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年芯片危机 芯片危机结束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23年芯片危机 芯片危机结束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中国缺芯的局面,在2021年的时候就能够看到端倪,当然各个行业都出现了一些影响,但汽车行业无疑是受到影响最大的行业。国内以及国外多个汽车企业都因为缺芯的问题,而出现短期停产或者减产的情况。相关单位表示汽车芯片的缺口高峰期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芯片供应会慢慢的回升。汽车行业已经度过了最难过的时候,但是缺芯的问题并不会很快解决。
在疫情的影响下,芯片的供应就显得极为困难,想要恢复芯片的供应,还需要一段时间,各个国家都需要想出办法去解决缺芯片的问题。全球主要生产芯片的企业已经在增加对汽车芯片的供应,2022年汽车芯片的危机也许就能够得到缓解,到2022的上半年仍然不会有太多的产能。国内对芯片的需求远远大于供应,许多产品都需要进行调控,有着比较少的库存。
根据预期,缺芯片的问题,在2023年的时候才能够得到解决,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芯片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各个国家仍然受疫情的困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芯片的供给。市场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汽车行业,芯片企业以及各级政府会采取相应的合作,缺芯的问题将会逐渐得到解决,汽车行业所受的打击也会慢慢恢复,但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虽然各个国家对芯片短缺的问题预期并不尽相同,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芯片问题会在2022年的后半年得到解决,当然这是在没有发生其他事件的前提之下,缺芯的危机将会在2023年的时候彻底解决。汽车行业的供应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芯片短缺影响了汽车行业的整体运转,后续经营存在着非常多的挑战,企业需要从各个方面应对这个问题。
汽车“双智”诉求,引领了高制程芯片上车的趋势。资金未能向成熟制程广泛转移,加重了汽车芯片短缺的预期。
文 /《汽车人》黄耀鹏
7月23日,日本在3个多月前宣布的23项芯片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政策,开始生效。而中国对镓锗的管制条例,也将在8月1日生效。全球半导体分工体系,正在碎片化。
7月20日,台积电的第二季度财报,基调不是太理想,这是意料之中的,意外的是下滑幅度有点大。
台积电第二季度营收下滑10%(以美元计下滑13.7%),净利润同比下跌23%、环比下跌12.2%。不但为4年来首个季度盈利衰退,而且第一季度已经不利的局面,变得更严重了。
放慢节奏,被迫还是主动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还在电话会议上宣布,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5nm代工项目)的投产时间推迟一年,到2025年。刘德音给出的原因,是熟练工短缺、建厂成本高企。
其实这两条原因,在台积电宣布该项目之时,就已经被舆论反复指出了,台积电高层不可能不知道。他们事先不知道的是,应对措施不如预期的那样有效。
劳动力也是如此。当初已经预料到当地难以找到熟练技术工人、合格工程师。台积电因此宣布了干部外派计划,上千名台积电员工携家带口赴美“出长差”。但是厂方宣布的赴美待遇打了折扣,而且台湾员工需要加班,不熟悉业务的当地员工不需要加班,后者待遇反而比前者高。
一连串的抱怨与不和,令英特尔和三星成功挖角“大量”台积电赴美的员工。台积电不得不再从台湾派人,但在台员工早已知晓美国同事的遭遇。这让台积电焦头烂额。
台积电的残酷加班和服从文化,在美国不出意外地与当地职业文化激烈碰撞。只不过代价如此之高,台积电还是没想到。
也有人认为,自2022年晚些时候,全球芯片需求就走了下坡路。但与此同时,汽车仍旧缺芯。奇异的反差,很容易让人无所适从。
台积电是先进制程的全球优势代工方。7nm、5nm业务,占了台积电营收的53%。台积电的3nm工艺进入量产阶段,2nm(N2X、N2P)将在2025年进入量产。
而AI相关需求以50%年复合增长率提升,并未将高端需求下跌平滑掉。AI处理器占台积电营收大概6%。
