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我的出发地,也是我的归宿地 鹤庆位于哪里_茶器_茶文化

茶文化>茶轩文>茶器

鹤庆,我的出发地,也是我的归宿地 鹤庆位于哪里

时间:2023-05-25 23:11:06 作者:果果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鹤庆位于哪里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鹤庆,我的出发地,也是我的归宿地和鹤庆位于哪里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鹤庆,我的出发地,也是我的归宿地 鹤庆位于哪里

鹤庆,我的出发地,也是我的归宿地 鹤庆位于哪里

鹤庆新华村银器制作工艺历史悠久。从最初的挑着小炉和工具走村串巷,后来形成了家族传承观念。“家家有手艺,户户是工匠”说的就是这一群鹤川匠人。

大理新华村,有很多不起眼的小院里,高挂的红石榴,油绿的菜地,清晨的微风也夹着幸福的气息。白墙青瓦,朴实而美好,整个石寨子显得格外祥和安宁。

小镇也许不够精彩,也许不够浪漫,但幸福得真实,伸手可及。

13岁学艺,20岁成家,这是新华的普遍现象,也正是在这样的年纪就开始专注的做一件事,淬炼心性,养成自己。

从小就浸染在传统手工文化里,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对待每一件作品,他们都格外用心和细心。

清晨八点小院开始传出咚咚声响,师傅们抬着凳子,拿着工具和材料,坐在树荫下,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师傅常说,步骤没有哪个最难,都是组成的一部分,都需要注意工和艺之间的把握,人和工具,材料的关系。在别人看来,那千篇一律的锤敲声,让生活显得枯燥单调。在师傅眼里这一点也不枯燥,真正枯燥的是人心。冰冷的器物因自己的双手变得有温度,何尝不是一件美事。最好的莫过于蓝天白云下,泡一壶茶一边打银。

银壶客虽然早年放下了小锤,选择外出学习读书对银壶精髓不能精懂,但能在其中能帮助到师傅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也能有所回报的事,心里也有自己的感悟。

今夜,我想知道你的城市是怎么喝茶的?

茶,可以养壶,也可以养出一座城。你的城市怎么喝茶的?

茶道+西湖=杭州悠闲

浅饮+咖啡=上海情调

盖碗+胡同=北京爷们

奶茶+购物=香港时尚

红茶+调饮=台湾风味

沱茶+码头=重庆义气

茶馆+麻将=成都自在

茶+斗茶=泉州全民恋茶

岩茶+非遗保护区=武夷山天然氧吧

茶+茶点=广州早茶

……

你来自哪座城市?

你的城市是如何喝茶的?

1.杭州

慢条斯理挑茶香

杭州人不仅肯花工夫在茶上,同时也得天独厚地坐拥好水、好茶。龙井茶与虎跑水,被称为“杭州双绝”。每天早上五点不到,虎跑附近就排起了打水的长龙。

静静伫立于西湖边上的茶馆,客人们临湖临窗这么一倚一望,眼睛里也常常会有一种迷濛的感觉——看西湖本来就是养眼的事,点有人在品茶中赏景,也有人赏景中饮茶,杯茶,红茶绿茶,花茶米茶,顿时茶香馥郁,那简直就是养心了。

古筝声里,一个女孩在不远处的灯下安安静静地做陶,心里慢慢就泛起一种古典江南的心潮来……

每年桂花开到十里飘香的时候,老底子杭州人就会三三两两相约烟霞洞附近,那里有十来座大大小小的坟山,山上是一座座桂树林子,约摸有百把株。在那里吃茶、吃栗子,被称为“吃坑茶”,这可是一年仅一回的休闲。“满陇桂雨”也在杭城人的“加持”下,成了西湖新十景之一。

2.北京

叫醒大清早的一杯香茶

过去在北京,大清早,街坊互相一照面儿打招呼不会问“吃了吗您内?”,而是这样打招呼的:“起了您内?”“起了!”“喝了吗您?”“喝了喝了,您呢?”“得,我那刚沏上,没喝我那喝去啊。“

