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饮茶风俗 各民族的茶及其茶俗_文化_茶文化

茶文化>茶轩文>文化

各民族饮茶风俗 各民族的茶及其茶俗

时间:2023-05-30 09:50:14 作者:月亮上的人儿啊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各民族的茶及其茶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各民族饮茶风俗和各民族的茶及其茶俗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各民族饮茶风俗 各民族的茶及其茶俗

各民族饮茶风俗 各民族的茶及其茶俗

茶与风俗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擂茶: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擂茶。不过,擂茶有几种,如福建西北部民间的擂茶是用茶叶和适量的乏麻置于特制的陶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细末后加滚开水而成;广东的揭阳、普宁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喝的客家擂茶,是把茶叶放进牙钵(为吃擂茶而特制的瓷器)擂成粉未后,加上捣碎的熟花主、芝麻后加上一点盐和香菜,用滚烫的开水冲泡而成而成;湖南的桃花源一带有喝秦人擂茶的特殊习俗。是把茶叶、生姜、生米放到碾钵里擂碎,然后冲上沸水饮用。若能再放点乏麻、细盐进去则滋味更为清香可口。喝秦人擂茅一要趁热,二要慢咽,只有这样才会有“九曲回肠,心旷神怡”之感。

龙虎斗茶:云南西北部深山老林里的兄弟民族,喜欢用开水把茶叶在瓦罐里熬的浓浓的,而后把茶水冲放到事先装有酒的杯子里与酒调和,有时还加上一个辣子,当地人称它为“龙虎斗茶”。喝一杯龙虎斗茶以后,全身便会热乎乎的,睡前喝一杯,醒来会精神抖擞,浑身有力。

竹筒茶:将清毛茶放入特制的竹筒内,在火塘中便烤边捣压,直到竹筒内的茶叶装满并烤干,就剖开竹筒取出茶叶用开水冲泡饮用。竹筒茶既有浓郁的茶香,有有清花的竹香。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同胞喜欢饮这种茶。

锅帽茶:在锣锅内放入茶叶和几块燃着的木炭,用双手端紧锣锅上下抖动几次,使茶叶和木炭不停地均匀翻滚,等到有屡屡青烟冒出和闻到浓郁的茶香味时,便把茶叶和木炭一起倒出,用筷子快速地把木炭拣出去,再把茶叶倒回锣锅内加水煮几分钟就可以了。布朗族同胞喜欢饮锅帽茶。

盖碗茶:在有盖的碗里同时放入茶叶、碎核桃仁、桂圆肉、红枣、冰糖等等,然后冲如沸水盖好盖子。来客泡盖碗茶一般要在吃饭之前,倒茶是要当面将碗盖揭开,并用双受托碗捧送,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沏盖碗茶是回族同胞的饮茶习俗。

婆婆茶:新婚苗族妇女常以婆婆茶招待客人。婆婆茶的作法是:平时将要将去可的南瓜子和葵花子、晒干切细的香樟树叶尖以及切成细丝的嫩腌生姜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储存在容器内备用。要喝茶时,就取一些放入杯中,再以煮好的茶汤冲泡,边饮边用茶匙舀食,这种茶就叫做婆婆茶。

虫茶:它是一种制法奇特、极富民族习俗的特产茶。虫茶是把采摘的茶树鲜叶和部分香树叶混合放在竹篓或大木桶里,浇上淘米水,让其自然发酵。数天后便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氮气味,这种气味会招引“化香夜蛾”的昆虫成群来此安家落户,生育繁衍。它的幼虫特别喜食腐烂的茶叶和香树叶,并排出一粒粒比菜籽还小的虫屎。把这种虫屎收集起来晒干便是虫茶。饮用虫茶时要先在杯中倒入开水,后放入适量虫茶,盖好杯盖。虫茶粒先漂浮在水面,待其缓缓下沉到杯底并开始溶化时即可饮用。虫茶泡出的汤清香宜人,沁人心肺。饮之令人顿感心旷神怡。湖南城步苗族目治县五岭山区的苗族同胞尤爱饮虫茶,所以虫茶又叫城步虫茶,它是一种速溶性饮料。

