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内容 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新闻_致富项目_茶文化

茶文化>农业资讯>致富项目

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内容 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新闻

时间:2024-03-01 20:53:22 作者:南极之恋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内容 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新闻的文章,本文对文章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内容 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新闻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内容 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新闻

人民日报的微博发生了什么?

当前媒体环境中依旧保存着传统纸媒的传播方式,但是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对信息有效性地采集,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相比则缺乏这方面的优势。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纸媒的地位,而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纸媒如果不想被新媒体取而代之就必须丰富自己的内容和内涵,同时也要探索更多的盈利方式,因为盈利是媒体生存的根本保障。

人民日报是我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为展现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舞台,人民日报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记录中国社会的变化,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社论在不同的时期对中国大陆政治都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也在不断地创新与改革,出现了两微一端。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方面,人民日报社实现了用户的全方位覆盖、传播的全天候延伸和服务的多领域拓展。用户总计已扩展到3亿。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聚集用户1亿多,被称为"中国第一媒体微博";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快速发展,在微信平台各类公众号中影响力排名第一;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线一年零三个月,累计下载量已超过7700万。

人民日报的微博的作用是参与、沟通、记录时代。有时候会发布同报纸相同的信息,但大多数发的不太相同,微博的发布形式更多样化,以视频,图片的形式发布,传播速度也更快,可以及时传递信息。也有的时候人民日报还会发布一些学习干货,知识科普,抽奖的微博等等,更加亲民。

人民日报微博是因为何事“翻车”的?

人民日报的微博是因为何事翻车的?几天前人民日报发了一条微博,微博中写道,女孩高考超一本线132分不敢算学费,学费相当于全家一年的收入,但微博最后还加了一句话。这句话也是导致人民日报微博翻车的重要原因。微博最后写道,“一起帮帮她吧”。 一,翻车 网友觉得从上学到毕业,我们国家都有一套完整的资助政策,这种为了上一所学校,为了不会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可以向国家申请学生困难补助资金,解决学费和住宿费的问题。我们国家有相关规定,最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期间都是有国家资助的。我们国家有规定,人民日报这种作为国家的媒体,还这样写,这种微博非常的让人生气。还有媒体用没钱上学做文章,女孩家庭条件困难,我们国家有相关的资助补贴,作为一个国家的一个媒体竟然还这样做。 明明有相关的资助补贴,为什么要发这样的文章,国家是不是更应该告诉那个女孩,怎么申请国家资助补贴?我们国家不是没有自主补贴,女孩不懂,大人都不懂吗?网友纷纷对人民日报发的这条微博表示了之质疑。每次都只知道卖惨而不是解决问题,明明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不做。三,解决问题 对于一个大型的国家媒体,应该要全面的了解我们国家的政策,像这种没钱上学的问题,我们国家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实行了上学补助问题,贫困生可以去申请。贫困生补助金不超过8000元,在校期间所有的费用都由国家承担。作为一个国家的媒体,对这些国家政策都还不清楚,天天就知道在上面卖惨。

2014十大假新闻的典型案例

●重大事件现短板

●案例:马航MH370航班失踪事件

【刊播时间】2014年3月8日起

【“新闻”】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发生后,由于权威信息源缺位,从中央媒体到各地媒体信息乱飞,让人莫衷一是。其中比较典型、传播较广的谣言主要分为几大类:

生还奇迹类——3月8日14时28分,《成都晚报》媒体微博连用数个感叹号夺人眼球:“‘降落!!!!!’马航总经理现场讲话,航班已证实在越南南宁(音)地区降落。”当晚,有媒体报道称MH370被正在执行搜救任务的菲律宾海事船发现。飞机被发现时机身破损较严重,但未解体,人员伤亡程度可能远远低于此前的预期;

搜索进展类——据报道,8日上午,交通部南海救助局两艘搜救船分别于10点49分、11点30分从西沙、海口两地出发,前往中国南海海域开展搜救工作。

事故原因类——失联航班两人冒用一名意大利乘客和一名奥地利乘客的护照混上飞机,致使航班遭恐怖袭击。在马航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希沙姆丁表示有4名乘客涉嫌使用虚假信息登机,包括此前曝出的2位奥地利和意大利乘客。

