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烟花秀2023 南宁烟花秀2023民生广场_致富项目_茶文化

茶文化>农业资讯>致富项目

南宁烟花秀2023 南宁烟花秀2023民生广场

时间:2024-04-03 23:49:10 作者:中国音乐金钟奖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南宁烟花秀2023 南宁烟花秀2023民生广场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南宁烟花秀2023 南宁烟花秀2023民生广场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南宁烟花秀2023 南宁烟花秀2023民生广场

南宁解放路的故事

钟鼓楼是古南宁最负盛名的一景,原址在今民族大道39号附近(即共和路与民权路交叉十字街口附近),原名平楚楼。《邕宁县志·古迹志》记载,明嘉靖十年(1531年),南宁卫明威将军军政掌印指挥佥事王佐铸了一口大铜钟,重二千斤,悬挂在平楚楼上,因此叫钟鼓楼。过去的钟鼓楼一带是南宁城内最繁华的街道之一,遗憾的是,钟鼓楼在抗日战争前被拆掉了。

雄伟壮观的古钟。

据《南宁史料》记载,钟鼓楼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底座呈正方形,楼的顶端为葫芦状尖顶;楼下方的四角为4条巨型砖砌方柱,柱的直径约2米。楼内较宽,古时楼下除摆卖小食摊外,还肩负十字街来往交通的任务;在楼的东北面,有座登楼敲钟的楼梯;楼的东西南北面,有题匾4块,东面的叫“宣和”、南面的叫“通明”、西面的叫“应候”、北面的叫“拱辰”。

而钟鼓楼的铜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1000多公斤,现置放于南宁市人民公园镇宁炮台内,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悬挂铜钟,也是南宁难得的珍贵文物和艺术珍品。钟上除刻有重量、铸造年月、铸造人和捐款人的姓名外,还有字体端庄娟秀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

抗日战争时期,南宁沦陷时,铜钟曾被转移到百色、柳州、武汉等地,一度流落他乡。南宁解放后,广西文物工作者在武汉发现其踪影后立即收购回邕,这口饱经沧桑的古铜钟至今仍保存完好,为南宁市现存最大的铜钟。

昔日的钟鼓楼一带如今已成繁华商业地带。

古朴情韵 历史轮回

钟鼓楼洪亮的钟声在邕江边悠悠远扬,之所以号称“晨钟暮鼓”主要原因在于:“晨钟”即每天早上敲三阵,每阵三十六响,共鸣一百零八响,送走108种烦恼;“暮鼓”在晚间敲响,与晨钟对应。破雾的晨钟,穿云的暮鼓,神怡的游人……正所谓晨钟惊梦,暮鼓催归。

新钟鼓楼给人们带来无限遐想的同时,旧钟鼓楼的盛衰也让人握腕感慨。据史料记载,钟楼鼓楼是中国古代寺院园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景,古有“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轻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之说,钟声鼓声的交织敲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乐精神。如今,老南宁谈起钟鼓楼时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一根稻草能挂大铜钟”、“番鬼佬偷宝草”、“钟鼓斗龙王”等传说。家住大同街、现年76岁的卓秀兰阿婆神秘地告诉记者:“听我妈说,钟鼓楼的铜钟一根禾秆草吊得起来,它还会自己半夜滚下邕江和水龙王斗得天翻地覆……”而今年86岁的南宁市退休干部周孝先老人则愉快地回忆起钟鼓楼的钟声:“我们家住民生路,虽然听得不是很清楚,但每逢国家发生什么喜庆大事,都要在白日鸣钟祝贺;其他时间一般是晚上7时到第二天凌晨6时敲钟打更,然后是每条小街巷的更夫传更。我十一二岁的时候,经常去钟鼓楼耍,我记得是座两层的木板楼,平时无人守钟,晚上有政府派人值班敲钟,经常有乞丐在楼下过夜……”为此,周孝先于2004年在南宁市政府举行的关于南宁古迹的座谈会上提出修复钟鼓楼的意见。