腌茶:即把新茶叶放在大缸里,撒上适量的盐,然后用石块压紧盖好,经过数月后(一般是三个月)再拿出来饮用。此茶香气和滋昧都别有风味,由于像腌白菜一样,所以叫腌茶。部分彝族同胞爱喝。

砂罐茶:把冲洗干净的小砂罐置于火塘旁烘烤,等砂罐烤温热了,再把茶叶放进去,手握砂罐在火上慢慢摇晃,等砂罐内的茶叶散友出悦鼻的馨香时,便可将滚开水冲进砂罐里,盖上罐盖,闷上三分多钟,砂罐茶便沏成了。我国三峡一带的老百姓醉心于砂罐茶,他们觉得只有喝这种茶才够味才过瘾,喝后五脏六腑都熨贴,无比畅快。

三道茶:分三次用不同的配料泡茶,风味各异,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头道茶为苦茶,把茶叶放入小陶罐中用小火烤至微黄并有清香味时,再向茶罐内冲入沸水,泡成浓酽的茶汁倒人杯中饮用,此茶味浓且苦,故称苦茶。第二道茶为甜茶,它是和茶叶嫩芽和核桃仁、烤乳扇、冰糖蜜饯或者蜂蜜等用沸热的开水冲泡而成。此茶甜滋滋的,故称甜茶。第三道茶为回味茶,它是用茶叶嫩叶加生姜片、花椒、桂皮末、红糖等用滚烫的开水冲泡而成。此茶麻、辣、甜、苦各味皆有,饮之使人回味,故称回味茶。云南大理的白族同胞爱饮三道茶,并用三道茶待客。三道茶喻示着人生有苦有甜,苦尽甜来,令人回味无穷。小小三道茶折射出白族同胞对人生哲理的悟性。

土锅茶:用土锅或主罐烧水,待水烧开时再把新鲜的茶叶直接放入土锅内或土罐内,并继续加水烧,直至烧到茶汤很浓时为止。哈尼族同胞爱饮这种茶,并称它为“土锅茶”。

酥油茶:藏族同胞特别爱饮酥油茶。酥油茶的一般做法是将茶叶捣碎,在锅中熬煮后,用竹筛滤出茶渣,将茶汁倒入预先放有酥油和食盐的桶内,用打茶工具在桶内不停地搅伴,使酥油充分而均匀溶于茶汁中,然后装入壶内放在微火上以便随时趁热取饮。较高档的酥油茶还得加上事先就炒熟的碎花生米、核桃仁或者糖和鸡蛋。酥油茶既可单独诙用也可在吃糌粑或麦丐粑时饮用。

雷响茶:是酥油茶的一种,所不同的是把钻有小孔的鹅卵召烧红,放进装有酥油与茶汁的桶里,桶内茶汁便噼噼吧吧作晌,晌声过后立即用劲上下抽打,以增强茶汤的浓度及香气和滋味。

盐奶茶:将青砖茶敲碎,取50克左右的茶叶放到能装四、五斤水的铜壶或铁祸内,用沸水冲沏后再在微火上煮沸几分钟或直接用冷水煮开,等汤色浓后掺入一、二勺奶和一些盐即成盛奶茶。蒙古族和藏族牧民爱喝盐奶茶。他们每天旱晨煮一大壶置于微火上,趁热边喝盐奶茶边吃炒米和酪蛋子,一直到吃饱为止。

铁板茶:先把茶叶放在簿铁板或瓦片上面烘烤,待闻到茶香味时再倒入事先已准备好的锅子里熬煮几分抑。这种茶色如琥珀,昧酽香高。由于在铁板上烘烤,所以叫铁板茶。佤族同胞爱饮铁板茶。