飞机坠毁类——《羊城晚报》等多家媒体微博发布消息称,据CNN报道,马航MH370航班已确定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北100公里境内坠落。

【真相】人民网“求真”栏目3月10日发布《“马航客机失联”不实传言回顾》,澄清了7个关于客机失联的假新闻。

①“越南搜救人员发现失联客机信号”不实。后经证实,越南媒体所报道的信号发现位置是飞机失去联络前的最后位置。

②“波音中国总裁称飞机已经找到”不实。此前,波音中国总裁马爱仑@小马哥爱747称飞机已经找到,波音技术团队正前往协助调查。此后,波音中国总裁马爱仑@小马哥爱747删除了该微博,并称“飞机已经找到”是错误的消息,搜索仍在继续。

③“MH370航班被菲律宾海事船发现”不实。经越通社记者黎勇河证实,越通社未刊发此篇报道。越通社网站也没看到相关报道。“MH370航班被菲律宾海事船发现”说法不实。

④“失联飞机被菲律宾海事船发现”不实。这则短讯这是天涯网友“巴蒂斯图塔”在3月8日晚杜撰的一个“泰坦尼克号式”的玩笑。

⑤“南海救助局两艘搜救船于3月8日上午前往搜救”不实。南海救助局表示,当时为搜救船从岸边往锚地去,并非前往搜救,当时南海救助局三艘搜救船仍在待命准备中。

⑥网传“马航飞机迫降南宁”不实。8日,针对网传“马航飞机迫降南宁”一事,广西南宁和当地的龙洞堡机场均否认马航航班在此降落。

⑦CNN未发布失联客机坠毁消息。

【点评】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很难避免各种虚假信息的传播。而当媒体参与其中大肆传播的时候,各种信息更是真假难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类型的事件在报道的初期往往伴随着大量的错误信息,而在此后的连续报道中不断得到修正和更新,这一行业现实或将促使我们更新对虚假新闻的惯常理解。记者使用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工具进行报道和信息搜集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工作常规(news routine),与此同时也使媒体的错误变得更加突出和可见,由此引发外界对新闻业权威性的质疑。马航事件作为一次没有事发“现场”的“特殊”灾难事件,因其与中国的强相关性而被中国媒体重点关注,但面对不确定的新闻事实、跨国跨文化的陌生环境、国际国内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国媒体的短板凸显,所交出的答卷很难令人满意。

●媒体不察受欺骗

●案例:郭美美澳门欠2.6亿赌债

【刊播时间】2014年4月8日

【“新闻”】4月8日,国内部分纸媒以及权威媒体网站,以“网传”为依据,转发了香港媒体的报道,称一个追债网页上传了一张“郭美美”照片,指一位1991年出生的湖南女子“郭美美”由前年起拖欠2.6亿元款项至今还没有清还,更透露有人称会有老板替她还钱,可惜债主至今未收到还款。这个曾自称中国红十字会高层而造成满城风雨的炫富女郭美美又成新闻人物。

【真相】2014年7月9日,郭美美在世界杯期间涉嫌网络赌球被北京警方抓获,8月4日央视新闻频道《起底“网络红人”郭美美》,指出“郭美美澳门欠2.6亿赌债”是炒作。警方查明,这纯粹是一条虚假新闻。

【点评】自2011年因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身份在微博上炫富引发轩然大波以来,郭美美已经谙熟于通过炒作获取利益。在央视播出的新闻中,警方就表示,不论是炒作红十字会,还是“2.6亿赌债”,以及为郭美美量身定制的网络电影《我叫郭美美》,甚至郭美美因赌博被抓后,其母亲配合北京警方调查时网上出现的“郭母连夜从日本飞回国”等不实消息,都疑似有幕后推手进行网络炒作。在每次网络炒作中,都不乏大量媒体的主动参与,甘于成为将郭美美“制造”为网络名人过程中的推波助澜者,可鄙、可悲乎!