一根稻草 悬挂铜钟

明朝嘉靖年间,南宁的盐埠街口(即现在的共和路与民权路交叉十字街口附近)建了一座钟鼓楼。

老南宁相传,钟鼓楼上有两个木架,一条草绳,挂着一口大铜钟,搁着一面大鼓。话说有一年南宁天旱成灾,牛皮大鼓被晒得熬不住了,就跟铜钟告了个假,从通向水闸门的那条水沟滚到邕江洗澡。

话说邕江有条独角蛟龙,口中能喷黑烟,经常污染江水,还把江边洗衣妇女卷入河中,百姓因此怨声载道。这日,独角蛟正在宫中饮酒作乐,被大鼓搅了雅兴,盛怒之下,它率领一千人马直奔江面声讨大鼓,正玩得高兴的大鼓结果不明就里被独角蛟勾破了一个大窟窿。大鼓寡不敌众,只好慌忙逃回钟鼓楼。铜钟知晓后怒火冲天,就直奔邕江给大鼓讨回公道。正在宫中论功行赏、饮酒作乐的独角蛟闻到铜钟的叫骂声迎上江面,只见铜钟把虾兵蟹将杀得片甲不留,独角蛟上前招架,仅战了几个回合,节节败退,它转身就逃,结果被眼明手快的铜钟用钟顶一扣,擒住了独角蛟,拖回钟鼓楼。

正当铜钟和大鼓要将独角蛟痛打一轮出气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上楼,铜钟急忙念咒,蛟龙立刻变成另一根草绳,挂在架上……

暮鼓晨中 呼之欲出

南宁在明清时代有座钟楼,楼在民国时毁,留有照片,但钟仍在;因此建议恢复钟楼,找回南宁市发展过程中的记忆。

……当然,如果恢复的话,选型、选址当可众议而定。

可以在民生广场上,可以在国际会展中心前;只是希望在明年元旦时能闻市长在楼上敲钟报晓。

另外,市政协凌斌同志曾提及把新华街古城墙能显露出来,也是显示城市经历的好建议,望能一并落实;此两意见在讨论“南宁市历史传统街区控制性保护规划”及清华主笔的“南宁市旧城区改造重新规划研究”讨论时均有提出,但这样提可能不解决问题,必须专案立项,交由规划、城建部门进行。

具体原钟亭内容已编由陈副市长主持的《南宁市建筑志》已详载。专此,致礼建设厅原总建筑师傅博敬上2004年春节傅先生的信一石激起千重浪,林国强市长随后批示:“请陈瑞贤副市长阅后安排相关部门提意见,这个钟在哪里?如何展现?确值研究。”陈瑞贤副市长也批示“请规划、建设局拿意见研究”。

2004年3月,南宁市文化局在市博物馆召开了恢复钟鼓楼的论证会,特别邀请了与此同时提出重建钟鼓楼的周孝先老人。最后拟定在邕江河畔建设和恢复南宁名景钟鼓楼。

2005年,市文化局还同时提出拟修建包括钟鼓楼在内的5个历史文化景点,南宁的文化名城保护意识被再次唤醒。

古井虽无 盛名依旧

双孖井位于人民东路与友爱南路交汇处、人民东路63号门前10米左右地方,曾有两口并列的水井,以前是周围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上世纪80年代初建道路后将此井填埋。但市民一直把西到民族商场,北到友爱桥,南至沙井码头这一路段称为“双孖井”。“双孖井”相传为宋代时狄青将军南征时所掘(但无史料记载),又传是民国初年才挖。