功夫茶:厂东潮州和汕头一带盛行功夫茶。饮功夫茶一般以3人为宜,比较考究的是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这种茶杯口径只有银元大小,如同小酒杯。小陶壶(罐)里装入乌龙茶和水,放在小炭炉或小酒精炉上煮。茶煮好后拿起茶壶在摆成品字形的三个瓷杯上面作圆周运动(当地俗称为“关公巡城”)依次斟满每一个小杯,此时就可以捧起香气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尝。饮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因此功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饮茶也需要费功夫。无怪乎人们说,没有功夫就莫饮功夫茶。

寄生茶:厂西梧州出产一种用老龄茶树的根、茎、叶制而成的茶叫寄生茶。这神茶得用水煮四、五十分中后加糖才可饮用,如能加点鸡蛋花则更好。

罐罐茶:将砖茶敲碎成块,取几小块和水一道置于小罐内放在火上熬煮,直到罐内茶汤熬得恨浓很浓,只剩下一、二口时停止加热,稍凉后一饮而尽。甘肃省的一些老年人就爱喝这种罐罐茶。

打油茶:贵州的布依族,广西的侗族、苗族同胞都爱喝打油茶。不过,们们的做法略有不同。步依族的打油茶做法是,先把黄豆、玉米、糯米等用油炒熟混合放在茶碗里,然后用油把茶叶炒香后放入少量的姜、葱、盐和水煮,直到沸腾为止,去渣后倒入茶碗里拌匀即成打油茶。布依族同胞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翌,雷打不动”之说。而广西侗旅、苗族同胞的打油茶做法是,把事先煮熟晒干的糯米(又称阴米)下油锅爆炒好倒进茶碗里,再向碗里放一些熟芝麻、油炸花生米、葱等配料,然后将茶叶、油放入锅内爆炒并不停地用锅铲轻轻敲打,最后加水煮沸,虑出茶渣,把热茶汤冲入茶碗内即成打油茶。侗族有首民谣说:早上喝碗油茶汤,不用医生开药方;晚上喝碗油茶汤,一天劳累全扫光;三天个喝油茶汤,鸡鸭鱼肉也不香”。可见他门对打油茶的酷爱程度。

盐巴茶:将茶饼放入特制的小瓦罐里用火烤香后加水和少量盐炖几分钟,炖出的浓茶汤稍加稀释就可饮用。同时要及时将瓦罐加满水继续炖,直至茶叶消失为止。我国纳西族,傈傈同胞普遍爱引盐巴茶。

杏仁茶:汉文笔成音伎饮料,浒于北京,天津,台湾等地,用大米粉,甜杏仁粉熬制而成长,过去,北京烧,饼铺有售,也有挑担市街叫卖的“杏仁茶哟”,卖时加白糖,桂花,味道香甜。

岳飞茶:亦称“姜盐豆子茶”,“六合茶”汉族民音传统饮料,浒于湖南湘阴,汩罗地区,用姜,盐,黄豆,芝麻,茶叶,开水混合而成。相传为南宋岳飞所创,曾用于治疗军中患病将士,后传至民间相互效仿,流传至今,先将清水注入瓦罐,在柴火灶的火灰中烧开,黄豆和芝麻要在铁皮小铲上炒熟,手提老姜在馇的背面棱止境来回磨擦,制成姜渣与姜汁,泡茶时先将茶时在瓦罐里泡开,然后将盐姜汗与姜渣倒入瓦罐里均匀,倒入茶杯,再将炒熟的黄豆或芝麻放进茶杯里即成,喝时即咸又香,风味独特。

茶歌节:侗族传统节日,浒于湖南,广西贵州毗邻地区,第年七月十七日或八月十五举行,过节时,小伙子到姑娘家唱歌取乐,姑娘要用亲自制做的茶来款待客人,也用同寨的姑娘共同开茺种植可制油茶的作物,专供以后的节日食用。