但是,推动制程攀高的主要市场力量,不是汽车,也不是军事应用,而是消费电子。消费电子由于全球经济的转冷(美国一连串的加息抽水),2022年就开始从疫情不正常的高需求台阶上掉下来。
既然先进制程需求看跌,台积电放慢亚利桑那项目的建设节奏,是可以理解的,更像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芯片法案》和亚利桑那的投资补贴,前者需要台积电把产品做出来,后者是厂子运营起来抵税。总之,看不到芯片出厂,这些补贴的绝大部分都拿不到。
台积电当然会算账,如果建设超支和流片价格下跌,就把补贴吃光,那么亚利桑那项目的价值就大打折扣。而且这一项目发起,包含了明显的胁迫,本质上不是一个商业决策。
汽车高制程芯片需求抬头
与消费电子相比,新能源汽车演变到现在,对芯片的需求进入了相对复杂的阶段。汽车商品价值当中,增速最快的,是与算力相关的芯片价值。其实这和其他智能化产品的逻辑是相似的,算力越高价值越高。
IGBT、碳化硅从40nm到160nm,而各种ECU、MCU的需求,集中在28-60nm。唯独与集中算力挂钩的芯片,目前站在汽车行业需求的前沿。
主流已经是7nm,其代表是英伟达的Orin X(智能驾驶芯片)和高通的8155(智能座舱芯片),两者都是7nm制程。而特斯拉下一代的自动驾驶芯片HW5.0为4nm,由三星代工。只不过,无论特斯拉还是三星,都还未准备好,是未来三四年的“期货”。
可以看出,汽车“双智”诉求,引领了高制程芯片上车的趋势。
台积电努力的方向,就是争取汽车“双智”芯片的代工。以前这一部分流片订单,台积电都是看不上的,体现在报价过高、排期滞后、提前100%付款要求。自从消费电子走低之后,台积电就不得不主动出来接活,包括推出7nm汽车实现平台(车机、自动驾驶芯片)的代工流程。
危机再临的预期
尽管如此,台积电仍以先进制程为主。而汽车芯片短缺则以成熟制程为主,其中发展到顶点是在2021年,汽车芯片短缺高达19%-25%。整个行业的整车交付,都受到广泛的影响。
而汽车产量因缺芯而削减的产量,占到单车芯片短缺量的一半左右。这意味着一些车型被迫放弃某些功能,整车厂寻求其他非正常途径解决芯片供应,也弥补了部分短缺。
而今年汽车芯片的短缺情况大概在8%-13%。好消息是主机厂已经适应了短缺,一些大厂开始“以料定产”,或者承诺一个非常宽泛的交车周期。
汽车芯片今年的市场规模大概是668亿美元,而全球芯片市场今年交易的总额被预测为5320亿美元。虽然这两个数字来源不同,预测模型都很粗糙,但前者占后者12.5%的量级,还是能说明问题。即汽车芯片短缺,与芯片周期下行,可能同时发生。
在2023年5月,全球半导体产业实现了总计407亿美元的销售,环比增长1.7%,同比下降21.1%。
自2021年起,美国组织盟友对华实施了芯片切断供应链和需求的一揽子举措,刺激了中国加速芯片投资。从全球角度,芯片从设计到需求的全球分工体系,已经被切割成一块一块的自留地,每一方都要求把关键制造环节掌握在自己手里。
中国的主机厂为了应对缺芯危机,最快捷的方式是成立“保供小组”,有的车企按照芯片专业门类,成立了多达上百个小组。但中长期措施,则都转向推动芯片采购,走国产替代进程。而即便是跨国企业,也必须配合。
不过,有些主机厂将条件暂时放宽至采购“中国产”芯片,而非采购中国企业生产的芯片。这意味着跨国芯片供应商在华产能,是可以纳入采购范围的。从长期角度,这一条件早晚会收窄,其进程取决于国内芯片行业的产能发育。
现在芯片行业,和3年前芯片危机刚发生时情况差不多。行业内的资金,向先进制程上投的多,成熟制程投的少。
这意味着,即便芯片下行周期内,汽车芯片更严重的短缺,仍然有可能在18-24个月内发生。做出这种判断,是因为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普及,新车的平均芯片用量已经超过1100枚,即便产量有小幅增长,芯片总需求,相比3年前也会快速上扬。
这种前景下,业内一些高管呼吁向成熟制程更多投资,建立更多的成熟制程代工厂。但是,高端芯片的走低,仍未能驱动资金向成熟制程广泛转移。这也加重了未来汽车芯片短缺的预期。
美国或干预高制程芯片需求
美日荷协议,无论意图如何,都无法取缔中国作为芯片市场的地位,只是拖慢中国整合芯片供应链的脚步。不过,此举引发的次生影响将中长期化。
有消息称,汽车使用的先进制程芯片,也被美国人也盯上了。
同样在7月20日,美国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表示,对美国市场上的中国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存在“国家安全担忧”。在17日四名议员写给布蒂吉格的信中,议员们担心的是自动驾驶路测,对美国基础设施数据收集,可能传回中国。
但到了部长嘴里,就变成要对中国自动驾驶供应商进行限制。这种言论会不会导致对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和主机厂进行制裁?