双孖井是南宁市最新公布的21处文物点之一,一些线路的公交车都沿用这一地名。双孖井旁边开有“孖井小食店”、“孖井旅社”、“孖井冷饮店”等。

回望古井 灯火阑珊

城市的滚滚车流,往往会在人民东路与友爱南路丁字路口一个叫做双孖井的路口短暂停留。十几秒的红灯,或许可以暂时连接起这个城市至今有名无井的历史。

不知从何时起,双孖井被现代交通中断了内部联系,而作为南宁市最有名的地方,它的消失,更多体现了一种标本意义。

检视邕城“城市化”历程,人们或许可以发现,像双孖井这样根植于市民心中的古迹并不多,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它的生命周期,而在南宁市的历史轨迹中,至今已有名而无井的双孖井一直在见证她这种巨变或渐变。

如今,作为首府难得的古迹之一,双孖井与其他名胜古迹一起构成了邕城的文化源头。或许正因为这种文化上的完整性,使得这个处于城市黄金商圈的古迹,虽已消失多年,人们依然念叨着它的好。

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正在步步浸染着双孖井的文化风味,水井不得不接受“现代化”的最直观刺激。然而,对于怀旧者来说,双孖井依旧有载不动的乡愁,人们也发现,灯火阑珊处,双孖井的容颜正逐渐清晰。

清泉育人 桑梓情浓

翻开南宁地图,古井不知在何时消失,且了无痕迹,只有地图上标识的“双孖井”、“沙井街”等老地名还昭示着这里曾经有过的一段历史。

记者了解到,在如今的友爱南路与人民东路63号门前10米左右的交叉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丁字路口,曾有两眼水井,它们相依相偎,井口一般大小,形同姐妹,故名双孖井。井终年不涸,水清且亮又甜,这一带居民都在此汲水、洗衣。而当时住在这里的都是下层劳动人民,拉板车的、做小贩的、做脚夫的、做泥水工的……他们早出晚归,辛苦劳作,他们的孩子衣衫破旧,每天三五成群在井口结伴上学,放学后又到井口帮大人挑水,点缀着这里的风景。

饮水思源,双孖井让老南宁爱恋。住在沙井街三巷的韦阿婆回忆古井还是一脸的神往:“双孖井的井深有两条牛绳那么长,大概两丈四深,井水好呀,冬暖夏凉,打不干的。当时,附近的柔青园、凌云园、西湖园居民都来这里挑水喝。”如今说起被埋在地下的双孖井要重建,今年69岁的陆美莲阿婆兴奋不已:“那是三喜临门的好事,我们家有?仔、?井旅社,再有双孖井就‘?全’了。”陆阿婆说,当年她从五塘嫁入沙井街就住双孖井边,生了一对儿女后,第三胎幸运地生了双胞胎儿子,“我在1964年生下?仔后,居委会还补助我7斤鸡蛋,5斤白糖。我们一家六口靠老公每月57元工资养活,生活艰难,有人劝我将?仔送人,我说天生天养,不送。?仔小时候经常爱拿半个篮球做成的水桶,去双孖井打水玩。

有了双孖井,才有了孖仔,我们开的旅社就叫孖井旅社。”陆阿婆说。

双孖井古井 美不胜收

家住人民路北二里、现年70多岁的陆阿婆回忆,原来邕城有4个城门,每个城门都有一口井和3棵树。双孖井旁边原来有3棵龙树,树下有一口小井,井水经常溢出路面。

1951年扩路修公园,把龙树挖了,将井移到路中间,就是今天的双孖井。“当年我们爱用蓝色的钢盔打水,后来用上自来水就不打井水了。”74岁的黄老伯马上在旁对记者说:“我记得双孖井修过3次,越修越漂亮。

1957年第一次修缮,用石头砌成井边两条围栏,成对称的90度角;第二次是在1958年2月,将井边道路铺上水泥,那年我参加了消防队,因此印象深刻;第三次是砌高井边的平台栏杆,有10公分高,种有两排凤凰树,满树红花,美不胜收。”家住沙井街25号的七旬退休工人黄定对记者说,双孖井高出地面1米,是民国期间两广巡阅使陆荣廷出资兴建的“洋井”。