施茶会:旧时汉族民间北美组织,浒于南方,同热心公益的人组成,从入夏到秋后借用茶亭,路亭或结棚,雇人烧水泡茶。配上竹管或杯碗,供行人或在里田劳动的人们饮用,其成员均为锡费,经费由募捐集资解决,收付茶资数目,均张榜公布,清会沿着监督。现已无这类组织,但集体,个人施茶(如凉亭茶)之风仍在。

祁地/小尚

世界各国喝茶习惯与茶文化

茶起源于中国,国外的茶、茶道、茶文化、都来自中国。茶道讲究五行,茶为草木之属,炭为火之属,泉为水之属,器皿为金、土之属,一茶备,五行全。

茶道还有四德:“净、静、谨、敬”。中国茶流传千古,遍行万里,如今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日本茶道

日本原本不产茶叶,茶在我们唐朝的时候传过去。805年,也就是茶圣陆羽去世一周年,日本僧人带着我们国家的茶籽回到了日本。

南宋末年,日本荣西禅师来到浙江径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

日本茶道独特之处在于,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韩国茶礼

828年,新罗(朝鲜)使者金大廉从大唐带茶籽回国,种植在智异山,9世纪开始学习饮茶。在韩国,农历初一、十五重大节日和祖先生日都要举行茶礼,其中五行茶礼是国家级最高的茶礼,五行茶礼祭祀茶祖神农氏。

韩国茶礼以“和、敬、俭、真”为基本精神,同时融合了禅宗文化、儒家与道教的伦理道德及韩国传统礼节。

英国下午茶

1662年,葡萄牙公主嫁给英国国王,英国的王室才开始接触到了神奇的茶饮料。饮茶文化在宫廷流行,后来扩散到民间。

19世纪的时候,英国有位公爵夫人喜欢每天下午吃点点心喝着茶,与三五好友聊天,这个习惯逐渐形成了下午茶。每天下午四五点优雅的环境,高档的茶具,丰盛的点心成就了英式下午茶。

英国人发动鸦片战争,有一个目的就是来为了获得茶叶。喝茶在英国已经是全民的习惯,超过十分之八的人喝茶,每人喝茶量为3千克。英国不产茶叶,需要每年进口茶叶来供应。

美国袋泡茶

美国的饮食文化源自英国,从17世纪末开发新大陆就有了饮茶习俗。1784年,美国派一艘名叫“中国皇后的”商船首航来到中国,运回茶叶等物资。

美国流行快餐文化,也诞生了方便快捷的泡茶方法袋泡茶。1904年美国纽约商人汤姆斯·沙利文为了扩大销售,用一种小丝袋装茶叶作为样品寄给买主。有一位买主收到样品后偶然疏忽,连丝袋一道放在杯子里浸泡,却发现这样泡茶很方便。商人从这件事得到了启示,用一种薄纱布代替丝绸制成小袋,加工成一种新型小袋装茶叶,很受消费者欢迎。世界之茶,中国名之。

春时品茶,世界绿染,执壶赏春,春风拂面,春色入心;夏日品茶,荷蕖争放,临水榭,赏清芳,盛夏之中,有“莲华世界”在;金秋品茶,黄英竞放,杯中有芬芳世界,心里有澄澈乾坤;冬时赏茶,有雪赏雪,无雪想茶。

与茶叶有关的民俗,各地茶叶习俗知多少?

茶自古多趣事,茶叶传承的不仅是一种健康饮茶理念,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由于各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差异,也带来了一种茶叶习俗,与茶叶有关的民俗更体现着勤劳人的生活方式。