自动驾驶核心就那么几样:算法、系统、芯片、传感器。美国想下手,也只能瞄准芯片,因为其他的软硬件不在美国干预能力范围内。
目前此事还只处于吹风状态,但几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管事情走向看上去有多么荒谬,但只要存在理论上的最坏可能,就有可能演变成现实。这一点,在AI领域早就发生过了(英伟达A100、H100,AMD的MI250等GPU被禁售,英伟达被迫推出中国特供版A800)。
如果不认为这个预判危言耸听的话,主机厂和一级供应商,应该现在就启动先进制程芯片(基本都和大算力有关)的“危机应对机制”(如果有的话),至少应该马上着手大量囤货。而台积电故意放慢节奏甚至暂停逆周期建设的举动,可能造成“供应过剩”的错觉。
要实现芯片的完全自主研发、生产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芯片应该算得上是21世纪最为精密的一种“零件”了,想要研发芯片并不是有钱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更是需要成干上万的科研人员攻克各种各样的难关才能够实现。再加上我国在高科技行业的起步并不算早,所以想要实现弯道超车更是难上加难,但是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使用到我们自助研发 生产的芯片。
其实一代芯片想要从无到有需要经过两个大的步骤,第一个就是芯片的研发,第二个就是芯片的生产,这两个步骤都需要很超前的技术。首先先说一下芯片的研发, 其实芯片的研发要求并没有生产那么的高,有科研人员加上足够的资金就可以进行研发,但是这也是项十分浩大的工程,目前有研发能力的厂商其实还是有比较多的,主流的比如像研发手机芯片的高通、三星、 联发科以及华为。
在芯片研发出来之后想要批量生产其实是更难的事情,芯片的生产需要的要求会更高,需要的仪器是十分精密的,目前我国还没有能力自主生产芯片,而华为也是吃了这一方面的亏,没有办法可以找到为麒麟芯片代工的厂商。就比如说生产芯片必须使用的光刻机,国内是没有自主研发光刻机的能力的,只能够通过进口,但是很多时候光刻机都是“有价无市”的东西。
不能够批量生产就代表研发的芯片没有用武之地,也就不能摊平研发芯片的费用,企业就再也没有办法进行下一代的芯片研发。所以芯片的研发其实就是在挑战我们自己的天花板,想要爬高就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还有外边的围追堵截。但是也不用可以悲观,相信我们一定可以以不屈不折的意志力克服一切艰难困阻,一定会实现芯片的自主研发、生产。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3年芯片危机 芯片危机结束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23年芯片危机 芯片危机结束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2023年芯片危机 芯片危机结束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46181.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年芯片危机 芯片危机结束...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张彬彬2024跨年晚会 张彬彬晚...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高考用新教材吗 2023年高...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年甄子丹电影计划 2023年...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英...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龙年图案设计幼儿园 2024...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化生政好赋分吗 2023化生政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功放k200 功放k203的文章,本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宁波一模2024数学 宁波一模20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国女排2024集训 中国女排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