“那时候每家凑两角钱请人洗洋井,井底有一根碗口大的竹筒直插深处,井水从未溢出过,包括我们躲日本人回来,长时间不用井水,水位不变,也没有水漫上路面。”据该井水文监测员蓝朝华证实:“监测井水多年,每天在凌晨2时和中午,拿尺子量水位,包括邕江发大水、地震,井水不涨不少,水质也无变化。井口的双口设计很安全,人不容易掉进水井。”当年最爱坐在双孖井边消遣的韦阿婆告诉记者,当年听说要填井封路的时候,很多老居民不答应,纷纷自觉地拿着一炷香,轮流日夜守候在井边,表示了人在井在的决心,迫使施工队改变填井计划。蓝朝华说:“1984年底因为修路,我亲眼看着施工队将井口打掉,深挖下去几尺,接了一条排水管通到朝阳溪,然后用水泥预制板将古井封了。后来安装管道煤气的时候曾经挖到井边,他们又填好绕道而过。”

消失古井 跃然纸上

据记者调查,许多人尽管不懂人民东路、公园路等路段,但却都知道这一片地方叫双孖井。为什么双孖井埋了20年,却没有让人忘怀?黄定老伯说,尽管从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双孖井附近的路名一再更改,但令过往路人印象深的还是20年前走过一排排凤凰树到达的双孖井,“路人走过都爱看看井深几丈,容易入脑,所以印象深,永志难忘。”

井水幽深,清凉澄澈,虽然,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南宁人的双孖井已远去,但它曾书写过南宁的历史,它使我们的城市厚重深长。

在采访中,记者试图在老人们的回忆中重温古井过去的辉煌,却始终尝不到它原来的韵味。值得欣慰的是,重建双孖井已列入南宁市有关部门的日事议程。据了解,双孖井将在新建的澳门街上重现,届时,双孖井将与现代商业文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提高现代南宁城市文化品味,留住南宁的文化源头,丰富城市的内涵。

古堤古墙 如今安在

邕江防洪古堤:原位于南宁市邕江北岸临江路一带的河边,有一段高5米、长百余米,用大岩石砌成。原是清代乾隆年间修筑的防洪大堤中的其中一段,也是南宁现存最古老的邕江防洪堤。

南宁古城墙:据史料记载,南宁旧城垣自宋代修筑,初期城墙周长约1050米,高约6米,开设东门(今市电信局大楼右侧,民生路头与南环路尾交界处)、迎恩门(即北门,今工人文化宫内)、仓西门(今民生路解放路交界处)、镇江门(即水闸门,今邕江大桥北岸桥头)、安塞门(今邕江宾馆左侧民族路口)五城门,城门上均筑城楼;明万历三十年,增开南门;乾隆六年修筑成高约9米、宽约6米的规模。仓西门、北门、东门的城楼外还筑有子城,人们称为月城。

位于邕江北岸临江路的防洪古堤。

古堤:劫后余生 城墙:灰飞烟灭

近日,记者在古堤旧址看到,一段高5米、长100余米、用大岩石砌起的邕江防洪古堤,至今依然屹立在邕江北岸临江路一带的河边,继续执行着它千年不变的使命——“将军把门,阻挡洪水”。

据资料统计,邕江平均每年通过南宁的流量大概有480亿公方。《邕宁县志》记载,邕江在宋庆历二年(1042)曾发生大洪水:“秋水入邕城二丈,坏官署民舍。”而从宋崇宁二年(1103)至清光绪七年(1881)的778年间,南宁共遭遇特大洪涝灾害6次,分别是1633年、1715年、1771年、1837年、1854年和1881年。其中1881年水位高达79.98米。