●阴差阳错陷被动

●案例: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

【刊播时间】2014年5月14日

【“新闻”】5月14日,某国家级新闻网站重磅推出《地沟油去哪儿了?起底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系列报道。报道称,记者历时一个多月的暗访,发现在京畿地区,一条地沟油生产链仍然在隐秘而高效地运作着。在记者一路跟踪地沟油后,发现运有疑似地沟油的油罐车最后进入了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的厂区,其所属的益海嘉里旗下拥有“金龙鱼”等食用油品牌。

【真相】5月15日,益海嘉里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记者误将“嘉里油脂化学(天津)工业有限公司”误认为是隔壁的“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处理废弃油脂是前者的正常业务。

5月20日,该网站记者发表声明承认其报道“不慎将嘉里油脂化学(天津)工业有限公司误报为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并道歉。

【点评】这次报道本来是一次难得的服务公共利益的调查性报道,就因为记者搞错了涉事公司的名称,后续报道的重心成了这家被误点名的公司如何来维护名誉,偏离了报道的初衷,无端耗费媒体资源,残留一地鸡毛。我们无从知晓记者是如何把两家公司搞错的,这种“不慎”给被点名公司带来的影响却不小,以致这家公司不得不花费大量力气来澄清。但从报道来看,搞清楚两家公司的业务范围似乎并不是件困难的事儿。这个案例又一次提醒我们,对于新闻事实的查证核准何等重要,做好了才能既不致伤及无辜,也能保护媒体自身。

●适得其反伤诚信

●案例:孤儿杨六斤的励志故事

【刊播时间】2014年5月23日

【“新闻”】5月23日,广西某电视频道公益节目“第一书记”播出了励志孩子杨六斤的故事。节目称:杨六斤,12岁,广西隆林县德峨乡人,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弟弟改嫁,因父亲方阻挠,杨六斤继续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后,杨六斤住在亲戚提供的空房子里,独自生活。每个星期从堂哥那里领10元生活费兼零花钱。他的生存能力特别强,常吃野菜充饥,还自制工具抓鱼,算是肉菜。

【真相】6月27日,《南方都市报》刊发记者实地探访广西后的报道《杨六斤身世堪怜但并非节目中那般孤苦无助》,指出了这个节目中的3个不实之处:

第一,年龄误报。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明治接受采访时表示,杨六斤现年14岁,并非电视节目上说的12岁。

第二,独居5年的说法不准确。实际情况是,2012年5月爷爷去世后,杨六斤于2012年7月前往德峨镇新街村上马排屯与伯父生活,后来到堂哥杨取林家居住,堂哥一直在家,直到今年3月才外出打工,其独居生活从今年3月才开始。每周杨六斤有五天住校,周末才回堂哥家,到电视节目播出时独居时间加起来不超过25天。

第三,吃青草的说法有误。当地学生对南都记者表示,电视里杨六斤吃的是剪刀菜,一种当地居民经常食用的野菜。新街完小校长杨佳勇表示,按照规定,杨六斤享受国家的政策补助,每天在学校吃三餐,每天的伙食标准大约为8元,每天基本都会有肉菜,在学校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点评】这个貌似弘扬正能量的公益报道引起了不少的争议,一个直接的诱因自然是电视节目中的瑕疵。具体来说,其主要原因是记者有意识地夸大了一些事实。该电视频道总监表示,记者之所以说“杨六斤独居5年”,是因为记者想帮助他,让大家更多地同情他,挖掘不够深入从而造成了失实。除了主观上的考虑,电视节目的一些工作常规也在其中推波助澜,比如电视拍摄了杨六斤吃野菜、捕鱼的画面,还原以前的生活,试图用有限的时间高浓度表达孩子的吃苦耐劳、励志向上。电视台方面认为,这是电视拍摄的基本方法,并不是“摆拍”、“演戏”。

虽然在随后的澄清声明中,一再强调节目的动机而淡化其中的操作瑕疵,但正如有网友指出的,记者对杨六斤身世的艰苦做出夸大报道虽是出于好意,但这种好意却触碰了新闻报道和慈善诚信两条底线。

●张冠李戴闹笑话

●案例:碰瓷男惨遭女司机径直碾轧事件

【刊播时间】2014年7月22日

【“新闻”】7月22日,某报用半版的篇幅报道《女司机遇碰瓷男开车轧了过去……》,报道称:一段名为“碰瓷男惨遭女司机径直碾轧”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的男子在一缓慢驶入十字路口的车辆左前方突然倒地,女司机左右张望后碾轧过去。这一过程被经过车辆上安装的行车记录仪拍摄下来。该视频传出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真相】7月24日,《南方都市报》指出,经查证,“碰瓷男遭碾轧”发生在韩国,视频最初来源于英国的一家视频网站。7月25日,《人民日报》证实,这段名为“金女士VS自害恐吓团”的视频由网友“pd yoon”在7月19日发布。