这里喝的可不是酒,喝的是茶。老北京人早上起来头档子事是喝茶,“吃了吗你内?”那是晌午才问的。北京人最喜欢的当然是茉莉花茶,买茶不问新不新,而是问香不香。

北京人喝茶的茶具很随意、随性,讲究范儿的用紫砂壶沏茶,直接对嘴喝;文雅点的用盖碗儿沏着喝;有的拿大瓷茶壶沏茶,倒茶杯里喝;还有直接往大把缸子里抓把茶叶沏着喝的。

北京人喝茶不讲究一小口、一小口的品,而是大口、大口的喝,痛快和豪爽。北京人喝茶不是用嘴品,而是用身体品,咕咚咕咚几口,一下就喝透了,仿佛汗毛孔都散发着茉莉花香。

3.上海

茶在咖啡边上

上海不是茶叶产地,好茶都来自外省。但上海毕竟是个国际大都市,全国各地的好茶有许多都汇聚于此。

在上海这样快节奏的生活中,如果偶尔能慢下来,去茶馆小憩,不能不说是最轻松的休闲方式了。但也正是因为上海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能选择的范围太大太广,于是环境同样清幽,却多了更多现代感和时尚感的咖啡馆,成为了年轻人的首选。

现今的茶馆环境总很优雅,装修和布置更接近现代咖啡馆的风格,桌椅之间也有了很大的间隔,是出于人性关怀,却也失去了极大的情趣——茶馆的情趣。那种亲切,让人温暖的氛围随着豪华的装修而消失不见。

茶馆或许注定是属于爷爷那一辈人的,只有他们,才懂得茶馆的含义,才品得出茶馆的韵味,那是一种境界。

4.广州

喝茶从早开始

有人说,广州人饮茶等同于吃点心,毕竟他们太过嗜吃,硬是发展出过千种精致点心来;但广州人自己始终觉得,饮茶的美妙体验,在于“偷闲”。

这是一段从忙碌紧凑的日常生活中“偷得”的例外时光,你可以和同桌的陌生人交谈,也可以一盅两件自斟自饮;你可以和一家老小闲话家常,也可以只顾自己看报纸放着伴侣不管。

重要的是,你在这段时间里,可以放下烦心事,放松你自己。一餐茶,很可能从上午一直坐到下午,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

广东人很熟悉一句客套话,“得闲饮茶”,意思是大家都很忙,什么时候有空再一起去茶楼花时间。如果连饮茶都赶时间,那就不如不喝了吧。

5.香港

赶在时尚的路上

香港是个江湖,江湖里的大哥都是茶道高手,西装革履或唐装布鞋,盏茶之间决定杀伐之事,家仇旧恨、儿女情长一杯茶里总要划出一个道来。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朝掉近这个似梦似幻的玻璃城,又有几人能够从这些光影的折射中看到自己。

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这个亚洲富人最多的城市,永远不缺乏这样那样的励志故事,所以香港人看人“不看你事业多大,只看你敢不敢拼”。在香港,梦想照进现实。

香港的茶楼多和广州一样是卖点心的,喝茶是其次,一般的茶楼也没有什么金碧辉煌的扮相,简简单单的几张桌椅,点心不错,茶品爽口,也就街知巷闻了。香港大多的茶楼不浪漫,不奢华也并不新潮时尚,但口味不错,实实在在。

6.重庆

十八弯里的茶香

山城多情,雾霭冥冥,宛若仙境。翻看过一些关于重庆茶馆的文章,不用几多文字,只需几点饱满的墨汁往这山山水水上一点,一幅纯粹的重庆生活就跃然纸上了。

重庆的画面就像是王家卫的镜头,永远都透着些懵懵懂懂的神秘,简单的生活里总有着一些别样的风韵。如果说成都是“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那么如果你倦了、累了就来重庆吧!