文献曾记载:“本年(1881)大水为百年来未有的大灾……八月连日东风大雨,水暴涨,筑土障城门,城外水高于城内丈余。”据86岁的南宁市民周孝先先生介绍,解放前南宁还保存有两处古城墙,一处是唐代古城址,在今纬武路至广西军区附近一带,有30米左右,现在也不见了。另一处是宋朝兴建的“宋城”,在今兴宁路、民生路周围一带,用坚砖所砌,城廓为1030步,因而民间流传“直城三里七,横城七里三”的城池面积的说法。“1950年还留有部分城基,我在中山公园见过。宋城从今当阳街向邕江宾馆方向延伸,转向南环路延伸至共北小学,折向工人文化宫,再转望火楼向百货大楼、新华街至水塔脚,折回当阳街。

但是这段古城墙现在也已经是片石无存,了无踪迹了。”周先生感慨地告诉记者,解放以后,随着南宁道路的日益拓宽,南宁古城墙被全部拆除,这段历史已经“灰飞烟灭”,非常可惜,希望未来重建的古城墙能够把历史的痕迹唤回来。

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堤简介。

古堤虽老 尚能防洪

据文献记载,古邕城常遭水患,清乾隆四年(1739)南宁又发生大洪灾,左江道杨廷璋、知府苏士俊、知县吴逢年于乾隆四年至六年雇工重修河边城墙。原仓西门至安塞门外(现民生路、当阳路交口处到现民族路口处)临江一带水流湍急,堤岸被冲崩溃,城内无数次遭水患,为此虽多次修筑防护堤,均因不牢固而被河水冲垮。

清乾隆八年(1743),左江道许日炽、知府苏士俊、知县宋敞经勘察,在仓西门外河边(今民生码头)至安塞门(今邕江宾馆南面附近)一段城基近水面处,用大条石砌建一道防洪石堤,并在石堤前面再建3座码头(即下关码头、安塞门码头和祭江台横渡码头)。石岸(堤)五十一丈以护城基,并建造码头3处,但不久石岸(堤)又复崩坍二十一丈;乾隆十八年、五十二年、道光廿六年及三十年,均对城垣和堤岸重修,并在安塞门高地处建一亭台,称祭江台,为历代官员举行祭江仪式活动的场所。

据悉,三处码头已分别于20世纪80年代拆除,但此段石堤至今仍然发挥其防洪功能。现存石岸(堤)是南宁市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防洪设施,邕江防洪古堤于200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石堤石条至今保存刻有“第拾层、第贰拾捌层、堤顶叁拾陆层”、“中流砥柱”、“永镇三江”等字样。

城墙已毁 空留门名

对于古城墙的历史变迁,据文献记载,明万历三十年(1602),由于城乡贸易的发展,知府薛藩又开辟“南门”(今中山路与南环路交界处)。但到了明末,战乱纷起,南门被堵,另在距北门数十丈的凹口处开烟花门(今广西区民政局后面),作为城内居民运柴、粮的通道。这些都属于明、清时代的古建筑。民国六年(1917)又将兴宁路往西关路这段城基打通,开“新西门”。

从北宋建城至民国这800多年中,邕州城垣多次崩塌,历代知府也不断重修,到民国初年,城墙已经失去其功效,加上省政府从桂林迁移南宁,当局认为城墙妨碍城建,故省政府决定拆全城城墙拓地建房。民国20年后,邕城东南一带城垣已经开拓成环城马路,周边建起了新式房屋。

龟化筑宋城

南宁建于晋朝,从前叫邕州。相传古代只有一间天宁寺,因此有“先有天宁,后有南宁”的说法。宋仁宗统治年间,刘初任邕州太守。他上任后巡查发现,原有的土城矮小,不安全,决定另筑砖石城墙。但奇怪的是,民工白天筑好城基,晚上便倒塌,一连数天如此,无计可施。一晚更深人静,刘太守独坐案前思索筑城计,由于日夜操劳,不觉伏案而眠。朦胧中,忽然一神人走来对他说:“筑城筑城,龟化就行。”随后隐去。