【点评】报道中提到的这段视频最早是在网上流传的,某报的报道丝毫没有质疑视频的真实性,只是洋洋洒洒地引用了一些网友的话。这是当下不少媒体惯用的一种操作手法,选题的线索来自互联网,记者不做任何的采访,且故意“省略”5个W,仅搜集一些网友的评论,一篇稿件就炮制出来了。而一些媒体的后续报道同样没有对视频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还煞有介事地请交警和法律专家做“解读”,讨论责任的归属问题。其实记者只要认真地看下视频就能看出不少端倪来,至少不会发生把国外的事当作国内新闻的低级错误。

●打假失实反被“打”

●案例:浑水泡面事件

【刊播时间】2014年8月5日

【“新闻”】8月4日下午,正在云南昭通地震灾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发回一条报道称:震中龙头山镇的龙全中学目前食品匮乏,只能吃外面输送进来的泡面,地下水和自来水因为地震水质现在比较浑浊,目前救援人员只能用浑水泡面做饭。

8月5日深夜,某报网站发布报道《救灾部队:浑水泡面不属实勿轻信伤害前方士气》,宣布“浑水泡面”系假新闻。文中写道:该报记者5日就此向前方救灾部队求证时得知这是一则假新闻。一名前方救灾部队的负责人确认,经查证,没有发现救灾过程中出现相关情况。他呼吁,前方部队正在忘己地全力救灾,请后方不要误信这种别有用心的图片,以免伤害救灾部队的士气。

【真相】在这篇“打假”报道刊发后,一时间,舆论反转,网友纷纷指责之前发布“浑水泡面”的媒体。但最先发布新闻的“中国之声”强调,事件系“央广记者李腾飞亲眼看见,部队要求只吃面不喝汤,他和同事都吃了”。中国之声还批评“打假”记者并不在灾区现场,却下了“假新闻”的结论,违背新闻原则,指对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8月6日上午9点许,该报网站要闻部副主任郝珺石发布道歉声明,承认“浑水泡面”事件确有发生:看了视频,部队确实吃了浑水泡面,后勤是当地组织的,不是部队做的饭,浑水是自来水,放了消毒药片。

【点评】这是2014年度最具戏剧性的一起“假新闻事件”。这条“打假”新闻操作中的瑕疵一目了然。但更值得探究的是其“打假”的动机,抗震救灾中的“政治正确”似乎要更重要,以至于出现采访中的疏漏,并在报道中出现“请后方不要误信这种别有用心的图片,以免伤害救灾部队的士气”这样的说法。这恐怕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报道失当惹风波

●案例: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产妇死亡事件

【刊播时间】2014年8月12日

【真相】8月13日14时左右,湘潭县官方微博通报此事称,胎儿娩出后,胎儿出现呕吐、呛咳,初步诊断为“羊水栓塞”可能,院方立即启动院内、县、市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市、县有关专家主持抢救,但因羊水栓塞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1点30分死亡。

8月13日16时许,湘潭县卫生局副局长齐先强就“本该在抢救的医护人员全体失踪”的说法回应媒体记者,称医护人员在产妇心跳停止后抢救了半小时才放弃,院方宣布死亡后,手术室外聚集数十名家属情绪激动,家属冲进手术室时,医护人员正在休息室,并非“全体失踪”。

8月16日,湘潭县卫生局负责人表态称,从整个医疗程序来讲,院方应该也还是尽到了医院的责任。

【点评】医患矛盾之所以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媒体无疑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这起事件的新闻报道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事实尚未搞清楚的情况下,媒体急于给事件定性,单方采信病患一方的说法,当事另一方的声音缺席,报道失去平衡和客观。而且,在行文中一些带有鲜明感情色彩的词汇被频频使用,如“含泪”、“惨死”等,意指医院冷血不作为,漠视患者的生命,容易产生不当暗示和联想,而对于造成这起孕妇死亡事件的真正原因“羊水栓塞”却被屏蔽被忽略。当然,不是说医院一方就没有责任。而作为媒体,所需要的是客观、全面地呈现事件的过程,事件如何定性则是相关专业部门的工作。事实上,在很多类似的医患纠纷事件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媒体近乎相同的“越位”表现。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关注医患纠纷,请别轻易下结论》一文所说,人命关天,不要轻易下结论、定责任。