这里不失青春与繁华但却早已不见了沉重与压抑,这是一个多情的城市,被暮霭和霓虹映的分外妖娆。闲来随便上壶清茶,嚼两粒花生,龙门阵这么一摆,生活就是有滋有味。

重庆的茶馆,就是多,山路多弯,停脚纳凉,一壶清茶真是再好不过了。重庆的茶馆,升斗小民也好,达官显贵也罢,常能在这巴掌大的方圆地齐聚一堂谈天说地,不论是街坊邻居又或是游人过客,一壶开水,几片青叶,就开始呼朋唤友恰似多年至交。

7.成都

放下一切去喝茶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巴适得板。这座城市很慵懒,节奏也很慢,悠闲的「坐茶馆」俨然已成为成都人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慢节奏的城市里,茶馆简直是对成都人量身定制的一个好去处。但可别真以为,他们只是去那喝茶。茶客们去茶馆,不仅仅是喝茶,也是追求一种济济一堂、摆龙门阵(闲聊吹牛皮)的生活氛围。喝茶、聊天、打牌、看戏、掏耳朵、搓麻将……各种服务应有尽有。

及膝高的竹桌,高矮宽窄都很适合人长坐的竹椅,客人刚刚坐下,堂倌即飘然而至,问明所好何茶,稍过片刻,堂倌大步走来,右手擎锃亮的紫铜大茶壶,左手迅速摆上“盖碗茶”的三件套并在一米开外站定,手臂伸直,以紫铜壶远远注水,如蜻蜓点水。

一圈茶碗,碗碗斟得冒尖,却无半滴溅出!在你惊慌之时,只见他小拇指轻轻一挑,那个盖子,一个漂亮的鲤鱼翻身,就恰恰把茶碗盖住了,一段悠闲的时光就在里头慢慢地荡漾开来。

8.长沙

喝茶听书两相宜

在长沙茶馆,除了喝茶,还多出一项享受:聆听弹词、评书。这是长沙由来已久的茶文化传统,延伸至今。

长沙老茶馆的摆设,更能体现出大众的色彩:大都是清一色的方桌板凳。桌上一把茶壶,4个杯,也就是说泡一壶茶可供四客饮用,时间不限,独饮一壶或二三人对饮一壶均可。

长沙茶生活的一个经典是,天刚蒙蒙亮,许多沿海城市还在睡眼惺忪中,而长沙的各个茶馆已进入高潮--这其中,有许多外地游客混迹其间。都说,不去体会一下长沙的早茶世俗生活,就白来这个城市……

长沙的茶文化掌故之多,会让人许多读书人觉得自己“很没文化”。而“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样的好词产地,就在该茶城。千年岳麓书院、马王堆西汉古墓等古迹,与这个茶城有着相得益彰的匹配。

9.泉州

好茶是斗出来的

一茶庄里的茶案上围着三五个年轻人,他们每人从包里掏出一小泡茶叶,倒入几个白瓷盖碗中,先对着碗中的干茶细瞧起来,还不时闻一闻。片刻,水开了,同时斟入几个盖碗内,顿时,茶香四溢。

一水、二水、三水……几个年轻人一会看看茶汤的颜色,一会将茶杯盖靠近鼻子边闻了又闻,一会抿一口茶闭上眼细细品味,好茶自会博得赞许,而人以茶贵,自然乐此不疲。

这种外行人看着傻眼,内行人却乐在其中的就是如今在泉州大大小小茶店里盛行的“斗茶”。

闽南之所以有斗茶,源于铁观音得天独厚的神韵,也源于闽南人巧夺天工的制茶技艺。在泉州茶店星罗棋布,一条几十米的小街,茶叶店就会多达三五家,好茶遍地都是,只看能否找寻到更好的茶。于是,“斗茶”自然就成为泉州人找好茶最好的途径。

从迷惑到懂得,喝一杯上好的毛尖茶,你需要了解这些!