第二天早晨,刘太守到工地巡查,突然狂风大作,百步外一黑蟒乘风而来,让刘太守猛然想起《搜神记》中,张仪筑城,屡筑屡崩,后来按龟行线路筑造终成。刘太守命人沿蟒迹插上标志,由石牌坊(现共和路)绕过东濠塘,经东门旧昭宗祠(现民生路东段路头)沿今南环路,过火烧地(现邕江宾馆门口左侧),经今当阳街、水塔脚、新华街、望火楼,绕回石牌坊,按此线路筑城,果然成功。

原来是水闸门(现民权路尾邕江大桥头)的河下深潭边的洞里住着9只大乌龟,某日被水龙王霸占,群龟只好上岸躲地下,筑城让它们无处藏身,因此群龟晚上毁城。水龙王知道后又派黑蟒将军镇压,群龟仓皇逃窜,但只只化为石头。

此后城内发现8只石龟,两只在孔庙处(现南宁饭店内),一只在石牌坊王守仁讲学处(现北宁街弯过共和路南段处);一只在水闸门附近(现民权路西段);一只在油行街注生宫(现当阳街中间码头右侧,被城基压住一半);一只在城隍庙街口(现红星剧院门口);一只在南门井边(现中山路中段);一只在棉花街(现民权路东段)。

最后一只逃到江南亭子路上化为石头,成为供人行走的龟背。

新闻链接——南宁城隍庙

又称府城隍庙,庙址在今兴宁路的红星电影院。城隍庙建于明洪武初年,是埋葬苏缄全家之所,原称苏忠勇祠,里面有城隍爷苏缄的画像和碑文。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交趾(今越南)兵陷钦州、廉州,犯邕州。邕州知府苏缄手下守城官兵只有2800人,困守孤城42日。

最后水涸粮绝,寡不敌众,邕州城被攻陷。苏缄带领着全家大小36人,跳入火坑自焚殉国。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七月,狄青部将郭逵将交趾兵逐出境,收葬苏缄全家骸骨,埋葬在南宁城垣下面,宋皇朝乃册封苏缄为南宁城隍,号“苏忠勇祠”。民国元年(1912)全市毁神像,城隍庙作自治公所。民国八年(1919)为南宁审判、检察两厅公所。地方人士为纪念苏缄忠勇殉国,于高丘上划出百多平方米地面建一小神笼,供苏缄神像,并刻有“苏忠勇公成仁处”石碑一块,数百年来香火一直不断。解放初为改建为红星剧场,如今红星剧场还剩下一堵城隍庙被称为“后宫墙”的巨石砌成的旧城墙。

仰慕美丽广西 志愿落户南宁

记者:傅总,听说您是上海人?

傅博:是的,我是上海人。我在南京工学院读书的时候,听到从桂林开会回来的导师介绍,广西很漂亮,美丽又神奇,我就动心了。结果把第一第二的工作志愿都填了广西,我1961年来到南宁工作,一晃就是44年。

“虎口”留书院 改建博物馆

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有北京的专家来南宁玩,要求参观南宁的古建筑。我带他们兜了一圈,发现幸存古建筑已经不多,当时参观了江南的一座私人豪宅后,回到解放路看新会书院。到那里后我们大吃一惊,不少工人正在拆房子,书院的两边长廊和部分屋顶已被毁,得知他们是为扩建单位宿舍而拆。我着急啊,马上联系有关部门,找到当时的原南宁市建委总工孙焯,好不容易将书院留了下来,真是虎口余生啊!北京专家们当时建议可以改建成南宁市的博物馆,如今的南宁市博物馆陈列室就是新会书院。

位于解放路上的天宁寺旧址。

挽救城隍庙 失败而告终

当年民生路和兴宁路进行翻新改造的时候,我参加了步行街专家组,发现来自北大的设计师的新方案是将步行街骑楼外墙的一些古迹打掉,重新拿玻璃钢贴上一些整齐的花纹图案。这样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以假替真的东西离历史越来越远。但是要修改方案已经来不及,我参加专家组的时候已经是施工阶段,很可惜呀,如今的步行街骑楼是变过脸的,不是原汁原味。