●视觉形象遭误读

●案例:上海地铁老外晕倒乘客无一相助

【刊播时间】2014年8月20日

【“新闻”】8月20日,上海一家报纸刊发报道《上海地铁披露2起乘客盲目惊慌典型案例老外晕倒,全车厢人跑光》称,8月9日晚9点34分,一男性外籍乘客在列车将进入金科路站时突然缓缓倒向右侧,头几乎贴到身旁中年女乘客的肩膀。随后几秒内,他先是躺倒在座位上,又因列车刹车减速而翻落在地,似乎没了知觉。见状,对面座位上的5位乘客猛地起身逃离。不到10秒,该车厢已空荡荡的,只剩晕倒在地的老外。

【真相】8月20日,微博账号“新民晚报新民网”发布:【上海地铁澄清:无人相助并不属实】上海地铁方证实,乘客当时慌乱是因情况突然,反应不及,但当列车进站后,跑出车厢的乘客立即寻求站务员帮助,站务员也及时上车救助外籍乘客。

8月21日《人民日报》15版也刊发《上海地铁一外籍乘客晕倒“无人相助”说法不实》,报道称,根据上海地铁运营方提供的监控视频显示,由于事发突然,周围乘客第一反应是立即躲开,跑到后续车厢里。由于不明白具体情况,看到有乘客奔跑而来,后续车厢乘客也受到这种惊慌气氛的影响,待该列车停站后纷纷冲出车厢。不过在离开车厢后,有热心乘客立即找到了站台上的值班站务员,描述了车厢里的突发情况并进行求助。随后,站务员迅速到达事发车厢,准备展开救助。而这时,晕倒的外籍乘客已经苏醒,并自行起身离开。

【点评】这几年视频、图片引发的虚假新闻频频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们对视频或图片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解读。而记者在解读这些视频或图片时更侧重于它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对这起发生在上海地铁车厢内的事件来说,外籍乘客晕倒众人相助也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比起最初报道中呈现的角度而言,后者更有想象的空间。试想一下,老外在车厢内晕倒,国人四散奔逃,不又成了社会冷漠症的典型例证吗?不就更具传播的价值吗?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大城市地铁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地铁成为城市人口非常重要的活动场所,发生在地铁里的新闻、商家在地铁里搞商业策划的情况也随之大大增加。地铁运营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以后在面对类似事件时,记者还是要多方求证,并听听专业人士的说法。

●无良公司乱炒作

●案例:95后女网友用身体换旅行

【刊播时间】2014年10月23日

【“新闻”】10月23日,某报用一个整版刊载了一条新闻:《95后女子“用身体换全国游”每到一地征临时男友》。报道称,一名自称“95后萌妹”的女网友,在网络上发布《用身体旅行:95后萌妹向全国征集各地临时男友陪游啦!》一帖,公开宣布了自己“0元游中国”的计划:面向网友展开“临时男友”的征集。文章将网帖的内容详细陈述,同时还罗列了网帖下面网友的留言,最后还告诫读者“旅行蹭吃蹭住有风险,女生最好不要轻易尝试”。这个原本在微博、网络论坛流传的故事终于登上了传统媒体的版面,随后大量权威媒体网站也纷纷转发。

【真相】10月23日,自媒体微博账号“传媒大观察”发布微博:“已经初步证实这依然为某社交软件涉嫌色情营销假新闻炒作,我们正在搜集更多证据向公安机关及互联网管理部门举报。奉劝各大‘权威’媒体自重。”

10月28日,“身体换旅行”报道中提到的“友加”软件被国家网信办以“涉嫌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对其采取暂停接入服务措施,责令整改,并通知主要应用商店下架该软件,同时正协调有关部门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依法查处。

