以图截断广州至韶关间联系。是日晚,第4战区在广(州)增(城)公路两侧布防,阻击日军,将主力撤至粤北的翁源、英德一线,而以一部防守广州。21日,日军攻占沙河,并占领广州市区。日军第104师团向广州以北推进,攻占太平场;23日占领从化。与此同时,第5师团与海军配合,于23日攻占虎门要塞;25日攻陷三水;26日又陷佛山,于29日到达广州南郊。至此,日军控制了广州及附近要地。广州战役结束。继续追问: 请详细说下双方伤亡情况和中国军队的军官 补充回答:
其时,余汉谋已调其他部队及集团军所有装甲战车到增城增援,但未能击退来敌。20日8时,敌军突破一八六师防线,10时占领县城以西的钟岗。一八六师孤立无援,退向钟落潭,14时县城遂告失守。余汉谋见势不妙,令第十二集团军主力向佛冈、从化、新丰等地转移,留独立第六旅防守龙眼洞、萝岗,自己却连夜乘车到清远去了。
但在20日的白面石阵地双方激战中,中国军队奋勇抗敌的精神仍激励人心。20日5时,敌军强攻正果东南面的白面石阵地,独立第二十旅第三团第二营营长黄植虞率领全营官兵,利用有利地形奋勇抵抗,日军攻击受挫。7时,日机轰炸守军阵地,步兵发起猛攻。守军第四、五连连长劳中逸、张任君负伤仍不下火线,组织士兵以轻重机枪猛烈扫射敌人,连续击退敌军。战至9时,日军增援兵力又到,轮番冲击下,突破黄沙坝坳第五连阵地。幸预备队第六连及时反击,夺回黄沙坝坳阵地。11时,敌军炮火更猛烈,电话线被炸断,守军的上下联络及弹药补给已极困难。营长黄植虞收集500多枚手榴弹,准备集中投掷以抗击敌人。12时,日军分五路强攻白面石阵地,传达兵张德胜、黄标也参加到投掷集束手榴弹的队伍中,给敌军以较大的杀伤力。但是,在滚滚硝烟中,敌军仍势凶夹狠,终于进入肉搏战。中国官兵奋勇与敌人肉搏近一小时,终于击退日军。但是,日军接着施放燃烧弹,守军阵地的林木燃起熊熊大火,日军步兵乘机冲锋。守军依然不惧,以轻重机枪火力使敌军遭受重创,至16时前仍坚守阵地,掩护了该旅主力安全转移。此后,第二营以部分兵力佯作反攻,迷惑敌人,营主力则向从化方向撤退。此次狙击战,日军死伤164人,阵前遗尸40具;守军二营官兵伤亡200余名。后来,当地百姓为纪念阵亡将士,在爱国人士王雁门等发动下,在白面石村前的老虎石岗顶建抗日阵亡烈士墓,并在黄沙坝坳建抗日阵亡烈士纪念亭(此亭后来毁坏,1985年白面石村民集资重建)。
21日6时,已占领增城的日军分两路进军,一路攻进从化,另一路向广州市区进逼。8时,日军与守萝岗的独立第九旅开战,守军退到太和。15时30分,日军的独立轻装甲车中队冲进广州市。17时30分,龙眼洞的守军被击溃,随后日军攻进沙河,广州遂告失守。
广增之战,双方伤亡不少:日本防卫厅的《中国事变中国作战史》载:日军伤亡1923名。中国军方记载:中国官兵阵亡2954名,伤5645名,失踪2643名。
继续追问: 谢了 我以前还以为广州并没什么反抗
1949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及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在广东省境内向国民党军发动的进攻战役。
广东守军连同由福建、江西退入广东的国民党军共3个兵团11个军约15万人,统由华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余汉谋指挥。余汉谋根据其国防部关于巩固粤北、确保广州的指令,以主力第13、第21兵团等部共7个军、4个保安师沿粤汉路韶关至广州一线布防,以第12兵团2个军驻潮(安)、汕(头)地区,策应广州方面作战,以1个军驻防湛江地区,守住通往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退路,以1个军驻守海南岛。为解放广东,人民解放军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赖传珠)和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粤中纵队共22万余人,在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指挥下,于10月2日分3路向广东发起进攻。粤北国民党军一触即退,纷纷南撤。7日,沿粤汉路西侧南下的右路第4兵团进占粤北门户曲江。沿粤汉铁路东侧南下的中路第15兵团占领翁源,左路两广纵队与粤赣湘边纵队亦分别进至和平、龙川、河源等地。随后,各路大军以广州为目标展开多路进攻,至14日,先后进占清远、花县、从化、增城、博罗,从东、北、西三面对广州形成包围态势。国民党统治集团仓惶迁往重庆。余汉谋部除一部西逃粤桂边和乘军舰甫逃外,主力沿西江向西南方向撤逃,企图入桂与白崇禧集团汇合。14日夜,第15兵团占领广州,第4兵团进抵广州西郊,两广纵队与粤赣湘边纵队进至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不使余汉谋部进入广西,陈赓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示令第4兵团一律不进广州,立即经四会向高要挺进。15日至17日,第4兵团先后占领佛山、三水、四会、高要,截断余汉谋部主力西撤广西的道路。余汉谋部主力入桂无望遂转向阳春、阳江方向撤退,企图经雷州半岛退向海南岛。第4兵团即以先头6个师分左、中、右三路跟踪猛追,24日,将国民党军第21兵团部及第39、第50、第23、第70军等部包围于阳江、阳春间狭小地区内。25日发起总攻,至26日,全歼被围之国民党军4万余人(参见阳江战役)。与此同时,第15军一部在粤中纵队配合下,于22日解放江门,驻守江门以南海上的国民党海军第4巡防联合舰队500余人、舰艇11艘,于25日起义。驻潮安、汕头之国民党军第12兵团逃往台湾、金门。闽粤赣边游击纵队于24日进占汕头市。随后,第4兵团第13军乘胜西进,至11月4日,先后解放罗定、信宜、廉江等地,切断白崇禧部向海南岛的退路。与此同时,两广纵队及粤赣湘边纵队主力在肃清了广州外围残余国民党军后,即进入珠江三角洲。
此战,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62380人,其中俘敌41060人,毙伤10600人,起义4790人,投诚2490人,改编3440人,为下一步进入广西歼灭白崇禧集团创造了条件。