成都:盖碗茶

成都多茶馆,是有名的“慢城”。根据喝茶状态的不同,茶客可调整茶盖位置,传达不同的意思。如,茶盖立起放于茶碗旁,说明钱没带够需要赊下账。

茶的表演是茶馆的一大亮点,眼看水柱如收不住的银川,从壶口长长地倾泻而下,眨眼间水就爽利地停住了,且刚好与碗口齐平,并无水滴溢出。

北京:大碗茶

北方人素有豪爽之称,他们喝茶用的碗也特别大,待茶水的温度适宜,即可大口畅饮,用于缓解干渴。

大碗茶茶叶一般选用福建或江浙的茉莉花茶,不仅性价比高还可以提神醒脑。茶摊上另有茶叶蛋、瓜子花生、干鲜瓜果等,方便行人饱腹解渴。

云南:竹筒茶

吃过竹筒饭、你喝过竹筒茶吗?竹筒茶是傣族人一种传统的待客茶饮,借助西双版纳丰富的竹类资源,他们因地制宜地将茶与竹组合在了一起。

这款紧压茶制作时需要边给茶叶翻炒杀青,边反复揉捻把茶装入竹筒压紧,待茶叶装满后,用青竹叶封口,最后在火塘边均匀烘干。剖开后的茶融合了竹的清香,蕴含着浓厚的文士气息。

福建:擂茶

擂茶别名“三生汤”,相传张飞带兵进攻武陵时,将士们感染了瘟疫。后遇医师献上祖传的除疫秘方(擂茶),才渡过一劫。

擂茶配料可精可细,制作时先将事先炒熟的擂茶米放入擂钵内,擂好后用水冲入其他容器中,等量足够时,一起倒入烧开的水中,加入其他佐料,最后加盐即可。

广东:工夫茶

潮汕地区的工夫茶以乌龙茶为主,讲究茶叶的冲泡和品饮方式。

为发挥出茶叶最好的品质,潮汕工夫茶具往往用小壶小杯,因杯小、香浓、汤热,所以啜后杯中仍有余香。潮汕工夫茶的冲泡流程保留了《茶经》的主要内容,给茶客带来一场五官全开的品饮盛宴。

西藏:酥油茶

西藏原不产茶,随着茶马古道的兴起,茶叶进入西藏,在和当地文化融合后,才产生了富有西藏特色的酥油茶。

酥油茶制作可分两步:首先是做酥油块,将挤好的牦牛奶发酵,用木棍挤压至油水分离,取上层酥油渣拍成块。再将熬好的茶汤除渣加盐,和酥油块一起倒入圆筒中。最后用搅棍拌至水乳交融,小火微热即成。

摩洛哥:薄荷茶

摩洛哥在19世纪时曾是香料贸易商往返欧亚的必经之路,后因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波罗海港口被关闭。商人们只好将剩下的中国珠茶销往摩洛哥。

于是,摩洛哥人便在珠茶煮开后,加入他们自产的薄荷叶和大量砂糖,作为餐后甜品饮用。根据当季的特点,有时也会加入柠檬马鞭草及鼠尾草等香草。

埃及:糖茶

埃及虽不产茶,但埃及人对下午茶却是十分酷爱,且在他们冲泡的茶饮中,也能看到当地特产的影子。

埃及盛产蔗糖,埃及人尤其喜欢把红茶做成“糖茶”,顾名思义,就是将红茶煮沸后,兑入多多的白糖,然后一杯红色的茶水就成了。

茶叶有多少种类介绍

茶叶有基本茶以及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有白茶、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黄茶,再加工茶有花茶、紧压茶,绿茶有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白茶有白牡丹;乌龙茶有铁观音、大红袍等;红茶有祁门红茶、滇红茶等;黑茶有六堡茶、安化黑茶等;黄茶有蒙顶黄芽、君山银针等。

六大茶类的特征

1、绿茶

绿茶是饮用人数较多的茶品之一,亦是我国产茶量最多的一类茶叶,产地遍布全国。

它的工艺特点在于鲜叶采摘后迅速以高温杀灭鲜叶中的酶类物质,抑制茶多酚氧化(不发酵)。

绿茶有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的“三绿”特点。

代表性茶叶: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

2、青茶(乌龙茶)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主要产于中国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乌龙茶属工艺复杂费时,其中做青是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由此形成。