【点评】事实证明,这是一家软件公司企图利用色情影响进行新闻炒作以推广其开发的社交软件。而且这家公司此前已经炮制了一条“挖掘机车震”的假新闻,堪称有前科的“惯犯”。这家公司为了推广产品,迎合网络热点,进行低俗营销,有意炮制虚假新闻,理应严惩。

而被无良公司利用的这家传统媒体,用了一整版来报道“95后萌妹用身体换旅行”,95后、萌妹、身体,新闻标题里充斥着这些令人产生遐想的词汇,制造了一条地地道道的既虚假又低俗的新闻。报道刊发后,一些知名的新闻网站也纷纷跟进,对这条假新闻的传播做出了“贡献”。这些不辨真伪、不遗余力地参与传播假新闻的媒体也应该想想,即使这是一则真实的新闻,报纸和网站想要表达怎样的价值观呢?

●理解偏差闹乌龙

●案例:中国“落榜”世界空气最差20城

【刊播时间】2014年10月28日

【“新闻”】10月28日,某新闻网站刊发《中国城市“退出”世界空气最差20城之列》,报道称,中国“落榜”空气最差20城。在WHO“2014年城市户外空气污染数据库”的排名显示数据中,PM2.5数值最高的20个城市印度的占了一半,其余城市分别来自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国。该数据库囊括了世界91个国家1600个城市的网络公开数据,时间跨度为2008~2013年。CNN报道称,20个城市中,没有一个中国城市上榜。尽管在中国,很多城市被灰色浓雾笼罩,数以百万的居民戴着口罩外出。

【真相】10月29日,网络开始辟谣。知情人士指出,世卫组织并没有搞过“世界空气最差20城排名”。WHO确实有一个“城市户外空气污染数据库”,最新一期数据发表于2014年5月。在这份数据库中,只是记录了一些城市某年的PM10和PM2.5测量值(或估算值)。WHO并没有根据这些数据做排名,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出排名,因为数据整体上残缺不全,没有可比性。

【点评】中国的环境质量多年来一直遭人诟病,每到雾霾发作的时候,各种段子便在网上流传,这反映了国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媒体也开始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报道题材,一些媒体设置了绿色新闻版面,有专门的跑口记者。应该说,这篇《中国城市“退出”世界空气最差20城之列》抓住了社会关切的新闻点,但由于记者对相关数据的使用不够谨慎,导致传播了一条错误的信息,有违事实真相。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内容 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新闻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内容 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新闻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1月6日星期四是哪一年 1月6日是星期几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内容 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新闻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42093.html

使劲推荐

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内容 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新闻
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内容 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新闻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人民日报1月13日微博内容 人民...

1月6日星期四是哪一年 1月6日是星期几
1月6日星期四是哪一年 1月6日是星期几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月6日星期四是哪一年 1月6日...

增城区1月一份天气预报查询 增城区1月一份天气预报表
增城区1月一份天气预报查询 增城区1月一份天气预报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增城区1月一份天气预报查询 增...

安徽省1月份天气趋势预报表 安徽省1月份天气趋势预报图
安徽省1月份天气趋势预报表 安徽省1月份天气趋势预报图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安徽省1月份天气趋势预报表 安...

2023年日本一月新番列表 2023年1月日本新番动漫介绍表
2023年日本一月新番列表 2023年1月日本新番动漫介绍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年日本一月新番列表 2023...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上海奉贤区1月份疫情数据统计 上海奉贤区1月份疫情数据表
上海奉贤区1月份疫情数据统计 上海奉贤区1月份疫情数据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上海奉贤区1月份疫情数据统计 ...

1月9号快手评论区动态图片 1月9号快手评论区动态图片大全
1月9号快手评论区动态图片 1月9号快手评论区动态图片大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月9号快手评论区动态图片 1月...

1月6日前什么意思 一月6号到今天
1月6日前什么意思 一月6号到今天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月6日前什么意思 一月6号到今...

1月7号西安新增多少例病例 1月7号西安新增多少例新冠病例
1月7号西安新增多少例病例 1月7号西安新增多少例新冠病例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月7号西安新增多少例病例 1月...

1月31日的国家大事件是什么 1月31日的国家大事件有哪些
1月31日的国家大事件是什么 1月31日的国家大事件有哪些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月31日的国家大事件是什么 1...

精选致富项目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