市场的发展、需求的增长、逐利的心态等,各种因素在倒推影响着信阳毛尖的源头。

1.品种更增多了,川茶种大白茶种外观好看;

2.采摘标准变了,过分追求外观漂亮的纯芽头;

3.制作方式变了,省力高效的机械越来越多的取代了人工;

4.工序简化甚至省略了,烘焙太慢,还是抓紧时间上市变现;

5.......

信息的不对称、专业的壁垒、被裹挟的观念等,种种因素,也常常使我们很容易陷入对某种茶的盲从:

“盛名之下,怎么是这么浑的茶汤?信阳毛尖我不喝!”

“信阳毛尖茶汤浑味淡?很正常啊,大家都这么说。”

“我一直喝的信阳毛尖都是xx滋味的,这个口感这么浓,肯定不是好茶!”

《1》“浑” or “清”:信阳毛尖茶有两副面孔?

关于信阳毛尖,“茶叶冲泡后,茶汤很浑浊是怎么回事呢?有人说是茶毫,也有人说是现代工艺粗糙造成的?”

“市场上都在推崇‘小浑淡’的信阳毛尖,而茶叶品鉴中,却写的是—茶汤清澈,到底咋回事?”

也有部分茶友,表达很直接:我不喝信阳毛尖,泡出来浑浑的,感觉不太干净。

还有一些甚至完全没接触过它的茶友,一听到说信阳毛尖,立刻就是先入为主的“细小汤浑味淡”。

信阳毛尖茶的“小浑淡”,是近年来的事情。

不管是采摘追嫩、杀青揉捻求轻、炭烘打折扣,还是追求早上市、早喝上,说到底都是“源头—市场”这个链条上互相倒推的产物。

而高品质的信阳毛尖,从来都没有两副面孔,一直是清鲜甘醇的模样。

《2》本地旱茶 :基因中的好味道

旱茶,也称旱种,茶区当地对传统种植的茶树品种的俗称,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过程保留下来的适合信阳本地生长的茶树品种。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对经济收入的追求等,信阳毛尖产区近年也多引进大白茶、大白毫等品种。

一方水土养一方茶,和喜爱群体种制作的西湖龙井一样,偏爱信阳毛尖的老茶客大都喜欢本地旱种采制的茶。

本地的旱种,茶树芽叶相对瘦小,产量一般。制成的茶香气高,口感浓重,回甘生津强烈。

而近年来引入的茶树品种,相较于本地旱种,产量高,芽头肥壮,外观也更漂亮。

但在口感滋味上,茶百科和大多茶友的偏好一致,还是认为本地旱种采制的茶更好喝。

在老茶园,多栽种信阳本地种,此外因为本地种耐寒,大山(当地俗称,即高山)茶园也多种植。

《3》大山茶、小山茶:来自茶区的“行话”

在信阳毛尖的黑龙潭茶区,道路两旁、制茶所门口、茶厂茶店的标牌上,随处可见“大山茶”、“小山茶”的字样。

从当地茶农、制茶师傅口中也经常听到这样的字眼,这可是茶区老乡们通用的行话,或者说是“俗称”。

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大山”、“小山”可以理解为“高山”、“低山”的概念。

我们都知道,一般来说,同一个茶区,高海拔常常意味着相对更好的品质。

信阳毛尖也不例外。

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高海拔茶山植物茂盛,气温低,雨水充足,云雾缭绕,开采的时间相对较晚,更有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形成和积累。

大山茶芽叶细嫩饱满、颜色偏柔润的绿黄色,制出的茶汤色纯正,清醇甘甜,口感更丰富,耐泡。

而小山茶由于生长海拔较低,气温相对高,茶叶生长快,内含物质积累稍欠,导致芽叶相对单薄,色泽更偏青绿,滋味较清淡。

两者相较,大山茶完胜!

当然,此处要明确一个前提,即: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等同的情况下。

比如,时间、采制标准、制作工艺等因素。

《4》“木炭烘焙”,你的茶省略了吗?