我后来发现了金丝巷里的城隍庙。我和现在的市规划局总工黄恩厚一起口头建议留下城隍庙,参考上海的城隍庙成功地与商业结合的经验,用现代的办法加以保护。专家组也讨论过,我们还拿出市政府保护老街区的有关文件,最后我们的方案还是被否定了,大家认为作适当的修改也是保护,最后城隍庙没保住,拆了。

如今,城隍庙只剩下一段断壁残垣。作为南疆重镇,南宁过去有着一些像城隍庙一样的颇具本地特色、很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古迹,但由于种种原因,留下的却不多。

回建千年孔庙 凝聚大家心血

前两天,市博物馆的李文书记找我帮看看恢复孔庙的设计施工图,估计孔庙终于可以重见天日了。我是在广西展览馆发现了孔庙的“肢体”,包括门、梁、柱子等木件,从上世纪50年代就堆放到现在,由于当年拆迁的时候有一名建筑师参与,他在每块木头上都做了标志,保存完好,整合起来就是一座完整的孔庙。我看见丢了这么多年挺可惜的,就在从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提出恢复孔庙的建议,作为一处既有文物价值又有旅游价值的人文景观,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精华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2003年市博物馆终于将回建孔庙大事摆在日程上,我还帮他们确定新址在青秀山风景区。结果后来他们召集全国孔庙专家进行讨论,一致认为要做大孔庙,重建孔庙,而不是简单的恢复。由广西区规划设计院做了规划图,旧孔庙被摆在新孔庙里的一个房间内,是最后的折中方案。也好,总算又多了一点南宁古迹,让大家知道宋代的文化。

保护解放路建筑里程碑

解放路靠江边那头准备扩建新的民族影城,设计图纸已经到了我这里。董达庭商住楼原来是拆迁范围。我去看过,那栋楼的建筑形式、材料、做法都与清代建筑有区别,它变得洋气了,它的房屋大梁是用美国洋松,船运回来的进口货,是见证晚清时期过渡到西洋建筑的一座“活化石”,全国仅存惟一的一栋,在古建筑史上起到发展的里程碑的作用,拆不得!我跟市文化局局长提过,她也同意留下来。我还建议设计者,将董达庭商住楼作为新影城的部分走廊过道而存在,作为文化景点,跟开发影响不大,可以增加影城的知名度,给影城带来更多利益,有百利无一害。

我还跟市规划局的同志去看过解放路上的天宁寺旧址,分析有没有保存价值。

现在的南宁总商会已经不是天宁寺,那房子的木料部分是清朝的、部分是民国时期的,但是也是古迹,值得保存,在我的建议下,后来南宁总商会被南宁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解放路上有很多好东西,希望可以成为南宁古迹的重点保护区,成为南宁的旅游区,一方面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让市民进一步了解城市历史,提高素质和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做大做强广西省会中心城市,提高市民的人文和保护意识。

新闻链接——南宁孔庙

始建于北宋皇年间的南宁孔庙(公元1049-1054年),是古代南宁的儒学之府,又称儒学宫,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据史料专家介绍,南宁孔庙故址在仓西门外沙市,即如今的南宁市解放路东端,后又迁到现在的民生路南宁饭店内,此后直至前世纪40年代,南宁地方人士每逢春秋二季,都习惯云集于此,举行盛大的祭孔活动。南宁孔庙初建之时,即具相当规模,以后历代王朝反复修建,至清朝时期成为南宁市最具完整建筑体系的园林式人文景观,占地面积达十多亩,但因战乱等原因,至上世纪20年代初时,南宁孔庙部分建筑已破败不堪,上世纪30年代,庙内重点建筑大成殿重新修缮后,再次成为男女老幼特别是读书人对先哲顶礼膜拜之圣地。

1982年10月,仅存的大成殿因南宁饭店扩建而被拆除,其部分原材料一直保存在广西展览馆,以备日后回建。

嘉和城烟花秀几点开始

晚上8点至9点。2023年南宁首届烟花瀑布表演将于10月1日国庆节举行,时间为晚上8点至9点。

2023石家庄元旦去哪玩比较好石家庄跨年有烟花吗

2022马上就要结束了,随之迎来的便是崭新的2023年,家庄2023元旦好玩的景区景点推荐,包括市区以及周边景区活动等,那么石家庄跨年有烟花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2023石家庄元旦去哪玩比较好?