1939年,日军占领广州后,企图进犯曲江。为确保粤北防区,余汉谋指挥部队阻击日军北犯,从而开始第一次粤北会战。第一次粤北战役,是当时广东战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斗最激烈的战斗,历时近一个月,最后以日军的败退结束。
第一次粤北战役分为3个阶段:1939年12月18~26日为防御阶段,26~31日为反攻阶段,1940年1月1~8日为追击阶段。26日,余汉谋下令全线反攻,其中第六十二军由佛冈向从化、牛背脊间迂回前进,重点反攻牛背脊,将北进的日军分割为两股,尔后集中兵力各个包围歼灭。由于日军粤北兵力受损,加之补给困难,粤北日军于1940年1月1日向广州方向撤退,第一次粤北战役以中国方面胜利结束。整个战役共歼敌军官236人、士兵9800余人。 1939年11月上旬,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由广东韶关移师广西柳州,指挥桂南作战。广东军事由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主持。当时粤北前线兵力部署有:第62军(军长黄涛)辖第152师(师长陈章)、第157师(师长练惕生)驻守佛冈、清远琶江、源潭、花县地区;第63军(军长张瑞贵)辖第153师(师长彭智芳)、第154师(师长梁世骥)、第186师(师长赵一肩)、第151师(师长林伟俦)驻守从化牛背脊、增城派潭、东洞、新丰县梅坑,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65军军长缪培南所辖部队驻在英德县青塘及翁源县华屋,作为第十二集团军的总预备队。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驻翁源县。
1939年12月中旬,占领广州的日军兵分三路以第104师团为左路,沿粤汉铁路北犯进攻英德,先在清远县银盏坳、源潭、琶江口与我第62军发生激烈战斗,敌军在空军掩护下攻陷横石、英德县连江口地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遂将驻英德、翁源县的总预备队——第65军调到粤汉铁路方面作战,在英德县高田阻击敌人。战况激烈,双方伤亡较大,互有进退。敌军中路近卫混成旅团与右路第18师团则以翁源为主要攻击目标,近卫师团进犯从化、良口。同时右路敌军第十八师团进犯龙门,攻陷新丰梅坑,第63军奉命阻击。
粤北前线各处战况非常激烈,敌机轮番轰炸,掩护敌军前进。他们采取钻隙迂迥战法,致使粤北我军处于两翼被包围态势。左路敌军迫近英德县城,右路敌军陷新丰梅坑后迫近沙田和青塘,情况紧急,总司令部被迫转移,随后敌军攻陷英德县城、青塘、官渡、新江及翁源县,日军兵锋直逼广东省战时省会曲江,粤北危急,26日余汉谋急电蒋介石请求增援,29日由湖南省紧急调来的增援部队第54军到达韶关,第54军(军长陈烈)属于中央军精锐劲旅,装备优良,下辖三个师,第14师阙汉骞部、第50师杨文瑔部(师长张琼他调,由副师长杨文瑔接替指挥,40年2月杨文瑔就任该师师长)、第198师王育瑛部,30日第54军在曲江集结完毕后并没有按常规进入阵地防守,反而是出其不意地在第二天(40年1月1日)对日军展开了令日军震撼地猛冲猛打,一部攻击英德之敌,一部攻占新江后再行攻击翁源、青塘之敌,日军得知是精锐的第五十四军前来增援,已是无心力战,抵抗一阵,便仓惶沿翁从公路败退,第54军乘胜追击。
我军其余各部也趁机展开反攻,第六十二军以一切可用的兵力向良口方向逆袭,经过激战后占领日军设在牛背脊的一个兵站,随后整个牛背脊阵地被我军完全控制,日军第18师团与近卫旅团的退路被切断;第六十五军攻占吕田,丹竹坑、地派;第一五四师攻占沙田和梅坑墟,日军招架不住,终于向增城方向全线溃退,于是余汉谋、缪培南下令我军向日军发动全线反击,侵犯粤北地区之敌纷纷溃逃,狼狈不堪地窜回广州,我军收复失地,取得第一次粤北战役的胜利。
此次战役,日军败退的原因,一是黄涛第六十二军攻克牛背脊、良口拦腰截断敌人的联络线,二是由湖南调来的援军精锐之师第五十四军能及时到达,并迅即展开猛烈攻击。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发生在广东的著名战役 广东省发生过哪些战役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发生在广东的著名战役 广东省发生过哪些战役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发生在广东的著名战役 广东省发生过哪些战役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03571.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发生在广东的著名战役 广东省...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有哪些明星在广东住的地方呢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户外换电柜厂家有哪些品牌...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饮用水定制厂家有哪些品牌...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压缩垃圾车有哪些厂家生产...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合金冷拉扁钢包括哪些厂家...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不怕水浸的树木有哪些品种...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省中南部包括哪些城市 广...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自动化车床厂商有哪些公司...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十大创业城市有哪些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