传统信阳毛尖的制作工序,传说有24道之多。

如今,很多工序都已被改动、改进,也越来越多的被机械化所取代。

“炭烘”,俗称打焙,是传统信阳毛尖的最后一道工序。方法是利用炒茶燃烧充分的炭,再覆盖一层薄灰,把焙笼罩在上面,靠炭火的温度,一点点的让茶条吃火,逐渐干燥并且出香、增色。

木炭烘焙的过程中,需要完全的人工值守,及时上笼、下笼、翻茶,再上笼,反复直到合适为之。

炭烘,不但费人工、出茶慢,同时每一次翻动,茶叶都会有碎掉,损耗还大。

为了追求产量,追求上市早,追求利润高,市场上很多信阳毛尖茶都渐次省掉了这一工序。

准备喝普洱,你需要先知道普洱茶的这些基本知识,避免入坑

都说普洱茶是爱茶之人的最后一站。

不知道有多少人准备向普洱茶的阵地转移呢?或者是没什么饮茶经验的突然想来点普洱茶尝尝。茶文化博大精深,但饮茶其实没那么玄乎。

然,对普洱茶一点都不了解的茶友,还是建议先做点功课再试,否则只能是花学费买教训。

茶叶当中以普洱茶最为“怪异”,总是有“相冲相克”的存在,比如生茶和熟茶、老茶和新茶、干仓和湿仓......如果对普洱茶不了解,可能一听到这些名词都蒙圈了。

今天小百就给不了解普洱又对普洱茶感兴趣的茶友介绍一些普洱茶的入门知识。

【1】普洱生茶VS普洱熟茶

普洱茶还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个大类。

这是由于普洱茶在制作工艺上的分化而导致茶性的差别,因而产生了生熟之分。

生茶——未经人工发酵。

熟茶——经过人工发酵。

所谓人工发酵就是指渥堆。生茶是没有经过渥堆的,它的制作过程大致为杀青—揉捻—晒干—蒸压,而熟茶的制作方法为杀青—揉捻—晒干—渥堆—蒸压。

简而言之,从生茶到熟茶就是隔了一个发酵,小小一步却使普洱生茶和熟茶有了本质的区别。目前关于普洱茶的归属争议也大都源于此。

黑茶属性论,这是最早也是被普遍接受的分类,这是因为无论普洱生茶还是普洱熟茶都是后发酵茶,这与黑茶的后发酵属性一致,因此普洱茶属于黑茶无疑。

生茶熟茶分家论。这是对黑茶属性论的质疑,一些茶友认为黑茶的制作过程需要有渥堆的步骤,生茶没有,是以,生茶不属于黑茶,应该是晒青绿茶,熟茶才是黑茶。

由于这一系列的特殊性,现在国家规定的茶类划分标准将普洱茶划分为特种茶。

即使如此,也不能改变生茶和熟茶由于制作方法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茶性。

【2】干仓普洱VS湿仓普洱

所谓干湿,是指普洱茶的仓储环境,尤指湿度。

干仓是指温、湿度适中、通风环境良好、环境清爽不易滋生微生物的普洱茶仓储条件,干仓存储的普洱茶一般称为干仓普洱,可以将干仓存储理解为普洱茶的自然陈化。

湿仓与干仓概念相对应,是人工增加温、湿度,控制通风透气使微生物滋长加速普洱茶陈化的仓储条件,这样的普洱称为湿仓普洱。很多茶商为了使新快速陈化达到陈茶的口感,就会改变仓储环境缩短陈化所需的时间,这种环境下的普洱极易发霉。

【3】古树茶VS台地茶

今年的春茶热已经淡去,古树茶的价格不负众望再次成为关注点。比如冰岛老寨古树茶王以88万元成交古树采摘权,即使不喝普洱的人应该也 有所耳闻,普洱只要是古树茶,就一定与“天价”挂钩!