正定古城旺泉古街跨年狂欢活动

时间:2022年12月25日一-2023年1月1日

内容:为迎接新年,街区商户在店内进行氛围布置,凡到店顾客,可享受商家店内活动,凡进店消费者均有小礼品赠送。在街区进行跨年倒计时活动,在活动现场进行小礼品、商户狂欢券发放。

正定县第三届年货大集活动

时间:2023年1月1日-1月20日、2023年1月21日-2月6日16:00-17:30(春节期间十七天)

内容:为了繁荣“两节”市场,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扩大内需、惠及民生,正定县在长乐门文化广场西侧举办年货大集活动。

首届特色街区购物节

为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需求、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满足广大市民消费需求,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将于2022年12月20日启动石家庄市购物节暨首届特色街区购物节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将发挥政策和活动叠加效应,市、县两级政府投入1.041亿元资金,其中,市本级投入资金5000万元;各县(市、区)累计投入资金5410万元,以发放消费券或补贴等形式开展促销活动,农行、建行、工行等金融机构也将投入资金配合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以此激发市场主体和平台企业积极性,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2023石家庄跨年有烟花吗?

有烟花,石家庄新华区湾里庙步行街将举行跨年烟花秀。

石家庄新华区湾里庙步行街跨年烟花秀

活动时间:2022年12月31日24点

活动地点:石家庄新华区湾里庙步行街水幕广场+同乐戏院

活动内容:一年仅一次的独家跨年烟花秀震撼来袭,神秘嘉宾空降,邀您一起跨新年。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南宁烟花秀2023 南宁烟花秀2023民生广场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南宁烟花秀2023 南宁烟花秀2023民生广场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大众辉腾2024款落地价 大众辉腾2024款报价及图片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本文标题:南宁烟花秀2023 南宁烟花秀2023民生广场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46526.html

使劲推荐

南宁烟花秀2023 南宁烟花秀2023民生广场
南宁烟花秀2023 南宁烟花秀2023民生广场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南宁烟花秀2023 南宁烟花秀202...

大众辉腾2024款落地价 大众辉腾2024款报价及图片
大众辉腾2024款落地价 大众辉腾2024款报价及图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大众辉腾2024款落地价 大众辉...

2024年新春忍者返场 2024年新春忍者返场时间表
2024年新春忍者返场 2024年新春忍者返场时间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年新春忍者返场 2024年新...

2024单招政策 2023年单招考试准备
2024单招政策 2023年单招考试准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单招政策 2023年单招考试...

新年连衣裙图片大全 新年连衣裙穿几天合适
新年连衣裙图片大全 新年连衣裙穿几天合适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新年连衣裙图片大全 新年连衣...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智尊版是什么意思 智享版 智尊版
智尊版是什么意思 智享版 智尊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智尊版是什么意思 智享版 智尊...

下一期王者轮回 2023春节王者轮回
下一期王者轮回 2023春节王者轮回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下一期王者轮回 2023春节王者...

2024年的日本 2024年的日本天皇是谁
2024年的日本 2024年的日本天皇是谁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年的日本 2024年的日本天...

2024广东高考历史类人数 2024广东高考历史和物理人数预估
2024广东高考历史类人数 2024广东高考历史和物理人数预估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广东高考历史类人数 2024...

二建备考20天够吗 二建备考多久能一次通过
二建备考20天够吗 二建备考多久能一次通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二建备考20天够吗 二建备考多...

精选致富项目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