乌龙茶兼具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醇厚,香气从清新花香到熟果香都有。

代表性茶叶:冻顶乌龙、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冻顶乌龙等。

3、红茶

红茶属全发酵茶,发源地是现在福建武夷山桐木村,最早的红茶为小种红茶,它是世界红茶的始祖。

红茶属性温和,主要在于制作多了一道发酵工序(发酵程度大于80%)。

干茶色泽乌黑油润,香气一般较高扬持久,有股甜甜的花果香味,口感香醇无涩。汤色和叶底都呈红色。性质温和。

代表性茶叶:祁门红茶、滇红、宁红、正山小种、金骏眉等。

4、黑茶

黑茶为后发酵茶,主产于湖南、云南、四川等地,渥堆发酵是形成品质之关键,为方便运输,多数被压制成紧压茶,如砖茶、沱茶等。

与其他茶类不同的是,黑茶发酵不是利用茶叶本身的酶,而是来自微生物产生的酶。黑茶干茶一般色泽乌润,汤色澄黄透亮,香气醇和,滋味醇厚回甘性温和。

代表性茶叶:湖南安化黑茶、六堡茶、雅安藏茶、老青茶、泾阳茯茶等。

5、黄茶

黄茶也属微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较少见。黄茶在绿茶基础上加以闷黄工艺,因此形成黄叶黄汤之特点。

滋味甘香醇爽,和绿茶比要更柔和,有回甘生津。

代表性茶叶: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

6、白茶

白茶属轻度发酵茶,主要产于福建福鼎、政和一带。

白茶的制作工艺最自然,采摘多毫的幼嫩芽叶后,只需自然摊晾和文火烘干,让茶叶中的茶多酚自然氧化(轻微发酵)即可。

白茶成茶满披白毫,如银似雪,其汤色浅,味清鲜爽口,有越陈越香的特色。

代表性茶叶: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新工艺白茶。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各民族饮茶风俗和各民族的茶及其茶俗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吴兴三绝有哪些 吴兴三绝名词解释

下一篇:更多文化

本文标题:各民族饮茶风俗 各民族的茶及其茶俗

本文链接:http://m.chaxuanwen.com/article/16676.html

使劲推荐

各民族饮茶风俗 各民族的茶及其茶俗
各民族饮茶风俗 各民族的茶及其茶俗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各民族的茶及其茶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吴兴三绝有哪些 吴兴三绝名词解释
吴兴三绝有哪些 吴兴三绝名词解释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吴兴三绝名词解释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

黄金桂是什么意思 黄金桂mm
黄金桂是什么意思 黄金桂mm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黄金桂mm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

乌龙茶的起源与历史介绍作文 乌龙茶的起源与历史介绍图片
乌龙茶的起源与历史介绍作文 乌龙茶的起源与历史介绍图片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乌龙茶的起源与历史介绍图片的精彩内...

潮汕 乌龙茶 潮汕乌龙茶冲泡步骤
潮汕 乌龙茶 潮汕乌龙茶冲泡步骤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潮汕乌龙茶冲泡步骤的精彩内容等你来...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闽北水仙历史溯源介绍图片 闽北水仙历史溯源介绍图
闽北水仙历史溯源介绍图片 闽北水仙历史溯源介绍图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闽北水仙历史溯源介绍图的精彩内容等...

茶生活美学空间 茶生活美学馆
茶生活美学空间 茶生活美学馆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生活美学馆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

茶室怎么布置好看更显品位高 茶室怎么布置好看更显品位呢
茶室怎么布置好看更显品位高 茶室怎么布置好看更显品位呢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室怎么布置好看更显品位呢的精彩内...

明代茶诗 明清茶诗
明代茶诗 明清茶诗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明清茶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

信阳毛尖传说故事 信阳毛尖传说和茶事典故
信阳毛尖传说故事 信阳毛尖传说和茶事典故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信阳毛尖传说和茶事典故的精彩内容等...

精选文化标签