当然了,有天价普洱就有“平价”普洱,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茶直接的说就是古树茶和台地茶。

古树茶既为“古”,那肯定得是有一定年头的,对古树茶的树龄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接受的准确数字,有人认为是100年以上,也有人认为得300百年以上树龄的才算得上是古树茶,但可以知道的是上百年的乔木茶才能称作古树茶。古树茶因其品饮价值、收藏价值、安全环保、物以稀为贵几个特点,广受追捧。

台地茶就是运用现代茶叶种植技术,密植高产的茶园产出的茶叶。与古树茶相比,台地茶种植密度大、高产、人工干预多、树龄短、品种新。

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古树茶是手工精制的奢侈品,台地茶是流水线产出的“商品”。

理论上说所有的古树茶应该比所有的台地茶好,然,凡事无绝对,台地茶照顾得好也能叶质厚,滋味足,古树茶完全放养,也可能受环境影响损坏品质。

【4】普洱紧压茶VS普洱散茶

我们在茶市上常看到的普洱茶基本都是紧压茶,而且还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形态,像板砖的“砖茶”、像煎饼一样的“饼茶”、像碗一样的“沱茶”......

这些被压制成形的普洱茶被统称为紧压茶,紧压茶是普洱茶最常见最普遍的形态,但并不意味这普洱茶就不能有散茶形式,可是普洱茶为什么要做成紧压茶呢?

这还是由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后发酵特性决定的。

散茶

优势:

①条索完整。可以更好的通过观茶叶的外观判断茶的品质。

②陈化速度快。散茶密度小,空隙大,茶叶与空气充分接触,氧化速度更快。

③方便取茶。冲泡更省力,投茶量也很好控制,不会浪费茶叶,非常适合日常饮用。

④原生味道保留更好。紧压茶后续还有高温蒸软,相当于又一轮发酵,散茶则没有,比紧压茶保留更多茶叶的原味儿。

弊端:

①占用空间比较大,不便存放。这是与紧压茶相比的,同量的茶叶,散茶需要的空间更大。

②香气散发快。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就有弊,不仅陈化快,茶香挥发的也比较快。

③存储时间短。这也是因为陈化快和香气发散快导致的,使散茶可以存储的时间没有紧压茶长

紧压茶

优势:

①便于储存和运输。在前面已经讲到了,紧压茶的形式占地小,方便运输,才在贸易过程中被利用。

②有利于长时间保存。很多人追求普洱茶的陈化口感,甚至因此掀起普洱茶收藏热,这就是得益于紧压茶。紧压茶使茶叶不至于过度、过快氧化,也能很好的保持被压在中间的茶叶的香气,所以那些放了很多年的普洱茶,不仅味道更好,香气也别有一番风味。

是以,一定程度上,紧压茶的形式是更符合普洱茶品质特征的。

弊端:不便取茶。这可能是普洱紧压茶最大的缺点了,刚开始饮用紧压茶,对撬茶还不熟练的时候,手残程度令人发指,不是撬出一大坨,就是把茶都撬成碎渣,自己看到都心疼,有些重度手残者还会用茶刀或茶针伤到自己。

【5】新茶VS老茶

品一口新茶,浓重的茶气,青涩的茶味,香高味稍苦,似霸道之感。生茶新茶可以说和绿茶一样,没有发酵,鲜叶中的物质保存的还是比较完整的,能呈现出普洱的原汁原味。如果说老茶更有一股历经风霜后的老人的陈韵,则新茶像是蓬勃朝气、一往无前的小年轻。

要是你喜欢鲜爽劲道的口感,那就试试新茶,保管你满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陈化,普洱茶的口感就会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在陈化的过程中普洱茶中的内质在氧化反应中发生了转化,茶多酚等刺激性强的物质发生了变化,茶的口感也有苦涩变为醇厚,回甘,陈香尽显。老茶与新茶比,温和不刺激,适合各类人群。

新茶似是未经事的孩子,在我们的感官中胡冲乱撞;老茶是经事明理的老人,总在我们身体感到冷的时候、在管不住嘴吃撑的时候,给我们既暖胃又消食。

当然在存茶的过程中,茶饼色泽、茶汤颜色和滋味的变化都是一种乐趣,就像精心养护的盆栽,没有花时间去照顾怎么能生长发芽呢。

所以说,老茶好吗?好!老茶好喝吗?好喝!

新茶就没好处吗?不是!新茶和老茶的优点都可圈可点,经过上述介绍,大家可以选择符合自己喜好的茶品味。

【6】纯料茶VS拼配茶

很多人一听拼配二字就感觉是不好的,所以在心里就对拼配茶判了死刑,甚至有人认为拼配茶是普洱茶造假的一种方式,其实这是对拼配茶的一种误会,这就像是在拿货车与小汽车相对比较然后说货车不是车,其实拼配茶和纯料茶都是正经的普洱茶,只是不同种类而已,就像货车和小轿车都是车,只是用处不同。敲重点!拼配茶不是假茶。

“纯料茶喝的是个性”,很多老喝普洱的人应该都听过这句话,纯料茶原料单一,一个山头一个味儿,喝得多了自然都能分辨不同产区茶的特点了,而拼配茶则是一种技艺的品鉴,在品饮中能感受到不同的特点的茶混杂在一起产生的味觉撞击。

“纯料茶的相对的,拼配茶是绝对的”,纯料茶纯到极致,那么单株是最纯的,就是指同一棵树同一季节采摘的茶叶是最纯的,但是一棵树的叶子即使摘完了也做不了多少茶,所以无论出于口感还是降低成本,扩大消费人群还是制茶技艺来说,不同程度的拼配茶都是占市场很大比重的。

纯料与否、拼配与否都不是一款好茶的决定因素,纯不纯料的不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是以,喝普洱茶无需执着于纯料。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鹤庆,我的出发地,也是我的归宿地和鹤庆位于哪里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什么茶搭配什么茶具 什么茶配什么茶具,你都知道吗

下一篇:更多茶器

本文标题:鹤庆,我的出发地,也是我的归宿地 鹤庆位于哪里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4012.html

使劲推荐

鹤庆,我的出发地,也是我的归宿地 鹤庆位于哪里
鹤庆,我的出发地,也是我的归宿地 鹤庆位于哪里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鹤庆位于哪里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

什么茶搭配什么茶具 什么茶配什么茶具,你都知道吗
什么茶搭配什么茶具 什么茶配什么茶具,你都知道吗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什么茶配什么茶具,你都知道吗的精彩...

日本著名茶具品牌排行 日本茶具十大排名
日本著名茶具品牌排行 日本茶具十大排名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日本茶具十大排名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

紫砂壶真假难辨 紫砂壶真假辨别方法?
紫砂壶真假难辨 紫砂壶真假辨别方法?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紫砂壶真假辨别方法?的精彩内容等你...

喝茶的盖碗是做什么的 喝茶时盖碗的使用方法
喝茶的盖碗是做什么的 喝茶时盖碗的使用方法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喝茶时盖碗的使用方法的精彩内容等你...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茶宠是什么 茶宠有什么作用 茶宠的正确养法
茶宠是什么 茶宠有什么作用 茶宠的正确养法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宠的正确养法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

铁壶不开壶不保养,用久了只是废铁一块怎么办 铁壶不开壶不保养,用久了只是废铁一块吗
铁壶不开壶不保养,用久了只是废铁一块怎么办 铁壶不开壶不保养,用久了只是废铁一块吗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铁壶不开壶不保养,用久了只是废铁一...

玻璃茶具如何选 玻璃茶具买什么牌子
玻璃茶具如何选 玻璃茶具买什么牌子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玻璃茶具买什么牌子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陶壶怎么选购 陶壶好坏
陶壶怎么选购 陶壶好坏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陶壶好坏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

紫砂壶如何保养方法 搞一下紫砂壶的保养和使用
紫砂壶如何保养方法 搞一下紫砂壶的保养和使用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搞一下紫砂壶的保养和使用的精彩内容...

精选茶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